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089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docx

版一轮人教版生物练案30

练案[30]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三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省聊城市一模)下列生物选项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B)

A.蘑菇与梧桐B.黄杨与玉兰

C.草与蚱蜢D.玫瑰与蜜蜂

[解析] 蘑菇属于分解者,A错误;黄杨与玉兰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蚱蜢属于消费者,C错误;蜜蜂属于消费者,D错误。

2.(2018·山东省寿光市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B)

A.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

B.土壤微生物都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菟丝子等寄生植物不属于生产者

[解析] A.输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B.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生产者,B错误;C.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D.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D正确;答案选B。

3.(2018·山东省菏泽市高三期末)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B)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含碳有机物又是能量的载体

[解析]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和循环性,因此在生物圈内,碳元素可以自给自足,A正确;据图可知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C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错误;大量煤、石油的开发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引发温室效应,打破生物圈中碳平衡,C正确;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D正确。

4.(2018·湖南省怀化市高三期末)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该食物链中兔子是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的同化量

C.根据能量金字塔可知,处于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

D.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的能量全部流向狐狸

[解析] 在该食物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兔子是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A错误。

兔子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草的同化量,B正确。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但这是在营养级之间,而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可能会大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因为狼的个体较大,C错误。

狐狸捕食一只兔子,该兔子体内的能量也不是全部流向狐狸的,因为有些是不能被狐狸消化吸收,D错误。

5.(2018·山东省寿光市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水体富营养化时出现“水华”现象,说明物质循环的平衡被破坏

B.流经所有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0%-20%会被下一营养级捕食

D.碳循环是以含碳有机物、CO2和碳酸盐等形式进行的

[解析] A.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藻类大量繁殖,使生物的种群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的现象,A正确;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以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或固定的化学能,B错误;C.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0%-20%会被下一营养级同化,C错误;D.碳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进行循环,D错误;答案选A。

6.(2018·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依存

[解析] 物质循环应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A错误;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B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D正确。

7.(2018·云南省临沧市一中高三期末)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C)

①各类生物 ②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食物链和食物网 ④物质循环 ⑤能量流动 ⑥信息传递

A.①②B.③④⑤⑥

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三者为生态系统功能。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8.(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期末)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A.甲代表生产者,①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甲

C.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为乙、丙

D.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解析] 据图分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则①表示呼吸作用,A、C错误;根据能量传递的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甲含有能量最多,则其含有的碳元素也最多,B正确;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而与丁之间的传递形式是二氧化碳,D错误。

9.(2018·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期末)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的原因不包括(B)

A.每个营养级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

B.照射到生产者上的太阳能没有被全部固定

C.每个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D.上一个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个体未被下一个营养级捕食

[解析] 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参与该生物呼吸作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热能的形式散失,A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而照射到生产者上的没有被固定的太阳能不属于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B错误;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C正确;每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未被利用的能量,D正确。

10.(2018·北京市丰台区高三期末)切叶蚁寻找植物的花和叶,将它们切割成小片,用来培养供其食用的真菌。

菌圃通过特定的方式建立:

首先,切叶蚁清除花朵和叶上的污垢和异物并移走外来的杂菌;其次,咀嚼植物以破坏掉叶表面的蜡质层;第三,进行真菌菌丝移植;第四,切叶蚁分泌特殊的酶以分解含氮的蛋白质。

而真菌能把叶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切叶蚁能消化吸收的其他糖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切叶蚁以真菌为食而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

B.真菌与外来的杂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切叶蚁能够选择性的养殖真菌

D.真菌是初级消费者,切叶蚁是次级消费者

[解析] 真菌把叶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切叶蚁能消化吸收的其他糖类,所以切叶蚁以真菌为食而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A项正确;真菌与外来的杂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项正确;切叶蚁能够选择性的养殖真菌,C项正确;真菌是分解者,切叶蚁是初级消费者,D项错误。

11.(2018·河北省承德市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分解者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处于最高营养级

B.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只存在捕食或竞争关系

C.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都属于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物群落内物质循环的渠道

[解析] 分解者不属于(捕食)食物链,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可能存在互利共生或寄生的关系,B项错误;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部分属于消费者,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物群落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D项正确。

12.(2018·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下图为某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过程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

A.①④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②占①④之和的百分比为这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③用于植食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④⑤代表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

[解析] ①④之和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①④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等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①④之和不是生产者的同化量,B项错误;植食动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为有机物的积累量,C项正确;④⑤代表的能量一般流向分解者,D项正确。

13.(2018·长沙一中月考)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解析]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A项错误;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项正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C项正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D项正确。

14.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图(A)

[解析] 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即能利用一定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一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蓝藻等,蓝藻又属于原核生物;分解者是指分解动植物或其他生物的遗体或分泌物等,并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回归到自然环境中的一类生物,主要包括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还有少量的腐生动物,其中腐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等无真正细胞核的一类生物。

1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是(D)

A.树→虫→鸟

B.在某一群落食物网中,鹰占据两个营养级

C.狼属于消费者

D.金丝桃因能分泌海棠素,误食的动物会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

[解析]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A、B、C属于生态系统结构,D项属于利用化学信息进行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

16.一只羊在一年内吃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

[解析] 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80(kg)。

粪便是羊未同化的能量。

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kg)。

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

[解析] 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被分解者分解过程中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被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物被植物利用,A错误;10%~20%的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固定情况下,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会越多,D错误。

18.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解析] 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B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量)=8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A正确;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选项D将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错误。

19.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D)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

[解析] 理解食物网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解题关键。

分析图可知,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4种生物;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解析] 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故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故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D错误。

21.有人想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是否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C)

A.可以,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

B.可以,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可通过用水貂喂鼠收回来

C.不可以,因为食物中大部分能量都丢失了

D.不可以,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

[解析] 能量是单向传递、逐渐级递减的,食物中大部分能量已丢失,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故选C。

2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解析] 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甲、丁分别表示生产者、分解者,乙、丙表示消费者。

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d分别表示乙、丙同化的能量,b表示生产者的呼吸量;缺少丁类生物,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乙同化的能量中有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二、非选择题

23.(2018·山东省泰安市高三期末)生态环境的改变与生态农业有关。

“桑基鱼塘”是我国古代发展的简单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桑基鱼塘”体现了生态农业的能量多级利用原理。

蚕摄食桑叶后,桑叶中的能量去向:

一是被蚕吸收同化,二是随蚕的粪便排出,其中前者除用于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有同学认为“鱼塘泥肥桑”的道理是鱼塘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能量可以被桑树直接吸收利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

请简述理由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鱼塘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后被桑树吸收利用,同时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植物不能利用热能。

(2)上述生态系统中的CO2被桑同化后碳元素的直接去向是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一部分被蚕和鱼同化,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从中可看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3)某兴趣小组对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同化能量

呼吸消耗

分解者利用

7.5×105J/(cm2·a)

4.25×105J/(cm2·a)

2.84×105J/(cm2·a)

2.25×104J/(cm2·a)

1.3×104J/(cm2·a)

5.5×103J/(cm2·a)

1.8×104J/(cm2·a)

1.1×104J/(cm2·a)

1.4×103J/(cm2·a)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生物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还有一部分因未被吸收而被分解者利用。

从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需改进的做法是适量增加蚕和鱼的养殖量。

24.(2018·河北省衡水一模)某鱼塘生态系统具有由5个种群构成的捕食食物网,这5个种群及其固定的能量(单位略)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能量

70.8

246.1

216.56

8.6

1540.8

(1)该鱼塘生态系统中共有4个营养级。

表中未体现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表中乙和丙所示种群是该鱼塘的饲养对象,则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理由是乙和丙种群固定的能量一部分来自饲料,但这部分能量值表中并未给出。

为了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可采取的措施是人工捕捞一部分甲和丁。

25.(2019·东城区高中期末)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恶性入侵有毒杂草。

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研究。

(1)紫茎泽兰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入侵后影响本地生物,建立新的群落关系,这种群落的变化过程称为演替。

(2)研究人员首先采用样方法调查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以确定群落类型。

再分别选取不同群落类型的样地各5个,调查地表昆虫种类,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群落类型

未入侵

44

111

轻度入侵

30

85

重度入侵

41

100

①分析可知:

紫茎泽兰入侵初始会导致昆虫的种类减少。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改变,进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

②随着入侵程度加重,本地昆虫开始从行为、生理生化等方面适应紫茎泽兰,紫茎泽兰的天敌种类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二者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共同进化。

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可用于生物防治的昆虫提供依据。

[解析] 

(1)紫茎泽兰为草本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入侵后影响本地物种,建立起新的群落关系,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

①据表可知,紫茎泽兰入侵造成地表昆虫的种类减少。

可能是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竞争,使得本地植物的种类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了本地昆虫的多样性,使之降低。

②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不断增加,与本地昆虫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这一过程属于共同进化。

26.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表中的A、B、C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单位:

102千焦/(m2·年)

Pg

Pn

R

A

157.8

65.0

92.8

B

870.7

369.4

501.3

C

211.5

20.1

191.4

(1)据表分析回答:

①能量流动是从A、B、C中哪个成分开始的?

为什么?

[答案] B B所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②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2)据图分析回答:

①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②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先出现草本植物群落,再出现灌木群落,最后出现乔木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

该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③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大直至稳定,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

④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土壤(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

[解析] 

(1)①表中B所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开始。

②B生产者的Pg为870.7×102千焦/(m2·年),A、B、C三者R的和为92.8+501.3+191.4=785.5×102千焦/(m2·年),Pg大于R(A+B+C),即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故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

(2)①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为群落水平结构。

②b~d段,从各种植物出现先后时间推断演替的过程是:

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

该演替是在保留土壤条件或者种子等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为次生演替。

③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越来越多,最后趋于稳定,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

④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决定。

27.在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态系统中,首先迁入的是B种群,3年后迁入了C、D两个种群,5年后迁入了A种群,如图甲所示。

上述五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乙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该生态系统群落的生物,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有分解者。

(2)该食物网中,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有C和D、A和C。

(3)5年后,B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种内斗争加剧、C、D种群与B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

(4)第13年B种群数量骤减,较短时间内A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为增加。

(5)E种群同化的能量为6×1010kJ,B种群同化的能量为3×109kJ,A种群同化的能量最多为1.8×109kJ。

[解析] 

(1)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题目中的E为生产者,A、B、C、D为消费者,因此,还应有分解者。

(2)由图示可以看出,C和D捕食E,同时C又捕食D,A和C捕食D,同时A又捕食C。

(3)B种群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增长。

一般情况下,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空间、资源、天敌等,但是在本生态系统中没有捕食B的个体,因此应从空间、资源的角度分析,即从种内斗争与种间竞争两个方面来分析。

(4)B种群数量骤减,会使得流向C、D种群的能量增加,进而引起A种群的数量增加。

(5)若使A种群获得的能量最多,应按最短的食物链、最高的传递效率进行计算。

E种群同化的能量为6×1010kJ,则传到第二营养级B、C、D的最多能量和为1.2×1010kJ,由于B种群同化的能量为3×109kJ,则C、D最多同化的能量为9×109kJ,流入A种群的能量最多为1.8×109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