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818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题.docx

《文言文阅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题.docx

文言文阅读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止有剩骨止:

2.“其”字的意思:

恐前后受其敌其_________一狼洞其中_________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

3.缀行甚远缀:

_______________4.一狼仍从从:

_______________  

5.骨已尽矣尽:

_______________  6.屠大窘窘:

_______________  

7.顾野有麦场顾:

______________ 8.场主积薪其中薪:

_________________  

9.苫蔽成丘苫:

________蔽:

__________ 

10.屠乃奔倚其下奔_______倚___________  

11.弛担持刀驰_________持___________  1

2.少时,一狼径去少时_________径_________去_________  

13.目似瞑,意暇甚瞑_________意_________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_________隧_________

15.乃悟前狼假寐悟_________寐_________ 16.盖以诱敌盖_________诱_________  1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_________顷刻_________

  18.屠惧,投以骨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一狼洞其中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屠自后断其股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盖以诱敌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文章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屠户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

二、阅读《与朱元思书》,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2.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①蝉则千转不穷。

(         )欲穷其林。

(          )

②猿则百叫无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果如鹤唳云端。

(          )

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                    了优美的景色。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5.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

______________     ②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

找出具体语句来。

____________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参考答案:

一、1.①piāo②línɡlínɡ③yīnɡyīnɡ④yuānlì  2.①尽,完  走完②停止消失③至叫3.吴均南朝叔痒“吴均体”4.山水小品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C   6.B  7.①形容词作动词消失②使动用法使……平息  

8.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一19题。

(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嗯!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陶后鲜有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3、.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分)

  《爱莲说》答案:

1.(共3分,各1分)①多②亲近而不庄重③少  2,(2分)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3、.(3分)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2分,写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示例:

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二)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

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鸿儒()(3)劳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译文: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译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4)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文:

3、请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4、“调素琴”、“阅金经”分别照应哪句?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表达作用?

6、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对偶句?

7、请写出文章的中心句?

陋室铭答案:

1、这、只、品德;大;使……劳累;2、

(1)、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呢?

3、点明全文主旨,“唯吾德馨”//

写室中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

收束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4、“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

5、这是类比(比喻),引古贤之名室以证“陋室”,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

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证明“陋室不陋”。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惟吾德馨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

“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日: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

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

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③弓工:

造弓的工匠。

④邪:

不正。

⑤更宿中书内省:

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

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4)数延见

2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D.咨臣以当世之事

2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3分)

《唐太宗论弓矢》答案:

21.

(1)喜爱、爱好

(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2.D23.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

”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阮(ruǎn)光禄:

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

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

干什么。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意欲借而不敢言⑵借者无不皆给

⑶阮后闻之⑷遂焚之

25.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26.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3分)

《阮裕焚车》答案:

24.⑴想⑵都⑶(有人)想借车而不敢借这件事⑷车

25.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

26.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

评分标准:

第24题4分,每小题1分。

第25题2分,大意对即可。

第26题3分,言之有理即可。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百川灌河

(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4)而轻伯夷之义者

12.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2分)

《秋水》答案:

11.

(1)注入

(2)面向;朝向(3)旋转;掉转(4)认为……轻12.

(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13.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或:

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

(10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

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

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

逃走。

 ④噬(shì):

咬。

 ⑤狎(xiá):

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

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

跳跃。

 ⑧(hǎn):

虎怒吼。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

        

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

技止此耳!

译文:

                     

1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4分)

成语:

        

启示:

                                   

《黔之驴》答案:

8.

(1)异,特殊、特别。

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1分。

(2)去,离开。

1分。

9.C,2分。

10.本领不过这样罢了。

意思接近即可,2分。

11.成语:

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2分。

 启示:

示例①: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示例②:

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评分标准:

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10分)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日:

“诺。

”起曰:

“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

等待。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4分)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

10.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吴)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12.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

(2分)

                                      

9①派,使   ②才   ③害怕,担心    ④讲信用,守信   10D

11.老朋友到傍晚没来,吴起不吃饭等他,两句各1分,暮,傍晚,天黑;食,吃饭。

12.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

只答待人诚恳,给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