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5547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0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docx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共49页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及习题答案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第一章绪论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1图示圆截面杆,两端承受一对方向相反、力偶矩矢量沿轴线且大小均为M的力偶作用。

试问在杆件的任一横截面m-m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解:

从横截面m-m将杆切开,横截面上存在沿轴线的内力偶矩分量Mx,即扭矩,其大小等于M。

 

1-2如图所示,在杆件的斜截面m-m上,任一点A处的应力p=120MPa,其方位角θ=20°,试求该点处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

解:

应力p与斜截面m-m的法线的夹角α=10°,故

σ=pcosα=120×cos10°=118.2MPa

τ=psinα=120×sin10°=20.8MPa 

 1-3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σmax=100MPa,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

试问杆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图中之C点为截面形心。

解:

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向截面形心C简化,得一合力和一合力偶,其力即为轴力

FN=100×106×0.04×0.1/2=200×103N=200kN

其力偶即为弯矩

Mz=200×(50-33.33)×10-3=3.33kN·m 

1-4板件的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试求棱边AB与AD的平均正应变及A点处直角BAD的切应变。

解:

 

第二章 轴向拉压应力

 2-1试计算图示各杆的轴力,并指出其最大值。

解:

(a)FNAB=F,FNBC=0,FN,max=F

(b)FNAB=F,FNBC=-F,FN,max=F

(c)FNAB=-2kN,FN2BC=1kN,FNCD=3kN,FN,max=3kN

(d)FNAB=1kN,FNBC=-1kN,FN,max=1kN 

2-2图示阶梯形截面杆AC,承受轴向载荷F1=200kN与F2=100kN,AB段的直径d1=40mm。

如欲使BC与AB段的正应力相同,试求BC段的直径。

解:

因BC与AB段的正应力相同,故

2-3图示轴向受拉等截面杆,横截面面积A=500mm2,载荷F=50kN。

试求图示斜截面m-m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以及杆内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

解:

2-4(2-11)图示桁架,由圆截面杆1与杆2组成,并在节点A承受载荷F=80kN作用。

杆1、杆2的直径分别为d1=30mm和d2=20mm,两杆的材料相同,屈服极限σs=320MPa,安全因数

ns=2.0。

试校核桁架的强度。

解:

由A点的平衡方程

可求得1、2两杆的轴力分别为

由此可见,桁架满足强度条件。

 2-5(2-14)图示桁架,承受载荷F作用。

试计算该载荷的许用值[F]。

设各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许用应力均为[σ]。

解:

由C点的平衡条件

由B点的平衡条件

1杆轴力为最大,由其强度条件

2-6(2-17)图示圆截面杆件,承受轴向拉力F作用。

设拉杆的直径为d,端部墩头的直径为D,高度为h,试从强度方面考虑,建立三者间的合理比值。

已知许用应力[σ]=120MPa,许用切应力[τ]=90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240MPa。

解:

由正应力强度条件

由切应力强度条件

由挤压强度条件

(1):

式(3)得

(1):

(2)得

故D:

h:

d=1.225:

0.333:

1  

2-7(2-18)图示摇臂,承受载荷F1与F2作用。

试确定轴销B的直径d。

已知载荷F1=50kN,F2=35.4kN,许用切应力[τ]=100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240MPa。

解:

摇臂ABC受F1、F2及B点支座反力FB三力作用,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知FB的方向如图(b)所示。

由平衡条件

由切应力强度条件

                              

由挤压强度条件

故轴销B的直径

第三章轴向拉压变形

3-1图示硬铝试样,厚度δ=2mm,试验段板宽b=20mm,标距l=70mm。

在轴向拉F=6kN的作用下,测得试验段伸长Δl=0.15mm,板宽缩短Δb=0.014mm。

试计算硬铝的弹性模量E与泊松比μ。

解:

由胡克定律

 3-2(3-5)图示桁架,在节点A处承受载荷F作用。

从试验中测得杆1与杆2的纵向正应变分别为ε1=4.0×10-4与ε2=2.0×10-4。

试确定载荷F及其方位角θ之值。

已知杆1与杆2的横截面面积A1=A2=200mm2,弹性模量E1=E2=200GPa。

解:

杆1与杆2的轴力(拉力)分别为

由A点的平衡条件

(1)2+

(2)2并开根,便得 

(1):

(2)得 

3-3(3-6)图示变宽度平板,承受轴向载荷F作用。

试计算板的轴向变形。

已知板的厚度为δ,长为l,左、右端的宽度分别为b1与b2,弹性模量为E。

解:

  

 3-4(3-11)图示刚性横梁AB,由钢丝绳并经无摩擦滑轮所支持。

设钢丝绳的轴向刚度(即产生单位轴向变形所需之力)为k,试求当载荷F作用时端点B的铅垂位移。

解:

设钢丝绳的拉力为T,则由横梁AB的平衡条件 

钢丝绳伸长量 

由图(b)可以看出,C点铅垂位移为Δl/3,D点铅垂位移为2Δl/3,则B点铅垂位移为Δl,即

3-5(3-12)试计算图示桁架节点A的水平与铅垂位移。

设各杆各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EA。

解:

(a)各杆轴力及伸长(缩短量)分别为 

因为3杆不变形,故A点水平位移为零,铅垂位移等于B点铅垂位移加2杆的伸长量,即

(b)各杆轴力及伸长分别为

A点的水平与铅垂位移分别为(注意AC杆轴力虽然为零,但对A位移有约束) 

 3-6(3-14)图a所示桁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可用方程σn=Bε表示(图b),其中n和B为由实验测定的已知常数。

试求节点C的铅垂位移。

设各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

(a)(b)

解:

2根杆的轴力都为 

2根杆的伸长量都为

则节点C的铅垂位移

3-7(3-16)图示结构,梁BD为刚体,杆1、杆2与杆3的横截面面积与材料均相同。

在梁的中点C承受集中载荷F作用。

试计算该点的水平与铅垂位移。

已知载荷F=20kN,各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100mm2,弹性模量E=200GPa,梁长l=1000mm。

解:

各杆轴力及变形分别为 

梁BD作刚体平动,其上B、C、D三点位移相等 

3-8(3-17)图示桁架,在节点B和C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载荷F。

设各杆各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EA,试计算节点B和C间的相对位移ΔB/C。

解: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3-9(3-21)由铝镁合金杆与钢质套管组成一复合杆,杆、管各载面的刚度分别为E1A1与E2A2。

复合杆承受轴向载荷F作用,试计算铝镁合金杆与钢管横载面上的正应力以及杆的轴向变形。

解:

设杆、管承受的压力分别为FN1、FN2,则

FN1+FN2=F

(1)

变形协调条件为杆、管伸长量相同,即 

联立求解方程

(1)、

(2),得 

杆、管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

杆的轴向变形

3-10(3-23)图示结构,杆1与杆2的弹性模量均为E,横截面面积均为A,梁BC为刚体,载荷F=20kN,许用拉应力[σt]=160MPa,许用压应力[σc]=110MPa。

试确定各杆的横截面面积。

解:

设杆1所受压力为FN1,杆2所受拉力为FN2,则由梁BC的平衡条件得

变形协调条件为杆1缩短量等于杆2伸长量,即 

联立求解方程

(1)、

(2)得

因为杆1、杆2的轴力相等,而许用压应力小于许用拉应力,故由杆1的压应力强度条件得 

3-11(3-25)图示桁架,杆1、杆2与杆3分别用铸铁、铜和钢制成,许用应力分别为[σ1]=40MPa,[σ2]=60MPa,[σ3]=120MPa,弹性模量分别为E1=160GPa,E2=100GPa,E3=200GPa。

若载荷F=160kN,A1=A2=2A3,试确定各杆的横截面面积。

解:

设杆1、杆2、杆3的轴力分别为FN1(压)、FN2(拉)、FN3(拉),则由C点的平衡条件

杆1、杆2的变形图如图(b)所示,变形协调条件为C点的垂直位移等于杆3的伸长,即 

 联立求解式

(1)、

(2)、(3)得

由三杆的强度条件 

注意到条件A1=A2=2A3,取A1=A2=2A3=2448mm2。

 

3-12(3-30)图示组合杆,由直径为30mm的钢杆套以外径为50mm、内径为30mm的铜管组成,二者由两个直径为10mm的铆钉连接在一起。

铆接后,温度升高40°,试计算铆钉剪切面上的切应力。

钢与铜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s=200GPa与Ec=100GPa,线膨胀系数分别为αls=12.5×10-6℃-1与αlc=16×10-6℃-1。

解:

钢杆受拉、铜管受压,其轴力相等,设为FN,变形协调条件为钢杆和铜管的伸长量相等,即

铆钉剪切面上的切应力 

3-13(3-32)图示桁架,三杆的横截面面积、弹性模量与许用应力均相同,并分别为A、E与[σ],试确定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