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220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docx

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关于心理的实质,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同其他任何现象一样,心理现象也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

要科学地理解心理现象的本性,应先了解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本章的讨论,从心理的起源到动物心理的发展,再到人的心理的起源,最后落脚到意识这一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上。

第一节心理的起源

一、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心理现象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

它是物质长期进化的结果。

列宁指出: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81页。

)反映,即对影响作出回答的能力,是任何物质形态所具有的特性。

例如,风力推动物体,物体发生位移;海浪冲击礁石,发出轰隆的声响;氢氧化合生成水;金属氧化生成锈等等,都是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映形式。

物质的进化不会停止,当有生命物质出现时,其反映形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生物的反映形式。

在生命物质进化的一定阶段上才产生心理这种新质的反映形式。

随着物质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物质的反映形式也相应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高级的反映形式以低级的反映形式为发生的前提,包含着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又具有自己的本质特点而不同于低级的反映形式。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相信,我们的地球大约在46亿年以前形成。

开始形成的地球,温度极高。

那时地球上既没有山,也没有水,只有光辐射和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经过漫长的岁月,后来随着原子的产生,地球上开始了化学反映的进化。

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地球上化学反映的进化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1)由某些元素化合成简单的化合物,主要是无机物,如氢和氧化合成水,碳和氢化合成甲烷;

(2)由无机物化合而产生出早期的简单有机物,如葡萄糖、甘油、氨基酸、核甘酸、嘌吟、嘧啶等;(3)大分子有机物的出现,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等;(4)生命物质的产生——由于膜结构的形成把原始蛋白和核酸等组成的多分子体系从环境中隔离开来,生成具有一定形态的原始细胞结构。

这种原始细胞结构既是独立的同时又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它对外界影响的反映不仅取决于这些影响的强度和性质,而且也取决于它自身的内部状态。

任何生命有机体都是有选择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回答反应的,从而,表现出生命物质具有自我保存、自我调节的新特性。

二、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据估计,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35亿年前,也有人认为可能出现在38亿年前。

在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上,所有生物都具有感应性这种基本特性。

所谓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例如单细胞原生物变形虫遇到细菌、藻类等营养物质,就伸出伪足将其裹入体内,经过一定的生化过程,同化为自己的组成部分;如果遇到有刺激,就缩回伪足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变形虫对不同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动,这样它才能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以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生物对刺激的感应性虽然包含有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但它与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却有本质的区别:

(1)感应性是生物对外界刺激所表现出来的独立的积极的反映能力。

例如,变形虫不仅对食物和有害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应,而且对不同的食物也有不同的反应方式,甚至同一食物,其内部机能状态不同(饱食和饥饿)时,反应也不一样。

这种积极的主动的反应是所有无生命物质反映形式所没有的。

(2)感应性是在生物新陈代谢继续户上实现的。

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是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物一方面把外界物质同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把自身的组成部分异化为外界物质。

这种物质交换的过程叫新陈代谢。

生物就是借助于新陈代谢才获得感应性的。

一旦新陈代谢停止,生物的感应性也随之消失。

无生命物质的反映是一种直接的相互作用。

通过反应,参加反映的物体就转变为他物,不再是该物体了。

例如,岩石经过风化变成了沙粒,金属氧化变成了锈。

因此,感应性是一种崭新的生物反映形式,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有本质的区别。

植物的感应性明显地表现在对单向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上,这种反应方式称为向性。

向日葵向着太阳旋转其花冠;绿色植物的枝叶趋向于阳光充裕的方向(向光性);根部趋向于地心引力的方向(向地性),都是向性运动。

向性有正负之分,凡反应方向朝着刺激来源的为正向性,离开刺激来源的为负向性。

例如,植物的根有正向地性,向下生长;茎有负向地性,朝上生长。

向性是植物自我保存、自我调节的生物反映形式。

三、感受性——心理的反映形式

在动物种系的演化进程中,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

多细胞动物的机体结构逐步分化形成特殊的感受器、神经系统和效应器。

这时,动物不仅对具有直接生物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中性的、且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这是一种比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映能力。

例如,许多动物对声音具有反应能力。

声音本身对动物的基本生活过程不会有任何直接的影响,但它却预示着对动物有重要影响的刺激物如食物、配偶、敌害等即将来临。

对信号刺激发生反映的能力,标志着动物心理反映形式的发生。

在地球发展史上,水生无脊椎动物在6亿年前的寒武纪比较繁盛。

神经细胞首先在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如水熄、水母、海葵等)身上出现。

但腔肠动物的神经细胞呈散漫分布结成网状,没有一个占优势的神经中枢,故称为网状神经系统(图2-IA)。

腔肠动物生活于水中,多数过着“定居”的生活,靠摄取周围的小生物为食,生活条件比较单纯。

它对外界的影响以能以泛化的方式进行反应只要一处受刺激就全身收缩。

腔肠动物还不能形成对信号刺激的稳定的反应。

例如,用一张小纸片放到海葵身旁,它就会抓住纸片吞食下去;经过多次重复,海葵就不再会吞食纸片。

但这种反应是短暂的,通常经过3一4个小时就消失了。

一般认为,心理的起源要从环节动物算起,因为它们能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条件反射。

环节动物(如角蜗虫、沙蚕、蚯蚓、蚂蝗等)的神经系统已发展出梯形神经系统。

以蚯蚓为例,它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其活动范围比水生的腔肠动物要广泛、复杂。

蚯蚓的梯形中枢神经系统的头部几节神经节集中为一个脑神经节(图2-lB)。

蚯蚓已能对信号刺激形成稳定的反应。

用蚯蚓作爬T形迷津实验,若蚯蚓爬向右边便是出口,爬向左边就要遇到电击,经过120—180次实验,蚯蚓学会了爬向右边不再爬向左边。

在形成这种反应之后,把迷津的左右方向对调,即爬向右边就要遇到电击只用65次实验,蚯蚓就学会了对新的信号刺激形成反应。

心理反映形式产生以后,就构成动物种系演化水平的一个新标志和影响演化过程的一个新因素。

随着动物演化阶梯的发展,动物心理也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不同阶段。

 

第二节动物心理的发展

动物心理的发展主要决定于神经系统的演化水平和其生活环境。

动物适应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过程,推动了神经系统及其机能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展又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这样动物心理也就发展起来了。

动物心理的发展使动物愈益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影响其身体结构的演变。

这就是动物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动物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通常把动物心理的发展区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节肢动物(如蜈蚣、蜘蛛、蜜蜂等)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

其活动范围比任何其他无脊椎动物都要广泛、复杂。

它们的神经系统是索状神经系统,不过其脑神经节比环节动物更趋集中(图2-1C)。

节肢动物已经有了相当发达和专门化的感觉器官。

例如,昆虫的头部有接受光刺激的单眼和复眼,能获得物体的复杂的镶嵌形象;其嗅觉器官生在触角上;味觉器官在口腔部分;触觉器官在触角、刚毛、触须、足上都有;在触角的基部、前腿的腹部或腹部有听觉器官。

它们有相当发达的感觉机能.例如,蜜蜂能辨别光谱中的四种颜色,即黄色、蓝绿色、蓝色和人看不见的紫外线;它具有对偏振光的感受性,并以此作为定向的工具。

蚂蚁也能看见紫外线。

蝴蝶是唯一能辨别红色的昆虫。

昆虫能区别甜、咸、酸、苦、苍蝇的甜味感受性比人高20倍。

蜜蜂对咸味和酸味比人更敏感,而对苦味感觉较差。

在昆虫中有用声音来作为种内通讯手段的,例中,蟋蟀在交尾时期就是用声音来寻找配偶的。

昆虫的行为以本能行为为主。

它有许多复杂的本能行为。

所谓本能行为,是指物种典型的、遗传的、刻板定型行为。

昆虫有繁殖照料后代复杂本能行为。

有一种细腰蜂产卵前要筑巢,先做一个泥洞,此后它便为将来的幼虫准备食物,捕获一种青虫的幼虫。

它在捕获青虫时用尾刺在其腹部刺几下,使青虫麻痹不能活动(但井没有死)。

细腰蜂把这种猎物带回洞中,把卵产在它身上,然后飞出洞外用泥将洞口封住,自己就飞走了。

幼虫从卵孵化出来之后,便蚕食母蜂为其留下的既不腐烂又不能反抗的活食。

吃完之后就长大了,经过蛹变化为成虫,咬开洞口,新生一代的细腰蜂就诞生了。

到了一定的时候,新生一代的细腰蜂又会按照这种遗传巩固下来的,已编好程序的行为模式来繁殖它的下一代。

蜜蜂、蚂蚁等是一些过着复杂“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据雅各布森(Jacobson,1972)和肖里(Shorey,1976)等人的研究表明,这些动物群体内个体间的通讯是借助外激素进行相互联系,并按各自的地位和职责进行组织,分工协作的。

外激素是指生物体向外界释放,并引起同种受体产生一至多种特殊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或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大量的研究表明,昆虫的获取食物和贮存食物、求爱和交配、清扫巢穴和照料后代行为、同群个体间生理状态及群居社会地位的辨认、群体间的辨认、巢穴的辨认和攻击行为前的聚集、群体的维持等复杂本能行为都是以外激素进行通讯的。

人们对蚁类觅食时运用地面臭迹外激素的行为已作过广泛的研究。

根据蚁种的不同,这类外激素可从蚂蚁腹部或足部的不同腺体结构中产生,并沿着蚂蚁走过的路沉积于地面。

威尔逊(Wilson,1963)把蚂蚁从食物源返回蚁巢时沉积于地面的臭迹称为“招募臭迹”(recruitmenttrails)。

当招募蚁到达蚁巢时,它可能以某些特殊的举止,刺激其他蚂蚁离开蚁巢井与“招募臭迹”相遇;在某些情况下,臭迹外激素本身的气味也可能引蚁出巢。

然后,“应召”参加运粮蚁就沿着地面臭迹到达食源和参加搬运食物。

当它们沿着原来臭迹返回蚁巢时,常常又将自己的臭迹外激素分泌和沉积于地面。

这样只要还有食物,臭迹就会不断增强;但一旦食物搬运完毕,返回的蚂蚁就不再在地面沉积外激素,臭迹也随之消失。

蜜蜂、蚂蚁等节肢动物的社会性行为,看上去是合乎自的性的。

但这种合目的行为仅仅是对一定刺激所作出的刻板叵应,显然没有对行为目的的意识。

有些动物尽管配偶不在,但当感受到雌性性外激素后,雄性仍然向目标物作习惯性的交配动作。

例如,雄家蝇试图和外激素处理过的带结发生交配行为(图2-2)。

许多其他种类的雄性昆虫也会受外激素刺激而引起它试图与人造的雌虫模型交配,有时甚至会试图与平面上的黑色雌虫图发生交配(Shorey,1973)。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本能是遗传的刻板定型的行为模式,它严格地适应于种族经验的生存条件。

当这种条件出现时就引起本能行为的连锁反应,一个反应的结束又引起下一个反应,下一个反应的结束又引起再下一个反应,从而产生一连串的反射性动作,以完成遗传巩固下来的程序。

因此,本能行为只有在固定的条件下才是合乎目的的;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它就失去了合乎目的性。

虽然昆虫的行为以本能为主,但也有个体生活经验的参与。

因为种族和个体的生活条件固然大致相同,但绝对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物种的延续生存,昆虫就表现出以遗传的本能行为为主同时又有个体经验参与的混合行为。

二、知觉阶段——灵长目以下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脊椎动物如何由无脊椎动物演化而来,至今尚未定论。

在地史上5亿年前的奥陶纪是无脊椎动物的全盛时期,也是脊椎动物开始出现的时期。

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它们生活在水中、空中、地面、地下、树上等极为多样化的环境中,接受外界刺激很多,神经系统更加集中和完善。

无论怎样高级的无脊椎动物,都只有一个实心的腹神经索,而没有中空的背神经管和真正的脑,也没有支持身体的脊椎骨。

脊椎动物则不然,它们都有一个空心的背神经管(脊髓)位于脊椎骨中,而且还有真正的脑。

它们的脑一般由大脑、间脑、中脑、延脑和小脑组成。

发展水平更高的脊椎动物,其脑的高级部位——大脑皮质也越发达(图2-3)。

由于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远比无脊椎动物发达,同时又具有各种完善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在适应极为多样化的环境中,它们除本能行为外,还有许多后天习得的行为。

它们的行为灵活多样。

它们中有的挥鳍击水,有的钻洞爬行,有的展翅高飞,有的疾足奔跑,有的攀援树木。

它们的心理和行为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里先介绍鱼类、两栖类、鸟类等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特点。

鱼类,是低等的脊椎动物,生活于水中。

鱼脑的体积不大,大脑很不发达。

小脑的大小与各种鱼类运动的活泼与否有关(图2-3A)。

鱼类具有多种感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视觉、温度觉和振动觉)。

鱼类对化学刺激的受纳面之广,超过一切脊椎动物,像鲤鱼、鲫鱼和鲶鱼全身表面,甚至胸鳍、尾鳍上都有味觉受纳器,口边的触须上特别多。

鱼身体两侧的侧线器是感受水波振动的受纳器。

虽然鱼类有多种感觉,但仍缺乏综合利用多种感觉的能力。

鱼类的行为与昆虫的行为一样主要是借助于单一感觉控制的本能行为。

但也开始表现出对刺激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反应的能力。

例如凶猛的鱼类在捕获猎物时,已开始表现出根据作用于它的刺激物的各种属性进行反应。

实验证明,鱼类已经能够对光、声、颜色、物体的形状和滋味等信号形成条件联系.但是这些联系的可塑性很差。

两栖类,是脊椎动物刚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动物。

从两栖类开始,动物的大脑半球已完全分开,并且,开始出现了原脑皮,但还没有真正的大脑皮质(图2-3B)。

两栖类动物的身体各部分比鱼类有了更多的分化。

它们不仅在远距离感觉(视、嗅、听)上比鱼类发达,皮肤上已分化出温点、冷点、触点和痛点,其行为更加多样化。

其他行为也比鱼类发达。

从它们捕获猎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它已能辨别物体的运动和形状。

两栖类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与鱼类不相上下。

爬行类,已过渡到陆地环境的生活。

它们的大脑和小脑比两栖类显著发达,出现了真正的大脑皮质(图2-3C)。

爬行类动物的皮肤对化学、机械、温度、光等刺激的感受性大为减退,而味觉、嗅觉。

听觉,特别是视觉有了很大的发展。

爬行类能辨别黑色和白色,能辨别用白色和黑色画的直条图片和横条图片,能辨别好几种颜色(西印度大晰蝎至少能辨别四种颜色)。

爬行类的听觉比两栖类发达得多。

它们能够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低微声(如树叶的沙沙声、昆虫在草中的爬行声)发生反应。

爬行类的行为方式极其多样。

它们能适应于地面、地下、树上、水中的不同生活,能动、能走、能跑、能爬行、能爬树、能游泳,还能从高向低由这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

爬行类的行为有不少是个体获得的经验。

爬行类对它们的住所有联想式的记忆。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乌龟经过几次试验就学会了在有四个死胡同的迷津中沿最短路线走通到窝里的出口。

在最后一次试验中走通迷津的时间只有第1次试验的l/60,即由35’缩短为35”。

在较复杂的有6个死胡同的迷津中,乌龟经过50天的试验后,走通时间缩短约2/3。

在爬行类的基础上,动物的演化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支发展为鸟类,另一支发展为哺乳类。

在地史上,哺乳类最早出现在2亿8千万年前的二迭纪,鸟类最早出现在1亿8千万年前的侏罗纪。

鸟类,生活于辽阔的天空,它们的大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是视叶和小脑尤为发达(图2-3D)。

这与鸟类有敏锐的视觉和复杂的飞行活动密切相关。

鸟类不仅能辨别不同的色彩、物体的大小和图形,而且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及其运动方向,能辨别哨音、喇叭声、铃声和节拍器声,有些鸟在鸣叫上有很高的模仿能力。

但鸟类的嗅觉、味觉和触觉不发达、鸟类有比较高的分析综合能力。

它们能利用个体经验来适应环境,打破本能的刻板行为模式。

幼鸟所筑的巢一般都比老岛所筑的差,就表明个体经验和熟练在筑巢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把幼鸟与其他的鸟隔绝起来喂养,不让它观察其他身的筑巢过程,被隔绝鸟长大后在筑巢时行为完全错乱,缺乏应有的次序。

这说明后天学习在鸟类筑巢中的重要作用。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身体构造最复杂、心理发展水平最高的动物。

它们有高度发达、高度分化的脑(大脑皮质高度发达),高度特化、发达的感觉器官和高度灵活的运动器官,其前肢不只参与移动身体的动作,而且还适应于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挖掘、翻寻、撕断、抓破、拉近、握取、持拿物体等等,因而,它们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成为现存动物界中的优势动物。

哺乳动物分布地区广泛,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它们的感受器(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动党的、触觉的、味觉的)有了很大程度的特化发展。

犬类的嗅觉特别敏锐,能够嗅出酸类、盐类、奎宁等物质的1:

104甚至l:

106的溶液.犬类的敏锐嗅觉常为人们在打猎、侦缉和保卫工作中广泛利用.许多哺乳动物的听觉感受性比人类敏感得多。

人的听觉范围是20一20,000Hz的声音。

小鼠能听到高达95,000Hz的声音,狗能听到大约50,000Hz的声音,猫的听觉范围在60—65,000Hz,黑猩猩的听觉能达到大约26,000或30,000Hz,蝙蝠有高达120,000Hz的感受能力,海豚能反应150,000Hz的声音,海豹能听到水导声音180,000Hz,气导声音22,000Hz。

许多夜间活动的哺乳动物缺乏颜色视觉。

灵长类动物近乎于人类,有高度发达的颜色视觉。

虽然从鱼到灵长类的所有脊椎动物都已证明有形状视觉。

但低等脊椎动物的形状辨别是很不准确的,只有哺乳动物才真正具有形状知觉和深度知觉。

此外,哺乳动物(如鼠、狗)还有相当发达的学习记忆能力(参看第三章条件反射)。

实验表明,大白鼠经过训练能够辨别等边三角形和圆形。

训练成功后,改用长方形、方形、十字形来代替圆形。

它选择三角形的百分数仍很高。

若改用其他形状的三角形代替圆形,经过练习,动物的正确辨别率也是高的。

但是,当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发生改变后(例如原来是白色三角形和黑色背景,改为黑色三角形和白色背景大白鼠对三角形就不能辨别了。

这表明大白鼠对物体的形状知觉已相当发达,但仍不及较高等的哺乳动物(如狗等)。

狗的知觉更加完善。

它们在黑色的背景上学会辨别白色图形—一正方形和长方形纵长方形和横长方形以及三角形和圆形之后,无须任何新的训练,立刻能以同样的方式辨别出白色背景下的各种黑色图形,甚至轮廓不完全的图形。

捕食动物(如猫、狼、虎)和被捕食动物(如免、鹿)都需要精确地判断距离,有较发达的深度知觉。

总之,动物在进化系列中处的地位越高,个体习得的行为也愈多、愈复杂,并且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同一物种个体习得行为的个别差异逐渐比本能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更为显著。

这在哺乳动物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

哺乳动物,特别是灵长目中的类人猿科,它们的脑无论在重量上、外形上和细微结构上,都接近于人脑。

猩猩脑重300—400克,大猩猩脑重400一500克,黑猩猩脑重395—400克。

它们的重量几乎相当于人脑的1/3。

类人猿的大脑皮质有许多沟回,皮质细胞分层排列,投射区也比较精确。

有研究表明。

类人猿的脑和人脑在形态结构上有396个共同点。

大脑的高度发达,是类人猿智能行为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

类人猿智能行为表现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为:

(1)它们可以把某些习得的行为连贯起来,达到最后的目的。

例如,黑猩猩可以把已经学会的行为——用钥匙开门,用水灭火,堆叠木箱,在高处取食物联系起来:

先用钥匙打开笼门,进入一个有火焰挡住去路的过道,用水泼灭火之后,穿过此通道到达一个场地,用堆叠木箱的办法取得挂在高处的香蕉。

不过黑猩猩使用工具仅限于它当时的目的,而不能作进一步的推论。

(2)它们可以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但是它们通常不是模仿动作的结果,而是模仿动作本身。

例如,黑猩猩校仿扫地时往往把垃圾从一个地方扫到另一个地方,而不会把垃圾打扫干净(个别经过特殊训练的例外)。

又如,一只黑猩猩看到另~只黑猩猩叠起箱子爬上箱项。

取得天花板上的香蕉之后,它们会用箱子叠起来,并爬上箱上顶上,然而由于箱子不在食物的正下方所以仍不能取得食物。

必须经过多次尝试一错误之后,它才习得正确的反应。

(3)它们可以排除眼前刺激物的引诱而从事有“长远”目的的活动.这种行为是其他动物无法完成的。

例如,一条饥饿的狗,看见笼子外面一块肉,总是不断扒抓笼子;它决不会从笼子后面开着的门出去,绕过笼子去取食。

类人猿则不然,它能绕过笼子去开门取食。

又如,如果把橘子放进细长的管子里,黑猩猩会用小棒把橘子从管子中推出去,再从管子的另一端取得橘子。

(4)可以利用类人猿的好奇心作为奖赏,使它们进行学习。

例如,可以让它看打开一个有趣的盒子作为奖赏,使黑猩猩学会刷牙、投球、扫地等行为。

(5)它们不仅能利用现成的工具,在需要的时候还能对工具进行一定的“加工”,使之变成合用的工具。

古多尔(Goodalll,1968)观察到黑猩猩在野外用工具去获取食物的情况。

黑猩猩先用食指或拇指从一个通道的人口刮去一层薄土,然后用一根草根、细枝或蔓藤小心地插入白蚁穴以获取白蚁为食。

如果树枝太长,它就将其折断成为合适的长度。

如果树条侧枝妨碍插入蚁穴,它就将侧枝拆掉。

但是它们从来不会保存“造”出来的工具。

(6)它们在争斗中也会使用工具。

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会折下树枝或果实把它们投向陌生人或入侵者(争胜行为)。

有人在野外拍摄到一群黑猩猩用棍子和树枝鞭打一只实验用的头部能左右摆动的机械豹(Kortlandt,etal.,1965)。

(7)它们还表现出一定的语言能力。

教黑猩猩学习语言,从50年代以来主要有三次大的尝试(专栏2—1),并引发了有关类人猿语言学习能力及动物相对与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广泛的争议。

我们认为,类人猿的智能行为和语言学习能力毕竟与人类的智能和言语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虽然类人猿能利用“工具”,甚至有时能制造“工具”、但它们从来不会保存“工具”,也不是为了日后使用而制造工具的、类人猿的“工具”产生于它直接动作的过程中,仅应付于眼前。

一旦眼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它的“工具”也随之消失。

第二,虽然类人猿具有形成简单的概念和词的能力,但其使用语言仅限于当前体内外环境的需要,不能脱离当前的需要。

因此,它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联想和思维。

第三,类人猿的使用语言是人教会的,它的手势语言既不是自己独立创造的语言系统,也不是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原始的手势语。

因此,不能把类人猿的手势语与人类祖先的手势语相提并论。

第三节人类心理的起源

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是人类的产生。

人类由古猿经过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发展而来。

这一方面说明人类和动物有着血统上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人类的心理是动物心理发展的继续,但它与动物心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动物及其心理的演化是完全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的。

人类及其心理的产生,一方面固然要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但更主要的是受其他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首先是劳动,其次就是语言。

一、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无论在人类身体结构的变化方面,还是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劳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是人按照自觉的目的改造自然的社会化活动。

它不同于动物改变自己的身体结构及活动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人是在劳动的过程中按照自己预定的目的来改造自然的。

当然劳动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

古猿从原先的树居生活逐渐改变为地面生活。

在新的生活条件中,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困难都比在森林中大得多。

这就迫使古猿的前肢不仅能用来行动和进食,还必须从事其他活动,如拿石块、树枝或动物的长骨作为武器来对抗和防御敌害,经常用前肢来获得食物,从而创造出了新的生存条件。

起初,古猿运用天然工具是偶尔的。

后来,才渐渐经常化,成了生存的必要手段。

这时所进行的是萌芽状态的劳动。

随着古猿运用天然工具的萌芽状态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他们不再局限于用天然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