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277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docx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一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1、知道:

什么是酸性溶液、什么是碱性溶液;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食醋、胃液等);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如:

食醋、胃液等。

一般的,酸溶于水得到酸性溶液。

但也有某些盐溶于水后,溶液是酸性的。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如:

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等。

一般的,碱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

但也有某些盐溶于水后,溶液是碱性的。

如纯碱。

3)中性溶液如食盐水、蔗糖水等。

4)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

指示剂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石蕊试液

红色

紫色

蓝色

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5)蓝色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红色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性溶液变成蓝色;

2、了解: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学会pH试纸的正确使用。

知道测定酸碱度的常用材料或仪器(pH试纸、精密pH试纸、pH计)。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2)蒸馏水的pH=7(正常雨水的pH<7显弱酸性因为空气中有CO2,pH<5.6的雨水才被称为酸雨),

3)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CaO溶于水,溶液pH>7,Na2O溶于水,溶液pH>7,NH3溶于水,溶液pH>7,Na2CO3溶于水,溶液pH>7;NaCl溶于水,溶液pH=7。

4)要使溶液pH升高可加pH更高的溶液,要使溶液pH降低可加pH更低的溶液。

pH=3和pH=4混合溶液一般3<pH<4,

5)往碱性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pH降低,往酸性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pH升高,往中性溶液中加水溶液pH不变。

6)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本色常为黄色),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

用pH试纸测出的pH数值是整数。

3、知道: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知道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土壤里生长、雨水略显酸性、酸性过强则为酸雨(pH<5.6的雨水)、酸雨对环境危害很大。

(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

1.了解:

“酸性”和“酸”的联系和区别,“碱性”和“碱”的联系和区别。

2.学会:

嗅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

----招气入鼻。

3.理解:

常见酸化学性质:

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与碳酸盐反应产生盐和水和二氧化碳。

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

4、知道:

酸性溶液中含有的H+使它们具有了通性。

浓硫酸、浓盐酸性质

项目

浓硫酸

浓盐酸

溶质

H2SO4

HCl

颜色

无色

无色

状态

黏稠油状液体

液体

密度(与水比较)

大于水

大于水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

质量、体积增加

瓶口出现白雾

其他

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使纸张炭化。

3、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5、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必须先用大量水冲洗,在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1、浓盐酸易挥出HCl气体,而在瓶口出现白雾。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酸的通性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溶液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反应产生氢气,并且金属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越剧烈;排在氢之后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会写MgAlZnFe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与稀盐酸、稀硫酸现象是:

铁的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

会写铁锈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稀硫酸常用于除铁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

铁锈(或红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4)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产生盐和水;----中和反应

5)酸溶液与碳酸盐反应产生盐和水和二氧化碳。

会碳酸钙、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住:

氢氧化钙的两个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氨水(氨气的水溶液)的气味;氨水的类别(也属于碱的溶液);氢氧化钠的三个俗名、颜色、状态、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放热、溶解性。

项目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化学式

NaOH

Ca(OH)2

NH3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

颜色

白色

白色

无色

状态

固体

粉末状固体

液体

气味

有氨臭味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吸水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挥发出氨气

加水溶解

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微溶于水

应用

造纸、炼油等

建筑业、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其他

氢氧化钠溶液有滑腻感,且对皮肤、纸张、织物有强腐蚀性

1、氢氧化钙有强腐蚀性

2、制法:

CaO+H2O==Ca(OH)2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氧化钙CaO俗名生石灰。

氧化钙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6.理解: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水溶液及氨水的以下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CO2反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碱和盐。

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并能进行简单的迁移。

7.知道:

碱性溶液中含有的OH—使它们具有了通性。

碱的通性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碱溶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会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产生盐和水;----中和反应

4)碱溶液与某些盐反应。

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会分辨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化合价不变的规律。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化合价不变。

9.理解:

中和反应的定义。

10了解:

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酸碱性的变化情况及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能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将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PH的变化趋势是:

逐渐减小。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溶液颜色变化是:

红色逐渐变浅,直到呈无色。

溶液刚刚呈现无色时,溶液呈中性。

〖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

11.了解:

判别常见的盐。

知道:

食盐与盐的联系与区别。

熟悉:

食盐、大理石、纯碱、小苏打(碳酸氢钠)、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类物质。

了解:

钠盐、盐酸盐等分类名词的含义。

12.记住: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皆可溶;碳酸盐、磷酸盐大多数不溶;碳酸钙、碳酸钡(白色)、硫酸钡(白色)、氯化银(白色)、氢氧化铜(蓝色)不溶;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溶液的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13.酸碱盐之间只涉及教材正文中出现过的反应。

不考查复杂的反应规律方面的推断与实验题,重在考查生产生活、科研实验方面的应用能力。

当将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作为信息提供时,能应用此规律进行简单的酸碱盐相互反应的判别与推理、解决未知物的鉴别与混合物的分离等问题。

14.理解:

常见金属单质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以此为依据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判断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了解反应速度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并能分析此类问题中的质量变化关系、读懂相关问题的函数图象。

(钾、钙、钠三种强金属单质与水的反应、硝酸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等不在考查范围)

15.学会:

设计简单的小实验判别3种以内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

16.知道:

工业上的“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盐酸、硝酸和烧碱、纯碱。

知道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7.了解:

常见酸碱盐的主要、典型用途:

18.知道:

海水中含丰富食盐,可用于生产食盐。

19.了解:

常见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能分别举例,能根据化学式判断类别。

20.了解:

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固氮。

农家肥与化肥的各自主要优缺点。

21.学会:

氨气的检验方法,并掌握用此方法检验铵态氮肥。

22.学会:

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知道浓硫酸的溶解放热、密度大于水、强腐蚀性等特性,知道违规操作的后果。

23.了解:

许多重金属盐(铅、铜、汞盐)有毒。

24.学会: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酸、碱、盐进行一般的鉴别、分离、定性测定(SO42--、Cl—的检验不作为学生必备知识),以及简单的定量测定等实验处理。

能学以致用,解决简单的生产生

酸溶液(H+):

常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溶液(OH-):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

碳酸盐和CO32-:

用稀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25.理解: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定义,熟知几种定义中例外的物质。

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

2.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

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上万的有机化合物。

26.知道:

有机物的多样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能说出常见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

大米、面粉——淀粉;青菜、水果——维生素;青菜——纤维素;食用油——油脂;鱼、肉、牛奶——蛋白质。

知道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有:

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前四种均为有机物,且均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蛋白质还含有氮等元素)。

1.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

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

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激凌、牛奶等;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

27.理解: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中的意义。

28.知道: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属于糖类。

29.知道:

葡糖糖是人体中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

30.学会:

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31.知道:

食品中的许多油类均属于油脂类食物,知道“油”和“脂”的区别。

知道脂肪在人体中能量贮存中的重要作用。

(一)淀粉:

1.淀粉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在光照及叶绿素的共同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和葡萄糖。

2.淀粉的检验:

使用碘酒(或碘水)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蓝色。

3.淀粉的存在:

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食品中,富含淀粉。

4.淀粉的转化:

淀粉、纤维素等经过在酶等物质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

(二)葡萄糖:

1.葡萄糖:

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提供人体活动的能源。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或C2H6O),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实验室燃料。

75%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或者在体内完全氧化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C2H6O+3O2==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CH4O),有毒,少量使人失明,较多会致人死亡。

2.糖类物质的作用:

(1)糖类:

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称为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3)糖类常根据其来源而用俗名,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

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

葡萄糖在体内代谢不正常,会造成“糖尿病”。

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

(三)油脂:

1.油脂的存在:

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

2.油脂的作用:

油脂在人体内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3.油脂与淀粉的区分:

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4.油脂的分类:

动物性油脂:

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

植物性油脂:

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

5.油脂的溶解性: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

〖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

32.知道:

蛋白质在人体物质建构、新陈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33.了解:

蛋白质在水中可溶,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难溶;在加热、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中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功能。

知道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34.了解:

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许多种类的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具体各种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及存在不纳入考试范围。

(四)蛋白质:

1.蛋白质的存在:

人体及动物的肌肉、血液、毛发和各种酶中,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肉、鱼、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虾、酱油等。

2.蛋白质的作用:

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

3.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C)、氢(H)、氧(O)、氮(N)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含氮的尿素等物质。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松花蛋(皮蛋)表面的松花即谷氨酸钠。

4、蛋白质在盐溶液中,其溶解性变小,该过程又称为盐析,属于物理变化。

蛋白质在受热或者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钡盐、汞盐)等化学物质后,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化学变化。

除此之外,蛋白质遇到70%酒精溶液及甲醛等也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

注意:

人如果重金属中毒后,应该立即食用鸡蛋清或牛奶来解毒。

在许多食品中,都容易霉变,注意,该类物品发生霉变后,能产生一种毒性较大的物质——黄曲霉素。

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霉变的食品。

实验内容:

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

实验方法:

取样,点燃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棉线燃烧后,没有气味,产生灰烬松脆。

羊毛线燃烧后,产生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的灰烬松脆;

化纤燃烧后,没有气味,燃烧剩余物产生熔球现象,较硬。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简单的鉴别。

(五)维生素:

1.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及制剂:

蔬菜、水果、鱼肝油、复合维生素含片等。

2.维生素的作用:

保证人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3.维生素的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故不能偏食

4.维生素的组成:

维生素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有机物。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

35.认识:

中国节能标志。

应对能源危机我们应采取开发新能源、降低能耗的措施。

36.知道:

常见电池大多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会做锌铜原电池的小实验(不要求作出解释)。

知道随意丢弃废弃电池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37.学会:

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及验纯实验,了解实验设计中固液分离的原理。

38.了解:

氢能源的主要优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推广障碍。

⒈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⒉氢能是一种极其理想的新能源。

优点:

①无污染②热值高③资源丰富;

待解决的问题:

①廉价的制备方法②经济的运输、储存手段③安全隐患

⒊其它新能源:

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

39.知道:

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还有按需设计材料,不考查);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能分别举一两个例子,或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40.了解:

材料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41.常识性了解:

金属材料的发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玻璃的生产原料是砂子、石灰石、纯碱;陶瓷的发展等。

42.知道:

有机合成材料分为: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常识性了解合成纤维的优缺点;知道动物毛发、植物纤维、化纤布料的简易鉴别方法(灼烧法、腐蚀法)。

43.知道:

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等都属于塑料;熟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使用上的区别和鉴别方法。

熟知“白色污染”的含义、危害及解决之道。

44.常识性了解:

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复合材料的概念,能举一至二例子。

⒈金属材料:

各种金属及合金;

⒉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玻璃;

⒊合成材料:

⑴合成纤维:

锦纶、涤纶、腈纶、尼龙等。

(注意:

与之对应的是天然纤维①棉、麻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②动物的毛、蚕丝等主要成分蛋白质)

⑵合成橡胶,(注意:

与之对应的是天然橡胶)

⑶合成塑料;[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聚氯乙烯(有毒,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不可用于食品包装)、有机玻璃不是玻璃,是合成塑料的一种、电木也是塑料,绝缘。

(注意:

没有与之对应的是天然塑料)

⒋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机动车的轮胎、碳素纤维复合材料。

〖第三节化学与环境〗

45.认识:

中国环境标志。

46.知道:

造成空气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及其主要来源。

常识性了解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二氧化碳、甲烷浓度增大)及危害,我国酸雨的类型(硫酸型)及其典型危害。

47.了解:

硫粉燃烧的实验现象:

火焰(区分空气中、氧气中)、生成物状态气味、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及对比研究的实验方法。

进而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理。

48.常识性了解:

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赤潮、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

49.了解:

了解污水净化的意义,知道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知道明矾、漂白粉的基本作用。

50.常识性了解:

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认识物品回收标志;知道分类回收的概念。

51.了解:

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帮助人类认识物质、利用资源、发展科技等)。

52.学会:

针对环保、能源、资源等方面问题,能简单地举例,并能就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1、认识几种标志:

2、几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

⑴二氧化硫:

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放的废气;

⑵一氧化碳:

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

⑶二氧化氮:

机动车等排放的废气;

⑷可吸入颗粒物:

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

3、酸雨:

⑴我国主要是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

反应:

2SO2+O2+2H2O=2H2SO4

⑵酸雨的危害:

①进入湖泊、江河会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②进入农田会使土壤酸化,矿物营养元素流失,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③还能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机器等腐蚀、损坏;④酸雨更会危害人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