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847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docx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新加坡作家协会

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构:

新华文学的文化属性与认同

许福吉

一、从身份认同、本土认同到多重认同意识

新加坡华文文学,是继承中华文学而衍生发展的海外华文文学的一支,它不但融合了中华传统与现代文学的精华,还形成了具有本土框架与全球性的后现代文学特质。

回顾新加坡历史,独立以来,移民、国家认同与文化属性,一直是新加坡华人急于探索的瞩目课题,从移民、乡社认同、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国家认同到阶级身份认同等课题,一直不断被讨论,也不断有人提出新的看法。

(王赓武2002)中华传统文化的危机与重建、南洋景观与都会图像,一直是新华作家书写的主题。

不少作家借文学的象征意义,表现华社在语言和文化上所面临的危机意识,他们希望通过多元方式的阐释,建立一个结合本土、放眼环球的历史与文化认同的想象共同体。

这种认同,是一种多重的身分认同,借此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

相对于英文作家,当他们在创作时,往往不自觉地深感殖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尤其受英文教育的精英知识分子,更认同于西方与殖民主义的文化属性。

1

在认同概念与文化属性还不大为人们使用之前,南洋华人的认同意识基本上有两种:

中国民族主义认同与历史认同,可是到了后来,移民才渐渐地倾向于接受多重认同。

(王润华2002:

239)以新加坡为例,不少华人发现,需要在同化与融合之间作出选择,这就需要对文化采取更为灵活与更高瞻远瞩的态度,亦需要一种新的华人文化认同。

(王润华2002:

244)研究文化认同回归理论的学者认为:

一个国家民族的体系认同,是通过历史与文化的统一要求,在社会中建构而成。

2文学是文化和历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建构与形成,与她走过的历史、展现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潜藏在语言、文字与意象之间的文学作品,是汇聚成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元素,一如脉搏在手腕律动,血液在体内循环不息。

本文尝试从本土的理论框架,进一步说明新华文学的文化属性。

框架(Framing)原是建筑学上所谓的构筑名称,或称框架构造(belfry),应用到文学作品的理论上,与中国传统的义法说不谋而合。

3爱德华塞依特(EdwardSaid)在借框架构造来谈论英文文学的框架与建构时,特别使用重新建构(Configuration)与改变构型(Transfiguration)来说明文化属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爱德华塞依特认为:

文学经验的重新建构与新文化的重新建构,是新文学创造的一个重要过程。

(Said1992)新华文学作家的队伍壮大,有土生土长的老中青一代,也有不少最后选择在新加坡定居的南来作家。

他们定居岛国,放眼世界,心怀寰宇,期盼通过文学笔调的关怀模式,对多元文化体系、社会环境变迁、都市意识形态,作出深切的回应和反思,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文精神,保持着作家一贯自身的人文尊严。

4

二、从狮城、鱼尾狮到家在新加坡

独立前的新华文学作品,集中表现了南来移民寻找国家认同与文化归属的意识;独立后的作品则流露出国家认同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少作家在作品中追寻美好家园,已渐渐摆脱移民的叙述母题,转向维系中华文化属性的课题,如文化情结、人文关怀、社会存亡、危机与矛盾等叙述策略。

从铁戈《我们是谁》所呐喊:

“我们是谁/我们是赤道的土地上/生长的孩子/我们是被镣铐锁住的苦难的人民”5到王昌伟的散文《结束》所说:

我其实越来越不肯定,“国家”是不是组织人类社会的最佳形式,所以这与爱国无关,而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

(王昌伟2004)可看出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国家认同、意识形态与叙述策略的不同。

开埠以来,新加坡就一直与南洋热带的浪漫文学有缘。

传说在十三世纪,沙尼拉乌他马王子到新加坡岛旅游,他惊奇地发现了岛上一只浑身红色的狮子,于是他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新加坡拉”,意思是“狮城”,开启了传说与神话之旅。

在作家的文学想象中,南洋早期的新加坡渔民,一直是海盗的窝巢居民,他们以杀人和杀鱼过日子,海洋是他们又恨又爱的伴侣,他们经常利用这小岛平分赃物,直到苏门答腊(Sumatra)王子来了以后,才改变他们的漂泊生活。

长风阁在他的散文《狮子城身世掠影》中,描写了神秘的狮子城人民的生活:

老人家们煞有其事地回忆说,有个苏门答腊(Sumatra)王子在淡马锡看见一只异兽。

手下告诉王子,那兽是一只狮子。

于是,狮子有幸成为十二世纪这栖于太平洋的岛屿的名字:

新加坡拉(Singapura-“Singa”是“狮子”,“Pura”为“城”之意)。

接着王子便在岛上建立起新加坡王国(KingdomofSingapore)。

(长风阁2001)

在这篇散文中,长风阁赋予狮子华族文化的属性,认为要不是这狮子承传了中华文化中吉祥物的历史缘起,恐怕会因为民族文化的敏感而引起争端,甚至担心民俗文化会在狮城消失,长风阁说:

要不是承传了狮子为吉祥物这个历史的缘起,恐怕因民族文化敏感症所可能引起的争端,即使死狮子活狮子能一概获得赦免,在农历新年的狮子城里,可能再也听不到舞狮的锣鼓声了。

(长风阁2001)

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岸以后,很快就把新加坡发展成一个大商港,实行英国法制体系,移民也日渐增加,长风阁《狮子城身世掠影》写道:

英殖民主义者在新加坡坐上了总督的宝座,但并非夜夜笙歌、无所事事。

英国人准备了各种开发新加坡的软件,包括设立一个代表各族的聚落委员会、一套法律、警察制度、建设道路、码头和房屋、设立学校、开拓转口贸易、发展种植业……许多商人来自四方八面,争相到狮子城作生意。

新加坡,海之众子中的佼佼者,很快地便繁荣起来了。

(长风阁2001)

新加坡一步一步走上繁荣,“狮城”如“鱼尾狮”,从一个人烟稀少的渔村,一跃为声名远播的重要港口,鱼尾狮渐渐成为新加坡的标志。

“鱼尾狮”的意象,可说是结合传统与现代、南洋与都会图像的最佳说明。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仍是政府与民间认为最能代表新加坡的象征图像,从它的雕像被迁徙到更重要的新加坡河口枢纽,可知道它的首席地位,而鱼尾狮的冒险与奋斗的精神,说明了新加坡人具有东西方文化的进取与奋发的精神,也一再肯定新加坡是一个结合西方法治体制与东方价值观的社会,新加坡不少作家,通过多种不同的传说与象征,来表达多元社会所寻找的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便是鱼尾狮身的化身。

6

从鱼尾狮扩大到都会图像,不断有新加坡作家把城市的景观、人物、神话、建筑等,通过散文的文字记载,流传下来,让我们看到狮城的前身今世。

由新加坡作家协会出版的《新华文学》季刊、新加坡作家丛书系列、《城市的呼吸》(赵丽宏、许福吉2002)和《新加坡的99幅文学风景》(刘瑞金2004)等文学刊物与选集,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少新加坡老中青作家,在书写狮城社会环境与景观的变迁,已转向多重与多元化的认同,这些作品可说是狮城的文学风景,也可说是新加坡的缩影,让我们感受到新加坡华文作家对这片土地的关爱。

这些散文作品如林高《三顾克拉码头》、民迅《美世界小镇》、李永乐《开门》、罗伊菲《何处无知音》、希尼尔《荒凉自一个华丽的世纪初》、黄志伟《新山水诗》、周兆呈《老照片》、陈志锐《城市解毒五帖》、尤今《家在新加坡》、邢济众《满园春色》、淡莹《把森林还给众鸟》、芊华《都市的声音》、张千玉《惊梦三断》、蔡宝龙《闹市秘园》、陈华淑《狗、落叶》、郭永秀《葡萄架与夜来香》、君绍《灿灿的云山》等,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股南洋雨林与国际现代都会交融的风味,作家们怀念小镇、学校、码头、闹市、秘园、名胜、古迹、庙宇、乡村等,在新建筑中憧憬与等待未来的挑战,在新旧交替行吟之间,文字中总流露了浓郁的文化情愁。

民迅《美世界小镇》是一篇怀念小镇生活的散文,文章重现与重构了新加坡武吉知马路的美世界旧日小镇,全文充满着对生活的憧憬,他说:

由于得天独厚,当新加坡全国不断的发展,辗地机把郊外的小镇一个个辗成平地时,美世界小镇却能屹立不倒,且能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迈步向前,确实是可喜的事。

现在的小镇,已踏踏实实的成为郊外的一个“迷你”城市了。

自从裕廊区发展为工业区后,小镇已在寻找它的新的生活方向。

现在,它和全国各地一样,负起了建设国家、促进经济繁荣的任务。

小镇,愿您继续繁荣成长,并愿你永远保有纯朴勤奋的精神。

阅读上述文字,不难发现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意念,有一种醇厚的本土气息,当我们置身在重建与消失的场域中,引动我们在文字中思考与寻找的,是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

林高《三顾克拉码头》写三次拜访新加坡的克拉码头,不但流露了作家关心本土文化的感情,也提醒我们要保留传统文化,林高认为克拉码头既要有南洋的色彩,也要有西洋的情调;既要有东土的神韵,也要有西方的文明;既要传统,也要现代,然而,他也要我们追溯先人事迹,惦念祖先的情怀,他说:

如果你觉得苦心孤诣营造出来的文化气息得扎扎实实根植于泥土里,才能生存发展,文化不会在商业交易中形成,它只能在生活里茁壮成长,那么,恐怕就会忧心忡忡,望门兴叹了。

毕竟,新加坡河是有魅力的。

它功成身退,眼看着即将归隐去了。

一声呼唤,它换个角色,站在舞台上,又漂漂亮亮地演下去。

人生有多长,它的生命就有多长。

三十年后,新加坡河又换个什么角色与我们见面,谁知道呢?

(林高2001)

曾经有人指出,新加坡用一代人时间,让自己脱离后殖民期贫困的国家,是世界史中最独特的经济发展案例,那么多年过去了,全球化、科技化使我们迈向现代化,我们获得更多,但相对的,我们是否也同时失去了更多?

人在新加坡,面对世局的瞬息万变以及人事的几经沧桑,有时的确令人措手不及,而多思善感的作家,总爱感慨今非昔比,对保留本土文物,宣扬温故知新,一直是大家努力的目标。

三、从南洋热带雨林图像到国际花园城市

南洋、殖民地、多元文化与现代化都会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提供了新加坡作家不少写作素材,形成独特的南洋与都会图像。

许多作家,在热带雨林的熏染与多元都会文化的冲击下,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早期的散文作品如蔡欣的《街戏》、符气南的《帐篷·鼓声·宴会》、葛凡的《中元节忆旧》等,展现出新加坡是一个多元共存的国家,社会活动多姿多彩,经过多年的繁衍与演化,形成独特的南洋华族文化属性。

一般游客在抵达新加坡后,常会被一路上两旁的翠绿树木和鲜妍的热带花朵给吸引,顿然觉得这是亚洲少见的花园城市,刘蕙霞的散文《新加坡有多绿》正是描述新加坡如何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港口,7转变为工业化的现代城市,又获得花园城市的美誉,她认为新加坡人其实是付出很大代价与努力的。

李永乐的散文《锐变三十年》写新加坡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认为有些人不禁陷入迷思,在反省在弃旧迎新的同时,他认为我们到底获得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而得失之间,该如何界定生命价值的“亏损”和“盈余”。

他说:

环境和社会的变化就更加明显了,假如你曾去国数十年,回来以后必定惊觉,几乎所有的“可视记忆”,比如旧建筑和老街,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个岛国上都已被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崭新而陌生的外在与内在。

(李永乐2004)

从新华散文创作的背景与现象来看,其题材、思想、风格与新加坡的国家建设与发展有密切关联,许多作家从早期的“移民身份”与“南洋色彩”,渐渐转变到“国家认同”与“国际都会文化”。

然而在新旧交替之际,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物质科技,常处在相互对立的局面,新加坡作家,经历了多年来的传承,十分重视本土框架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形成新加坡国家文学的一部分。

这在客观上也鼓励更多新加坡评论家去研究本地文学现象及其作品。

(古远清2003)文学创作不是孤立、无意识或无目的的,它有一种社会性和目的性,新华作家在散文作品中留下了一定的烙印,具有中华文化属性,包括其用途及深层含义。

8文化属性能反映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具有民族特色的遗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研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实物资料。

文化属性的范围很广,可表现生活习俗、文化风尚,涉及到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既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又反映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

因此,它对于了解不同族群人民习俗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生活及文化状况,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料。

作家既希望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立国际化形象与地位,又希望我们能保有南洋的文化传统,因此在新旧交替更换之中,内心常有许多挣扎,许多作家对乡村生活十分怀念,感叹时代的变迁把他们童年的欢乐给带走,陈志锐《永不迁徙的版图》、文恺《夜探故居岁月》、石君《女皇镇与我》、谢清《故居,一把湮远的回忆》、莫河《凤凰园里的童年》、洪生《那竟已不在的儿戏》等,敏锐地觉察到社会高度发展与物质文明所带来的损失,作家的童年往事,只能在文字里回味。

陈志锐在《永不迁徙的版图》说:

对于许多深邃温暖的往时往事,我总是怯弱地将之轻轻藏匿于回忆的底层,深怕一个不轻意地翻开,现实现世的空气会无情地把曾经的美丽氧化,为时空距离的美感铺上一层时光的锈。

说艰难,因为愈是美丽,潜藏得就愈隐蔽;说是易事,却是因为翻开后的汹涌,竟是如此自然地澎湃在纸上,荡漾在字里行间。

(陈志锐2001:

39)

随着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新华作家感受到南洋景观发生显著的变化。

作家们从甘榜、亚答屋、锌板屋,搬进政府组屋,走上现代化都市的生活。

陈清业《水源区上空的彩虹》写道:

新加坡是一个弹丸小岛,土地面积狭小,岛上没有高山大河,然而新加坡中部广大的水源区的上空兴建“树顶吊桥”(TreeTopWalk),那不就是在我们有限的土地上,开拓出更广阔的旅游空间吗?

尤今《家在组屋》写有人把新加坡的政府组屋比喻为“鸽子笼”,主要是因为组屋是一户挨一户、一家接一家,紧紧密密的挤在一块儿的,可是她和家人由三房式的组屋,搬到四房式的,再由四房式的组屋迁入五房式组屋,愈住愈宽敞、越住越舒适,她感性地说:

现在,母亲坐在栽满了鲜花的阳台上,享受着徐来的清风,回首前尘,总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

“啊,总算熬过来了!

从尤今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在建国前所历经的风雨,由抗日到光复,由反殖到自治,再由新马合并到走向独立。

作家以传统、清雅、温柔敦厚的儒家文化精神,抵抗物质文明的侵袭,是散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向度和理性主题。

通过这些书写与建构,一种有深度的共同体逐步形成,这也是一种集体记忆的文化行为,可以抵抗失根、失忆的物质洪流,在多元环境下,仍保持着自身文化身份的意义与功能。

四、从南洋文艺铁塔到国际滨海艺术中心

回顾早期不少新华散文的创作,都紧密配合编辑们的口号“把南洋色彩放进文艺里去”,从《新国民日报》副刊《荒岛》到《南洋商报》副刊《文艺周刊》,本土作家都希望“同在高椰胶树之下,以血汗铸造南洋文艺的铁塔”。

9早期史学家对南洋的定义多以地理概念为主,认为南洋就是指南方的海洋,(许云樵1961:

3)其实“南洋”独特的地方,除了政治与地理概念外,文化属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多元种族的文化与生活习性、习俗,热带雨林的大自然现象,这在作家笔下,都形成一幅风光奇异的南洋风味,同时也赋予了另类文化属性,如王润华的散文《後殖民的榴槤滋味》把南洋的水果写得十分形象生动,他说:

榴槤是热带水果之王、山竹是王后、红毛丹是妃子、波罗蜜与尖柏达是皇亲国戚。

这些水果都是跟随榴槤的成熟季节而一齐出现。

可见英国殖民者在开垦果园时,已对热带水果作过详细的研究。

如果所种的果实成熟季节不一,而果园地点偏远,对人力资源也不合经济管理,这些也经过精心设计。

这和他写《沉默的橡胶树》给“南洋带来无尽财富”,写《雨树》的人文关怀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润华认为雨树最能表现南洋的人与万物的生态与文化,他说:

新加坡原是一个热带雨林的小岛,植物的天堂。

即使今天,植物还是茂盛地生长着。

置身在植物的天堂里,我最大的享受,是观察植物的个性与生活,聆听植物与鸟群风雨的对话。

(王润华1981:

21-34)

在《在橡胶王国的西岸》一文,王润华把橡胶树比喻为新加坡早年的拓荒者,同时也是经济的生命线,他说:

橡胶树是早年开拓南洋勤劳的华侨之化身。

绿色的橡胶树从巴西移植过来后,再依靠华人移民的刻苦耐劳,才把南洋时代的蛮荒,毒蛇猛兽,原始森林,通通驱逐到马来半岛最险峻的主干山脉上。

(王润华1981:

21-34)

除了王润华,不少作家也从热带雨林的植物、飞禽、水果、生活习俗等取得灵感,创作大量富有南洋色彩的精美散文,例如林臻的《火焰多多缀满枝》与《喜啖榴槤六月香》写热带的红毛丹树与榴槤树、莎克的《椰树》写童年乡间挺拔的椰子树,南飞雁的《九重葛》写九重葛光焰夺目与旺盛的生命力、李艺《椰林满园的樟宜村》,描绘了一幅南洋乡间景色,从不同的角度拼凑成独特的南洋图像。

与南洋风味十足的散文对比,2002年新加坡人翘首期待的滨海艺术中心,便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这座文化坐标有人管它叫大榴槤,因为它的外型框架,像两瓣打开的大榴槤壳,具有独特的南洋风味。

榴槤是热带水果中的果王,而艺术中心的意义,在于把新加坡发展为一个国际都会,具备世界一流的基础建设和具竞争力的经济,同时也将文化艺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在《荒凉自下一个世纪》中(希尼尔2003:

65),希尼尔说:

我们拥有第一远瞻的艺术抱负(复兴文艺),第一荒芜的文学园地(以经济效益的方程式推算)、第一繁忙的艺术码头(每年有定期的舶来展)。

只可惜,这些都不像是影响或引导一个人文心态与心境的主要因素。

我想,也许我追寻的仅是一个精致的文学心灵,即使处身于一个纷扰的大环境里。

(希尼尔2003:

116)

希尼尔指出,网路科技支配的时代,也许能赋予文学正面的冲击,相对地也给很多人带来负面的隐忧,认为作家以文本形式出版,依旧有它的人文功能,文学不会消失,除非人类的心灵出现枯竭状态。

五、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同一性

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新加坡朝向先进国际都市迈进,全国上下,正在为国际化与全球化做积极的准备,都会文化(cosmopolitanism)已经在这里开始萌芽。

10在接受新事物与排除旧包袱的时候,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物质科技常出现相互对立的局面。

散文创作文类(literarygenre)(杨牧1995),最能表现作家这方面的个人体验与感受,且逐渐形成社会上一种人文力量与意识形态,有学者用“文学体制”来强调这种面向。

11在华文文学世界里,这种散文文类中的人文关怀类型,最能看出其现代社会体制现象,它能发挥文学可能具有的特殊性质与功用,我们循着这一轨迹,亦可浏览散文作品的流变、特征与规律。

新加坡作家在这座城市中吐纳呼吸,从感知、感受到感觉,我们与城市一起生活、成长,将担心化为关心,将关怀化为关爱。

作家通过文学的笔调,把生活经验与感受记录。

自从新加坡政府宣布“文艺复兴城市报告书”之后,文化艺术上的人文关怀,成了学术界与报章上关注的课题,不少文章讨论如何加强人文关怀,寻找消失的文艺复兴城市。

在内容题材及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其独具的特质,与早期南来的作家相比,更具有本土性,其变化和发展都相当巨大。

独立前的题材多反映殖民统治下的人民生活,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劳作者的同情、对殖民统治的愤怒情绪溢于言表。

而独立后的作品,心态截然不同,由侨民转变为国民,他们心中的国家已不再是中国,而是新加坡。

有了文化认同感和生命归属感,又目睹了国家走出种种困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华散文家笔下的题材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观。

世界各地人民对新加坡的赞语,最常听到的是:

新加坡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

大部分来自四方八面的旅客,都是从《新加坡年鉴》与旅游资料去了解新加坡,我们在经济、政治、商业和社会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允许我们用文学角度,去认识新加坡。

新加坡这座城市,和万物一样,静静地在蜕变,一如生命的荣枯与社会的变迁,作家们在文学里寻到了永恒。

从散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的文学风景,感受到新加坡的文学气息。

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作家希望更多人去阅读文学作品,如同呼吸一般自然,也如同呼吸一般舒畅。

新华文学,作为一种后殖民文学,它具有移民殖民地后殖民文学属性。

不少新华散文作家,虽然接受的政治体系与社会结构都是英国殖民文化的遗产,但在表现上却因为不同模式与典范,产生不同的散文。

新华散文作品大都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为主轴,强调人的个体价值,提升生活素质和美化人生为散文的基本素材,将散文的人文关怀,推向一个极高的境界。

不少新华作家,在新加坡时并不在意国家与身份认同,也不曾思考南洋的文化属性,可是一旦离开自己的家园,就开始思念与思考这片养育和成长的南洋,黄向京散文《你是南洋人吗?

》通过几个不同的角度,写新加坡青年在离开新加坡之后,对南洋的看法与产生了归属,她指出有朋友在德国某小镇念书几个月后,一边大喊欧洲沉闷乏味,一边开始想念南洋的夜市人气、热带植物,她认为南洋热带雨林的植物野性得毫无理由,不像欧洲的植物都经过人工的规划。

(黄向京2004)当自己身处在新加坡时,黄向京觉得“南洋”离她很近,却又似乎很远,谈不上对它的了解,甚至有更多偏见、误解,她认为只有搁下偏见,才能看见。

所以她说:

每一步通往它的路,一点点地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那样谦卑、平和、知足、热情、坦荡、迷人。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南洋,充满慵懒热软的情调,在纷纷扰扰的世界过家常日子。

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常年是夏,温暖肥沃,雨水充沛、蕉风椰雨、草木茂盛、瓜果飘香,衣食无忧,养成南洋人温和热情、知足常乐的性格。

每年季节风一吹,海面上的船只络绎不绝,印度人、中国人、欧洲人曾来来往往,带来贸易、移民或殖民、战争,却从不曾夺走这里的悠闲节奏与情调。

(黄向京2004)

黄向京特别强调南洋多元种族、语言、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南洋人的多样性、差异性与包容性,并提出了“文化多样性的背后也是文化的同一性”。

这就好比新加坡的组屋,各色人等同住一个屋檐下,皆大欢喜又面目不清地混杂一起,南洋的色彩是那样的多元混杂,却又相互纠缠,久之成了一件不折不扣的“百衲衣”。

(黄向京2004)

六、从文学创作到文化建设

结合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新华作家在态度、评价及情绪倾向等方面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就是独具一格文化特色。

(覃光广1988:

115)新华作家以关怀社会为出发点,以促进社会和谐,以生活愈加美好为原则,用散文理性与感性的笔调,记录一个时代与城市的变化,构成一道独特的南洋与都会景观。

12中华文化的精神本质是以人文关怀为本位,也是传统散文作家的文化使命。

人文关怀与现代科技格格不入,主要原因是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永无休止,而事实上,人的欲望又是永远无法得到最后的满足,因此文化素质与人文关怀在间中就显得十分重要,13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郭令裕在接受《华商》访问时,对人生价值观、文化建设、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全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要走向成熟,就必须借助文化的再提升。

因为事实证明,只有文化素质达到相当水准的社会,人们才有涌泉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

他说:

因为创新与突破的源泉,来自于感性的、抽象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技能教育所能培养的,而是需要进行综合的,长久而深入的文化教育……没有必要总是说我们的历史短,没有文化根基;没有就去创造,即使从现在开始也不晚。

新加坡作家从创作内涵到散文叙述,都蕴涵着后现代所谓平面拼图的深度和意义。

他们通过散文拼凑的片言只语,加上诗的想象与意境,跨越自身环境与语境,自由开放地抒发、辩论、推敲、修正、反对,保持一种人文的关怀,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解嘲,不断让脑力激荡思考,具有散文普遍理性的文学特质与后现代的历史观和认知地图。

14这种认知,近似当今亚洲知识份子所担心美国文化入侵所带来的隐忧,其中涉及所谓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全球主义(globalism),身处岛国,心怀寰宇,如何呈现多元形态的同时,又寻找本土与全球的牵引,正是新华散文寻求辩证与滤清观念,为自己定位的最佳说明。

有人说新加坡是一个体系严密、思想拘束的社会,一针见血地道破了新加坡文化建设与人文关怀方面的的不足。

其实从新华散文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印证新加坡社会其实还是开放自由的,作家可以自由地选择创作题材(甚至多元语言),表达对社会的愿望与看法。

从新华散文的人文背景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华文散文作品的内容与风格,逐步发展成一种将本土文学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