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北京的春节.docx
《六年级北京的春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北京的春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北京的春节
六年级北京的春节
篇一: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设计提要:
教学本文主要遵循:
首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感受入手,再通过自学了解老北京春节期间的活动,从而再品一品老北京过春节的年味,最后从整体上揣摩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通过读、思、议、品,领悟简洁朴实的语言、独特的写作方法和老北京丰富多彩的年文化。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写了老北京人如何过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
本文作者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习惯。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语言简洁,耐人寻味,反映了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能力目标:
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过春节,对有些习俗也很了解,所以对文章内容很感兴趣,因为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自然,所以没有难懂的词句。
但是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和感悟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将会成为学习难点。
教前准备:
学生搜集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教师准备歌曲《恭喜发财》和动漫童谣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播放歌曲《恭喜发财》)同学们,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的情景?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
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
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
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动漫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齐读。
4、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
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
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
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二)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
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
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④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①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
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
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
喜庆、团圆;初一:
悠闲、快乐;十五:
红火、美丽。
④再读一读,讨论、交流:
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⑤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
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
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⑦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⑧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引导想像:
还会有哪些花灯呢?
除了灯,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⑨总结:
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
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腊八一段,思考:
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
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
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
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
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再现:
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
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节日集锦:
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16、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篇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教案
北京的春节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腊月、展览、翡翠、万象更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难点)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收集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积累:
春联:
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
财源广进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
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
万事如意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
喜迎新春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
家和万事兴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2、板书课题、读课题。
“北”啊,右边在写的时候,稍微高一些,会更好看。
节字请大家注意,它的最后一笔,咱们如果留出一个小尖儿,会更好看一些。
咱们一起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腊月、展览、翡翠、万象更新”等词语。
2、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初步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三、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引领自学,质疑合作
师导入: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目标吗?
就让我们走进字里行间,一步一步的来吧。
请看:
出示自学指导
(一):
1、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把这些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分钟)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
2、精讲释疑,训练点拨
(1)、检测课前预习:
腊月、展览、翡翠下旬熬夜蒜醋掺和娴熟板栗元宵风筝饺子拌嘴万象更新截然不同各形各色
a、带音我会读。
齐读—指名读,纠音—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b、去音我会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d、我会写。
”熬粥”的”熬”字,左上方的一竖不能和下面的一撇连成一笔;”醋”字的左边不能写成”西”。
e、听写。
纠错。
f、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都要知道,待会我们再一起在具体的句子中理解它们。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领自学,质疑合作
出示自学指导
(二):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思考: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依次写了哪几个日子?
其中略写了哪几个日子?
详写了哪几个日子呢?
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5分钟)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
2、交流反馈:
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谁来说说?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北京的春节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谁来说说?
师:
是啊!
美好的事情总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
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依次写了哪几个日子?
生:
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
师:
其中略写了哪几个日子?
生:
腊月二十三、正月初六和正月十九。
师:
详写了哪几个日子呢?
生: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
师:
你发现作者在写这篇课文时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
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生:
有详有略。
师(板书:
表达特点以时为序有详有略):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谁知道?
生:
这样表达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
序,课文重点描写了“腊八节、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这四个日子,其中你最喜欢哪个日子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
(时间顺序)(详略得当)
七、课时作业:
一、给下列词语标上拼音。
间()断铺()户掺和()分()外初旬()寺观()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篇三:
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西王排小学
冯
英
新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喜庆气氛,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二、过程与方法:
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多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句子、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真切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
力。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地表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分清详略。
2、自由读课文,形成画面感,表达自己的初步感受。
教具:
搜集有关北京春节的照片,老舍的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
教
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们知道哪些呢?
你们说这些节日中最隆重的是什么节日呢?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的人民过春节的习俗是不一样的,谁来说说我们这儿过春节的习俗?
2、教师总结:
过年讲究的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凝聚。
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
带着美好的心愿辞旧迎新,但是每个地方的习俗又有差异。
3、教师出示有关北京春节的照片。
这就是老北京过春节,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乘坐“老舍号”高速列车走进北京,去体会一下京味的春节好吗?
4、学生介绍老舍。
二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老北京的年味。
1、教师导读:
请同学结合课文插图,自读课文。
要求:
读通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检查掌握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指明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这一课生字较多,而且有些字比较难写,你是怎么记它们的呢?
(同学自由讲记忆的方法,老师总结)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教师导读:
老北京的春节充满了喜庆、团圆、祥和的氛围。
文章篇幅长,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为我们介绍老北京的春节的呢?
2、再读课文,画出表示阶段性的词语,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小组合作完成。
3、指小组汇报:
(腊月、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4、教师小结:
春节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地拉开了序幕,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按照年前、过年、年后的顺序来找出相应的段落。
5、指名反馈:
年前:
第一段——第六段
过年:
第七段——十二段
年后:
十三段
6教师小结:
同学们,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我们介绍了老北京年前、过年、年后的景象,我想这些景象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选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三个阶段给你的整体印象吗?
7、指名反馈:
年前:
繁忙
过年:
热闹
年后:
平静
四合作探究,深入了解北京的年味。
1、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走进老北京的春节。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教师出示表格)
3、集体反馈,完成表格。
4、教师:
老舍先生用饶有北京味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