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581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docx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

一、概念掌握

1.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部分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

2.道地药材—具有地区特色,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显著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是优质纯正药材的专用名词。

3.炮制——根据临床用药的目的或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称为炮制。

4.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5.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毒副作用的炮制方法。

6.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之酥脆的方法。

7.制霜——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

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

8.中药的性能—将中药在防治疾病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中药的性能。

9.四气——指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4种药性。

10.五味——指中药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5种味及附属于甘味及酸味的淡味和涩味。

11.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称为归经。

12.引经药—指某些药物不但本身能作用于某经,且能引导其他药物进入该经,共同治疗该经病证的药物。

13.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将2味或2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称为配伍。

14.相须——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的疗效的配伍方法。

相使——指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物为主药,另一种药物为辅药,辅药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方法。

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方法。

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方法。

相恶——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的配伍方法。

相反——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配伍方法。

单行——指用单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疾病的方法。

15.剂量——即用药量。

主要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内服量。

16.发汗解表——即汗法,通过发汗,使邪从外出,以解除表邪的药物作用。

17.清热凉血—指以甘苦咸寒之性的药物清血分热邪,用治热入营血证的方法。

18.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19.强筋骨——指以入肝肾的药物强筋骨,用治肝肾亏虚或痹痛日久,腰膝酸痛,两足痿弱的方法。

20.利水通淋——指以甘淡之性的药物渗利水湿,解除小便淋沥涩痛,用治淋证的方法。

21.温里药——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22.行气——指以辛行之性的药物疏畅气机,用治气滞证的方法。

23.疏肝解郁——指以药物疏理肝气,恢复肝气疏泄功能,解除郁结,用治肝气郁滞证的方法。

24.化瘀止血——指以药物止血又兼化瘀的作用,治疗血瘀出血证的方法

25.活血化瘀——指以辛行之性的药物通畅血脉,消散瘀血的方法。

26.消痰软坚——指以咸味的药物,消除痰核,软化坚块,用治结聚痰核、瘰疬、瘿瘤等证的方法。

27.重镇安神——指以质重沉降之性的矿石、化石类药物安定心神,用治实邪扰心的心悸失眠、惊痫等证的方法。

28.平肝潜阳—指以药物质重沉降之性平抑上亢之肝阳,用治肝阳上亢证的方法。

29.开窍醒神—指以辛香走窜之性的药物,开通闭阻之心窍,用治闭证神昏的方法。

30.大补元气——以药性峻猛,补气作用强的药物,峻补人体元气,用治气脱证的方法。

31.托疮生肌——指以药物补益气血,扶助正气,托疮毒外出,并生肌敛疮的作用,用治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的方法。

32.固精缩尿——指以收涩之性的药物固肾精,缩小便,用治肾虚遗精、遗尿的方法。

二、问答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哪一部?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大约为东汉末年,不晚于公元200年,全书分序论和各论两部分。

各论收药365种。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学知识,是研究当时医药情况的重要文献,该书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

许多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编写体例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的名称是什么?

《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成书于公元659年,由苏敬、李勣等主持编纂。

全书共54卷,收药844种。

分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

《新修本草》采用了图文照的撰写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药学成就,对后世的本草具有深刻影响。

3.试述应当怎样对待道地药材?

对待道地药材应注意三点:

(1)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十分重要,故应高度重视这类药材的生产和开发利用。

(2)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原有道地药材已不能满足需要,进行新的引种或驯养,则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3)在引种和驯养工作中,必须确保该品种原有的质量和疗效。

4.植物药按药用部位各在什么时节采收为宜?

(1)全草类、叶类和花类药材——多在花期采收。

(2)果实和种子类药材——果实成熟或将熟时采收。

(3)根和根茎类药材——秋末春初(阴历二、八月)

(4)树皮和根皮类药材——树皮:

春、夏时节。

5.炮制的目的有哪些?

⑴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增效)。

⑵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减毒),保证用药安全。

⑶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使其适应病情或扩大应用。

⑷改变药材性状,便于储存制剂;纯净药材,以保证质量和称量准确。

⑸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6.苦味的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作用:

能泄(包括降泄、通泄、清泄),能燥(包括苦寒燥湿、苦温燥湿)。

适应症:

用治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咳喘,胃气上逆呕呃及实火上炎等证。

7.辛味、甘味的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辛味:

作用:

能散、能行。

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适应症:

一般用治表证及气滞、血瘀证。

甘味:

作用:

能补、能缓、能和。

具有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某些药尚可解药食中毒。

适应症:

一般用治气血虚证,拘挛疼痛,脾胃不和,药食中毒等。

8.用药禁忌包括哪几方面?

用药禁忌包括:

⑴配伍禁忌,

⑵妊娠用药禁忌,

⑶证候用药禁忌,

⑷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9.“十八反”的内容是什么?

十八反: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10.妊娠用药禁忌主要是哪几类药?

凡对母体不利,会导致堕胎或影响对胎儿发育,或对产程不利以及对产后婴儿发育不利的药物,均应作为妊娠禁忌药。

一般分为禁用药和慎用药两类:

禁用药—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11.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有哪些?

应当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的药物特点如何?

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

⑴先煎—①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②指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30~60分钟后再下他药,可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⑵后下—①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疗效,需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

如薄荷、砂仁等等。

②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等,亦应后下。

⑶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

如旋覆花、车前子、蒲黄等。

⑷另煎—指某些贵重药材,为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而单独另煎。

煎液可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

⑸烊化—主要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熔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

也可将此类药物放入其

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

如阿胶、鹿角胶等。

⑹冲服—①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物,宜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

②某些贵重药,用量轻,为防止散失,常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其他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等。

③某些高温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物,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只能做散剂冲服。

④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疗效,宜制成散剂冲服,如三七、蜈蚣、乌贼骨。

12.解表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解表药使用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⑴中病即止,不可过汗。

⑵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症、失血者慎用。

⑶因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宜于挥发,故入汤剂不宜久煎。

13.如何理解防风为“风药之润剂”?

临床上有哪些病征?

防风辛、甘、微温,性质缓和,微温而不燥,干缓而不峻,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桂枝,长于驱散风邪,固有风药之润剂之称,临床上常用于风寒表征、风寒表征、皮肤瘙痒、风湿痹症、破伤风等。

14.石膏配知母、石膏配麻黄的主要临床意义是什么?

石膏、知母两药均能清泻气分实热,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两药配伍,常相须为用,可增强其清除气分实热之作用。

石膏可清肺热,麻黄长于平喘,两药同用,可收清肺平喘之效,用于肺热喘咳证,用石膏清肺热以真对病因,用麻黄平喘以针对咳喘之症状,两药合用,可标本兼治。

15.比较金银花、连翘功效及主治的异同。

相同:

均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表里气血两清。

均可治温病,疮痈,及外感风热等。

不同:

金银花——功善清透,散风热、清暑热及治痢疾、肠痈作用较佳。

治全身性感染较好。

连翘——功善清泄,又能散结(治瘰疬、喉痹)及清心除烦,凉血消斑及清胸膈郁热作用亦佳,还可利尿通淋。

治局部感染较佳。

16.试述青蒿的功效及应用。

功效: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应用:

⑴温病伤阴,夜热早凉。

本品长于清透阴分伏热,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等。

⑵阴虚发热,劳热骨蒸。

可清虚热,除骨蒸。

⑶外感暑热,发热口渴。

本品善解暑热。

⑷疟疾寒热。

本品截疟之功甚强,尤善除疟疾寒热,为治疟良药。

尚可清解肝胆之热。

17.简述苦寒药的主要副作用,列举代表药?

(1)苦寒药伤阴败胃,多服久服苦寒之品,易损伤脾胃阴气,影响运化功能,出现脘腹痞满,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等。

(2)苦燥损伤阴津,即苦味浓而性燥之品。

易损伤人体阴液,导致口干舌燥。

对津伤阴亏者慎用。

18.泻下药分几类?

泻下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三类。

19.应用泻下药时应注意什么?

因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使用时应注意:

⑴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

⑵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当忌用。

⑶泻下药易伤胃气,当奏效即止,慎勿过量。

⑷峻下逐水药峻猛有毒,对其炮制、剂量、用法必须掌握,以确保用药安全。

20.火麻仁与郁李仁功用有何异同?

相同:

两者均具有润肠通便之功,作用缓和,主治肠燥便秘证。

不同:

火麻仁——甘平油润,作用缓和而兼补益作用,适用于体虚肠燥便秘之证。

郁里仁——苦降油润,润肠通便作用较强,兼能利水消肿,用于气滞便秘,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

21.祛风湿药的用法如何?

祛风湿药主要用于治疗痹证,而痹证多属慢性疾病,为服用方便,可做酒剂或丸剂服用,酒剂还能增强祛风湿功效。

也可制成外敷剂型,

直接用于患处。

22.简述蕲蛇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主治:

⑴风湿顽痹,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

⑵麻风,疥癣。

⑶小儿惊风,破伤风。

23.何为化湿药?

其作用及适应症是什么?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本类药多具芳香气味,又称芳香化湿药。

作用——

(1)化湿醒脾

(2)燥湿健脾(3)舒畅气机等作用。

适应症——适用于湿浊中阻,脾为湿困,运化失职而致的脘腹痞满、呕吐酸水、大便溏薄、食少倦怠、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

亦可用于暑湿、湿热等证。

24.简述藿香和香薷功用之异同?

相同:

两药皆能解表化湿。

不同:

藿香——化湿作用强,且长于和中止呕。

香薷——发汗解表力较强,兼可利水消肿。

25.藿香、生姜、紫苏、砂仁、白豆蔻均可止呕,各用治何种呕吐?

藿香——湿浊呕吐,经配伍亦治多种呕吐。

生姜——胃寒呕吐,经配伍亦治多种呕吐。

紫苏——脾胃气滞呕吐及妊娠恶阻。

砂仁——脾胃气滞、脾胃虚寒呕吐及妊娠恶阻。

白豆蔻—胃寒湿阻气滞呕吐。

26.利水渗湿的要药是什么?

为什么?

利水渗湿的要药是茯苓。

因其味甘且淡,淡能渗湿,甘能补脾,既能祛邪又能扶正,使其利而不伤,补而不滞;且药性平和,不偏寒热,作用和缓,故凡水湿为患之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之,故为利水渗湿之要药。

27.治疗石淋多用何药?

为什么?

治疗石淋多用金钱草,因为金钱草既能利尿通淋,又能排除结石,且为消排结石之要药,故常用于石淋证。

28.肉桂和桂枝同出一源,各取材于何部位?

作用特点有何异同?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干或粗枝的皮。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相同:

温经、散寒、助阳。

不同:

肉桂——主温里入下焦,偏于温补肾阳

桂枝——主辛散而上行,偏于散寒解表。

29.理气药的适应症是什么?

主要用于哪些脏腑的哪些病证?

适用于

(1)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

(2)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3)肺气壅滞所滞所致的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30.山楂在临床上可用于哪些病征?

为什么?

(1)用于食积滞证,山楂有消积化滞之功,尤为消化油腻积滞之要药。

(2)用于泄痢腹痛,疝气痛,因而行气止痛。

(3)用于瘀阻胸腹痛、痛经、因性温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31.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各善治人体何种寄生虫证?

使君子用治蛔虫、蛲虫;苦楝皮用治蛔虫、蛲虫、钩虫;槟榔用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尤善治绦虫证;南瓜子常与槟榔配伍,用治绦虫证;鹤草芽用治绦虫证。

32.小蓟、地榆、三七、白及、艾叶各属哪类止血药?

分别对哪些出血证最适宜?

小蓟——凉血止血药,以尿血、血淋为宜。

地榆——凉血止血药,尤宜于下焦血热出血,如便血,痔血,崩漏。

三七——化瘀止血药,用于各种出血证,有瘀者用之尤宜。

白及——收敛止血药,宜于肺胃及外伤出血。

艾叶——温经止血药,宜于虚寒性出血,尤宜于崩漏。

33.川芎、丹参性味、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相同:

均有活血化瘀之功,用治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胸腹刺痛等病证。

不同:

川芎——性温,兼能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用治多种头痛,风湿痹痛等证。

丹参——性微寒,兼能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用治疮痈肿毒,热入营血的烦躁不寐及心悸失眠等证。

34.红花的功效及应用主要有哪些?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应用:

⑴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⑵症瘕积聚,心腹瘀痛。

⑶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⑷瘀滞斑疹色暗。

35.桔梗的功效及应用主要有哪些?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

⑴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⑵咽喉肿痛,失音。

⑶肺痈咳吐脓痰。

36.简述川贝母与浙贝母功用的异同。

相同:

均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作用。

且均能借其清热散结之功而治痰热走窜经络之瘰疬、疮痈肿毒、乳痈、肺痈等,此作用浙贝母

为优。

不同:

川贝母——甘凉滋润,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证。

浙贝母——苦寒,开泄力大,清火散结作用强,较宜于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之咳嗽。

37.朱砂的功效、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是什么?

功效: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0.3~1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1)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且不可持续服用,以免引起汞中毒。

(2)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3)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而有剧毒。

38.试述安神药的分类及各自的来源、功效及应用。

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

重镇安神药是指矿石类药、介壳类质重而具有镇静、安定神志,治疗心火肝阳偏亢之心神不宁的药物。

养心安神药是指植物类药为主,具有滋养心肝安神之功,治疗心肝阴血不足心悸、失眠等的药物。

两者皆能安定神志,不同的是重镇安神药,多为治标之品,多用于实证;养心安神药则多兼有补养作用,多用于虚证。

39.石决明的功效与应用有哪些?

功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应用:

⑴肝阳上亢证。

⑵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40.使用开窍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开窍药辛香走窜,为治标救急之品,且能耗伤正气,故只宜救急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

(2)其药性芳香,有效成分易走失,故多不宜入煎剂,多入丸散服用。

(3)孕妇忌用或慎用。

(4)亡阳虚脱的昏厥忌用。

41.冰片外用时治疗哪些病证?

冰片外用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肿止痛,为皮肤科及五官科常用药。

治疗

(1)热毒之咽喉肿痛,口疮;

(2)疮疡肿毒溃后不敛,水火烫伤;(3)目赤肿痛等。

42.补气药有何特点?

补气药性味多甘温或甘平,主入脾、肺、心经。

补气包括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原气等,尤以对脾、肺气虚证的疗效最显著。

43.简述西洋参的性能功效及应用?

性能:

甘、微苦、寒。

归心肺肾经。

功效:

补气养阴、消火生津。

应用:

(1)气阴两伤证:

本品能补益元气,又因其药性偏凉,兼有清火养阴,生津之效。

故适用于热病及大行大泻、大失血耗伤元气

及阴津之证。

(2)肺气虚及肺阴症:

能补肺气兼养肺阴,清肺火适用于火热之邪耗伤肺脏气阴所致短气喘咳,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等症。

44.简述冬虫夏草的性能、功效及应用。

性能:

甘平,归肺肾经

功效:

补肾壮阳,益肺平喘,止血化痰。

应用:

(1)肾虚证。

(2)久咳虚喘、劳咳痰血

45.简述甘草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用量用法:

甘草入汤剂用3~10g。

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使用注意:

(1)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浮肿者不宜用

(2)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3)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

46.补阳药有何特点?

补阳药性味多甘温或咸温或辛热,主入肾经。

因肾阳为一身之元阳,乃诸阳之本。

此类药能温补助长肾阳,肾阳之虚得补,就能温煦其

他脏腑,从而消除或改善全身的阳虚诸证。

47.鹿茸的使用注意主要有哪些?

鹿茸的使用注意主要有:

(1)服用鹿茸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或助火动血。

(2)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

48.杜仲、桑寄生的功用有何异同?

相同:

二者均有良好的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作用。

治疗肝肾不足而致腰膝酸软无力和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不同:

杜仲——又兼温补肾阳,用治肾阳虚而致的阳痿,尿频等证。

桑寄生——又有祛风湿之功,用治风湿痹证。

49.补血药有哪些特点特点?

补血药药性多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能补肝养心或益脾,而以滋生血液为主,部分药兼能滋养肝肾。

主要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病证。

50.熟地黄、阿胶、何首乌的功效特点有何异同?

三者均具有良好的滋阴补血作用。

其中熟地黄又能益精添髓;阿胶又可止血,润肺;何首乌又具固肾乌须,截疟,解毒,润肠之功效。

51.补阴药有哪些特点?

补阴药性味多甘寒,质润,多归肺、胃、肝、肾经。

能润肺、养胃、滋补肝肾之阴,主治肺胃阴虚和肝肾阴虚证。

52.比较麦门冬、天门冬功用有何异同?

相同:

既能滋养肺胃之阴,生津止渴润燥,又能清肺胃之热,常相须为用。

不同:

天门冬——苦寒之性较强,清火与润燥之力强于麦门冬,且入肾滋阴,适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之证。

麦门冬——微寒,清火与润燥之力稍弱,但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适用于心阴不足及心火亢盛之证。

53.试述为何使用收涩药时需配合补虚药?

经常配用的药物有哪些?

收涩药主治滑脱证,可以其收敛之性敛耗散,固滑脱。

但引起滑脱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收涩药只能治其标,不能治其本,故应

用时须根据具体证候配伍相应的补益药同用,以期标本兼治提高疗效。

如①气虚自汗者,当配补气药;②阴虚盗汗者,当配补阴药;③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者,当配温补脾肾药;④肾虚遗精滑精、遗尿

尿频者,当配补肾药;⑤冲任不固、崩漏、带下者,当配补肝肾、固冲任药;⑥久咳虚喘者,当配补肺益肾纳气药。

54.简述山茱萸的功效及应用。

功效: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应用:

⑴肝肾亏虚证。

⑵滑脱诸证。

如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虚脱大汗等。

55.芡实与莲子之功用有何异同点?

相同:

二者同科属,均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补中兼涩,主治肾虚遗精、遗尿及脾虚食少、泄泻及脾肾两虚及带下等。

不同:

芡实——益脾肾固涩之中,又能除湿止带,故为虚、实带下证之常用药物。

莲子——长于补脾,又能养心安神,治虚烦心悸失眠。

三、论述题

1.薄荷、牛蒡子、蝉蜕功效与主治的异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

散风热、利咽喉、透疹毒。

主治外感风表证,温病初起,咽喉肿痛及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等。

不同点:

薄荷——散风热力强,能上清头目,下疏肝气。

发汗力强,上述诸证无汗者首选。

又可治疗风热目赤,肝气郁滞之胸闷胁胀等。

牛蒡子——发汗之利弱于薄荷,但具清热解毒,宣肺潤肠之功,上述诸证热毒重或兼便秘者尤宜。

又可治疗热毒、咽喉肿痛、

疮疡、痄腮等。

蝉蜕——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但具明目退翳,祛风止痉之功。

又可治疗风热目赤目翳、多泪及惊风、破伤风等。

2.黄芩、黄连、黄柏在性能、功效及主治病证方面有何异同点?

相同:

均苦寒质燥,能清热泻火,解毒燥湿,主治实火热毒湿证。

不同:

黄连——作用最强,尤善清胃及心、肝、大肠之火。

黄柏——能虚实两清,即善清下焦湿热治黄疸、带下、足痿,及泻肾火而清虚热。

黄芩——长于清肺热而兼解表热,还可止血、利尿、安胎。

此外,黄连、黄柏尚可外用治疮毒、湿疹、烧伤等。

3.大黄轻煎、久煎、生用、熟用、酒炙、炒炭后作用有何不同?

大黄轻煎泻下作用强,久煎泻下作用减弱;生大黄泻下作用猛烈,欲攻下者宜生用;熟大黄泻下作用和缓;酒炙大黄入上焦,清上焦火,

且善活血化瘀,宜于瘀血证;大黄炭长于止血,多用于出血证。

4.试比较独活、羌活在性能、功效及应用方面的异同点。

相同:

均为辛散苦燥温通之品,善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发表,主治风寒湿痹、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及头风头痛等证。

不同:

独活——药力较缓,主散在里之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头痛。

羌活——作用强烈,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太阳经头痛及项背强痛。

5.试比较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在功效、应用方面的特点?

祛风湿药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及筋脉拘急,腰膝酸痛,下肢萎弱等证,尤以祛除筋骨、经络、肌肉间的湿邪为主,治疗痹证为主要适应证。

芳香化湿药可化湿运脾,适用于湿阻中焦之脘腹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