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72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案1.docx

《学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案1.docx

学案1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2、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3、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学习重点:

知道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地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如何认识西藏的和平解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学生观看第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

(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问、回答)

3、简答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时间和意义?

(二)巩固训练

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共同纲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大陆全部解放

6.今年(200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

( )

A.30周年  B.40周年  C.50周年  D.59周年

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8、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

2、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

3、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学习重点:

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学习难点:

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一、二段归纳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时间和司令员。

2、简述抗美援朝的经过及结果。

3、在抗美援朝涌现出了以、为代表的英雄人物,他们有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巩固训练

1、.抗美援朝发生在(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刘伯承  D.彭德怀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抗美援朝D解放战争

4、1950年10月以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刘伯承

5、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附近

A汉城B副山C金边D“三八线”

6、黄继光是什么战役中的战斗英雄

A上党战役B辽沈战役C上甘岭战役D淮海战役

7、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雷锋D赵尚志

8、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课题】: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3.了解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情况。

  【学习重点】:

土地改革运动。

【学习难点】: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涉及的内容繁杂,许多措施不易理解。

【自主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土地改革的背景: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落后的根源。

  2.颁布的时间:

_________年_____月。

  3.颁布的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颁布的目的:

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__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___开辟道路。

  二、土地改革运动

  1.土地改革的开始:

_________年冬。

  2.土地改革的总政策:

依靠_________、_________,团结_________,中立_________,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生产。

  3.土地改革的内容:

没收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

_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5.土地改革的意义:

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发展;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

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的收刮,长期战乱。

  2.措施:

没收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________________;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___________国家机构所需经费。

  3.结果:

__________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课堂达标】: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中国土地法》B《中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是()A新解放区B少数民族地区C老解放区D台湾地区

  3.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A1950年B1951年底C1952年底D1953年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5.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课题】: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学习重点】: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学习难点】: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自主梳理】: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编制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参考___________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止时间:

__________年——__________年。

  3.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__,建立国家____________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_____________成分的比例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水平。

  4.成就:

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_________________已初步建立。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

__________年9月;地点:

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

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选举_____________为国家主席,_____________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_______________为国务院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三大改造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⑴起止时间:

__________年——__________年。

  ⑵形式:

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_____________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⑴形式:

_______________。

  ⑵结果:

__________年,基本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___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初级阶段。

  【课堂达标】:

  1.当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一词经常见诸报端,它最早出现于()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我国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B集中力量发展民用工业C集中力量发展工业D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4.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政权同国内反动势力的矛盾B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中国人民与国际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_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_________年。

  

第7课  全国大动乱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经过、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灭亡的标志。

“二月逆流”。

2、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好转原因和文化的革命发动的原因,认识它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学习重点: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二月抗争。

学习难点:

认识文化的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危害

学习过程

回顾课文1、原因:

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做出错误判断。

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2、导火线:

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________>》3、开始标志:

1966年,《》、《》的发表。

3、全面夺权:

1967年“_____革命”。

4、1967年2月,谭震林、_______、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等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

5、最大冤案:

1968年,_______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成为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附:

1976年逝世的领导人周恩来(1月8)、朱德(7月6)、毛泽东(9月9)

一、巩固训练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争上来

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C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3、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原因()

A修正主义B自由主义C“两个凡是”D坚持社会主义

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年颁布的第四部《》。

5、1980年,党中央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6、比较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不同之处(从时间、内容、意义、结果)四个方面

【课题】: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学习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学习难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中共八大决策未能执行。

  

  【自主梳理】: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

  ⑴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结果:

大批不具备条件的土法炼钢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严重失调,同时导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行。

  2.人民公社:

  ⑴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结果:

人民公社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危害:

造成了1959年——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4.国民经济的调整:

  ⑴时间:

_____________年。

  ⑵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恢复:

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复苏。

  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时间:

1957年——1966年。

  2.英雄模范人物:

“铁人“——____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

  A过渡时期总路线B第二个五年计划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D新时期总路线

  2.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办起人民公社的地方是()A农村B工厂C部队D机关

  3.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是在()

  A1959年B1960年C1961年D1962年

  4.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一课时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经济形式的恶化、国民经济的破坏和复苏;周恩来调整经济和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能力培养:

1.感知“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理解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的相互关系。

2.讨论两个反革命集团先后覆灭的原因以及“文革”的历史教训。

情感、价值观:

认识动乱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学习重点】:

动乱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学习难点】:

理解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的相互关系。

结束:

①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标志性事件是1971年的________事件。

②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恢复,形势明显好转。

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A、_____________奠定了粉碎“四人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群众基础;B、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____________”的结束。

巩固训练:

1.“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是()

A、中央政治局        B、中央文革小组C、中央书记处     D、国务院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3.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三"事件②"四五"运动③《五·一六通知》,文革开始

④"二月抗争"⑤粉碎"四人帮"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③④①②⑤    

4.某报报道:

“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这是发生在()

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5.“世界屋脊”西藏有了公路与祖国内地联系,始于()

A、西藏和平解放时B、“一五”计划完成时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6.材料:

4月4日,是中国农历丙辰年——也就是龙年的清明节。

首都群众悼念周恩来的活动达到高潮。

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数,达到200万之多。

……天安门前200万之众的人民运动,和全国人民在各地举行的悼念抗议活动,写就了一首壮怀激烈、气势磅礴的正气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请你说出这是什么事件?

(2)这场运动有什么意义?

7.列举文革期间出现的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名称。

第七课全国大动乱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经过、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灭亡的标志。

“二月逆流”。

2、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好转原因和文化的革命发动的原因,认识它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学习重点: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危害、“二月逆流”

学习难点:

认识文化的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危害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⑴阅读32页第一段说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开始标志。

⑵阅读32页第二段回答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斗争的?

⑶阅读33页A找出文化大革命被哪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

他们灭亡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B回答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为什么有一定好转?

二、合作交流

⑴我的问题是

⑵我们的问题是

⑶老师的问题是:

A结合前一章相关内容和本课动脑筋思考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B思考既然老一辈革命家反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为什么错误在当时得不到纠正呢?

三.巩固训练

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源是()

A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式估计过于严重。

B党内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C左倾错误发展到一阶级斗争为纲

D当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2、文化大革命中,与周恩来一起扭转经济下滑局势的人物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叶剑英D华国锋

3、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年十月中共中央粉碎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4、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约五千亿元,这十年间我国经济也有一定发展,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六、当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是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课时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

能力培养:

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情感、价值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学习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习过程

回顾课文内容试着填写以下知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_________的方针。

②关于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使人们认识到,_____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

_____ 年底,地点:

北京

3、内容:

①思想上:

全会重新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总方针:

提出_____________ 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

(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___________的新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