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运行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5388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运行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试运行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试运行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试运行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试运行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运行方案.doc

《试运行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运行方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运行方案.doc

试运行方案

目录

一、试运行目的 1

1.子系统功能、性能与稳定性考核 1

2.子系统在各种环境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2

3.检验子系统实际应用效果和应用功能的完善 2

4.健全系统运行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操作、系统维护规范 2

二、试运行的准备 3

1.完成系统操作、维护人员的培训 3

2.建立子系统运行所需的各项规章制度 3

3.组织规范好试运行 3

三、试运行时间 3

四、试运行制度 4

1.职责划分 4

2.试运行人员 4

3.规章制度 6

4.内容记录 6

5.问题处理方式 7

五、试运行具体内容与要求 7

1.子系统功能与性能的考核 7

2.子系统长期稳定性 9

3.子系统在恶劣环境的工作性能 11

4.系统在特殊工况下的工作性能 11

六、试运行记录具体内容 13

1.试运行日常记录 13

2.试运行期间计算机操作手动记录 13

3.巡检记录 13

4.中心(分中心)监控软件的试运行记录 14

6.闸站手动操作运行记录 14

7.恶劣环境操作记录 14

8.特殊工况操作记录 14

9.主要硬件设备运行记录 15

10.问题记录汇总 15

附件:

17

子系统一期工程(以下简称子系统)已全面完成,并于2005年6月29日通过局初步验收。

按照建设程序,子系统将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以检验子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际应用的效果。

并在试运行中,建立健全运行操作和系统维护规范,为系统投入实际运行和完善提供实际运行数据和依据。

试运行分为:

子系统监控中心、分中心、汇聚站的软件;数据记录试运行;各个闸站的软件功能;所有的硬件设备的试运行;以及光纤、土建的试运行。

一、试运行目的

试运行目的通过既定时间段的试运行,全面考察项目建设成果。

并通过试运行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内容,确保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平稳地移交给运行管理单位。

通过实际运行中子系统功能与性能的全面考核,来检验子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1.子系统功能、性能与稳定性考核

(1)子系统功能及性能的实际应用考核;

(2)系统应用软件、软件支撑平台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主要硬件设备、辅助设备、供配电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4)通信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5)监测数据的长期准确性和完整性;

(6)系统长期安全性能;

(7)土建的可靠性。

2.子系统在各种环境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1)汛期、高温、低温及雷雨风暴等恶劣天气等条件下,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功能、指标的正确性;

(2)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特别是在局部故障或个别设备故障时,系统整体功能的正确性;

(3)各种环境、工况条件下,对设备的安全保护性能和系统的工作性能;

(4)各种环境、工况条件下,远程控制功能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性能。

3.检验子系统实际应用效果和应用功能的完善

(1)子系统运行档案在管理中的应用;

(2)水位、闸位数据档案的应用;

(3)子系统实时警戒能力的应用;

(4)子系统远程控制能力的应用;

(5)各类报表的应用;

(6)其它应用。

4.健全系统运行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操作、系统维护规范

(1)建立专责管理队伍;

(2)建立健全运行操作规程;

(3)建立健全系统日常维护规范;

(4)建立设备运行档案。

试运行期间,主要工作有:

安排人员培训,并进行实际操作;对系统进行日常操作,并予以记录;对系统发生的问题,分重点分层次地予以解决,并由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发现并总结系统运行中的管理和维护问题,总结经验,以便系统正常运行时参考。

二、试运行的准备

为了试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试运行与操作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在试运行期间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工作。

1.完成系统操作、维护人员的培训

(1)完成系统日常操作、故障警报处理、应急处理、系统软硬件维护和设备巡检等培训;

(2)具备经考核合格的日常操作和维护人员上岗。

2.建立子系统运行所需的各项规章制度

(1)行管理队伍;

(2)建立日常运行工作制度草案

(3)建立日常操作、故障处理、警报处理、应急处理操作规程(草案);

(4)建立日常设备巡检制度,制定各项巡检、复核内容;

(5)制定系统管理和维护规范;

(6)制定日常运行报表生成内容、时间间隔。

3.组织规范好试运行

建立规范的可操作的试运行记录内容,制定可操作的试运行记录表格,安排合理的记录周期和巡检周期。

试运行的组织主体为太湖处,且参与各方均安排相应人员协助该项工作。

太湖处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安排。

三、试运行时间

根据子系统验收大纲和初步验收会议的规定,子系统试运行时间跨度定为一个汛期。

试运行具体从2005年7月1日开始,到2005年9月30日结束。

2005年10月1日开始进入正式运行。

四、试运行制度

由于该系统涉及的面较广,距离跨度很大,特别是36个闸站的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

由于试运行的时间是汛期,所以实现试运行需要有固定的人员安排、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实际的记录内容、以及问题处理流程和方法。

1.职责划分

试运行期间,子系统所有软硬件设备、产品均未移交,属承建方所有,其他参建方有协助管理的义务,但无承担责任的要求,期间发生的偷盗、操作事故均须承建方承担后果。

管理单位培训上岗的操作人员进行的合法操作,均视为已接受过承建方的书面或口头指导,免责。

操作人员原则上禁止规定的非法操作,对非法操作,必须有书面的记录,对事故进行协商解决。

各方在试运行中的责任:

建设单位(太湖处):

进行组织、调度、安排实施。

中心及闸站(36个所属闸站、监控中心、3个分中心、3个汇聚站):

具体作好试运行期间各项巡检、监测和运行记录,并将把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各方。

承建单位(高诚公司):

具体准备试运行的工程技术、资料等条件,协助甲方工作,完善整个系统。

监理单位(宏波监理):

监督试运行过程、审核记录文档、协调试运行。

l2.

l

人员分工:

为确保工程移交后,管理单位能够顺利接手管理,本次试运行主张“前期承建方带、后期甲方管”的原则。

前一个月主要以

3.规章制度

(1)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制度

l闸站日常运行工作制度

l分中心、汇聚站日常运行工作制度

l总中心日常运行工作制度

(2)日常操作制度

l水闸日常操作规程

l水闸故障和警报处理规程

l计算机系统故障和警报处理规程

l日常设备巡检制度

l系统管理和维护规范

(3)水闸操作制度

l现场水闸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l本地计算机水闸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l远程计算机水闸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

(5)应急处理制度

4.内容记录

试运行期间每日生成一份日常操作记录;不定期进行特别工作环境或特殊工况环境测试记录;每周生成一份日常巡检记录;每半月生成一份半月问题汇总(含问题处理记录);出现重大问题(断纤、系统崩溃等)生成总大问题记录(含处理记录);每月监理单位负责对问题处理情况作一汇总分析,上报甲方,抄报承建方;试运行结束后三方出具试运行总结报告。

5.问题处理方式

一般问题(如报警异常、设备断电等)由承建商当时指导解决(电话或现场);总大问题(断纤、系统崩溃等)由承建商负责解决,一般一周内予以解决。

五、试运行具体内容与要求

试运行具体内容包括:

中心(分中心)监控软件的试运行记录、闸站监控软件的试运行记录、闸站手动操作运行记录、巡检记录等。

其中中心软件需要测试软件的性能、数据记录的完整性、计算机网络及网络安全等;闸站监控软件需要测试监测功能和远程控制功能。

1.子系统功能与性能的考核

试运行期间应完成在实际运行中子系统功能与性能考核。

系统功能与性能的考核应按照招标书、深化设计、竣工报告、初步验收测试报告、初步验收报告等相关文件为考核依据。

凡相关文件中有定量性能指标的应按指标考核,无定量性能指标的按实际操作和使用中的实际需要来考核。

(1)系统软件功能

l系统开机、关机功能及响应时间;

l操作界面切换功能及响应时间;

l系统监控操作界面的完好性;

l系统各种操作与响应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2)数据监测功能

l系统工作状态显示界面的正确性及系统状态变化时显示界面的反应速度;

l系统各部分工作状态的可观察性;

l远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周期及实时性;

l远程监测数据的间隔周期的一致性;

l远程监测数据间隔周期的可调整性;

l远程图象质量(含实时性),画面切换及控制响应速度。

(3)远程控制功能

l远程控制(含辅助设备)的正确性和响应速度;

l远程安全保护闭锁和连动设备的正确性;

l远程控制优先权级别的正确性。

(4)异常处理能力

l系统非法操作警告信息的正确性;

l系统警报条件参数的可设定性及警报的正确性和反应速度;

l系统警报数据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l系统事件警告的正确性与反应速度。

(5)数据记录功能

l远程监测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

l系统事件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l系统各类报表的正确性;

l系统报表时间、间隔的可设定性;

l系统历史数据的可查询性能;

l系统数据库数据容量的递增情况。

(6)通信功能

l子系统通信链路的完好性;

l系统对外通信及功能。

(7)网络安全

l系统安全级别管理的正确性;

l系统操作员的密码管理与操作员的增加、删除;

l系统操作员安全级别的可修改性。

(8)备份功能

l系统后备服务器的启动、退出的正确性及反应速度;

l系统镜像数据备份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l系统三级数据备份(本地、分中心和汇聚站、中心)的正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l系统备用控制中心的投入和退出是否正常;

l系统后备电源的投入和退出的正确性、反应速度及工作时间。

(9)时间统一性

l远程监测数据时间标准的一致性;

l系统时钟的一致性。

(10)系统的可维护性。

(11)系统防雷设备工作情况及效果。

2.子系统长期稳定性

(1)系统长期通电运行考核

系统试运行一旦开始,应至少保持连续通电运行72小时以上,其间系统应工作正常,无故障和异常出现。

长期通电考核应包含系统控制中心、各分中心、汇聚站、所有监控、监测站(含连接站点)和系统与信息中心的通信等部分。

(2)子系统通信数据流量监测

监测并记录数据通信流量,以掌握实际流量,考核大流量(特别是多点图象同时传输)时有无堵塞、丢包现象发生。

(3)系统功能及性能的长期稳定性。

(4)监测数据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

全面记录实时监测数据,定期人工复核监测数据,以检查实时监测水位、闸位、电流、电压等实时监测数据的时漂、温漂等技术性能,以及各种状态变量监测的正确性。

人工复核应不少于每周一次。

(5)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指数据记录的完整性。

这部分内容应包括:

水位、闸位、电流、电压以及各种状态变量。

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在试运行期间应做到每天检查一次。

(6)事件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事件记录指系统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含中心、分中心、汇聚站、监测、监控站)、供配电状态的变化、闸门的开启或关闭(含远程和本地)、辅助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含远程和本地)、系统操作员的登录和退出。

事件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考核应建立在本地操作和中心、分中心、汇聚站操作运行人工记录的基础上,通过定期核对人工记录和系统记录的方式实现。

试运行期间,这种核对应经常进行。

(7)警报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针对系统发出的各类警报,试运行期间应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