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379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1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ocx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学前儿童对心理现象的认识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其对象并不仅仅限于学前儿童,也并不完全限于人类。

最早提出心理理论的是普雷麦克(D.Premack)和伍德鲁夫(G.Woodruff)。

他们在1978年的《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

》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普雷麦克和伍德鲁夫思考的问题是,黑猩猩是否具有同人一样的推知心理状态的能力?

比如,黑猩猩是否认识到别人、别的猩猩在想什么?

意图是什么?

它们能否意识到,一个“演员”(装扮者)在笼子里(外面有香蕉)将手伸向笼子外面时,在想什么?

当“演员”伸手够不着香蕉转而拿起一根竹竿时,“演员”心里又在想什么?

黑猩猩会学会“演员”的行为吗?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就表明黑猩猩知道他人或猩猩的心理状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推知他人的心理活动。

由于对方的心理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而且这种对对方心理的了解又可以预测对方的行为,所以普雷麦克和伍德鲁夫称这是“理论”。

自普雷麦克和伍德鲁夫提出心理理论以来,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里,心理理论得到了极其广泛的研究,并迅速成为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学前儿童对信念的认识

(一)信念和错误信念

信念(belief),特别是错误信念(falsebelief)是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基本的研究领域,是儿童是否具备心理理论的“石蕊试纸”。

提及儿童的心理理论,就不能不涉及儿童对信念,特别是对错误信念的认识。

正是因为如此,本节首先介绍学前儿童对信念的认识。

但是要指出的是,信念并不是学前儿童最早认识的心理现象。

信念是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表征(见信息栏5-1)。

一个人的信念既可能与外部世界、客观事实是相符合的(因而是正确的),也可能与外部世界、客观事实不符(因而是错误的)。

比如,一个学生在下午3点离开阅览室时遇到了她的心理学教师,3点10分时她突然想起她有一个问题要问教师。

这时,她向阅览室跑去。

显然,这个学生相信心理学教师还在阅览室。

但她的“相信”可能正确(教师还在),也可能不正确(比如3点5分时教师离开了阅览室)。

错误信念正是指与外部世界、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信念。

信息栏5-1信念

心理学指人对自己和对外界的主观认识。

信念是通过如下三种方式产生的:

第一,直接经验,例如自信来自成功的体验,相信糖是甜的来自对糖的品尝;第二,间接经验,即来自于第二手材料的经验,如书本、报刊、广播、电视、他人的谈话等;第三,推论,即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为依据作出的各种推论,比如,对某人的一次接触,对其产生了良好印象,可以在多方面都信任他。

另外,信念具有强度(有的信念易变,有的不易变)、可错性(信念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和对行为的指导性(根据信念作出相应的行为)等特性。

(二)有关错误信念的经典研究及结论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自己信念的驱使。

因此当一个人拥有错误的信念时,其行为通常不能到达相应的目的。

但是,行动者本人并不知道他的信念是错误的,他仍会根据他的信念行动。

作为旁观者,我们知道了事件的“真相”,但当事人不知道。

当事人会怎么认为呢?

他又会怎么行动呢?

他会根据“真相”行动还是根据他自己的想法行动?

作为旁观者的学前儿童,是否能够认识到另一当事人的信念的可错性(即与学前儿童本人所知道的不一样)?

向3~5岁的儿童讲述这样的故事:

“一个叫小明的小男孩把巧克力放到抽屉A里。

然后他到外面玩去了。

在小明不在的时候,他妈妈从抽屉A里拿出巧克力做蛋糕,然后把剩下的巧克力放到抽屉B里。

小明回来后,想吃巧克力。

小明会到哪里去找巧克力呢?

是在抽屉A里找呢还是在抽屉B里找呢?

”或者,向儿童出示一个上面有糖果图案的盒子,并问他们认为盒子里是什么。

儿童一般作出“糖果”的回答。

接着实验者打开盒子,儿童发现盒子里实际上装的是蜡笔,而不是糖果。

然后实验者问儿童,尚未看过该盒子里东西的另一个儿童将会认为盒子里是什么?

是糖果还是蜡笔?

3岁儿童会回答说,小明回来后,会到抽屉B去找巧克力。

在3岁儿童看来,小明不会到抽屉A去找巧克力,因为巧克力实实在在地是在抽屉B里。

他们对妈妈移动巧克力时小明不在现场这样的信息似乎视而不见。

同样,他们也会认为,另一不曾见过糖果盒里有什么东西的儿童会认为糖果盒子里装的是蜡笔。

有的儿童还宣称,从一开始他们就认为盒子里有蜡笔,甚至从一开始他们就说里面有蜡笔。

然而,5岁儿童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他们说小明回来后会到抽屉A去寻找他的巧克力,没看过盒子里东西的儿童会认为里边装的是糖果。

通常,他们还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很好玩、很有趣。

上面提到的,就是研究儿童对错误信念认识的两种基本模式。

第一种模式大致为:

主人公看到某物在A处,但当他不在时,该物被移到了B处。

所问问题是:

主人公回来后,他会在哪里(A处还是B处)寻找该物?

他认为(信念)该物在何处(A处还是B处)?

第二种模式也叫做“外表—事实区分”,大致为:

主人公看到一个像某物的物品,结果不是。

所问问题是:

如果是别人,会认为这个东西是什么(是像某物的物品还是真实的)?

信息栏5-2错误信念研究

主试和被试隔着桌子面对面而坐,主试用玩偶向被试演示整个故事情节。

“这是小红,她有一只小兔子。

现在她想睡觉,所以把小兔子藏在这个盒子里,然后去睡觉。

现在小红睡着了,她看得到这边吗?

听得到这边说话吗?

这是妹妹,她打开盒子,把小兔子拿出来玩,然后把小兔子放在这个袋子里面,到外面去玩了。

小兔子现在藏在不同的地方。

小红知道妹妹玩过兔子吗?

现在小红醒了,想玩她的小兔子。

”向被试提问:

“小红把小兔子藏在哪里?

小兔子实际在哪里?

小红以为小兔子在哪里?

她首先会到哪里找小兔子?

主试和被试隔着桌子面对面而坐,让被试看用海绵染色制成的仿石头块(其外表极像石头,实际上是海绵),让他们判断是什么。

在他们判断是石头之后,把海绵和石头一同拿给被试,让他们用眼看、用手摸,并帮助他们知道石头和海绵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主试进而指着仿石头块提问:

“你现在用眼睛看,它看起来像什么?

这个东西实际是什么?

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说明了什么?

显然,3岁儿童并不明白,一个人是基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信念而行动。

但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信念,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3岁儿童没有认识到,一个人是否接触到信息决定了他的知识和信念。

在移动巧克力时,小明并不在场,所以他不知道巧克力的新位置。

他们没有认识到,小明的信念(巧克力在抽屉A里)将决定他到抽屉A(而不是抽屉B)去寻找巧克力。

然而5岁儿童通常能够理解错误信念。

他们知道一个信念可能是错误的,并且知道是一个人的信念而不是实际情况引导着这个人的行动。

因此,他们能毫不犹豫地对错误信念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有研究者进一步简化实验条件,比如尽可能少地涉及物品、情景等,所得到的结果仍然是:

3岁儿童在理解错误信念上存在困难。

有的研究者甚至直接告诉3岁儿童别人头脑中的信念是什么,然而,当他人头脑中的信念是错误信念时,这样的直接告诉对儿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见信息栏5-3)。

信息栏5-3简化了的错误信念研究设计

主试与3岁儿童一起玩耍。

主试出示一个杯子(不是白色的),问儿童杯子是不是白色的。

在儿童作出明确的回答“不是”后,另一成人B进入活动室。

B根本看不到杯子。

主试这时问B:

“我们有一个杯子。

我们把它藏起来了。

你认为它是什么颜色的?

”B回答说:

“嗯,是……哎呀,我看不到你们的杯子。

但我认为你们的杯子是白色的。

对,就是白色的。

”然后主试问儿童:

“你认为我们的杯子是白色的吗?

B呢?

B看不到杯子。

他会认为我们有一个白色的杯子吗?

”在参加测验的20名3岁儿童中,19名回答说他们有一个不是白色的杯子。

但是在这19名儿童中,只有5名儿童认为,B认为有一个白色的杯子,其余的14名儿童说,B认为有一个不是白色的杯子。

奇怪的是,明明在刚才,B亲口说过,他认为杯子是白色的。

(三)学前儿童对不同类型信念的认识

信念存在着多种类型。

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属于事实信念,即信念是关于一个客观事实的。

此外,还存在着四种类型的信念,分别是价值信念(如“我认为这条毛巾很好看”)、道德信念(如“我认为可以把别人书包里的玩具拿出来玩”)、社会习俗信念(如“我认为可以穿睡衣上幼儿园”)、拥有者信念(如“我认为这些积木是我的”)。

3岁儿童仅仅是在事实信念上存在困难还是在其他类型的信念上也存在困难呢?

弗拉维尔(J.H.Flavell)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学前儿童对信念的理解与信念的类型关系不大。

3岁儿童对五种类型的错误信念普遍存在理解困难;而4、5岁的儿童,则明显地表现出对五种类型的错误信念的理解。

在五类信念的理解上,儿童的表现存在极大的相关。

也就是说,能够理解一种类型错误信念的,往往能够理解其他类型的错误信念。

而不能理解某种类型的错误信念,往往也存在理解其他类型的错误信念困难的情况。

弗拉维尔由此推论说,儿童理解不同类型的错误信念,显然使用了同一种心理能力。

(四)结论和争论

主试问3岁儿童,“小明”此时是怎么想的,他们倾向于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而4、5岁儿童则根据线索较为准确地推知“小明”的信念;我们问“小明”接下来会怎么行动,3岁儿童倾向于用“小明”的愿望进行推论,而4、5岁的儿童则能根据“小明”的信念(甚至是错误信念)进行预测。

3岁儿童不能理解信念的可错性,而4、5岁儿童对信念的可错性有较好的理解。

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结论。

我们可以推断说,在3、4岁儿童的头脑中,一定经历着某种巨大的变化。

正是这种变化,使他们能够理解,不是真实的情况而是一个人的信念深沉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

正是这种变化,使他们能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关于错误信念研究的一个争议是,儿童究竟是在什么年龄理解信念的可错性?

有的说4岁,有的说5岁,也有的说3岁,还有如3.5岁、4.5岁的说法。

由于文化、历史、社会、所受教育、经历不同,及研究设计、实施存在一些具体差异,所以理解信念的可错性的具体年龄可能也存在一些差异。

大致的结论是:

3岁儿童不能通过错误信念测试,5岁儿童能通过。

关于错误信念研究的另一个争议是,3岁儿童没有通过错误信念测试,可能与他们的某种能力有关,而不是他们对错误信念缺乏认识。

比如,3岁儿童的抑制能力发展有限,所以当他们听到问题时,可能就情不自禁地将答案指向真实的情况,而不是他人的信念。

二、学前儿童对愿望的认识

(一)愿望

愿望(desire)是一种欲求、欲望,或者说一种心理的需要。

一个人的愿望对他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对愿望的认识与理解,要先于信念、意图。

(二)年幼儿童对愿望的认识

婴儿通过发出声音、指向玩具或上下跃动,试图让成人将玩具给他。

这是婴儿在表达他们自己的愿望。

12个月的婴儿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愿望,还开始能够意识到某个人将伸手去拿这个人带着肯定情感而且注视着的某个物品,而不是去拿某个不被注意的物品。

显然,12个月的婴儿开始意识到注意与愿望之间的关系。

18个月的儿童知道将引起成人积极反应的某种食物拿给成人,而不是将引起成人消极反应的食物拿给成人。

这表明,18个月的儿童意识到人们的行为与愿望之间的某种关系。

19~20个月时,儿童认识到,父亲说“熊猫”时,父亲所指的是父亲所注视的,而不是自己所注视的。

这表明,儿童能够理解:

是父亲的注意决定了父亲的愿望,而不是自己的注意决定父亲的愿望。

(三)学前儿童的“愿望心理学”

两岁左右,儿童逐渐形成了一种“愿望心理学”。

在这种“心理学理论”中,包含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简单的因果关系。

这时的儿童认识到,如果一个人想要东西A(如玩具奥特曼),在该愿望得到满足时他将会感到高兴、开心;而如果他没有得到东西A或得到B时,将会感到不高兴。

类似地,拥有“愿望心理学”的儿童知道,如果人们找到了他们一直在寻找的、想要的东西,他们将停止寻找;如果没有找到(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可能继续寻找。

他们还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具有不同的愿望和态度,比如他自己不喜欢吃猪肝,但别人可能喜欢吃。

总之,这时的儿童倾向于用愿望来解释一切行为和其他的心理状态。

愿望是他们“心理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四)学前儿童对愿望类型的理解

三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开始初步理解愿望的类型及其产生。

摩西(L.J.Moses)等人认为,愿望有着不同的类型。

有的愿望是知觉—激发型的,如看某一个具体的物体,由此而产生相应的愿望(或信念)。

有的愿望是态度—激发型的,如参与活动的积极体验,能产生再一次参与该活动的愿望。

有的愿望是生理—激发型的,如很久没有吃东西了,产生想吃东西的愿望。

摩西等人的研究发现,3岁和5岁儿童对知觉—激发型和态度—激发型的理解要优于对生理—激发型的理解。

而对生理—激发型愿望,4岁和5岁儿童能更好地理解经验的数量对愿望的影响(如吃得多和吃得少),对经验的时间(如刚才吃过和很久以前吃过)则相对缺乏理解(见信息栏5-4)。

信息栏5-4年幼儿童对愿望形成的理解

主试向儿童呈现一幅画,内容是一个盒子里藏着一只玩具熊。

呈现另一幅画,画里有一名儿童打开了那个盒子,往盒子里看。

主试这时说:

“他打开了盒子,因为他有钥匙。

”主试呈现第三幅画,画里的儿童摸着那个关着的盒子,眼睛直愣愣地看着。

主试这时说:

“他没有打开盒子,因为他没有钥匙。

”主试问:

“谁(哪一名儿童)认为熊在盒子里?

另一名儿童也这样认为吗?

谁看到熊在盒子里?

主试向儿童呈现一幅画,上面有条狗。

紧接着呈现另一幅画,上面有一名男孩:

眼睛向前看,腿在流血。

背景处有一条狗。

主试说:

“他跟狗一起玩。

结果狗在他的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呈现另一幅画,画中的男孩向前看,背景处有一条狗。

主试说:

“他跟狗一起玩。

他玩得可开心啦。

他高兴极了!

”主试问:

“谁想和狗玩?

另一个男孩想吗?

谁最喜欢狗?

主试向儿童呈现一幅画,画中一只盘子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

呈现一幅有一名女孩的画,女孩站在桌旁,盘子里只剩一些食物残渣。

主试说:

“这个女孩很喜欢吃东西。

她已经吃了很多很多了,她美美地吃了一顿。

”主试呈现另一幅,画中的女孩站在桌子旁。

桌子上,盘子里的食品未被移动。

主试说:

“这个女孩也很喜欢吃东西。

吃了早饭以后,她一点儿东西都没有吃过,她一直都在玩秋千。

”主试问:

“这时谁想吃东西?

另外一名女孩也想吃吗?

哪一个小孩最饿?

”以下是各年龄的正确率(百分比):

年龄

心理状态的形成

知觉(第一段)

态度(第二段)

生理(第三段)

合计

3岁

75

75

48

66

4岁

75

79

69

75

5岁

81

83

81

82

──Moses,L.J.,etal.(2000),YoungChildren’,,No.1,pp.77-90.

三、学前儿童对意图的认识

(一)意图

意图(intention)与愿望有着较为复杂的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信念有正确、错误之分,但意图和愿望却没有正误之分。

我们通常用“是否满足”来描述意图和愿望。

意图和愿望都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常常不区分意图和愿望。

事实上,意图和愿望是有所不同的。

一个愿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满足,而一个意图则必须是实施了这个意图才能得到满足。

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是一种具体的打算,它通常比愿望更具体,更有立即可实施性。

意图是信念、愿望与行为之间的调节、中介(见图5-1)。

图5-1意图与愿望、信念、行为之间的关系

(二)学前儿童是否能区分愿望和意图

一般说来,学前儿童能认识到行为的有意性和无意性。

比如,他们知道,在绕口令时出现错误,并不是故意错的。

在他们与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也能初步区分他人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他们甚至能根据行为的有意还是无意,对某一行为作出是否应该批评的道德判断。

然而,如果儿童仅仅是根据愿望,而并未对意图有所认识,通常也能对行为作出解释与预测(见图5-1中的a)。

比如,儿童想玩足球(愿望),如果妈妈允许,他去玩了(行为),他很开心(情绪);如果妈妈不允许,他呆在屋子里,很不开心。

这时,儿童可能通过愿望、行为、情绪之间的关系,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如果意图和愿望之间不一致,情况又会如何呢?

比如,妈妈说,不准玩足球,只能玩遥控汽车。

于是小朋友准备好遥控汽车的所有材料,下楼去了。

儿童是否能够意识到,这名儿童这时的愿望(玩足球)和意图(玩遥控汽车)是有区别的。

研究表明,4、5岁的儿童即能区分愿望和意图。

他们知道,喜欢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打算要做的又是什么,而且知道想要的和打算要做的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比如,给儿童看图片(见图5-2)并陈述这样的故事:

“这是小明,他想到山上去,因为那里有积雪,他可喜欢玩雪啦。

他一点儿都不喜欢玩足球。

但是他的妈妈却说:

‘小明呀,今天不能去玩雪,只能去踢足球。

我希望你能够好好地踢足球。

’小明想了好久,他最后决定去踢足球。

于是,他换上了足球运动服,穿上足球运动鞋,坐上了开往足球场的汽车。

但是,图5-2区分愿望和意图的研究所用图片司机迷路了,他不知道路该怎么走了。

车停了下来。

小明下车一看,哇!

这儿正是他想去的那座雪山。

”在儿童听完故事后,问如下三个问题:

小明准备到哪里去(是雪山还是足球场)?

他在车上时,他认为他是去哪里(雪山还是足球场)?

他喜欢到哪个地方去(雪山还是足球场)?

结果表明,4岁儿童非常清楚小明准备去的地方是足球场,他喜欢去的是雪山。

而3岁儿童却存在一些理解困难。

这表明,4岁儿童已经开始理解意图(准备、打算)和愿望(想、喜欢)之间的区别。

 

图5-2区分愿望和意图的研究所用图片

四、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学前儿童正是依赖于对信念、愿望和意图的认识,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的。

在整个学前阶段,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前儿童的心理理论,经历着从“愿望心理学”到“信念—愿望心理学”的转变。

(一)学前儿童的“愿望心理学”

如前所述,在两岁左右,儿童形成了一种“愿望心理学”,即一个人的行为是行为主体的愿望直接驱动的。

拥有“愿望心理学”的儿童认为,A去打开冰箱(行为),是因为他想吃冰淇淋(愿望)。

如果A打开冰箱,拿到了冰淇淋(愿望实现),他将会很高兴(情绪),并停止寻找;如果A打开冰箱没有找到冰淇淋(愿望未实现),他会继续寻找,如果还是找不到,他会感到不高兴(情绪)。

因此,解释和预测行为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愿望(见图5-3)。

图5-32岁儿童的“愿望心理学”体系

(二)学前儿童的“愿望—信念心理学”

到三岁左右,形成了一种由“愿望心理学”向“信念—愿望心理学”的过渡形式,即“愿望—信念心理学”。

这时的儿童开始考虑到人的行为并不完全依赖于愿望,而与人的信念(认为、相信)有关。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有时会提到信念。

比如,他们可能会说:

“这是一辆公共汽车──哦,我觉得好像是一辆出租车。

”不过,这时的儿童尽管对信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用信念来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

(三)学前儿童的“信念—愿望心理学”

到四五岁左右,儿童开始形成一种更有解释力的“信念—愿望心理学”。

拥有“信念—愿望心理学”的儿童认识到,信念在解释为什么这样行动而不那样行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们认为,A去打开冰箱(行为),是因为他想吃冰淇淋(愿望),而且他认为在冰箱里可以拿到冰淇淋(信念)。

如果A认为冰箱里没有冰淇淋,即使他想吃,他也不会去开冰箱。

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愿望—信念心理学”体系可能达到极大的丰富与精致化,并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具有内聚性的系统(见图5-4)。

图5-4心理的信念—愿望理论

[WellmanH.M.(1992),TheChild’,MA:

MITPress,p.109]学前儿童的心理理论从“愿望心理学”向“信念—愿望心理学”的发展,是儿童不断调整自己原有认识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当他们的“愿望心理学”不能解释的现象越来越多时,他们不得不逐渐调整、修正他们的“愿望心理学”。

用皮亚杰的术语来讲,这一过程是一个顺化的过程。

有意思的是,儿童对原有认识的修正,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要经历某种形式的过渡。

五、学前儿童对其他心理状态的认识

(一)学前儿童对知识的认识

年幼儿童大致持有一种“看到导致知道,没有看到导致不知道”的关于知识的理论。

或者说,年幼儿童更多地是将知觉,特别是视知觉与知识混在一起。

比如,2岁儿童可能将某物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得到,或者以某种方式向别人展示某物以让别人看得到。

这样的事例说明2岁儿童至少明白“知道”与“看到”之间的关系。

3岁儿童能更清楚意识到知觉对知识的影响。

学前儿童对知识的认识存在如下特点。

第一,对于知识究竟是如何获得的,缺乏“反省”,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是怎么获得的、何时获得的。

比如,4岁儿童和5岁儿童将会毫不感到难为情地宣称,他们一直知道实际上是他们几分钟之前才了解的信息(见信息栏5-5)。

信息栏5-5我们早就知道了

故事1(猫,熟悉):

有只小猫,它的名字叫凯西。

当凯西小时,它会像所有的猫一样去捉老鼠。

有一天,它的主人拉里发现凯西不再捉老鼠了。

第二天,凯西发现一只老鼠来到它的身旁,但它并没有去捉老鼠。

相反,它仍然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

幸运的是,拉里发现凯西生病了,于是给它吃了一些药。

逐渐地,凯西感觉好多了,它又开始捉老鼠了。

故事2(猫,不熟悉):

有只小猫,它的名字叫凯西。

像其他所有的猫一样,它出生时就有胡子。

有一天,它的主人拉里用剪刀把它的胡子给剪掉了。

第二天,凯西看到一根管子,它觉得很好玩,于是想到管子里去玩。

由于没有胡子,凯西就不知道管子太小,不适合它进去玩。

因此,它被卡在管子里,出不来了。

幸运的是,主人拉里发现了它,并把它救了出来。

后来,它的胡子又长了出来,因此它能感受到洞口有多大,再也不会被卡住了。

在向儿童所提供的故事中,一个是儿童熟悉的(如第一个),另一个是儿童所不熟悉的(如第二个)。

除了关于猫的故事,还有关于其他动物(如老虎)的故事。

向儿童提供一个“熟悉的猫”和“不熟悉的老虎”的故事。

在提供每个故事之后向儿童提问,如:

“猫用它的胡子来干什么?

”4~5岁的儿童都能正确回答。

然后主试说:

“很好!

我想知道你们知道**(儿童的原话)有多久了。

你们是知道很久了还是今天才知道的?

”其结果如下:

被试年龄

熟悉的事实

不熟悉的事实

“今天”

“很久以前”

“今天”

“很久以前”

4岁(n=14)

2

12

2

12

5岁(n=14)

2

12

6

8

──Taylor,M.,etal.(1994),Children’sUnderstandingofKnowledgeAcquisition:

65,pp.1581-1604.

第二,年幼儿童知道信息源自外部世界,但他们并不了解这一过程的复杂性。

四五岁或者更大年龄的儿童逐渐开始明白:

不同种类的信息导致不同种类的表征;不应该将“知道”、“猜想”混为一谈;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多种,比如看、触摸或别人告诉等;为了使获得的知识准确,应该充分呈现事物等。

第三,学前儿童对知识的建构性缺乏认识。

他们未能认识到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情感等,将影响他对信息的选择、组织、转换,从而歪曲、修正或丰富事实。

相对而言,学前儿童的知识理论更倾向于是“心理复制理论”,即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就是周围世界的直接、原封不动的反映,与个体的已有知识经验无关。

6岁以上的儿童,则可能认识到知识的建构性(见信息栏5-6)。

信息栏5-6已有经验对知识获得的影响

向某个儿童出示一张长颈鹿的图片,然后在图片上面放上一张有一个小孔的卡片,并让另一个人看这一图片,后者透过小孔能看到的长颈鹿只是十分小的一部分,根本不能辨别图片上是何物。

4、5岁的儿童认为这个人能够看出这是一只长颈鹿,但6岁儿童开始认识到,事先是否知道这是一只长颈鹿将影响着是否将它看成长颈鹿。

告诉儿童这样一个事实,迈克不喜欢汤姆,因为迈克认为汤姆脾气不好,爱打架,惹了许多麻烦。

一天,在学校的教室里,汤姆撞到迈克的桌子,将迈克制作的一架飞机撞到地上,摔得粉碎。

二年级的学生认识到,因为迈克对汤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