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
结合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或人,数出1~10各数。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会口头用1~10个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根据场景图所提供的信息,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教学难点:
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数数的素材。
儿童乐园是儿童喜欢的游乐场所。
选择这个场景中的物体或人让学生数一数,符合刚入学儿童爱“玩”、熟悉“玩”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感到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主动参与观察和数数等活动。
2.把数数与具体数量的认识相结合。
数数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之一,数一数也是计数和认数活动中最为基本的方法,而实际情景中的数数活动离不开物体的具体数量。
教材通过巧妙的场景设计,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一些具体的数量,如3匹木马、4架飞机、5只蝴蝶、7朵花等,知道表示物体的数量,通常需要把数和合适的单位名称结合起来,这就为今后的学习做了有效的孕伏。
3.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场景图下面把同类物体或人用“小图”呈现出来,要求学生画出相应个数的点来表示物体的数量,根据给出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的物体(或人)。
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又能使学生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感悟数的抽象过程。
4.相关教学建议。
教学时,要从情景入手引导学生数数,并注意组织交流。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使他们产生兴趣。
在学生交流数数结果的基础上,可以组织他们按照物体或人的数量的多少,从小到大再分别数一数、说一说。
接着观察前三幅小图里的圆点,让学生说说每幅小图画的是什么,下面的圆点各是什么意思。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小图里的物体在场景中找一找,依次说一说。
结合找、数、说的过程,画出缺的圆点,或说出与圆点对应的空白小图中应该是什么、有多少个,体会圆点的个数就表示物体或人的数量,感受从具体的人或物体抽象到圆点再抽象到数的过程。
有关场景图的教学环节完成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再数一数教室里、校园里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鼓励他们用画勾或画点等不同方式将这些物体的个数记录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这些活动,因为这既是数学实践的过程,也是熟悉校园环境的过程。
第二单元比一比
一、教学内容
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
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比较,获得知识。
教材从生活场景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直接要求学生对相应人或物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做出判断。
2.重视比较方法的引领。
一方面。
教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比较方法,如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用简易的天平作为比较轻重的工具等。
另一方面,注意通过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或采用更为灵活的比较方法,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
如“想想做做”第3题比较3条线的长短,就需要在数一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再如,“想想做做”第5题比较3个杯里水的多少,就需要综合考虑水面高度和杯子粗细这两个因素。
3.相关教学建议。
教学例题时,要重视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方法。
仔细观察例题的场景图,说说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然后选择相关物体引导学生依次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想想做做”的第1题可以让同桌同学互相合作,按要求做一做,再交流比较铅笔长短的过程和方法。
要适当指导比较3支铅笔长短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哪支铅笔最长、哪支铅笔最短”的句式表达比较的结果。
第2题要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思考过程。
讨论思考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图意,明确1个菠萝比1个梨重,1个梨与2个桃一样重;而1个梨与2个桃一样重,就表明1个梨比1个桃重。
由此,对三种水果的轻重做出正确的排序。
第三单元分一分
一、教学内容
按一定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
2.使学生在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活动内在的逻辑型。
3.使学生在连线、涂色、整理以及相应的交流活动中,初步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
按照同一种标准对给出的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把一些物体按不同标准依次分类。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实际,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会分类。
例题所提供的场景图左边是分层摆放的各种玩具,右边是分层摆放的各种书籍。
这种场景既是生活中能遇到的,也蕴含了丰富的有关分类的信息。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不仅能感受和认识分类,而且能体会分类的作用,而这些认识和体会是进一步学习分类的直接基础。
2.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供学生分类的物体。
一年级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很多事物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选择怎样的事物供学生认识和学习分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方面要尽可能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相对比较熟悉的事物,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适当拓展知识面,以发挥数学学习的多重价值。
3.采用合适的活动形式和练习形式,以便于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分类活动。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比较少,识字量也非常有限等实际状况,教材除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或直接动手进行简单分类之外,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连一连、圈一圈、涂一涂等形式完成对相关物体的分类。
4.相关教学建议。
例题教学的重点是体会分类的作用以及分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这里都有什么物品。
然后组织讨论:
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分成了哪几类?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
货架上的物品共有两大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书籍。
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这些玩具是怎样摆放的?
分成了哪几类?
书籍呢?
最后还要启发学生说说把物品分类摆放的好处,从而使他们认识到:
把物品分类摆放,一是显得有条理,二是便于顾客挑选。
教学“试一试”时,先要帮助学生弄清题意,知道要用连线的形式把图中的树叶分在三个框里。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连一连,并指名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做“想想做做”时,要重视让学生实际动手分一分,以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第四单元认位置
一、教学内容
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这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现实空间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辨认左右方位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突出对左、右方位的体验和辨认。
教材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和简便易行的活动,它们都以辨认左、右方位为重点。
例如,例题所提供的场景图中可以用左右来表达位置关系的就有:
同桌的两个学生、课桌上的书和练习本、讲台上的书和粉笔盒等。
2.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为帮助学生正确辨认左、右,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借助对左手、右手的已有认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例如,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说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等等。
3.恰当控制学习难度。
由于判断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时,会涉及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涉及以谁作为判断的主体等问题,其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避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教材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通过直接观察辨认相关的位置关系,从而恰当控制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相关教学建议。
教学例题时,重点应指导学生分清左右。
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明确判断左右的基本方法。
例如,发言时要举右手,写字、抛物时通常用的也是右手。
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把句子说完整,感受左和右表示的是物体(或人)的位置关系。
“想想做做”的第1、2题要组织学生按照要求充分地进行活动。
其中,第1题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集体跟着做;也可以让学生几人一组,由其中一人发出指令,其余同学按指令完成动作。
第2题适宜分组开展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组织交流时,要注意让座位相邻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谁,以帮助他们在此过程中初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但这种相对性不要求学生从理性层面加以认识。
第5题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操作,由一人提出要求,另一人按照要求摆,其余同学做裁判。
还可以适当改变要求,让学生再次操作。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一、教学内容
1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大小比较。
本单元的内容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认识1~5,例1:
1~5各数的认、读、写,例2:
认识几和第几。
第二段认识0,例3、例4:
认识0,例5:
认识=、>和<,练习一。
第三段认识6~9,例6:
认识6~9。
第四段认识10,例7:
认识10,练习二。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数的含义、写数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分段安排1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把1~5和6~9各分为一段,使认数的学习相对集中。
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集中认识几个连续的数,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数的内在联系,体会数的顺序,加深对数的含义的理解。
2.突出数与生活的联系。
一方面,教材依据数来源于数,选用学生熟悉的、能够接受的生活素材作为认数的题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联系现实的生活情境,在数物体个数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数;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的过程。
教材在教学数的认识时,一般按“在实际情景中数数——用数珠表示数——认数字——写数”这样的顺序安排,既便于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人数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具体含义,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
3.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十分重视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除了联系实际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外,在认识了1~5以后,安排教学几和第几的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教材还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大小概念,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4.设计多样的练习形式。
教材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技能。
5.指导学生规范的写数。
教材在例题里,对每个数的写法都先做出示范,再让学生沿虚线描出数,最后在“日”字格里独立书写,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工整地写数。
6.相关教学建议。
教学例1时,要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数过程。
首先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经历具体的数数活动,体会相应各数的实际意义。
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图中画的是些什么,说一说各有几个,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数一数。
在整个教学中要重视突破写数这一难点。
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写数,要把数字写规范、写工整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写数之前,要指导学生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教学写数时,要把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演示清楚,说明要注意的地方;学生写数时,要注意观察学生是怎样写的,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要让学生在观察、数数和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呈现的画面,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用几和第几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明白一共有几人买票,某个人排在第几,或者排在第几是谁。
在此基础上提问:
几和第几意思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认识到:
“几人”指的是一共有多少人,“第几个”是指其中的某一个。
还可以安排几名学生排成一队,或结合教室里某一排座位的情况,让学生仿照说一说,进一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要让学生联系具体情景认识0的含义,重点突出“一个也没有要用0表示”。
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例3的场景图,说说每只小兔采了几个蘑菇。
再根据学生的交流,分别用3、2、1表示三只小兔采到的蘑菇个数。
当说到最右边的小兔一个蘑菇也没采到时,及时说明一个也没有要用0表示,并写出0,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
学生单独写0会有一定的困难。
要着重说明从哪里起笔,按怎样的顺序运笔等,指导学生把0写得流畅一些。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一、教学内容
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在具体情境中识别这些形体。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形”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判断相关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直观认识相应的形体。
教材让学生从常见的积木游戏中感知物体的不同形状;在分类观察、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形体,进而分别介绍这些形体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2.恰当控制教学要求。
由于这部分内容只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所以教材不要求学生描述上述形体的特征,只是要求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诸如连线、分类、识别等活动。
这样做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3.相关教学建议。
教学例题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形成表象——揭示名称”的过程。
课前可以准备一些积木玩具,在教学时利用这些积木,让学生先分小组搭积木,说说各是用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这些积木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再让学生取出其中的一些积木并按照形状分一分,从而引出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引导分类时,可以在讲台上分别出示这四种形体,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在小组里把形状与教师手中相同的形体放在一起,分成几类。
接着让学生依次看一看、摸一摸每类物体,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点,初步形成不同形体的表象。
随后抽象出相应的直观图形,说明其名称。
在此基础上,可以由教师说形体名称,让学生拿出相应的积木,或者由教师出示不同的积木,让学生说出名称;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还在哪儿见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帮助他们加深认识。
完成“想想做做”时,要让学生通过辨认、交流,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连一连,再指名说说不同物体各是什么形状。
第2题可以先引导学生联系刚刚学习的内容,讨论图中物体可以分为哪几类,再让学生分别数一数、填一填,并进行交流。
第3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围绕“是怎样想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第七单元分与合
一、教学内容
2~10各数的分与合。
本单元的内容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2~5的分与合,例1:
教学4的分与合,“试一试”:
指导探索5的分与合,“想想做做”第1题:
自主探索2、3的分与合。
第二段6、7的分与合,例2:
教学6的分与合,“试一试”:
指导探索7的分与合,练习三:
巩固2~7的分与合。
第三段8、9的分与合,例3:
教学8的分与合,“想想做做”第4题:
自主探索9的分与合。
第四段10的分与合,例4:
教学10的分与合,练习四:
巩固8~10的分与合。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分物体的具体活动,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分与合,能根据要求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或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探索10以内数不同分发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
3.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相关数学思想的渗透以及有序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在具体的分与合的操作中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10以内数的分与合,包括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以及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这是“分”与“合”思想的具体应用。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教材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把分与合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认识“分”的同时也体会“合”。
教学4的分与合,,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教学5的分与合,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由“分”的结果直接说出“合”的答案,是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教学6、7、8、9、10各数的分与合,教材所安排的例题只讨论“分”的问题,而把“合”的情况留给学生独立感悟。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体会学习过程,沟通知识联系,积累学习经验。
3.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4.在感兴趣的氛围中,提高练习的效率。
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应该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
练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经常变换练习形式,如安排“对口令”设计“猜一猜”“蚂蚁回家”“找朋友”等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练习氛围,激发练习兴趣,提高练习的效率。
除此之外,教材还通过比较开放的活动安排,鼓励师生自行设计一些活动形式,把数的分与合作为一项基本功在课堂内外自主开展练习。
5.相关教学建议。
教学第34页例1时,不能仅局限于4的组成,还要充分关注分与合的思想以及研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等,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其他各数分与合的学习。
基于此,例1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分实物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教学第35页“想想做做”时,先要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探索2、3的分与合,在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熟练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
第2题要按照教材提供的练习形式,组织学生充分参与对口令游戏。
可以同桌两人一组,按教师指定的数,边摆边说。
如,教师指定4,先有一个学生摆出1个圆片,并且说:
“我出1”。
另一个学生接着摆出3个圆片,并且说:
“我出3。
”然后两人共同说:
“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
”也可以由两个人约定一个数,再进行对口令游戏。
教学第36页例2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在认识2~5各数的分与合时所获得的经验,自主进行探索。
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分一分。
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并将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
第二步,看一看。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体会分物体可以有序地进行。
第三步,填一填。
要求学生根据插图中的每一种分法,填写右边的图式,并根据一种分解推想出另一种分解。
教学第36页“试一试”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的方法和活动经验,引导他们展开数学思考活动。
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例如,一共有几个圆片?
图中的小女孩和小男孩各是怎样分的?
从而体会图中蕴含的排列规律,学会有序地操作。
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各种不同分法,完成书上的填空,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
同时,提醒他们由填出的一种分法推想出与之相关的另一种分法。
最后,还应让学生有条理、完整地说说7的各种分解情况,帮助他们有序记忆。
教学8的分与合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此前学习中积累的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
教学可以分四步进行:
一是提出“8可以分成几和几?
用花片分一分”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
要提醒学生有序操作,并结合每次操作说一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
二是在操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适当整理操作的结果,以加深对整个操作过程的体会,并为随后的抽象活动提供清晰的表象支撑。
三是引导学生练习前面的操作、交流活动,在课本上有序地填出分的结果,实现由分实物到分解数的抽象。
四是启发学生思考:
看着这几种分解情况,你还能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推想出8的另外三种分解,实现对8的分解的完整认识。
10的分与合虽然单独安排例题,但从图上分珠子到分解数,再到通过推想有序记忆,都是让学生独立完成的。
因此,教学10的分与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主动进行操作,并通过抽象和推理,理解并掌握10的分与合。
第41页“想想做做”要鼓励学生按要求自主进行练习。
第1题要引导学生联系10的分解去思考。
第2题是“凑十”练习,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充分参与游戏活动,熟练掌握10的分与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的“凑十”打好基础。
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内容
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有关加、加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分五段安排:
第一段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例1: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例2:
和例1相应的减法,例3、例4:
有关0的加、减法,练习五。
第二段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例5:
得数是6、7的加法,例6:
和例5相应的减法,练习六。
第三段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例7: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例8:
用括线和“?
”表示的实际问题,例9: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练习七。
第四段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例10: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例11:
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练习八。
第五段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例12:
连加,例13:
连减,例14:
加减混合,练习九,单元复习。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