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5089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docx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

试卷类型:

B卷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

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C=12,S=32,N=14,

Na=23,Cl=35.5K=39,Ca=40Mn=55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陶瓷都要使用石灰石做原料

B.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

C.“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方案符合上海世博会实现“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的目标

D.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答案】B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陶瓷都要使用二氧化硅做原料,故错误。

C、焚烧或深埋都会造成污染,故错误。

D、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故错误。

2.纳米是长度单位,lnm=10-9m,当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会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如由铜制成“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下列关于“纳米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B.“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去电子

C.“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D.“纳米铜”的还原性与铜片相同

【答案】D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纳米铜"只是物质的长度变小,但不影响其物理性质,故选D。

3.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由2Cu+O2==2CuO可推出同族的硫也有Cu+S==CuS

B、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可表示为PbO·Pb2O3

C、Na能与水反应生成H2,K、Ca也能与水反应生成H2

D、C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故S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SO3和O2

【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A、硫和铜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故错误。

B、Pb3O4应写成2PbO.PbO2,因为铅只有正二价和正四价,故错误。

D、S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SO4,故错误。

4.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

Na+、NH4+、SO42-、Cl-

B、c(H+)=1×10-13mol·L-1的溶液:

Na+、Ca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Na+、Mg2+、NO3-、SCN-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

H+、Fe2+、SO42-、Cl-

【答案】A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

B、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不能共存,故错误。

C、硫氰根离子和三价铁离子能生成络合物,故错误。

D、酸性条件下,二价铁离子能被硝酸根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故错误。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FeS+2H+=Fe2++H2S↑

B.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Fe3++Cu=Fe2++Cu2+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Al3++2SO2-4+2Ba2++4OH-=2BaSO4↓+AlO-2+2H2O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Ca(OH)2溶液混合: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

A、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故错误。

B、电荷不守恒,故错误。

D、生成氢氧化钠不是碳酸钠,故错误。

6.下列各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的是()

高温

A.B.Fe2O3+2Al====Al2O3+2Fe

C.CaH2+2H2O===Ca(OH)2+2H2↑D.3NO2+H2O===2HNO3+NO

【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

2,故错误。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

2,故错误。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

2,故错误。

7.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AlC13B.Al(OH)3C.A1D.A12O3

【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质量相同的几种物质,铝的物质的量最多,所需氢氧化铝的量最多,故选C。

8.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下该晶体能导电B.K3C60中碳元素显-3价

C.K3C60中只有离子键D.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A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B、K3C60中C60显-3价,故错误。

C、不仅含有离子键还含有共价键,故错误。

D、12C是元素不是单质,所以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错误。

9.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

水玻璃、水银、水煤气②电解质:

明矾、冰醋酸、石膏

③酸性氧化物:

CO2、CO、SO3④同位素:

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

C80、金刚石、石墨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②⑤⑥D.②⑤

【答案】D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①中水银是单质,故错误;

③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

④2H2是单质不是元素,故错误。

⑥液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故选D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①用50mL量筒量取5.2mL稀硫酸;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10mL0.20mol/L高锰酸钾溶液;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⑥配制245mL0.20mol/L的NaOH溶液用250mL容量瓶。

A.①②③④    B.③④⑥C.③D.③⑤⑥

【答案】B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

1用10mL量筒量取5.2mL稀硫酸,故错误;

②苯和四氯化碳互溶,所以不能分离,故错误;

⑤不能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故错误;

11.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2+离子中的元素R可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

若把1.2×10-3mol[RO(OH)2]2+还原,需要消耗6mL0.2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则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

A.0B.+2C.+3D.+4

【答案】D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设反应后的化合价为X,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得0.006L0.2mol/L2=1.2×10-3mol(6-x),X=+4,故选D

12.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K+、Al3+、Mg2+、NH4+、Cl—、SO42—、HCO3—、MnO4—离子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Na+、Al3+、Mg2+、SO42—B.肯定有Na+、Mg2+、Al3+、Cl—

C.肯定没有K+、HCO3—、MnO4—D.肯定没有K+、NH4+、Cl—

【答案】A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溶液无色说明不含高锰酸根离子;

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说明含有铝离子和镁离子,不含铵根离子;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含有钠离子。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钾离子。

13.现有1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30mol·L-1,c(Cl-)=1.20mol·L-1,要使Mg2+完全转化为Mg(OH)2且与Al3+恰好分开,至少需要1.00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80mLB.100mLC.120mLD.140mL

【答案】D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使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镁和偏铝酸钠就可将其分开,根据题意知铝离子的浓度是0.2mol/L,氢氧化钠和镁离子是2:

1反应,和铝离子是4:

1反应,所以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06+0.08)mol1mol/L=0.14L=140m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NO2和N2O4的混合物46g中约含有2NA个氧原子

C、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2

D、标准状况下,80gSO3中含3NA个氧原子,体积约为22.4L

【答案】BC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3NA,故错误。

D、标况下,三氧化硫是固体,故错误。

15.下列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

一定含有SO。

B.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

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还原性比Cl2强

【答案】CD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A、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沉淀,故错误。

B、能形成酸雨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故错误。

1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100.0mL3.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

B.用40.0mL10.00mol/L的盐酸与10.0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C.标准状况下,将1.0g铝片投入20.0mL18.40mol/L的硫酸中

D.在50M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1.2mol氮气和3mol氢气合成氨

【答案】A

【21世纪教育网牛哥小弟解析】B、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故错误。

C、铝片和浓硫酸能产生钝化现象,故错误。

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完全耗尽,故错误。

17.已知:

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kJ·mol-1

H+(aq)+OH-(aq)===H2O(l)ΔH=-57.3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