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339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课题

7、菩萨兵

课时

两课时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

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

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

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提问:

什么是“菩萨”?

什么样的兵能称之为“菩萨兵”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读音。

出示:

藏民春耕糊涂怨不得糟蹋挨饿露面不饶人

热火朝天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1)小组读。

2)指名读,纠正强调“藏”,“挨饿”的“挨”多音字,“糊涂”的“涂”为轻声。

教师指导写“藏”,学生描红,仿写。

3)齐读词语。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5)浏览课文,讨论交流: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学文感悟:

(一)小组探讨:

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1、朱德总司令很急(急坏了)。

他急什么呢?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请你们自己读读第2、3、4、5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文后小组交流,围绕以下问题朗读、感悟

1)“怎么受得了呢?

”是什么意思?

2)藏胞在山里为什么会受不了?

3)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4)了解“节气”。

5)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6)指导朗读第2到5自然段。

(二)小组探讨:

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1、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

A、出示: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B、想象说话: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你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

2、后来为什么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学生想象说话。

引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3、朗读朱德同志在春耕动员会上的讲话。

4、引导学生理解浅层次的“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5、想象说话:

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怎么做呢?

6、引导学生读好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三)小组探讨:

为什么称朱德和红军为“菩萨兵”?

引导学生分两层体会:

1、从朱德和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及打扫院子、整治土地体会。

2、出示“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

”通过此句体会。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七课《菩萨兵》。

“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

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初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

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

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

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读文质疑:

1、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三、学文感悟:

(一)小组探讨:

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换个说法怎么说?

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

谁会读

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

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

(着急、担心、关切)

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

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

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

指名读。

翻译为什么要叹气?

(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

(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

(3)当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埋怨他们糊涂时,朱总司令有没有责怪的意思(没有)朱总司令不仅没有责怪藏胞,而且还表现出深深的体谅。

他是怎么说的?

(4)这些话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总司令很理解他们?

(这也怨不得他们……)

(设计意图:

课文的2到5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在写,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二)小组探讨:

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1、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

A、出示: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B、想象说话: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你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

2、后来为什么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我们的红军和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藏民们能回来,为了能改变藏民们对红军的认识,朱德总司令动员红军战士们为藏民们进行春耕。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说了这么一番话:

(指名读)

(1)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

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A、“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

(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

“尽心尽力”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把这些词去掉能体现出这种感情吗?

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更要把感情投入进去。

B、“要让红军的种子~结果……”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

(春耕)

但又不仅仅是指春耕,还指什么?

通过自己的行动是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使红军真正把根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这里用上省略号有什么意义?

(永远长存,不会消失)

(2)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引读)

“热火朝天”是一种什么景象?

你能使使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3)师述:

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还看到了什么呢?

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

”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激朱德和红军战士呢?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三)小组探讨:

为什么称朱德和红军为“菩萨兵”?

这些种子终于发芽了,这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乌云也被红军的真诚所驱散了。

1、齐读8、9自然段

2、当他们看到红军所做的一切,终于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

四、拓展写话:

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

学生练写,交流。

五、总结课文

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现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

板书设计

7、菩萨兵

朱德:

  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关心爱护

藏民:

  躲跑   返回     流泪感动

分层作业

1、将《菩萨兵》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跟同学交流。

3、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让学生代他们写信。

教学后记

课题

8、李广射虎

课时

两课时

教材简析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

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重点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

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

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

(1)小组采用喜欢的方式读生字、读课文,要求正确。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小结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复习导入。

  1、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

  师:

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诗——《塞下曲》,你还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

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哪些词语你还不理解呢?

  2、生交流,师相机板画。

师:

这首诗里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读吗?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学习3、4自然段

  

(1)过渡: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中的小故事,看看诗中的哪些小问号,你能解决了?

  

(2)生自读课文,尝试解决小问号。

  (3)交流:

瞧,大家自信满满的样子,看来你们心中都有答案了。

可老师读完了这个小故事后,对“夜引弓”还不理解,你们能帮帮我吗?

  A“将军夜引弓”中的小问号

  1、你从哪些句子中理解的。

  引导学生:

我是从“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这些句子中理解“夜引弓”就是……(相机板书:

拉弓猛射)

  2、(将军是怎样引弓的?

)你具体从那些词语中理解的。

  从中体会你到了什么?

(李广射虎威武,神勇无比)

  2、想不想学一学李广?

老师做了一张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

  4、点评:

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5、说说你的体会。

(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过渡:

这只是一把简易的弓箭,小朋友拉开它都觉得费劲,要拉开李广将军就更不容易了,需要更多的力气。

  6、那请小朋友读读这两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李广力气大,神勇无比)

  小组交流:

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

  这些句子中,除了李广气力大,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些词语中体会的?

(猛然间连忙)看出李广非常机敏,神勇,果断。

  7、指导朗读。

师:

体会了这么多,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师:

对于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

生评

  8、(将军为什么要引弓呢?

)(将军为什么认为有老虎呢?

)(板书:

以为有虎)引出“林暗草惊风”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沙沙的声音。

”说说你的理解

  9、师:

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林暗草惊风),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

(将军夜引弓)。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

  过度:

李广将军夜引弓射出一枝白羽箭,可“平明寻白羽”,却“没在石棱中”这些词语,你又是从哪理解的呢?

  B“平明寻白羽”中的小问号

  “没在石棱中”中的小问号讨论。

  1、生:

我理解的“平明”是……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板书:

清晨)“石棱”实物教学

  2、师:

第二天清晨,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被白羽箭射中的猎物,

  相机出示:

“呀!

大家全都惊呆了。

……”为什么全都惊呆了?

  仅仅惊叹射中了巨石吗?

  3、从这些句子中“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你体会到什么?

(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4、指导朗读:

白羽箭深深地扎进石头里怎么也拔不出来,不光将士们的惊讶,我们也惊呆了,你能读出这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

  三、朗读背诵

  1、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学习3、4,明白了《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还知道了李广不愧是一位神勇无比的将军。

  师:

你们佩服李广吗?

让我们想着故事的经过读一读《塞下曲》,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

你能再读一读课文的§3、4,体会诗的意境,读出李广的神勇无比、读出你对他的佩服吗?

  3、师:

《塞下曲》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就写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那你能看着古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

师相机插话,这就是“林暗草惊风”……

  4、练习背诵古诗。

  

(1)自由练背。

师:

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吗?

[

  

(2)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

  (3)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

  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我们课本上只是其中一首,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首。

这里面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呢?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飞将军"神勇无比

分层作业

1、默写《塞下曲》

2、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3、收集李广英勇善战的故事,找卢纶的其他诗歌读一读,收集其他名将的故事。

教学后记

课题

9、少年王勃

课时

两课时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

另一张照片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可借此激发学生能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和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导入新课

   1、长江发源于青海,沿途经过十多个省市后流入东海,其中有个省简称为“赣”,谁能说出它的全名?

聪明的同学们可以猜想江西境内的长江我们可以称它为什么?

(赣江)

   2、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

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一个少年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王勃。

(板书课题,显示王勃图片)

  二、初读课文

   1、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疑问吗?

   2、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王勃。

   3、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4、自由读:

     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5、检查自读情况:

    A、读一读

 南昌 藤王阁 都督 宴会 文章 野鸭 披着 灿烂 读 《藤王阁序》 才气 秋景

     庆贺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

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读全文。

   6、尝试分段,理清课文层次:

    一

(1)主要讲了藤王阁整修一新,王勃应邀参加宴会。

    二(2—4)主要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

    三(5)点明《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7、朗读全文。

  三、学习第一段

   1、指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地点:

南昌

     原因:

藤王阁整修一新,都督邀请王勃参加宴会。

   3、你还知道王勃的哪些事情?

   4、结合刚才所介绍王勃的事例,想象都督邀请情景。

   5、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

   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督:

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

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

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人物故事,齐读课题)

   1、出示词语齐读,谁能读出意思来?

   2、出示诗句齐读,谁能读出停顿来?

(板书停顿符号/)

二、复习课文,精读指导

   一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想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上"先……再……最后……"说(参加宴会—写成《腾王阁序》—成为名文)

分清主次,指导读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被邀请参加腾王阁宴会?

(指名读第一节)

   他被邀请来参加宴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很有才气)

   自读第一句话,谁能把"探望"换成另外一个词,又不改变原意,怎么读?

(指名读)

   2、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写出的《腾王阁序》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谁能读出句子的意思来?

(读懂词语:

千古传诵)

   3、在这个故事当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怎样写成《腾王序阁》的)

    ①找一找,哪个自然段重点讲写成了《腾王阁序》?

(第4自然段)

     提示:

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

(要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人物,像他那样去想一想,然后再读,才能读得好.(指名读第4自然段)

    ②读了课文,特别是读了第4自然段,你认为王勃是个怎样的少年?

     (板书:

有才华)

     你是通过读了哪几个词语看出来的?

(板书: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引导读懂这些词意

     小结:

王勃虽然年少,可他才华横溢啊!

    ③师问:

参加宴会的就王勃一个人吗?

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④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都督要求当场写庆贺的文章,时间又短,怕写不好,有难度)

   相比之下,王勃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他怎么就能做到"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呢?

请朗读第3自然段

    ⑤王勃凝望江面,他看到了什么?

谁用读来告诉大家?

     (指名读"远处的……飘荡……)

     谁能读出那迷人的秋景呢?

(指名读出意思来)

   师边述(画面内容)边板贴词语:

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

  联想:

假如你也看到了如此美丽的秋景,你会怎样呢?

(指名说)

    ⑥小结引出诗句:

 如此美丽的秋景,使王勃的心中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当即用了两句短短的话语就把这情景描绘下来了,你知道他用的什么句子吗?

  出示并齐读诗句(板贴:

落霞与孤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⑦谁能看着黑板,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⑧读到如此美丽的佳句,不光是我们认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气,就连那位都督也终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绝.谁来学学他拍案叫绝的样子读读他说的话?

(指名读)引导体会词意:

拍案叫绝(好)读好"奇才!

真是奇才!

"两感叹号意思.

   师:

同学们,你佩服王勃吗?

你想怎样来称赞少年王勃呢?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读了一个王勃参加滕王阁宴会时当场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又认识一个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

  四、交流,拓展:

   1、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有哪些?

     (司马光,刻苦练字的怀素,敢破陋习的孙中山……)

   2、你想过怎样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些吗?

     (像王勃勤思考,勤观察,敢于创作等等).

板书设计

9 少年王勃

           很有才华

           参加宴会

           写成了《滕王阁序》

           成为名文

分层作业

1、填合适的词

  ()的云霞()地飘荡

()的秋景()地飞翔

2、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3、“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少年奇才。

比如:

神童骆宾王,巧称大象的曹冲,砸缸救人的司马光等。

课后找一找他们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后记

课题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课时

两课时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与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在莫斯科相遇的故事。

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成功地刻画了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大作家萧伯纳严于律己的形象。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关注点

一、导入

1师:

今天介绍一位大作家给你们认识——萧伯纳。

2你们了解萧伯纳吗?

小组分享资料

生1:

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大作家,他写过52部戏剧和5部小说。

其中有一篇比较著名的作品叫《华伦夫人的职业》。

生2:

萧伯纳在1925年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生3:

我还知道萧伯纳到各地访问过,他曾经来过中国,与鲁迅、蔡元培等人见过面。

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了发生在这样一个名人身上的小故事。

3(揭示完整课题:

大作家的小老师)齐读课题

师:

看到这个题目时,你的脑海里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预案:

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