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825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7.docx

济南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同课异构精品教案17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食物在胃中发生的变化

2、描述食物在小肠中发生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胃、小肠的结构,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具的观察能力.

 2、通过对“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强学生讲究卫生的意识,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消化系统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平时接触也较多,都比较感兴趣.但由于消化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对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就是食物在胃和小肠的哪些变化是物理性消化,哪些是化学性消化,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胃和小肠是如何消化食物的,他们各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3分钟

1.依次说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2.人体的消化腺有哪些?

都分泌什么消化液?

3.仔细回顾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完成以下问题:

(1)取唾液前,必须漱口的目的?

(2)水的温度为什么要37℃?

(3)实验中为什么要滴加碘液?

(4)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而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你认为哪种进食方式比较科学?

为什么?

学生根据课本8页彩图回答问题

复习这一知识点即可强化旧知识又可以为新授课的学习做准备.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5分钟

激趣引入:

小明吃苹果时,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苹果种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次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酸雨”;后来它钻进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研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它们在小明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小明.请你帮这粒苹果种子分析一下他都经过了消化道什么部位(红色字体标记的地方)?

同学们掌握的很好,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怎样被人体利用的?

是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会被人体吸收呢?

这就是本节所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消化和吸收.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总结问题答案.

 

口腔、胃、小肠、大肠、肛门

 

结合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也能培养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18分钟

1.食物在胃里的消化

(多媒体出示胃的结构)

(1)指出胃的位置、形状、结构

(2)总结出胃的功能.

总结:

胃能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同时把食物搅拌磨碎

成为食糜,食糜再分批送入小肠.

2.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

演示胆汁乳化作用

教师课堂演示胆汁乳化作用实验,

目的要求:

了解胆汁对脂肪的作用

材料用具:

试管,滴管,植物油,清水,猪或鸡的新鲜胆汁.

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2号,然后各注入2毫升植物油.

②在1号试管里加入6滴清水.

③将两支试管充分摇动,静置后观察试管内植物油的变化.

同学们细心观看.请同学讲讲看到了什么?

用课堂知识讲讲为什么?

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教师补充:

胆汁乳化的概念.

教师补充:

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颗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思考讨论:

有句成语叫“肝胆相照”,从本节的学习中你知道这句话的生物学基础原理吗?

为什么患有肝炎的病人不能吃油腻的食物

 

5、多媒体课件展示:

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全过程.

 

 

思考讨论:

(1)人体消化道内除了唾液、胆汁,还有哪些消化液?

(2)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联系生活

为什么患了肠胃病的人怕吃硬、冷的食物?

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肠胃呢?

6、引导学生总结:

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彻底的消化.小肠里的胰液和小肠液中也含有能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酶,在这些消化酶的作用下,进入小肠的蛋白质和淀粉被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和葡萄糖.胆汁作用下脂肪变成脂肪微粒,这就是乳化作用,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作出判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阅读斯帕兰札尼研究胃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然后推测肉块消失原因

 

学生观看画面讨论分析.

 

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加入胆汁的试管中,花生油变成了大量细小的油滴,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而加入清水的试管中,花生油则没有变成细小的油滴.

学生:

油和水本来是不相容的,但加入胆汁振动之后变成浑浊的乳状液.

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油脂在胆汁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乳状液.

学生思考:

肝胆在人体位置比较近.

学生总结:

肝脏分泌的胆汁要贮存在胆囊里,在生理作用上相互照应.胆汁作用下脂肪变成脂肪微粒,在小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别分解.若得了肝炎,对于脂肪的消化效果不好.因此得了肝炎的人不能吃油腻的食物.

 

分组讨论,共同探讨:

学生分组讨论小肠是如何消化各种营养物质的.看哪一个小组问题思考的全面,又符合客观实际.

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小组同学们思考非常积极,并且把问题探讨的非常深刻.通过小组间的竞赛以及“你的问题我来解”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和探究模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古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可以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玩”中学习抽象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层次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规律.

 

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去,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叙述,学生的叙述对他自己来说会比听老师讲述后的印象深刻十倍!

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地思考问题,

 

老师的话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这部分属于情感教育,通过对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与吸收的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对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的重视程度.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9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三种有机物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脂肪被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顺序的各个器官,试根据图回答:

1、代表胃的字母是   原因是          .

2曲线丙代表   被消化的情况,理由是       .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内主要的消化场所是()   ,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      .

点拨建构:

总结出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

 

学生对知识回顾总结,并完成图表

 

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

 

1、C开始消化蛋白质2、蛋白质在胃内被消化3、D小肠 胆汁、胰液、肠液

 

通过对分类方法的学习和使用,体验科学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学会分析曲线图及绘曲线图这也是对学生技能的训练.

 

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把这节内容编成了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10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基础性题目

1、胃位于腹部,呈状,是消化道中最的部位,胃壁有发达的,具有较大的,成年人的胃能容纳升左右食物.

2、胃壁内有很多,能分泌大量的,胃液呈性,其中的酶对有初步消化作用.

3、胃壁有发达的层,收缩时引起胃的,胃蠕动可以和食物,形成粥状的,并将食糜慢慢地推送进入.

4、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有肝脏分泌的、胰腺分泌的、肠腺分泌的等.

5、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将脂肪成,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消化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B类理解应用题

 

上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 .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标号所示结构内被消化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3、标号④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称为,它消化脂肪的方式属于.

4、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图中标号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肠胃病.

学生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一、食物在胃的消化

二、食物在小肠的消化

三、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教学反思: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1)讲胃的结构及其作用时,可以利用胃结构图,让学生结合经验识图,讨论胃的的作用.这样从学生自身出发,可以激发学生了解自己的热情.学生识图和已有知识有时衔接不上,还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2)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把这节内容编成了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

(3)在演示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时,如果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方法,比较麻烦,所以我在讲课时候进行了实验改进.

上完这堂课后,我也发现了本堂课的许多不足之处,对于本节课活动的组织还欠到位,虽然进行活动的同学在积极参与,但是坐在下面的部分学生在看热闹,没有起到面向全体学生的作用;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再细致到位一点,不要像蜻蜓点水般,否则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设计思考题时,应留给学生充分的余地思考,而不是急于提醒和引导.

(1)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总结不到位.在概括“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在那些酶的作用下、在那里分解的”思维混乱.

(2)学生对演示实验兴趣很浓,也乐于动手操作,现象描述也很准确,但只停留在观察的层面,还不会分析,如“胆汁乳化花生油”这一实验,学生分析不够到位.今后教师还应在“导”上下功夫,既不强加结论给学生,又让学生合理得出结论.

在经历课堂的检验后,我将继续反思、不断进步、充实自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灵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学习目标

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预习导学

1、导入:

绝大多数动物(如:

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知识点一: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

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

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

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

3、知识点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

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

蜗牛鸵鸟袋鼠蛇

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

4、知识点三:

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5、思考:

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

6、意义: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

环境的.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

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

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

7、小结:

(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

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如:

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3.课堂检测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B.蠕动C.奔跑D.行走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

方式:

()

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

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

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

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

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