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326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docx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

∙写信

孝艺的设计师家园

http:

//zhuxiaoyi.china-

目前状态:

|

∙家园号:

178260

∙姓名:

朱孝艺[江苏苏州市]

∙设计师类型:

室内设计师

借鉴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

类别:

个人日记 评论(0)  浏览(76) 2008-12-18 [原创]

窗体顶端

标签:

设计  住宅精细化设计  

窗体底端

 

众专家研讨日本住宅节能设计与产业化  

《城市住宅》2008-02-16彭春芳  

紧凑型住宅在政策促导和市场需求的合力下,已迅速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流产品。

而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不仅在城市建设和节能环保方面有着先进的经验,而且在小户型精细设计上积累了大量成果。

为此,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召集多位专家,探讨日本集合住宅的精细化设计理念与产业化发展策略,将对正确引导我国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与开发,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何为集合住宅?

为何要借鉴?

开彦:

日本集合住宅与中国普通住宅的发展

集合住宅它的含义就是说是公共的住宅。

首先是公共住宅,它是很多户结合在一起的,利用多层、高层来做的,所以它叫做集合住宅。

跟国内的紧凑型住宅不相同,它就是多层、高层,甚至是花园住宅,联排住宅,这种住宅都属于公共性住宅,是公共性很强的住宅。

其实在国内来说就是普通住宅。

这个普通住宅从含义上来讲是工薪阶层所拥有的。

跟别的国家不一样,在日本,它建国以后,很快就以政府一度参与建设,成分很大。

开始叫做公民住宅,后来又变成了一个城市公摊住宅,这两个住宅从低阶到高阶,从不完善到完善,经过了一定的过程,它的特点就是由政府来组织一个开发集团,相当于国营级的开发集团,来打开整个城市住宅的发展,给它供应量。

所以一开始就是政府直接参与公共建筑,就是集合住宅的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集合住宅在日本发展得非常平稳、循序渐进,前后制定了有9个发展的计划。

通过这样稳步的发展以后,它的住宅由低阶到高阶,由不完善到完善,由普通住宅到今天人性化的住宅,它的各方面的布置也是复杂得多。

这部分住宅由政府,一开始分为两块,一个是政府参与建设、把控的这一块,这种集合住宅是国家给予投资,是国营企业,属于自营利,不是完全投进去自己不营利的,是属于低利润的。

还有一块是先贷款,然后还国家贷款。

与现在的两限房的性质不太一样。

它是自生自灭,自己完善的,按照国家和政府的要求做的。

这也是集合住宅先进模式所在。

这一点目前从我们联系国内来说,主要是依靠市场,政府这一块相应的投入量很少,对于普通住宅,普通住户,特别是在小户型方面,过去做得很少。

这样的话,形成了我们国内的房价飞涨,普通工薪阶层想买房买不起,高端的产品越来越多,这样就造成了社会上的不平衡,住宅产品的供应结构不合理。

我觉得这一点,是首先我们要学习的,特别是对我们政府,非常有参考意义。

还有一点,公摊住宅是在日本多层次里面的,是非常人性的,产品从质量到功能到人性化的东西都是做得非常优秀的,这一块应该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普通住宅做成这样的水平应该是相当值得我们去模仿的,包括它现在很多的细节方面,都是做得非常到位的。

王涌彬:

理论结合实践集合住宅节能设计研修班应运而生

我们在06年的4月份由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再加上联合国人居署等几个机构一起在日本举办了一次第二届的亚洲人居环境论坛。

在论坛上,我们达成了几个成果,就是由大家共同在福冈成立这样一个亚洲人居环境基地,主要是根据亚洲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城市情况,亚洲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亚洲人口众多,发展阶段正在处于大部分国家跟中国比较接近,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成立了这样的基地,主要是面对中高端的技术人才和一些房地产企业、一些政府部门等方面,提供比较先进的,以日本为蓝本,提供一些先进的技术、经验,给大家提供直接的帮助。

几个主办的机构都有各自的优势,比如说像亚洲人居环境协会是在香港注册的国际性的机构,它承接联合国人居署的一些使命,在这个领域里面起了比较大的作用,而且它还是我们目前在亚洲层面上非常活跃的一个机构。

联合国人居署在亚太地区有一个办事处,它的总部就设在福冈。

亚太办事处主要的工作也是做人居署派给的一些任务,因为现在亚洲的地域非常广,各个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它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

但是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培训,即在技术层面上来推进人居环境的建设。

福冈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城市,它是在日本的城市里面离中国最近的国际大都市,它跟中国也有两千多年交往的历史,而且在日本,它就是一直把福冈当做和亚洲各个国家交流的一个平台,一直是按照这个模式在建设,福冈也非常适合我们在这个地方开展这样的一些活动。

尤其是在01年的时候,福冈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号称是我们亚洲范围内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我们去了很多次这个城市,确实能够感受到它的热情和非常好的环境,也非常适合我们到那里进行研修活动。

这样一个研修基地就成立了。

去年10月我们进行了第一期研修活动,我本人也是第一期的学员,感受是非常直接的。

以后我们的基地和福冈市政府还有联合国的人居署的亚太办事处,共同制定了这样一个计划,每年大概有四期针对中国的当年比较热点的问题也结合在日本有优势的一些方向,每年做四期这样的培训。

这个培训也得到了在国内很多相关机构,比如说我们注册建筑师的培训机构,这样一些机构的大力支持,把我们的活动作为一种观察。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不管是文化背景还是各个方面,都有互通的地方。

人居环境委员会是这个基地的组织者、创建者,人居委多数人比较了解。

这个委员会也是一直致力于做人居环境事业,目前是在国内领域中属于比较活跃,而且主要是思想方面非常活跃,而且对这个行业发展起到的了一个非常好的引导作用的机构。

我们在整个培训的选题上,基本上是由人居委的专家组确定的,它有一个好处,就是针对性非常强,而且也非常了解日本这边的优势。

在我们培训师资的选择上,我们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针对性。

日本这方面应该说也是发展得比较好,我们在选择师资时,会点名要求谁来做老师,还有就是会结合福冈市政府的推荐,它有很好的专家系统,给我们推荐专家,这样我们的培训和研修的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而且确实收获也会比较具体。

集合住宅精细化设计,我们可以借鉴哪些?

周燕珉:

使用性能是买房的关键

日本的集合住宅有它发展的历史了,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也是一个

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在做住宅方面,他们非常注意精打细算。

比如说住宅的开间跟我们国

家比较来说,它是比较小的,一般是6m~8m的开间,正面的南向面宽都不是很大。

进深

和我们国家比较,采用外廊式的比较多,一方面可以节地,也可以节省电梯,这方面是比较

节能、节约土地的做法。

日本住宅内部设计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它有一些非常深入的,很人性化的设计在我们国家来说做得还是很不够的。

比如说住宅里面的厨房和卫生间,它并不是很大,像卫生间是分成三部分,这跟中国有所不同。

中国比如说三室经常是两卫,日本是三室、四室也是一套卫生间。

它不是一卫,而是一套卫生间,所谓的一套,就是卫生间分成三份,是由洗浴空间、更衣洗衣空间和厕所三部分构成。

厕所是单提出去的,洗衣洗脸空间和浴室是分开的,是里外间的,可以兼作更衣室,家里几个人使用也不怕,都是分开的。

一套卫生间相比两个卫生间应该说更节约一些,小一些,比咱们的一个卫生间又稍微大一些。

我们国家现在都特别希望是两卫,这一点可以向日本学习,一套卫生间分开设置就比较节约面积。

还有像它的厨房,一般不是说非得规定对外开窗,在面宽上节约下来,达到了节地的目的。

当然它的排烟性做得好一点,再加上日本人做饭没有我们的油烟大,这种节地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一些小型公寓、住宅,给年轻人用的,也许它对厨房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白天在公司吃饭,不是要求每天做饭。

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允许退下去,不用占面宽,或者可以使用电炉子,这样没有什么危险。

像日本,户型的总面积一直实行得还是比较小的,比较精打细算的。

一般88m2~90m2多的面积已经可以分成三到四室了。

日本是从关门算面积,走廊是不算的,是从室内开始算,跟我们的计算方法不太一样。

这样里面的空间不是很大,就非常节省。

日本的主卧室也就12m2~13m2,不是很大。

起居和餐厅是合起来的,没有分成两厅,就是一厅。

因为现在咱们的生活,家庭已经变成了小家庭了、核心家庭了,三口人是家庭的主要结构,并不是每天接待客人这样的大型活动为主。

起居并不是要很多的沙发,一个三人沙发带一个沙发就够了,餐厅和起居都在一个空间里面,而且起居和餐厅就看一个电视就可以了。

我们的房子做得非常粗糙,人家是每个地方都要派上用场。

我们更讲究气派、豪华,但是功能性差,住宅性能差,用起来不方便、不舒适、不节能。

从分析和调研的情况来看,我们消费有一定的误区,特别喜欢大的客厅,好像想让人家一进来觉得特别气派,但是实际上并不经常使用。

买房子时的感觉和使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经常会被买房时的感觉迷惑了,空间大就喜欢上了,但实际上使用过程中空间的利用率不高。

日本的房子不大,但是储藏率很大,规定10%以上的面积必须是储藏。

卖房子的时候会以储藏面积达到20%,多为吸引顾客。

日本买房子,都是先看有多少壁柜,这样来评判房子。

但是中国就不是,都是毛坯房,储不储藏也没有什么关系,让客户觉得拿出多少平米做储藏,好像让人觉得不舒服。

今后搬进去使用,多数人都会觉得没有地方储藏。

我个人也是这样认为,我当初为什么换房子,是我们家东西实在太多,没地搁,换了一个大房子,你把东西装进去,又满了,还是觉得不够,还希望有地下室和顶棚。

一个原因,就是速度发展太快了,有点追求这些形式的东西。

由于抢时间,所以没有机会或者没有时间来把这个深入做下去。

比如说设计院都是在赶图,还没有画完全面的图就施工了,边施工边设计。

还有我们国家没有做到精装修也是一个原因。

现在精装修也有问题,在自己装房子的时候是非常费力、费财力、费资源,装修人力、精力也是很大一部分,好不容易把装修做完了,还有污染,这种浪费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也非常提倡精装修。

科学利用住宅空间  国内设计师需要转变理念

姜忆南:

精细、节约的观念是设计师的必修课

我是去年10月份参加研修班,不像在座的各位在日本有生活的经历,但是我去了以后,感受非常深。

主要的表现就是日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要远远超过中国,但是在居住方面却不是很铺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合理,就是说需要多少就用多少。

我们参观的一些项目,有集合住宅也有独立式的小住宅,它的空间尺度都是非常经济的,可能从观念上跟我们有一个巨大的反差。

我当时也想,我们从很贫穷到发展到富裕社会的过程当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受到的冲击,有些不太理性。

通过研修班,还有这个活动,达到一个让设计师亲自体验到它的那种舒适的程度,在设计当中需要花费的一些精力,比如说观念的转变引导消费的市场。

我去参观这些项目,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这样几点。

首先,它的设计和生活状态有一种契合程度。

在户内的门厅空间是非常重视的,房子可能都很小,但是门口的玄关我们叫做入口的地方,它是非常舍得拿面积来做的。

但是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它并不是一个仪式性的空间,有实际使用的一些价值,比如说在那里换衣服还有一些储藏的柜子等等。

还有你的家庭这样一种修养,布置在那个地方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些方面都是非常细致的。

结合住宅里面,我去看到的一个门厅,在三个多平米左右,它要分换鞋上面的、换鞋下面的高差。

门厅里面的柜子非常到位,放衣服的、放鞋的,都做到了。

有一套房子的储藏鞋的位置,可以放一百多双鞋。

它的尺度就是按照鞋的尺度来的,每个格子都是斜的,空间利用非常的经济,精细到这种程度。

挂衣服的就是挂衣服的空间宽度。

进去以后,主要的视觉方向对其他不该看到的方向的遮挡都很注意,光线、灯等都很讲究。

第二个,像周教授说到的,储藏的面积非常大。

除了门厅是一个主要的储藏区域以外,就是卧室,卧室不大,但是却带有很多的壁柜,每一个卧室都要有这样大面积的储藏空间。

这是不可忽视的一块,满足生活的需求,使得房间里面不零乱,或者减轻家庭劳动。

储藏空间在这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就是它的卫生间设置。

刚才周教授讲到了,给我印象很深刻,不管面积多大的套型,都没有说主卧里面带卫生间的设计。

但是这样并不影响生活的舒适度,不会带来生活的不方便,因为它分开了,一个马桶的空间,空间不需要太大,就是一个小空间,但是洗浴那一块很舒适、很宽敞,洗脸洗衣那一块就是一个台子长长的,你可以把生活的质量提高很多,不用很局促。

它需要大的地方就舍得用面积,不需要大的地方,像卧室就是睡觉,放一张床,还有起居室就是一个沙发,完成这样的功能就够了,十几个平米,然后起居厅二十多平米,就可以满足生活的需求了。

第四个,就是分类的必要走道。

我们很多的设计都是要穿过起居厅然后到卧室去,一个是对起居厅的使用造成了一些干扰,还有再早一些的坐在厅里可以看到其他的房间,卧室里面不想让人看到的地方,有的甚至卫生间都可以从厅里面看到,这都是我们在设计当中比较欠缺的地方。

他们在这些地方,卧室内的区域是另外一个,入户是在中部,一侧是公共生活空间,一侧是私密生活空间,分得很清楚,在厅里来客人了,卧室里面的人出出进进,也不影响到厅里的活动,这一点他们做得很好。

第五个,就是建造房。

他们的工业化程度、标准化程度非常高,建造得很精细,不表现在材料的高级上,所用的材料可能很朴素,但是它的连接、构造处理非常巧妙,做得很精致,这一点印象很深。

普通的人也可以感受得到,比如说卫生间的隔断,立在地上,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底下的缝不好清洗,下面我们要打扫卫生的时候,会经常接触水的地方,会用一种擦洗的材料,接缝会抠进去,卫生间的瓷砖没有切的地方,它的设计肯定是在室内设计时按照部品,按照基本的模数排出来的,我们以前也接触过日本的施工图设计,刚做完方案,然后按照施工图来做,画施工图的人首先要对它的材料熟悉,然后在面上排好了、算好了以后,再画它的长度,具体的这些方面,还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通过这些一些活动,我觉得在设计师的观念上,首先要有所转变,然后它反映到设计上面去,这样去引导市场的消费,我觉得是这样一个过程。

他们现在做到这一步,当然也有很多的专家写文章来呼吁,但是这还是表明在概念上的,没有实际去看过,还是没有很好的印象很深的印象,没有这样的体会。

这就是我这次的收获。

张涛:

共生和谐之于建筑设计

我去年去了日本以后,也是感触很深,觉得差距确实挺大的,看到的方方面面,很多觉得似乎不是在一个层面上来谈问题。

我想把这些东西提纯一下,我现在把我看到的一个比较感兴趣并且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提出来——禅宗哲学在建筑里面的应用。

禅宗理论实际上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成几个重要的观点。

它首先是源于印度的大成佛教的空空理论。

大成佛教就是大家一起成佛,是一种利己利他的观念,就是除了我要成佛,别人也要成佛。

把这个理论推广到大家,就是大成;小成就是我只是利己,我自己成佛。

从这个理论推出来就是要共生、要多赢的观点。

日本国家国土面积小,是一个小岛,能源、地、资源都很少,它觉得这个理论也是非常符合于它的国情的,是必须的条件。

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是我们的土地同样还是很稀缺,如果不用这种共生的思想来看问题的话,这种开发的过程很可能就是我要拔得更高,要采取掠夺或者你死我活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破坏,到最后大家都没有得到发展。

共生和谐是一个观念,还有一个理论就是平等的观念,一种说法叫做无分别贱。

别不是各种事物没有区别,而我不把这个区别看作是有区别的,这样一个理论它的结果就是说是一种无为的超越,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的理论。

去了日本以后,看它的户型里面都有一个和室,我觉得是一种对空间的超越,和室是放在客厅旁边,推拉门可以打开合上,可以在里面吃饭、会客,也可以睡觉,就是各种功能都能够混合在一起。

超越空间的问题也和我们现在的户型经济化设计有关系。

中国目前比较讲究户型的分隔,但是户型同时就影响到了人生活的模式,我们把它固定死了以后形成的一种模式。

但是,人是自由的,他不想被你这个户型所限制,就形成了一种矛盾。

日本的住宅很多设计成可变的大空间,尤其是小户型设计成大空间,把该分的分出去,把不该分的做成大空间以后比较灵活,这对于解决面积小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还有一个超越时间的问题,即没有快慢的分别,也没有现在和未来的分别。

禅学讲究的的是现在就是永恒,现在就要觉悟,如果现在不觉悟,将来也不一定觉悟,比较注重现在,也不论是快是慢,我如果做得很快,但是实际上就是慢,这样一种辩证的思想。

目前,国内的开发过程也是要重视不能因为速度太快就放弃了很多东西。

日本的建筑用材方面很朴素,我觉得这个跟它的文化背景很有关系。

它不认为高档就是好,鲜艳就是好,而是很实用,从黑白灰里能够看到色彩。

这种观念是中国曾经很重视,现在忽视了的一个问题。

   建筑师和其他各方面、各产业人士的融合,也是一种共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我觉得似乎日本的建筑师工作起来没有中国建筑师这么累。

中国建筑师好像没有很多的资源来运用,什么都得靠自己的脑袋去想,用笔去画出来。

我觉得日本选材或者说这种物品都很丰富,我只是建筑师,作为一个综合的人士来把它组合起来再做成一个产品。

我希望我们将来的活动里面也加入一些产品设计师、家具、电器、厨具等方面的设计师一起去加入这个活动,到日本进行学习教育。

王宝刚:

质量决定性能节能住宅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资源

我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觉得日本住宅的质量好就已经达到了节能,日本节能住宅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个是现代住宅的高气密性和高保温性,这是节能住宅首先做到的两点。

另外就是构配件的标准化。

构配件的标准做好了,节能保温就会做好。

同时,还有就是多种能源的组织利用,有的时候不光采用电源,有的时候采用太阳能,还有夜间电源可以解决,通过组合的方式来形成集合住宅的节能。

举一个实例——nexttwenty-one。

这个住宅有什么特点呢,当然首先在节能设计上讲求高气密性,因为它属于实验性的住宅,气密性和保温性都做得非常好。

同时为了达到室内的空气循环,有24小时自然循环的系统。

同时它还有一个立体绿化,通过这三点的里外结合达到了最佳的节能效果。

入住以后,有五年、十年的追踪实验。

入住五年,在立体绿化方面,走的是立体绿化,从屋面到阳台、庭院所有都是进行绿化,整个的绿化面积达到了一千平米左右,一个不大的集合住宅楼,绿化面积达到了一千平米。

盛夏时节,周围其他的墙壁在达到40oC的时候,它这一块才32oC。

晚上8点,其他的墙壁还在32oC的时候,他们的墙壁已经和外面的温度一样28oC。

从生态绿化方面就做到了节能。

在能源系统设计上,它主要是多种能源组合系统。

多种能源都包括什么呢?

一个是普通电源,同时还有一个磷酸燃料电池,还有就是太阳能,同时也有燃气,这是能源组合利用活动。

通过这个组合利用系统,通过五年的时间节能达到27%。

这是非常精密的测试,不是我们通常谈到的65%达到节能,这是非常精密的数字。

第一个五年阶段是以电源为主,第二个五年阶段采用了主要以燃气为主,第二个阶段达到了30%的节能效果。

还有一个排热收集系统,每个房间进气的燃烧、使用都有余热出来,把排出来的热量都给收回来,有一个热水器给大家集中供热,节能设计和能源系统的组合利用,达到了节能效果。

这是从实例上讲的,另外我们在日本住了十多年,两位老师也都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我想在日本的集合住宅发展有很多的地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二战后日本的多层都成了一片废墟,所以日本层次住宅当时缺乏420万户,比我们当时的困境要困难得多。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日本以公用住宅为主,由政府建了一些小型的住宅,当时居住面积40m2,但是也是当时比较先进的理念就是2dk,非常节省空间,当时40m2左右的空间,我当时在日本也有资格申请这样的公用住宅,面积看起来很小,但是住起来非常舒服,储藏空间很大,都可以把东西放进去,玄关很小,但是很舒服,上面有鞋盒下面也有,卫生间也是独立的。

在浴室泡澡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很大的浴盆,很舒服。

这么小的空间觉得住起来非常心情舒畅,让我非常钦佩,我们现在的空间是130m2~140m2,但是也没有觉得很舒服。

这是第一个阶段,是45~54年。

1955年到1964年是日本经济刚刚腾飞起步的阶段,这是第二个阶段。

人的需求越来越多,仅仅靠政府单独建的住宅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开始有公摊住宅、公社住宅,以这三种公用住宅为主体形成的住宅架构。

通过这个阶段,大量提供公有性质的住宅,基本上缓解了日本住宅的矛盾,后来一些民间企业逐渐发展起来,逐渐向公寓的方向开始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1965年到1974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日本的住宅规模扩大了,当时的2dk、3dk,向2ldk、3ldk的方向发展。

而且这期间基本上解决了住宅问题,实现了每户一套住宅,实现了居者有家住,有的不是自己的财产,有的是公有财产。

1975年到1989年的第四个阶段,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从量变到质变转化的阶段,刚才讲ldk阶段,现在是加了s,就是周老师提到的储藏间,就是加s的空间出来了,不是原始的壁橱概念了,要加s了。

然后就是第五个阶段,就是发展得相当成熟稳定的阶段。

各种住宅,包括公社、合作社住宅,合作社住宅在日本也起到了满足住宅个性化的需求,合作社住宅就跟我们的合作建房差不多。

我们的合作建房是解决房价高的问题,他们的合作建房是符合个性化的需求,达到房子每家一个样,你可以自主设计。

有的家有喜欢围炉,就可以设计;有的人不喜欢门,所有的房间都没有门。

从五个阶段总结一下,住宅的形式比较合理,住宅的所有形式也很合理,公有住宅、私有住宅等等,都形成了比较均衡的比例,可以根据你的志向选定。

年轻人说到大城区根本买不到房子,可以租啊,租完了以后买一个房,然后再换一个大的,这是所有形态。

还有就是住宅的规模比较合理,它有一个最低标准、平均标准、诱导标准。

最低标准就是居住面积40m2左右,平均标准按照日本均衡发展是76m2左右,这也算是良好的标准。

最低标准可以保证你过上健康的生活;平均的标准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活;诱导标准就是82.5m2,可以保证你过上好的生活。

这三个标准相对于国内来说就相当于我们的使用面积。

我们提出的90m2也是借鉴国外的标准。

这个中小户型的面积现在是政治性比较强的概念,真正使用,我个人认为值得探讨.因为90m2是包含公摊的,刨除公摊以后,住户所得面积并不多。

如果住高层,所得面积更小。

高层的90m2基本上做不了三室一厅。

我们的规范有一些不合理和表达不清晰的地方,政策太干扰技术的发展,这方面是有害的。

根据我们的现象,借鉴国外的好的经验。

从居住面积角度来讲,1978年到2003年,我们1978年的人均建筑面积是7m2,到2003年是25m2,这25年达到了3.38倍。

日本同期间,78年是13m2,2003年是20m2,是1.56倍。

廉租房实际上就相当于公有房。

关于住宅经济设计上,前几年翻阅了一本日本集合住宅设计要点集,就把日本集合住宅介绍得非常好。

一个是耐久性,耐久性包括主体结构、外体结构以及构配件;还有安全性,防火等等。

在居住性方面,就提出了规模、各种房间布局还有公用空间设置,大家到日本参观就可以看到,日本尽管户型面积很小,但是从走廊和玄关来说,面积非常大,公用空间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还有环境性,主要是声、光、热、日照等方面都设计得非常精细;还有就是易于维修管理性。

我们的住宅设计时,几乎不太考虑维修管理性,设计完了想想而已。

这个建筑的建成只需要一年、半年的时间,人家需要五六年时间。

我们设计住宅如果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