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024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docx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

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贵阳市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为落实改革试点要求,建设“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助力行政审批效能提升,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8年10月底,基于综合基础地理信息,融合各类规划现状、规划成果、项目审批、电子证照等数据,立足于各类规划矛盾的统筹、协调,融合“一张蓝图”,建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库,实现与相关系统无缝融合接驳,打造一个跨部门、跨层级、跨网络、纵横衔接,实现集数据共享、查询统计、分析评估、辅助选址、冲突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与信息共享平台,辅助项目策划生成、专业审查,助推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能高效协同。

二、工作原则

(一)“一窗式服务、一网通办”原则

“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建设应基于电子政务外网,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应用电子签章防伪技术,保障建设项目能够全程网上报、网上传、网上办,实现建设项目审批“一窗通办”。

(二)“审批全程无纸化、数据全链结构化”原则

系统平台建设坚持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采用全程无纸化的单轨制运行模式,实现空间数据采集、汇聚、融合、服务全数据链矢量化、空间化,贯穿大数据应用理念,实现建设项目管理数据结构化,提升系统平台应用数据价值展衍。

(三)“建设项目、建筑全生命周期”原则

平台开发要遵循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式,为项目提供从策划、生成、审批、建设管理到运维全过程的空间化数据应用服务。

(四)“统一的项目管理库”原则

平台开发设计应基于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和建设项目管理数据库,绘制建设项目统一的空间数据“底图”“底板”,确保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

三、工作任务

平台建设主要基于“多规合一”,建立建设项目多部门并联审批运行机制,涉及软件开发、数据处理、业务流程梳理、标准规范制定及机制体制建立等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一张图”融合

“多规合一”主要是通过业务及技术手段将包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教育、消防、人防、农业、水利、文物保护等在内的各类规划进行专业融合,最终形成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一张蓝图”。

(二)开发建设“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

升级改造城乡规划块数据空间决策“多规合一”应用子系统为“贵阳市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同时,开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网上报建系统”“项目策划生成系统”,搭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城建块数据中心”,实现平台与发改、国土、规划、生态等部门业务审查及政务中心政务审批等异构系统无缝融合接驳,构建应用系统异构融合、数据互联互通共享的“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大数据应用体系。

(三)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协调统筹“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开发建设,通过统一坐标系、规范各类规划图层、制定系统之间衔接方案,以及建立统一的项目代码、建筑物编码,实现“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中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四)构建运行机制体制

建立以规划为引领的“贵阳市空间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机制,规范约束项目策划生成到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构建每个阶段均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一套申报材料”实现“统一收件、同时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出件”的运行模式。

形成“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运行机制。

(五)平台联调联试,培训上线运行

“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完成开发部署上线前,应当组织平台应用运行涉及的建设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相关单位进行项目报建、业务审批操作等内容培训学习,确保平台顺利上线运行。

四、组织实施(2018年8月—2020年7月)

(一)组织动员部署

2018年8月,由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市“多规合一”工作专题部署动员会,正式启动“多规合一”工作,落实工作主要任务、工作时限、工作要求等。

(二)“规划成果一张图”专业融合

推进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多规合一形成“一张蓝图”是缩减行政审批时间的有效途径,我市“多规合一”按照“近、中、远期”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1.近期目标:

2018年10月,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部分已批专项规划“多规融合”。

(1)2018年8月底前,完成各类规划成果整理汇聚。

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生态文明委应对已批的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成果进行整理,并于月底前交汇市规划局。

(2)2018年9月中旬,完成规划成果矢量化、空间化转换、规划差异性分析。

市规划局组织对收集的各类规划成果数据进行矢量化、空间化,利用专业技术手段进行叠加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找出存在的图斑矛盾冲突。

(3)2018年9月底前,完成图斑矛盾冲突的协调解决,形成定案入库数据初始版本。

9月中旬前,根据市规划局分析整理出的各类规划的矛盾、冲突问题清单,多规合一领导小组适时召开部门协调会提出解决方案,报市政府批准;9月底前市规划局应当根据市政府批复从专业层面对多规成果统一处理后,形成多规融合入库数据1.0版本。

(4)2018年10月上旬,完成多规融合成果数据入库。

市规划局对已完成的矢量空间化多规入库数据及时录入“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基础数据库,并通过平台嵌入融合其他们部门专业审查审批辅助系统,提供适时在线的数据服务。

2.中期目标:

2019年12月,在三规融合基础上,逐步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文物保护规划、教育、人防、农业、水利等专项规划进行融合。

3.远期目标:

2020年7月起,按照新机制体制和新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由“多规融合”向“多规合一”的转变,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编制、实施、监督、评估的闭合体系。

(三)“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开发建设

“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建设,是“多规合一”一张图建设的核心基础,将遵循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四个阶段,坚持全程无纸化技术路线,通过新建和改造两种途径,打造多元异构、数据共享的全市“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

平台建设分为两个建设周期分步实施。

2018年8月至2018年10月底,在三规业务融合的基础上,完成协同平台的搭建,并实现与其他条件成熟的相关系统异构融合。

1.开发建设“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

市规划局按照平台定位和功能实现,参照厦门、沈阳模式,结合贵阳市实际情况,对已建成的城乡规划块数据综合应用空间决策支持“多规合一”子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管理基础支撑性平台。

2.搭建“多规合一”城建块数据中心

依托正在建设的“城乡规划块数据中心”提升改造为“贵阳市多规合一城建块数据块中心”。

在现有城乡规划块数据中心7大类、几十小类数据资源整合基础上,面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依托“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基于已建设的法人基础库、电子证照基础库,建立全市统一的项目管理数据库。

并在现状建筑物普查基础上,动态更新新建建筑物信息,实现发改、国土、环保、规划、住建、城管、工商、公安、统计、人社等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共享共建城建块数据。

3.开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网上报建系统

依托现有建设项目规划网上报建系统,按照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一窗服务、一网能办”的管理模式,升级改造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网上报建系统,为报建单位提供网络化、全时制、全程的网上政务服务。

4.新建项目策划生成管理系统,生成统一项目管理库

市规划局作为本系统牵头责任单位,依托“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开发支撑建设项目策划立项生成管理子系统,并打通与省建设项目投资监管平台数据互通,建立省市统一项目代码的全生命周期体系。

5.升级改造“规划一站式服务系统”

市规划局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第二、第四阶段的牵头责任单位,按照建设项目四个阶段划分,对已建“规划一站式服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多规合一”、政务审批系统的融合集成,支撑“工程建设许可”“联合验收”阶段并联审批服务。

6.其他相关系统异构融合

“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作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支撑平台,涉及省级建设项目投资监管、省市政务审批系统以及国土、生态、人防、交通、住建等部门自建专业系统,“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与相关系统实现异构融合、数据互通,为涉及相关系统提供规划专业空间化服务,项目一期首先实现与省级建设项目投资监管平台及市级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的异构融合。

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底前,实现所有城建系统内的各类规划、审批系统实现与“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的全线贯通。

(四)标准规范的建立

1.建立统一坐标系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加快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到2018年全面完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

“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及各部门相关业务审批平台,应当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并且统一数据格式及数据标准,便于后期更新维护工作的开展。

2.制订统一的一张图图层目录及代码标准

平台近期建设目标中的“三规融合”主要是城规、土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融合。

2018年9月底前,确定统一的图层目录和代码标准,便于三类规划现状数据的融合以及未来规划的编制。

3.制订系统统一接口标准

为实现建设项目“一网通办”,2018年9月底前,“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应当通过省、市两级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省市级政务审批系统和各部门自有审批系统以及省发改委项目管理系统的异构整合、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各系统建立统一系统接口标准和数据交换目录。

4.建立项目代码、建筑物编码统一生成规则

在项目进入协同平台时由系统自动生成唯一的项目代码,且贯穿项目审批的全流程,开展建立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身份信息体系工作,组织编制建筑名称规范、建筑编码标准,实现一栋建筑“一张身份证”贯穿整个建筑物全生命周期。

(五)建立顺畅的运行运维机制

为确保“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协调运行,2018年9月底前逐步建立下列制度:

1.建立《贵阳市多规合一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成立“多规合一”领导组织机构,制定相关联席办公制度,形成长期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2.制定《贵阳市空间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管理办法》,明确空间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的主体地位,组织编制的主体、方法、内容等。

3.制定《贵阳市“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运行运维管理规定》,明确多规合一平台运行运维责任主体单位、运行流程等内容。

4.制定《贵阳市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管理办法》,强化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管理,实行可研联评联审,明确项目策划生成工作内容、程序、步骤、环节、保障制度,全面提高项目策划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六)项目招标采购

“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项目建设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项目立项、可研论证批复、并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开发合作单位。

(七)平台联调联度,培训上线运行

“多规合一”平台因涉及与其他系统的异构融合,完成开发后,应当组织与其他系统的架构融合接驳和数据联动互通的联调联试,确保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不会出现大的逻辑性错误和数据链紊乱。

同时,要同期开展报建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各平台联审部门、平台运维护人员培训。

五、项目经费概算

“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市级财政资金,项目首期建设概算资金约500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机构领导,建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保障“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的顺利开发与运行,特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领导为成员的“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多规融合”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建设工作,安排部署平台建设的各阶段性工作,研究部署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其他重要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由高杨同志兼任主任,市规划局总建筑师欧阳薇任副主任。

领导小组,内设综合协调组、规划融合组、平台建设组、政策法规组、项目督导组4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

欧阳薇(市规划局总建筑师)

副组长:

戴义(市规划局综合处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

工作职责:

负责统筹制定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下简称“改革试点工作”)“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统筹协调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会议筹备、纪要印发、收集、报送工作信息,统筹协调成员单位收集、整理、起草综合文件,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成员单位按责任分工推进平台建设工作。

(2)规划融合组

组长:

阳刚(市规划局副局长)

副组长:

曹敏政(市规划局编制处负责人)

姚静(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处处长)

成员:

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生态文明委、三县一市人民政府及首期纳入融合的专项规划主管单位;

工作职责:

主要负责多规融合工作,收集各类规划,找出矛盾冲突,并提出合理性解决方案,报综合协调组通过。

并将最终成果纳入“多规融合”业务审批协同平台。

(3)平台建设组

组长:

高杨(市规划局局长)

副组长:

戴义(市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主任)

成员:

市大数据委、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区(市、县)政府;

工作职责:

主要负责“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的搭建、维护以及与内外部各系统的衔接工作。

(4)政策法规组

组长:

何勇(市法制局副局长)

副组长:

阮元(市规划局法规处负责人)

成员:

市法制局、市规划局、市大数据委

工作职责:

主要负责“多规合一”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审批、发布工作。

建立顺畅的运行机制体制,确保“多规合一”工作的顺利开展。

(5)项目督导组

组长:

杨忠德(市督办督查局局长)

副组长:

王兴亚(市规划局监察室负责人)

工作职责:

负责建立改革试点“多规融合”平台建设工作监督督查机制,跟踪督查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对于工作推进不力、影响改革试点工作进程的,特别是未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的,提请领导小组严肃问责。

监督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

(二)建立项目推进机制,确保平台按时上线运行

“多规合一”平台搭建和上线运行期间,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和难点。

同时,成立“一张图”融合专业和“多规合一”业务审批协同平台技术专班,专班由市国土资源局、市生态文明委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交委、市大数据委、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抽派专人组成,专班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办公,每周集中办公不少于3天。

各单位专班人员应当在8月底前到市规划局报到集中。

(三)加强督导督办,保证项目建设廉明保质

项目督导组要加强项目实施的实时督导督办。

市督办督查局将本项目建设纳入市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督办,确保项目按进度计划推进落实。

同时,要加强项目财务制度跟踪,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人员不倒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