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535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docx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210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

(3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不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O2和葡萄糖

B.抗体和胰岛素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乙酰胆碱、血红蛋白

【解析】选D。

O2和葡萄糖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不符合题意;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后,直接进入内环境;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后,直接进入内环境,B不符合题意;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人体内环境,C不符合题意;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符合题意。

【知识总结】内环境的成分

(1)小肠吸收的物质:

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2)细胞分泌物:

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3)细胞代谢产物:

CO2、水分、尿素等。

2.(2017·成都二模)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对人体水盐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稳定都有调节作用

B.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识别抗原、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

【解析】选B。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A正确;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识别抗原,但只在细胞免疫中才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会增殖和分化,其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D正确。

【知识总结】下丘脑的作用

(1)感受:

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

(2)传导:

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3)分泌:

分泌激素。

(4)调节:

存在体温、血糖、渗透压调节中枢。

3.(2017·重庆三模)下表为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平均含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90.7

葡萄糖

0.08

Cl-

0.36

血清白

蛋白

4.4

脂肪

0.14

Ca2+

0.01

血清球

蛋白

2.1

Na+

0.38

I-

极其

微量

A.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两种血清蛋白

B.血浆中所有脂肪比所有葡萄糖储存的能量多

C.血浆中的Ca2+浓度偏高时会导致肌肉抽搐

D.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偏低

【解析】选B。

血浆中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和无机盐,A错误;血浆中所有脂肪比所有糖类储存能量多,因为首先含量高,再者同等含量的脂肪含H多,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B正确;血浆中钙离子偏低会导致肌肉抽搐,C错误;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偏低,促甲状腺激素偏高,D错误。

4.(2017·西安二模)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血浆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解析】选D。

1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3血浆、5组织液,A错误;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二氧化碳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产生,所以浓度最高的部位不是5,C错误;血液中的氧气通过红细胞运输,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所以通过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1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1层膜,共4层膜。

氧气由2向4处扩散,故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D正确。

【加固训练】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

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解析】选D。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血浆渗透压降低,②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

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循环系统→①血浆→②组织液→组织细胞,B正确;①血浆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C正确;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③淋巴和①血浆,D错误。

 

【知识总结】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

  成分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

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

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化学成分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5.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

A项,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故错误。

B项,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对不能吞噬的病原体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故正确。

C项,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为免疫缺陷病,故错误。

D项,免疫系统既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又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故错误。

6.(新题预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155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觉体温变化的功能

B.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

C.短时间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维持正常范围

D.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

【解析】选C。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感觉体温变化的中枢在大脑皮层;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血糖浓度高时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原分解,但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所以肌糖原也参与调节血糖稳定。

7.(2017·杭州三模)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起源和分化的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④⑤⑥⑦的产生需要抗原的刺激

B.细胞①不属于淋巴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C.细胞③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D.不同的②识别不同的抗原并产生不同的⑤

【解析】选B。

图中细胞④⑤⑥⑦的产生均需要抗原的刺激,A正确;细胞①不属于淋巴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B错误;细胞③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C正确;不同的②识别不同的抗原并产生不同的⑤浆细胞,D正确。

【知识总结】各种免疫细胞在来源和功能上的不同点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抗原,增殖并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8.(2017·南京二模)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

该抗体 (  )

A.可由效应T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使乙肝病毒裂解死亡

D.可被蛋白酶水解

【解析】选D。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误;吞噬细胞将乙肝病毒分解,C错误;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

9.(2017·潍坊三模)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

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解析】选B。

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A正确;此人的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但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此人在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C正确;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抵御寒冷,D正确。

10.(2017·洛阳三模)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感染、破坏吞噬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免疫过程中能产生淋巴因子

B.不会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

C.会降低细胞免疫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D.相应的浆细胞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要明确: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2)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解析】选A。

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来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力,A正确;由于该病毒会破坏吞噬细胞,而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包括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因此会导致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降低,B错误;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参与,因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影响,C错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而浆细胞本身不能与病毒结合,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11.(14分)(新题预测)“冰桶挑战赛”活动规定,被邀请者或者在24小时内接受用冰水浇遍全身的挑战,或者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叫运动神经元病,是指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引起的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等病症。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156

(1)当冰水从头浇下的时候,人体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给_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并在____________产生冷觉。

(2)此项运动不提倡患有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参加,原因是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为减少散热,致使____________,造成血压升高,同时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调节,心跳加快,易造成心脑血管的损伤。

(3)运动神经元受损后,无法正常合成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兴奋无法传导给肌肉,造成肌无力;或者正常释放,作用于肌肉细胞膜后,不能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肌肉持续收缩,造成肌束震颤。

【解析】本题涉及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1)当冰水从头浇下即为寒冷刺激,人体皮肤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下丘脑将刺激处理后传向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等的作用,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此系列反应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2)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为减少散热,会出现毛细血管收缩。

因为毛细血管收缩,会使血液流动带给毛细血管壁的压力增大,即造成血压升高;同时,由于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心跳将加快。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因素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的损伤,因此此项运动不提倡患有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参加。

(3)运动神经元受损后,无法正常合成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兴奋无法传导给肌肉,造成肌无力;或者正常释放,作用于肌肉细胞膜后,不能及时被分解或者移走,使肌肉持续收缩,造成肌束震颤。

答案:

(1)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2)毛细血管收缩 肾上腺素

(3)(兴奋性)神经递质 被分解或者移走

12.(16分)(2017·银川三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立毛肌收缩并能通过图甲②的分泌量增加,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抵御寒冷。

此时控制立毛肌收缩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图甲表明②的分泌过程是____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血液中②的含量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___________。

(2)图甲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其能通过促进 ___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血糖。

(3)图乙所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

兴奋在乙结构中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甲中,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③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热量增加,并能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抵御寒冷;此时控制立毛肌收缩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图甲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能维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及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

(2)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能通过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3)图乙结构为突触,1是突触小泡,2是突触间隙,3是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答案:

(1)下丘脑 神经—体液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胰高血糖素 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

(3)突触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13.(20分)(2017·榆林二模)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F表示相关激素。

请据图回答: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157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激素A____________(名称)释放量增加,该激素由____________释放,而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饭后半小时,血液中____________(填字母)激素含量明显增多,该激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使血糖浓度保持稳态。

(3)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B、E、F中分泌量首先增加的是____________,F的增多对B、E的分泌产生____________。

(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的激素D的含量,预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激素D含量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题图信息,根据激素的产生细胞和激素参与的调节过程,确定出A~F的具体激素名称分别为:

A—抗利尿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E—促甲状腺激素,F—甲状腺激素。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由于与抗利尿激素结合的受体只存在于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上,因此抗利尿激素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2)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血糖的摄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浓度保持稳定。

(3)寒冷环境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之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

(4)链脲佐菌素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量降低,导致血糖浓度上升,进而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

(1)抗利尿激素 垂体 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有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2)C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血糖的摄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3)B 抑制 (4)减少

【易错提醒】第

(2)小题第二空要答胰岛素具体的降低血糖的途径,而不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