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5115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docx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

1、分组交换的特点:

高效;灵活;迅速;可靠;因特网核心部分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分组交换网有交换节点。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

一个互联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

3、自主是指计算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所有计算机都是平等的。

自主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扩大共享资源的地域范围、提高可靠性、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提供各种通信服务、提高可扩充性

5、通信消息可归纳成连续消息和离散消息。

连续消息是指状态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消息,离散消息是指状态可数或离散的消息。

6、信号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该信号的波形可以表示为时间的连续函数,数字信号是指幅度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

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定义:

层次结构和协议的集合构成网络的体系结构。

它的两个两个概念是:

协议、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或协议体系结构。

8、协议可定义为统管两个实体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组规则、标或约定。

协议的三要素:

语法、语义、计时。

9、协议体系结构就是不把整个通信任务只交给一个模块去承担,而是交给采用结构化方式构成的一组模块去完成的结构。

10、层次分解(分层)的优点: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兼容性好、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11、数据通信研究的内容分为:

数据传输、数据编码、数据交换。

12、为何要对数据进行编码?

一是为了适合传输媒体特性,便于远距离传输;二是为了去掉数据的冗余信息,提高数据输出的信息率;三是为了保证通信系统传输的可靠性,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

13、数字传输具有以下优点:

(1)数字技术的优势;

(2)数据完整性;3)带宽的有效利用;(4)安全性与保密性;(5)统一性。

14、请分析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优缺点?

异步传输:

控制简单,但效率低、速度慢;同步传输:

效率高、开销小、适合大数据块的传输,但控制比较复杂,如果传输出错,则需要重新传送整个数据块。

15、设计数据传输系统时,考虑的关键的内容是那两个?

传输速率、传输距离。

数据传输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远,传输效果就越好。

16、与传输媒质和决定数据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是那三个?

带宽、传输损耗、干扰。

17、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波形传输速率C=2WlbM(baud))

18、信噪比(S/N)dB=10log(信号平均功率S/噪声平均功率N)

19、接收器接收信号的成功率主要由那三个因素决定?

信噪比S/N、数据率、带宽。

20、数据传输质量指标是有:

传损耗、延迟畸变、噪声、信道容量。

21、信道容量C是指在给定条件下,通过指定的通信路径或信道所能够获得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22、与信道容量C相关联的4个概念是?

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噪声、差错率。

23、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基本调制技术有那3种?

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移键控PSK。

24、编码的2个主要技术?

脉冲调制PCM(PCM的基础是采样原理)、增量调制DM。

25、数据传输两种差错是?

帧丢失和帧破坏。

26、三种ARQ标准是?

停止等待ARQ、还回N帧ARQ、选择重发ARQ。

27、最简单的差错检测机制就是在数据块的末尾附加奇偶检验位。

一般情况下,偶检验用于同步传输,奇检验用于异步传输。

28、循环冗余检验是一种最常用的、最有效的差错检测编码。

29、FCS是帧检验序列(详见P62-63)

30、HDLC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站点、两种链路设置、三种数据传送操作模式。

31、三种站点是主站、从站、混合站;两种链路是不平衡设置、平衡设置;三种模式是正常响应方式NRM、异步平衡模式ABM、异步响应模式ARM。

32、什么是数据透明性?

使用为填充后,在帧的信息字段中可以插入任意的比特模式的性质。

33、比特填充的过程是指在一个帧的传输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之间,每当出现5个1后,发送器就会插入一个附加的0。

34、异步传递方式不是基于HDLC的,而是基于一种称为信元的全新的帧格式,它的使用的处理开销最少。

ATM有虚通路和虚通道。

35、多路复用的主要方式有:

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OM、空分复用SDM。

36、多路复用技术的依据是信号分割原理,它的目的是诶了充分利用信道的带宽,提高新到的传输效率。

37、目前常用的TDM是哪两种?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38、根据每一时隙存放的内容,TDM有两种形式,是哪两种?

比特交错、字符交错。

39、比特交错TDM用于同步终端系统,字符交错TDM用于异步终端系统。

40、比特交错实现较为便宜,能提供较快的同步和较短的传输延迟;字符交错具有较强的抗突发干扰能力。

41、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的技术缺陷是时延问题,常用的三种缓冲技术是同信道传输、异信道传输、降低时钟,减缓数据吞量。

前两种技术用于控制异步终端的数据流,而后一种技术用于同步终端的数据流。

42、CDM和CDMA分别表示什么?

码分复用、码分多址。

43、扩频同信常用的两大类:

直接序列扩频方式DS-CDMA,跳频扩频方式DS-CDMA。

44、CDMA系统的重要特点: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而且还必须互相正交。

45、两个不同站的码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S和T的规格化内积为0,公式见P86的4.2.

46、CSMA/CD的全称是:

代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式多址接入方式。

(CSMA的基本原理见P93)

47、CSMA/CD的控制规则增加了那三点?

边说边听LWT、强化干扰jamming、基本等待时间BWT。

48、令牌Token,又称为什么?

它的两个术语是?

令牌也称为‘通行证’或‘标记’;它的两个术语是‘闲令牌’和‘忙令牌’。

49、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由OSI参考模型中那三层组成?

由OSI中的低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组成。

50、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三个主要技术是?

传输媒质、拓扑结构、媒质访问控制方法。

51、局域网的典型特性是什么?

搞数据传输率、短距离、低误码。

52、常用的局域网媒质访问控制技术有?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技术、令牌控制技术、令牌总线控制技术、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技术。

53、局域网中常见哪几种拓扑结构?

局域网中常见的拓扑结构有:

总线拓扑、星状拓扑、环状、分层星状拓扑(树状拓扑)和星状总线拓扑等。

54、在IEEE802系列标准中,MAC和LLC两个层次对应OSI/RM中那个层次?

数据链路层。

55、逻辑链路控制(LLC)层的主要功能是?

(1)完成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一条点-点或多点链路上的数据帧传输控制、

(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56、LLC层的两项附加功能是?

(1)数据报服务、

(2)虚线路服务

57、IEEE是什么?

IEE是世界上局域网全局地址的法定管理机构,它负责分配地址字段的个字节的前三个字节(即高24位)。

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即低24位)是可变的,由厂家自行分配。

58、交换式集线器的主要特点是:

所有端口平时都不连通。

59、接入网(AccessNetwork,AN)是信息传送通道的“最后一千米”,是电信网的一个组成部分,负责将电信业务透明传送到用户。

60、电信网从地理上可分为核心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按功能分为传送网、交换网、接入网。

61、光接入网的参考配置:

OLT光线路终端,ONU光网络单元,ODN光分配网络,AF适配设施,S光发送参考点,R光接收参考点,V与业务节点间的参考点,T与用户终端间的参考点,a是AF与ONU间的参考点。

67、解释下列名词的意思?

EFC前向纠错、OAM运行、管理和维护、PCS物理编码子层、PMD物理媒质相关、CMII千兆比特媒质独立接口、OTL光线路终端、PHY物理层、RS调和子层、MDI媒质相关接口、ONU光网络单元、PMA物理媒质附属。

68、网络层向传送层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类?

虚电路、数据报服务。

69、出现资源拥塞的条件是:

∑对资源的需求>可用资源

70、路由选择算法的要求是:

(1)正确性和完整性,即能正确而迅速地将分组从源节点传送到目标节点;

(2)简单性,实现方便,相应的软件开销少;(3)健壮性,即能适应网络拓扑变化(如某节点损坏)和通信量的变化而能选择新的路由,不致引起作业的夭折;(4)稳定性,算法应是可靠的,即不管运行多久,保持正确性而不发生震荡;(5)公平性和最优化,要保证每个节点都有机会传送信息,又要保证路由选择最佳。

71、路由选择可分为:

非自适应路由选择(静态路由选择)、自适应路由选择(动态路由选择)。

 

二、简答题

1、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是什么?

试举例加以说明,并比较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解答:

模拟通信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也即该信号的波形是连续的,可表示为时间的连续函数;数字通信传输的是数字信号,也即该信号的幅度不随时间作连续的变化,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一般取两个离散值“0”和“1”)。

比如固定的电话通信就属于模拟通信,GSM和CDMA移动通信则属于数字通信。

模拟通信的优点是信道的利用率较高,缺点包括:

抗干扰能力弱、保密性差、设备不易大规模集成及不适合计算机通信飞速发展的需要等。

数字通信的优点包括:

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设备易于集成,并且便于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处理等,它的主要缺点是所有的信道频带比模拟通信宽得多,因而降低了信道的利用率。

但随着信道性能的改善,这一缺点会逐渐得到解决。

2、画出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并说明每一部分的功能。

解答: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其中,信息源和受信者分别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变换器是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反变换器则是将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受信者可以接收的信息,信道是信号传输的载体,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噪声将对信号产生干扰。

3、比较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

解答:

(1)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是在源端和目的端间实时地建立起电路连接,构成一条信息通道,专供两端用户通信。

通信期间,信道一直被通信双方用户占有,通信结束,立即释放。

线路交换的特点是:

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有序,但线路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适合计算机网络。

(2)存储转发交换是在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

存储转发和电路交换的主要区别是: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报文或报文分组)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要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收、差错校验、存储、路选和转发功能。

存储转发交换包括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

(3)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送,无需事先建立线路,事后更无需拆除。

它的优点是:

线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响小、可以实现多目的报文;缺点是:

延迟时间长且不定、对中间节点的要求高、通信不可靠、失序等,不适合计算机网络。

(4)分组交换中数据以短分组的形式传输,分组长度一般为1000字节。

如果发送端有更长的报文需要发送,那么这个报文被分割成一个分组序列,每个分组由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组成。

分组交换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类型:

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

分组交换的优点是:

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经济,但存在如下的缺点:

有一定的延迟时间、额外的开销会影响传输效率、实现技术复杂等。

4、比较TCP/IP协议集和ISO/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调制解调属于哪一层次?

解答:

1、TCP/IP协议集由以下5个相对独立的层次构成:

物理层、 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连层、 传输层和 应用层。

2、OSI参考模型由7个层次构成:

(1)  物理层涉及在物理媒质上非结构化比特流的传输,处置访问物理媒质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2) 数据链路层使经过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