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675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docx

六下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文本分析:

本单元以“艺术魅力”为话题,精选了三篇课文。

《二泉映月》是一篇记叙文,娓娓叙述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诞生的经过,描绘了委婉连绵又升腾激荡的琴声及其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表现了阿炳这位盲人音乐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坎坷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

《清明上河图》是一篇说明文,以解说的方式,按照画卷的结构和观察的顺序,介绍了画卷的三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对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绘画技艺的无比钦佩之情。

《魅力》则是一篇小说,描写了卡佳第一次随父亲上剧院看由文学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戏剧整个过程中心情的变化,通过刻画卡佳这一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天真无邪的女孩形象,侧面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一不朽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学习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侧面反映文学作品魅力的方法。

5、学习作者对艺术作品生动描绘的方法,在背诵、摘录精彩语句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库存,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热爱、敬重、走进世界经典艺术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学习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侧面反映文学作品魅力的方法。

2、学习作者对艺术作品生动描绘的方法,在背诵、摘录精彩语句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库存,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热爱、敬重、走进世界经典艺术的美好情怀。

教时安排:

《二泉映月》2课时

《清明河上图》2课时

《魅力》2课时

诗词诵读1课时

语文乐园(五)4课时

 

13、二泉映月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娓娓叙述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诞生的经过,描绘了委婉连绵又升腾激荡的琴声及其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表现了阿炳这位盲人音乐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坎坷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将《阿炳生世录》材料课前印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

为什么?

(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

二泉映月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

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师:

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

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三、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

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读1~4节,要把这四小节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3、分节指名朗读。

    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

   

(1)出示“饱经风霜”一词指导朗读好这个词和所在的句子。

   

(2)出示“卖艺度日”一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另一个成语:

度日如年。

这句话该怎么读?

   4、同学们,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哪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4自然段)再细细读读第4自然段,然后自己试着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

   5、指名说,畅所欲言,教师随机板书:

    时间:

中秋夜

    地点:

二泉

    环境:

月光、流水

    心境:

想到……听到……

   6、再指名练说,把板书中的关键词都用上,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

   

(1)什么叫“静影沉璧”?

(出示词语,结合插图体会)

   

(2)“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一句怎么理解?

    ①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一句。

    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阿炳的生世,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从课文第3节和阅读材料中去找答案)

    ③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汇总。

    ④请四人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饱经风霜”等词。

    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指导朗读第4节。

    同学们,第4小节写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饱经风霜的阿炳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

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

我们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他当时创作《二泉映月》时的情境。

   

(1)指名读,评价。

   

(2)集体朗读。

四、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读书和讨论,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

(老师把课题旁的前两个“?

”擦掉)还剩下的这个“大问号”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解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前写上第一课时的板书,倒好录音带)

    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勾起了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纵有千言万语能对谁说。

他是个艺人,此时,他要借用琴声来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

    板书:

倾吐

二、学习第5节

   1、当时的阿炳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插图,用实物投影仪)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第5节的前面三句话,把我们带入当时的情景。

    

(1)学生自读自练

    

(2)指名读、评价

   2、紧接着,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其中包含着的思想感情。

(出示段落)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师:

同学们,这段话在文字上写得很有特色,请大家先反复地朗读比较,看谁能体会到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

    

(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视,个别交流点拨。

    (3)指名谈感受。

     ①三次写到旋律,每次写到旋律后又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师划出描写旋律的句子)

     ②语句表达比较整齐。

(教师圈出重点词:

赞叹、怀念、思索;表达、抒发;爱、爱、爱、爱)

     ③指名读好这段话,让大家完整地体会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

   3、引导质疑

    同学们,刚才读的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包含的思想感情,课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是你是否感觉到还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得还不够深刻。

   

(1)学生质疑。

老师圈出重点词语,“委婉连绵”、“升腾跌宕”,“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问:

想用什么方法来加深体会?

   

(2)播放配音朗读的磁带。

在配音朗读中体会“委婉连绵”“升腾跌宕”等词语的意境以及旋律中的思想感情。

   4、开展朗读比赛

   

(1)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读欣赏,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

下面开展一次朗读比赛,全班分四个组,每组推荐一名朗读高手,看哪一组能夺冠军。

   

(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上。

   (3)师:

除了四位选手外,其它的同学都是评委。

都有权发表你的观点。

为了提高本次比赛的质量,让选手朗读得更好,让评委点评得更好,我建议大家各自先好好地再朗读一遍,以作好赛前的充分准备。

全体学生自读自练。

   (4)四位选手依次朗读,并依次评价,最后评选出冠军,对其余三位也给予鼓励。

最后再让冠军者谈谈获胜的经验。

   5、同学们,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体会到了乐曲的旋律以及旋律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这样,本课的主要问题也解决了。

(擦掉课题旁的“?

”)这段文字写得好不好?

想不想把它背下来。

老师暂且用“|”把它分成三部分,你只要背诵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其中第三部分内容最长,也最难背,不知有哪些同学敢选择第三部分来背。

   

(1)熟读试背。

   

(2)指名背诵。

三、迁移写话

   1、师:

同学们,第一课刚上课时,王老师让大家听了一小段《二泉映月》二胡曲,并且凭直觉谈了感受,通过学习了课文,现在再来听听这首《二泉映月》的曲子,你一定会谈出很多的感想。

阿炳把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给阿炳说些什么?

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交流,老师点评、修改。

四、课外作业

   1、背诵4、5自然段。

   2、在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练习4。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中秋夜 二泉 月光 流水

           想到……听到……倾吐……

 

14、清明上河图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解说的方式,按照画卷的结构和观察的顺序,介绍了画卷的三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对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绘画技艺的无比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

3、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图及整卷的《清明上河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

有些什么特点?

《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

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要求:

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问题是:

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

它有些什么特点?

2、学生阅读课文

3、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4、教师汇总答案要点:

这幅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

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而且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三、赏读,展开想象

1、教师:

(出示《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2、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

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第二课时

五、尾段导入,了解专题

1、教师:

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2、学生读书、思考。

六、小组合作,探究专题

教师:

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又如“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图画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图画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学生看老师播放的图画上查找。

七、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班上汇报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要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要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

一是游戏活动,有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市招类,如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又如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桥梁建筑:

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

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官轿);骆驼。

人际关系:

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15、魅力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短篇小说,截取的是卡佳随父亲第一次上剧院看戏这一生活横断面,通过对看戏过程中卡佳心情的变化的叙述和剧院环境的变化的描写,塑造了卡佳这一沉浸于文学作品描写的世界,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形象,侧面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一不朽的名著的魅力。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怯生生”、“如泣如诉”、“铮铮作响”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学习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侧面反映文学作品魅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卡佳随人物命运而展现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

教具准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就题质疑,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看到老师手上拿的这本书了吗?

书名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学生看书名齐答)。

这本书不仅吸引了你们,也使老师深深陶醉其中,而且有一位小女孩还为它落泪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感受于这部作品给小女孩带来的——魅力(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魅”字书写。

二、初读文本,大概了解文本内容。

   1、质疑,梳理问题。

     师:

本单元的话题是“艺术魅力”,前面学的两篇文章都是直接以艺术作品的名称作课题的,但今天要学的文章,却直接以“魅力”作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发散提问,师梳理问题,把主要问题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2、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3、读后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有不懂的地方吗?

     (在交流中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

     为什么卡佳会让人觉得有毛病?

     为什么见到汤姆后,卡佳会忧伤,会失望?

     为什么最后卡佳又同意卖掉汤姆?

……

三、细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情感。

   1、师:

有疑问就得从文本中体会答案,现在我们再来细读,看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哪些简单问题。

这样,如果我想请几位同学分部分读文本,你认为请几位同学读,他们又分别读哪几段呢?

   2、学生根据初读交流,给文本分部分,并简介理由,师作结。

   3、指名读文,正音。

感知文本情感。

   4、解决质疑的简单问题。

四、研读文本,体会卡佳表现的真实感情。

   1、师:

刚才我们已经初略了解了文本的内容,知道了卡佳很喜欢,也很同情汤姆叔叔这个人物,可是,在看戏的过程中,卡佳的很多表现却让人觉得她有毛病,你从哪里读出了她的这些表现?

   2、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勾画词句,在旁边作批注。

   3、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师总结。

   4、带着你对卡佳的感受再读勾画的句子,体会卡佳的真情。

第二课时

一、情感朗读,引入文本。

     师: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卡佳的情感世界,了解了她的表现并不是有毛病,而是源于她对汤姆的喜爱与同情的情意使然,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和卡佳一起感同身受吧。

     (生再读文本,体会情感)

二、再现“拍卖”场景,精读文本,走进卡佳内心。

   1、随着戏剧一幕幕往下演,卡佳的心在一寸寸紧缩。

终于,剧院里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

让我们把这一幕在教室里演一演吧!

   2、生默读34~43自然段,自由分配角色,分组准备表演。

   3、挑选表演出色的几个小组在全班表演。

师采访扮演卡佳的几个同学,引导对话:

     我听出,你在报“200块”的时候,声音哀怨而果决,为什么这样说?

     (在对话中理解“如泣如诉”、“铮铮作响”等词句。

     你为什么说不能把汤姆卖掉?

     (在对话中理解竞拍动因)

三、体会卡佳的心情变化,探究“魅力”根源。

   1、字幕出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被拍卖给凶残的“红河”种植场的奴隶主莱格利,被鞭打地皮开肉绽,遍体鳞伤地离开人世的有关内容,带领学生一起阅读。

   2、师启思:

正是因为卡佳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正是因为卡佳知道汤姆叔叔是个忠厚善良,对人忠心耿耿、有情有义的好人,正是因为卡佳知道这样的好人被卖掉后悲惨的命运和结局,所以,她萌生了要尽一切力量救助汤姆的决心,由此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看来,引发卡佳心情变化,使卡佳做出惊人之举的原因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

现在,你们知道了课题“魅力”指的是什么了吗?

能说说这魅力是怎样产生的吗?

   3、学生交流、小结。

   4、后来,为什么卡佳会忧伤,会失望?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读有关语句,谈原因)

   5、为什么后来卡佳失望地答应卖掉汤姆?

    (体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给卡佳留下的深深印象与现实演员对扮演人物的淡漠的反差,感受《汤姆叔叔的小屋》给卡佳带来的艺术魅力之深切!

四、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同学们,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引起一场战争的小说,是被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只要你走进去了,你就会切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愿经典的文学作品照亮我们精神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或其他经典文学作品。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教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

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

芦苇的嫩芽。

河豚:

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

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语文乐园(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认读、思考、发现和了解这些词语的运用场合,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2、通过反复读句子,比较两句话在表达的准确性、层次性和具体性上的区别,感悟句式不同、修饰限制不同,表达效果不同。

3、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在思想上合和认识上受到启发。

4、让学生了解学习毛笔书法的意义,了解习字姿势要领和选帖、临帖的注意事项。

5、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善于发现的主人翁精神。

6、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领悟能力,训练学生大胆、合理、创新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善于发现的主人翁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领悟能力,训练学生大胆、合理、创新的想象。

教具准备:

教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会用到下面的词语。

1、反复读词语,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知这些词语的编排特点。

2、说说自己的发现,想想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词语,从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文章中举例说明。

3、拓展。

二、读一读,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1、反复读句子。

2、找出两句话的共同点和不同处,对照阅读,着重体会第一句比第二句中多出的那些修饰限制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3、师归纳总结。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八两句话读通顺。

2、对照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师进行适当讲解。

4、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四、读一读。

1、熟读短文,了解短文每一段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读了短文后了解哪些知识。

3、建议学生在课余练练毛笔书法,培养兴趣特长。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校长对话)

课前要征得校长的同意,以班级名义给校长写一封言辞恳切的邀请函。

提前告知学生本次口语交际的对象和内容,让学生有所准备,特别是在指出学校存在的问题时,要有事实依据,要将问题整理归类,以免问题重复;提出的建议要结合学校实际,具有可行性。

一、创设交际情景,激发交际兴趣。

用记者采访或谈话节目形式,指名学生代表但当小记者或谈话节目主持人,大家团团围坐,由记者或主持人向校长和学生提出话题,要求大家实话实说,开辟多方对话交流渠道,让每个学生都有对话机会,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

二、教师提示。

同学们即是交流的主体,又是别人交流时的倾听者、观察员和评价者。

三、评价。

在对话不断推进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小结,评价标准是对话是否有礼貌,表达是否有条理,语气、语调是否恰当。

评价时可以互相补充、启发,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能力的提高。

五、总结。

由学生代表向校长表示诚恳的谢意,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

第三课时

(习作看图作文)

一、承接主题,激情导入。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