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5376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docx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精

创新专项考核汇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讲,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市委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战略,我们认为,这一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也切合我们闽西发展的实际。

一年多来,我们认真按照市委的部署,高度重视创新,切实把创新摆到重要位置,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创新实践,给各项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创新工作的总体情况

1999年,我区认真按照市委提出的“三个重点、四大战略”的工作部署,积极引入改革创新的思维,确立创新意识,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把市委的决策同新罗区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年区属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6.5亿元(90年不变价,下同),比增16%;工业总产值34亿元,比增22%;农业总产值7.3亿元,比增12%;乡镇企业总产值70亿元(现价),比增19%;财政总收入2.6亿元,比增下班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2亿元,比增9.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20元,比增6.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60元,比增4.3%;新批三资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215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总值1000万美元,比增36.7%。

1、认真实施区域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我们始终注意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内容来抓,突出工作重点,优先将资源配置于投入产出率较高的重点产业,以重点带一般,实现有序发展。

一是农业走产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瘦肉型猪、竹业、花生、水果四大产业。

我区是在全省较早提出并开始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县(市),过去几年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成效并不明显。

主要是我们发展阵线拉得过长,面铺得太宽,确立的主导产业过多,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种养业。

据此,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改变以往那种“样样有,样样重要,全面开花”的传统观念,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新观念,选择瘦肉型猪、竹业、花生、水果四大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攻方向,收拢五指,重拳出击。

并利用政策、资金等经济杠杆,积极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向四大产业聚集。

去年以来,区里共先后安排了410万元用于四大产业建设。

同时积极引导全区上下破除“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旧观念,树立“优势互补、全区一盘棋”的新观念,按照“区里抓龙头、乡镇抓基地、村里搞特色、农户搞种养、部门搞服务、共同开拓市场”的思路,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四大产业的发展。

由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目前四大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去年全区出栏生猪62.4万头,比增29.8%,外销生猪38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7万头,产值超5亿元;水果产业“果实”累累,总产4.8万吨,比上年增长12%,产值达9000万元;咸酥花生供不应求,南下深圳进入八大超级市场,西进昆明打入世博会,北上北京和东北三省,全区种植花生2.7万亩,产量达5400吨,创产值1.52亿元;毛竹销售、加工两旺,去年共销售商品竹150万根,比1998年增加15万根,家庭式加工企业达97家,全区竹凉席产量突破50万床,是1998年的1.7倍。

瘦肉型猪、咸酥花生被列为全省首批24个传统农产品重点项目,咸酥花生还被1999年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列入名牌产品名录。

与此同时,重抓农副产品加工龙头项目,泰兴食品有限公司、森宝(龙岩)实业有限公司禽产品加工厂、乘风食品有限公司、竹胶水泥模板厂第二条生产线、果蔬冷冻厂等一批加工龙头企业正抓紧建设,总投资500万元的厦门乔康集团笋罐生产线也正在做前期工作;目前全区已建成投产和正在兴建的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18家,其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

二是工业走集约化的路子,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业和科技型产业。

针对我区长期以来一直走卖资源和粗加工的路子,工业企业档次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的实际,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立足于现有的产业基础,通过跑大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引进一批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加速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张,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催生了一批优势产品。

如近年亏损的龙化集团,通过加大技改力度,开发生产市场前景好的ac发泡剂,产量效益同步提高,成为全省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企业也摆脱了困境,二期工程也已进入扫尾阶段;合成氨厂通过技改,由单纯生产碳氨发展到高纯度工业液氨、食品级二氧化碳,食品级二氧化碳还获得了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商务论证和品控论证;龙岩工程机械厂通过技改,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紫金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一道被列为省级25家技术创新示范乡镇企业;三虹超细碳酸钙厂通过引进南京化工研究院技术,新上一条万吨干粉生产线,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

1999年,全区共实施技改项目25项,完成投资6498万元。

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积极引进和新上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如天泉生化公司大输液生产线、小池磁性材料厂、天音音响公司异地技改项目等,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壮大了工业经济实力。

此外,为应对国家淘汰小水泥、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对小煤窑限井压产等产业政策的影响,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

比如,在发展水泥行业方面,积极引进外资加速东宝山30万吨回旋窑生产线的开工建设,支持三德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上第二条生产线,并鼓励小水泥厂走联合发展之路,采取股份形式,在曹溪、适中等地新上回旋窑生产线项目,预计这些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增加回旋窑水泥产量100多万吨,基本上可以消除淘汰小水泥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第三产业走市场化的路子,大力发展商贸业和旅游业。

主要是继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通过让市场,让利润,让股权,积极引进外资开发旅游景点和投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目前,由外商投资兴建的东肖森林公园、小池云顶茶园、浮蔡温泉娱乐山庄正加紧建设,天宫山至江山公路、天宫山索道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龙崆洞旅游山庄项目正在洽谈,万苏公路正在抓紧施工,龙州大厦星级旅游宾馆和雁石--山前--龙崆洞的旅游公路今年也将开工建设。

到今年底,龙崆洞--梅花湖--白沙飘流--天宫山--江山风景区--小池云顶茶园--龙岩城区景点的环形旅游线将基本形成。

同时,我们还注意加强旅游宣传,通过请厦门电视台来拍摄专题片,并在当地电视台播放,提高了龙崆洞等景点在闽南一带的知名度。

据统计,去年龙崆峒旅游点共接待游客4万人次,门票收入比1998年增长近3倍。

此外,通过加快商业网点建设,促进了商贸业的发展,199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亿元,比增8.8%。

2、认真实施市场战略,拉动经济快速有效增长。

我区虽是闽西中心城市所在地,但由于地处山区、人口不多,无论是市场的辐射能力,还是自有的市场容量都非常有限。

因此,我们始终注意把开拓市场特别是区外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来抓,大力实施“市场战略”。

一是进一步加大区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继续抓好销售网点建设,充分发挥各地智力支乡会、区内企业在各地的销售网点、在外乡亲的企业公司以及个体营销户的作用,由区经贸委牵头,采取“借船出海”或政府出资、派员直接建立窗口等形式,在上海、武汉、深圳、青岛、成都、厦门等大中城市设立了10个新的销售窗口。

积极推进工商、工贸联合,采取“联销、互销、代销”等方式,拓宽地产品销售渠道。

如区紫金商业集团与福州华榕集团联营,借助华榕集团的营销渠道,销售我区地产品;区物资局、协作公司与万特集团合作成立全国库存商品市场调剂中心(龙岩市场);区紫金商业集团与梅花山矿泉水有限公司联姻,将矿泉水打入福州、厦门、昆明世博会等市场;小池培斜竹凉席加工厂与佳丽斯公司合作,利用名牌开拓市场等。

同时,加大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力度,在“走出去”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性的商品交易会,到厦门、泉州等地举办地产品展销会,去年仅组织企业参加宁波商交会和昆明世博会就销售地产品1.2亿元;在“请进来”方面,主要是办好新罗区第三届秋季商品展销会以及适中、大池、万安等边贸市场展销会,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市场,不断提高我区地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是进一步加大流通队伍建设力度。

从区直部门和乡镇机关中抽调121名干部从事经贸活动,签订两年合同,带薪定任务销售地产品。

为加强对这些干部的管理,区里依托区经贸委成立了营销协会。

通过组织干部出去搞流通,一方面,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另一方面,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出去搞流通。

同时,继续抓好花生、竹业等各类专业协会的建设,对流通大户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充分发挥这些销售大户和专业协会的销售龙头作用,带动全区地产品的外销。

三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制定出台了鼓励促销的有效政策,如继续对外调果品每车皮给予1500元奖励;对企业、个人在区外设立销售窗口和外调果品适当借给周转金;市场低迷时,对外调生猪,如按标准缴交屠宰税的,每头给予奖励5元;允许企业实行市场营销人员销售费用包干、或按回笼货款一定比例提取奖金等,充分调动了各类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发挥闽西中心城市所在地的区位优势,积极鼓励区内外各种经济成份兴建各类市场,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建设力度。

去年,由于流通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全区水泥、煤炭、化工产品、生猪、花生、蜜柚等大宗地产品销售比较顺畅,工业品产销率达98.6%。

全区形成了以企业和专业大户为主体,走偏、走远、多元化开拓市场的新格局。

3、认真实施项目战略,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我们始终坚持把项目开发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促进了项目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责任制的落实。

我们把招商引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乡镇,要求每个乡镇、每个经济部门每年至少引进3个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并建立了与此相配套的监督检查、年终目标考核制度,以及引资奖励政策。

各乡镇也分别与所属的各村签订了项目开发责任书,从而形成了全区上下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去年全区共签约项目86个,投资额9.82亿元,已实施的有45个,其中,以乡镇、村为主引进的项目有38个,占44.2%。

同时,对28个重点项目,建立了区领导挂钩、区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牵头协调、主管部门具体落实的三位一体的投资服务体系,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如森宝禽产品加工项目因业主投资方向原因搁置了两年,经区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于去年5月份全面动工兴建,总投资额达8000多万元。

二是抓好项目库建设。

对开发中心的人员、项目开发前期经费予以充分的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与现有项目业主联系网络、与各地智力支乡会联系网络、与高校和科研院所项目信息联系网络和山海协作网络,多渠道收集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和回报率高的项目,搞好论证和包装,提高了项目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去年全区共储备开发项目110个,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积极组团参加香港招商会、厦门山海协作会和“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签约项目数均居全市首位。

同时,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将项目登录上网招商;有选择地邀请一些业主到我区考察,洽谈项目;并积极鼓励区内各企业畅开厂门,大胆让利,吸引区外资金。

引进的项目规模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新引进的86个项目中,投资额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33个,占总项目数的38.4%。

四是继续抓好软环境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各项优惠政策,对一些重点项目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一事一议,特事特批,并在全区上下大力强化“敢让利、先让利、让大利”的全新观念,增强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同时,我们还注意强化“投资者是上帝、纳税人是上帝”的开放意识。

区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帮助投资者搞好各种协调服务,使各级干部逐步从“官”的角色转换为“服务员”的角色。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还全面推行了承诺服务、现场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