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5674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第04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docx

《普通心理学》第04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第一节环境的内容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与有机体没有联系的外部世界,对有机体来说,无所谓环境。

个体生命的起源,从受精的一刻开始,通过合子、胚胎(怀孕的第二周至第八周)和胎儿的发展。

有机体就被置于母体的特定环境--子宫里。

显然,每个合子所处的环境(子宫)是不同的。

这种环境对有机体身体和出生后行为的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怀孕的头三个月母亲感染风疹常会使婴儿智力落后并县造成身体上的缺陷,如眼白内障或耳聋。

母亲的疲劳或吸烟会刺激胎儿活动。

母亲长时期的情绪激动,还会影响出生后于女的情绪特征。

出生后,人所处的环境纷繁复杂.人和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

没有环境基础。

人的心理就不可能产生。

有机体必须与其相应的生活环境保持平衡,这叫生态平衡。

如果有机体生活的环境超出了他适应的范围,就有死亡的危险.人生活于他所适应的环境里,并对生活环境具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适应。

人出生后,其生活环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日月星辰,包罗宇宙间的一切现象。

对人类环境的分类,无异干对宇宙间各种现象的分类,这不是心理学研究的任务.通常,心理学上提到的环境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有机物的各组成因素和无机物的各组成因素,例如,动物、植物、矿物、空气、噪音等等。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教育环境、伦理环境、文化环境等等。

物理环境除包括自然环境诸因素外还包括人为的物理环境因素,如人际空间、建筑物等。

心理环境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

二、环境对人心理和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

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首先表现在心理机能是对环境的适应。

例如,我们的眼睛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眼睛像照相机一样,它的视像和照相机底片上的像一样是颠倒的,但我们看到的世界却是正的。

心理学家斯特拉顿(stratton,l897)用一套光学系统把眼睛视网膜上的视像校正成与外界物体的方向一致。

他戴了这个倒像装置以后开始时看到的是一个完全颠倒的世界,由视觉指导动作很不协调,以后渐渐适应;到了第8天他完全适应了这个新的不习惯的世界。

此时,他很难说出这个世界是倒的还是正的。

但取掉了这个倒像装置以后,他看到的世界又颠倒了,由视觉指导动作不协调了,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哺育了人类,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就是对赖以生存的地球这个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人的心理和行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刺激和个性特征,而目也取决于整个环境及其特征。

环境对心理和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还表现在环境和行为的相互作用方面。

以能源和污染为例。

在环境中获得能源的可能性决定了人们耗能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又反过来决定着会造成什么样的环境污染.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反过来又将会改变着人们的耗能行为方式。

人类的生存环境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如果人类的行为使得自已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那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会危及生命.现在,心理学家已开始研究由于人口膨胀、能源枯竭以及工业化所带来的拥挤、噪声、建筑设计等人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人造的和自然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对心理和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社会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方面。

人在社会中生长,在社会中死亡。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社会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和交往包括在这一关系之中的。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规范(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等)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绝不能低估的.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本章第二节起详细加以讨论。

总之,环境制约着行为,行为又会导致环境的改变。

我们是不能离开环境来研究心理和行为的。

三、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在其《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5)一书中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前者指现实的环境,后者指个人意想中的环境.他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

他举例说,有一个人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骑马来到一家旅店,庆幸自己经过几小时的奔驰,穿过冰天雪地平原而能找到暂时安身的地方。

店主人问他从何方来?

当他知道刚才走来的地方正是令人恐怖的康士坦湖时,立即惊恐而毙。

考夫卡认为,这一旅客过湖时,地理环境是大湖,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

当他听了店主人的话而惊毙,就证明,如果旅客事先知道是一个大湖,其行为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所以,考夫卡认为,行为是受行为环境调节的。

另一位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动力场理论,与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基本相同。

他在《拓朴心理学原理》(1936)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动力场理论。

勒温的动力场理论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生活空间(lifespace)。

所谓生活空间是指在某一时间影响个体的所有人物、事件、观念、需求等。

根据一个人生活空间的知识,可以解释和预测他的行为。

1951年他提出如下公式来说明行为和个性、环境之间的函数关系:

(行为)B=f(生活空间Ls)=f(人P·环境E)

这里勒温所说环境不是现实的客观环境而是心理环境。

所谓心理环境就是与人的需求相结合在人头脑中实际发生影响的环境。

由于需求的作用,使生活空间产生了场的动力,他称为引力或斥力。

例如,儿童看见糖果就想吃,叫引力;看到蛇蝎就想逃避,叫斥力。

生活空间所具有的吸引或排斥的动力性质,勒温称为效价(valence),有正效价和负效价。

由于生活空间具有动力,人的行为就沿着引力的方向向心理对象移动。

例如,一个青年想当医生,就向着医生方向努力。

此外,勒温还认为,生活空间的每一部分都可有一个区域。

区域又具有一定的疆界(barrier)。

人的行为就是在具有各个区域的生活空间中移动。

例如,一个青年(P),想当医生(见图中4-1),为了达到这个目标(G),必须经过下列几个区域的生活空间:

(1)大学入学考试(Ce);

(2)进人大学(C);(3)进入医学院(M);(4)登记(I);(5)行医(Pr)。

如果他入学考试不及格,就不能越过这个疆界而进入另一个区域。

这时他的生活空间就会产生急剧变动,或者继续努力,克服障碍,最后实现目标,或者另找新的目标。

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和勤温的生活空间论,都把个体的心理因素注入到客观环境的作用过程中,强调环境的作用取决于人的心理因素,强调人对环境影响的行为反应的主动性,这无疑是合理的。

因为人在活动之前对于环境的认知不是纯客观的,而是或多或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加以规定和把握的。

这种对环境刺激从主观上予以规定和把握,在认知心理学中称?

quot;赋予意义"。

因此,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是视个人对环境的认知而决定的。

但是,他们片面强调个人心理因素的实在性及其作用,忽视或否定了客观环境对心理的决定性作用,这就陷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第二节文化传统和拷贝世界

一、文化传统及其对人心理的影响

(一)文化的概念和类型

文化这个概念,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都有自己的解释,说法不同。

据说人们已经给文化提出了160多个定义。

戴维·波普诺在其《社会学》一书中说:

"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把'文化'定义为由一个社会或一些人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体。

"沙莲香(1988)在考察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文化定义后,在其《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所谓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的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之总体,因而是形成民族性格的东西。

为了明确这个定义,解释三点。

第一,生活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

行为方式既有对衣食住行等使用的制作方式,又有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主要通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思考方式是以哲学方法论为核心的认识世界的方法,通过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等精神财富表现出来。

第二,文化是各种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整体,由各种不同的具体的生活方式中共有部分构成的有机体,其结构和功能比较恒常,代代相传。

第三,作为文化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民族特点。

"可以看出,前一种定义内容广泛,既能容纳民族文化,也能容纳一个社会中的各种亚文化,并指出了构成文化的诸因素。

后一种定义强调了文化的恒常性,主要是从民族文化与民族

性格的关系来加以解释的。

其实,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领域。

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囊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文化内容极其丰富,一般认为,文化包括三种类型:

(1)物质文化,从简单的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起,直到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宇宙飞机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

通常,这些大多被称为文化财富。

(2)精神文化,是通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符号、语言、学问、哲学、宗教、艺术等等。

(3)行为文化,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规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如价值观、规范、社会习俗、法律、道德等。

上述三种文化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或文化传统。

(二)文化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人类文化与人性。

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又把自己置身于一定类型的文化环境中。

人类文化是指全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心理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一个身体健全的人类儿童,虽然有继承人类文化财产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不与人类文化环境接触,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

所谓"狼孩"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人类文化是形成人的心理和行为即人性的决定性条件。

人类文化使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共通性。

2.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的原因。

米德(Mead,1935)曾对新几内亚三个未开化部族作过现场调查,探讨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其成员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成员之间,有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如果地理条件大致相近而文化类型不同,则可以看出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

文化人类学家把每一种文化中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称为群体人格(grouppersonality),或众数人格(modalpersonality)。

表4-1中的分工特点、育儿教养方式和男女关系可以看作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这三个部族的群体人格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说明了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

3.阶层地位和阶层心理。

现代社会有突出的阶层特征。

不同阶层的人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需要等方面往往都带有一定阶层的烙印。

我们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不可不加以注意。

并非每个社会只有一个由其成员所共认的单一文化。

一个社会的文化通常仅指构成总体文化的诸种文化要素的共同部分。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多元化的。

当在社会的某一群体中形成一种既包括民族的一些主文化特征,也包括某些独特的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称为亚文化。

亚文化有种种分类方法,罗伯逊(Robertson,T.S.)将亚文化分为人种亚文化(如美国社会的各人种文化)、年龄亚文化(如年轻人文化、老年人文化等)、生态学亚文化(如城市文化、郊区文化等等)。

亚文化对亚群体的影响是形成

亚文化群的心理特征。

二、拷贝世界及其对人心理的影响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无孔不人,占领着人们所有的生活角落。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奋进,拷贝世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

所谓拷贝世界就是由大众传播媒体所构成的精神世界。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书、报、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等。

拷贝世界不同于我们直接感知到的现实世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精神世界,向我们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等。

拷贝世界不同于现实的感性世界。

因为它不是媒体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作家、画家、记者以及其他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的人依据一定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加工的结果,是精神产品。

同时,拷贝世界提供给人们的,不是现实世界那种实实在在的事件(人和物)本身,而是符号、语言和图像。

虽然我们从现实的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都能获得各种信息;但是拷贝世界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向人们传播的信息,从性质上看,有助于个性全面发展的,也有(如黄色、淫秽的书刊、录像等)毒害人们的心灵的。

大众传播对于众多的人具有众多的意义,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全看各人有什么样的兴趣、需要和价值观而定。

关于这一点,鲍尔(R.Bauer)在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顽固的受传者"一文中指出:

"在可以获得的大量(传播)内容中,受传者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同他的兴趣有关、同他的立场一致、同他的信仰吻合、并支持他的价值观的信息。

他对这些信息的反应受到他的心理构成物的制约,……现在可以看到,传播媒体的效果在广大受传者中远不是一样的,而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在心理结构上是

千差万别的。

"

据研究,大众传播媒体可以从下列六个方面影响受传者的心理和行为:

(1)大众传播媒体可以为受传者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传者的固有观念。

(2)在争议不大而且没有其他势力干预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媒体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传者的行为。

(3)大众传播媒体只要善于把一种新观点或行为同受传者原有的价值观和需要联系起来,就可以使受传者很快地接受这一新观点或行为,而不必改变他自己的原有立场。

(4)大众传播媒体可以为受传者提供情况,证明他基于某种需要和固有观念而采取行动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支持受传者已采取的行动。

(5)大众传播媒体可以提供有关情况,把受传者的固有立场同新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对行为起引导作用。

(6)大众传播媒体为受传者指出行为规范,其结果是形成某种文化规范。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拷贝世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强有力的。

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但主要是潜移默化的。

它能帮助人们极大地改善这个社会,也能帮助人们去摧毁这个社会;它能使人受到教育,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也能使人犯罪、堕落。

这种影响力的性质,全看人如何和为什么目的去运用大众传播媒体。

第三节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一、团体的定义

团体(group)也称群体,是一些以共同的纽带和利益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的人们的聚合体。

这个定义强调了团体的下列主要特征:

(1)团体是由共同的纽带(如规范、规则、价值观)和利益(如共同目标)联系起来的人们的聚合体。

所谓团体,其成员必须遵守团体的规范、规则,接受团体的价值观,并通力合作来达到团体的目标。

这是构成和维持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2)团体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整体。

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处于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实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团体中少数核心成员处于领导地位,多数的一般成员受领导者的支配,各成员间的角色地位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3)团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是相互作用的,即在一段持续时间里处于面对面的关系,在心理上彼此知晓,有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从事共同的活动,执行一定的任务。

(4)团体是指两人以上,不定数目但又不是太多的人们的一种聚合。

两个人为"对",属"伙伴关系",是团体的单元,是由个体向团体的过渡形式。

团体规模的上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在20人左右,也有人主张30人、40人,以至50-100人不等。

不过,团体的规模不能定得太大,因为太大了就会开始丧失上述团体定义的某些性质,或者事实上已分裂为更小的子团体。

根据上述定义,像排队买车票的顾客、晚会上的观众、候机室里的乘客等人群,以及民族、阶级、青年等统计集合的人群,都不是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团体,而像家庭、居民小组、体育队、学校中的班集体、共青团支部等人群集合则属于这里所讨论的团体。

二、团体的分类

符合上述界定的团体种类很多。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对团体进行分类。

(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根据构成团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正式团体也叫组织,是按官方文件规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有目的地建立起来的团体。

团体内部有明确分工和权力分配以及每个成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明确规定。

部队里的班、排、连,工厂里的车间、科室、班组,学校里的教研室、工会小组、学生班集体等都是正式团体。

非正式团体不是由官方文件而建立起来的,而是自发形成的、是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团体。

非正式团体是在亲密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显著的感情色彩,其成员间的关系一般没有明确规定,可变性较大。

它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也存在于各种正式团体中。

它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

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作用。

如果它与正式团体的目标相一致,则可以加强正式团体的作用,有利于团体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如果它与正式团体目标相冲突,则会造成很大的离心力,妨碍正式团体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

因此,对于非正式团体,我们应当区分其性质和作用,不可一概而论。

在我们的社会里,多数非正式团体与正式团体之间是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的。

(二)大团体、小团体和小小团体

根据团体成员的数量,可以把团体分为大团体、小团体和小小团体。

人数众多,成员间无法都能够直接接触、认识和交往的团体叫大团体。

民族、阶级、政党、学校等团体都是大团体。

小团体与大团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小团体成员是处于面对面的关系,进行直接接触和交往。

小团体规模的上限一般在20-30人左右。

学校中班级、工会小组等就是小团体。

在小团体中成员间的交往、接触是没有限制的,但他们之间的交往频率和亲密度是有差别。

在小团体中那些交往更频繁、更亲密的小圈子称为小小团体。

它的人数一般在2-7人。

(三)隶属团体和参照团体

隶属团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团体。

参照团体是指为个体提供如何评价自己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和目标的团体。

参照团体并不总是个体所属的团体,它可能是个体想加入的团体。

例如,一些大学本科生把已经考取的研究生作为他们的参照团体,他们以研究生为榜样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参照团体是不可少的。

因为每个人都被社会期待着去担当许多不同的角色。

参照团体就成为人们观察世界其他部分的依据。

除了上述几种分类外,还可以根据人们的活动内容区分出工作团体和闲暇团体、政治团体、经济团体、军人团体、宗教团体等;可以根据团体的亲密程度区分出首属团体和次属团体;可以根据团体的发展水平区分出聚合体、团体、集体等等。

三、团体中的意见沟通

(一)沟通及其方式

团体不是人群的简单聚合,而是以成员间相互作用的持续为基本条件的。

成员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以沟通形式进行。

沟通(也称意见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流。

沟通主要是以讲与听,也包括写与读,以及姿势、目光、点头或摇头、拍拍背、皱皱眉、爱抚、瞪眼,或一个人能够向另一个人传达意思并返回信息的其他形式而进行的。

由于团体成员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上的不同,沟通过程往往可能产生障碍。

团体中的意见沟通方式很多。

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前者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

例如,组织规定的汇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制度等。

后者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例如,私人间的交换意见。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上行沟通是指下级向上级反映意见,下行沟通是指上级向下级传达意见,平行沟通是指同一级组织人员间的信息交流。

(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前者只传递信息而无反馈信息,后者传递信息又有反馈信息;团体成员中的任何两人都可以有单向沟通或双向沟通。

(二)团体内沟通的展开

团体内沟通的展开,通常是前述几种沟通方式的结合而形成某种结构。

团体中不同的沟通结构对团体活动效率有不同的影响。

心理学家对3-5人组成的实验团体的各种沟通网络对团体活动效率做过不少研究。

莱维特(Leavitt,H.J.)的研究发现,有五种基本的沟通网络:

链型、轮型、圆型、Y型和全通道型(图4-2),不同的沟通网络与沟通的速度、正确性、领导、团体士气和组织结构有密切相关。

从表4-2可以看出,圆型、链型、轮型三种沟通网络各有其优缺点。

(三)影响沟通的因素

很多因素会影响沟通的效能。

可能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有:

(1)信息的真实性和个人动机是影响沟通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会造成意见沟通的障碍。

对个人利害相关的事比无关痛痒的事要容易沟通。

(2)传递的信息和个人隶属团体和参照团体的价值观相一致,沟通效果高,相反,会造成意见沟通中的障碍。

(3)意见的内容影响沟通效果。

有前因后果的事比孤立事件要容易沟通。

一般人的特点是对人的问题有兴趣,其次是事,再其次是理论,因而也影响沟通的效果。

(4)意见沟通往往欲速则不达,重复有助于沟通效果。

(5)词简言赅,生动诚恳的语态有助于沟通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6)希望改变他人的态度时,口头言语沟通比书面言语沟通更为有效。

(7)沟通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态度和信念,长期沟通可能有效。

四、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和社会测量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在一定社会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在思想上情感上的直接相互作用的关系。

直接相互作用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任何形式面对面的沟通--书面、口头、姿势和面部表情。

例如,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姊妹关系,班级里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车间里的同事关系、师徒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都有思想上、情感上直接相互作用,都属于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受宏观的社会关系制约的。

一定的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以团体人际关系为中介而起作用的。

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情感成分。

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可以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

喜欢、讨厌、漠视等等。

针对团体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可以用莫连诺(Moreno,1934)的社会测量法来分析团体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测量法就是向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提出针对某项活动(如学习、工作;闲暇等)的问题,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吸引)或不喜欢(拒斥)的团体成员,然后,根据选择结果用数字和图来表示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

根据莫连诺的研究,以吸引来选择的团体人际关系主要有六种类型(图4-3)(原图4-5)。

孤立者,对偶关系,串连关系,小团体(三角结合、方形结合、圆形结合),明星,首领及复杂的网络结合等。

对社会测量的结果还可以用指数分析法来比较每个成员在团体中受吸引或受拒斥程度和不同团体的团结程度。

公式如下:

个人受吸引指数=受选总数/(团体人数-1)

个人受拒斥指数=受拒总数/(团体人数一1)

团体凝聚力指数=团体中对偶数/团体中可能有的对偶数

个人受吸引指数在平均选择数的一个标准差以上者,表明他在团体中的人际关系相当和谐;个人受拒斥指数在平均拒斥数的一个标准差以上者,表明他在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受欢迎的。

团体凝聚力指数表明团体的团结程度;如果计算出不同团体的凝聚力指数,就可以比较不同团体的团结程度。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把团体的凝聚力理解为团结性,那么团结性就不限于团体成员间的情感联系,而团结性首先是指团体成员在价值观和目标上的一致性。

因为团体成员只有在价值观和目标上的一致,才会方向明确、协调行为、自觉地进行共同的努力,去实现团体目标,团结才有牢固的基础。

(二)团体内部的和谐和冲突

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冲突是团体中常见的两种现象。

如何认识这两类人际关系对团体功能的影响,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多数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将促进团体的发展,把冲突看作是使团体功能失调的破坏性因素,而不认为它的积极功能。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冲突能够对团体具有促进功能和使功能失调的影响。

在团体中冲突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积极的现象;如果团体成员间没有任何冲突,团体所发挥的作用就会大大低于其能力。

团体内部的和谐、团体成员在价值观和目标上的一致,是团体顺利执行职能的基本保证。

但是,在团体中,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存在的。

这种情况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它可能是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