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新发展.docx
《中医护理新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新发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护理新发展
中医护理新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西医护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它与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相吻合。
中医护理以更符合国人的优势,受到民众的肯定和广泛推崇。
因此,继承、发展、构建中医护理模式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纵观中医护理的发展历程,由于长期处于医、药、护一体的状态,致使中医护理学在内涵和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模糊观念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各地对中医护理模式的研究及探索进行了尝试,取得一定的成绩。
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但如何有效促进辨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临床中医技术参与率和辨证施护质量,一直是困扰各级中医护理人员的难题。
近年来有专家对中医护理模式的框架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对在新形势下怎样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及技术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但尚未形成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模式来指导临床中医护理工作。
各家学说如下。
护理程序的应用:
王敏提出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以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
陈颖提出将国际通用的护理诊断与中医护理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护理程序中医化,实施四诊-辨证-施护-评价的中医特色护理程序。
陆静波将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有机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护理,是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并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制订护理计划,再进行实施及护理效果评价。
环境形神护理:
潘海蓉等在进行中西医护理模式的对比研究中发现,近期国外学者提出的生命过程模式、适应模式、行为模式和自我照顾模式4种护理模式概念,与相对应的中医4种护理模式概念,即“天人和一观”、“脏腑整体观”、“摄生观”和“七情、食疗观”,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提出中西医护理相互借鉴,有利于护理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两者更好的结合,以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
吴继萍将望、闻、问、切等中医基本理论与护理学知识相结合,护理程序与辨证施护相结合,护理技术操作与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相互补,根据其证候的不同实施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模式就是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辨证施护为根本,以扶正祛邪,正护、反护,标本缓急,同病异护,三因制宜等为原则,实施的人、证施护,情志调摄,饮食护理和按摩、推拿、功能锻炼等独特护理技术,以达到帮助患者扶助正气,祛除病邪的目的。
一直以来,我国中医护理工作者为此不懈努力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尚未完成脱离经验模式的局限。
因此,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编写适合护生、护士应用的教材;其次健全系统、规范的中医护理模式评价体系,使之从经验型转化为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有利于质控的独具特色的中医护理模式;第三,在各中医院、中医科切实实行辨证施护,在社区广为推行辨证施护;第四,向民众大力开展辨证养生,辨证防病、治病健康教育,以发展我国的中医护理,强壮国人体魄。
中医护理新发展
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医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对中医护理的理论、临床、科研及教学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笔者查阅了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以来的“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等10余种杂志中的中医护理方面的文章近500篇,并进行分类和归纳,以期为中医护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整体护理与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而中医护理模式的发展也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护理为中心到目前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三个阶段。
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观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有着天然的联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于临床,将对中医护理起到促进作用。
在护理病人时,中医护理注重护理对象的整体性,进行全面护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观与中医整体护理观的概念是一致的,也是与中医整体观是统一的。
可见整体护理观已成为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随着护理学新理论、新知识的发展,人们将不断研究并完善中医护理理论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整体护理模式,以推动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中医整体护理质控评估体系的设置、行业内规范化以及中医护理病历的内容、格式的具体要求等问题是建立这一护理模式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医医疗强调辨证论治,辨证施护亦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提出护理的基本法则,再根据这些法则按照“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制定出理、法、护一致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护理专家们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医病证的护理分科已越来越细,在中医诊疗活动中,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在具体的病种下进行辨证施护,即在“辨病施护”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护”,如中风病人的辨证施护、老年胸痹临证的护理等。
“辨证施护”与“辨病施护”相结合是目前临床中医护理的常用模式,也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
在中医诊疗活动中,人们是通过症来辨病与辨证,因此根据中医对病、证、症的关系,有人提出了“病、证、症”结合的中医护理层次观,即辨病护理、辨证护理、对症护理,这3个层次进行有机结合,提高了中医护理水平,具有可操作性的优点。
随着整体护理与“辨证施护”的开展,有关方面的辨证施护书籍、标准护理计划、标准教育计划亦越来越多和完善。
在护理工作中以八纲确定疾病,分析归纳疾病属哪一纲是辨证施护的初步工作,下一步工作是通过将具有普遍性的八个证候类型制定系统的观察要点,结合天文、地理、人际、社会方面的知识,提出科学的中医护理理论体系,进而对每种病证定出标准的中医护理计划。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护理发展的趋势
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的需要,也是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飞速发展的需要。
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探索,提示这一护理模式具有疗效快、预后理想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来缩短病程或缓解西医治疗的副作用。
如对化疗病人实施中医护理改善化疗副作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进行中药熏疗缩短病程并缓解治疗副反应等。
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替代现代护理技术,以提高护理质量。
如用中药排气法代替胃肠减压用于胆囊手术的病人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术后腹胀、恶心、呕吐方面效果好、并利于手术操作;用水针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疼痛,取得比注射镇痛剂好的效果等。
进行中医护理理论的探索,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工作方面,中医护理诊断的确立,为中医护理走出国门做好了铺垫。
中医护理诊断与现代护理诊断的不同之处是把PES(问题-原因-症状)公式化为PE(问题-原因)或SE(症状-原因)公式,关键是E(原因)部分有所区别。
这种区别(原因)是运用中医理论来分析考虑的,依不同病因而施护,体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
如现代护理的诊断中有:
营养失调/高(或低)于机体需要量;而中医护理诊断则为营养失调/与阴(阳)虚体质、清(温)补饮食缺乏有关。
这样的诊断更符合机体的情况,措施也有针对性。
中医护理的发展趋势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形式,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指导护理,将中西医护理结合起来,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有待探讨。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其防治的根本在于运用中医药的理论整体调节,恰好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的优势。
展望
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要求中医院护理管理部门重视提高中医护士的中医理论水平,并能结合临床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搞好中医护理的科研工作。
中医药要走向现代化,和国际接轨,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护理也是一样。
尤其是中医护理,她是祖国的魁宝,她的潜能不可低估,一旦得以开发,将为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中医护理新发展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
它融汇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今天,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它仍然充满活力,造福人类,并已逐渐被西方医学所理解、重视、研究、采用。
对祖国医学宝库中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认真学习、理解、继承、发展和创新。
认识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学科发展方向,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中医辨证施护:
所谓辨证施护就是以整体观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推理、辨证得出所属何病、何证,从而提出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辨证施护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能辨证地看待病与症之间的关系,一种病可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又可以出现相同的证,故在临床护理中,常采取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注重个体的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是建立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之上的。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都有很大的影响。
中医择时服药护理:
择时服药的机理根植于中医阴阳学说的观念,以及人体内阴阳变化调节的规律性。
强调根据人体气血盛衰变化,阳药用于阴时,阴药用于阳时,升药用于降时,而降药用于升时,根据八纲辨证确定服药的温度,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服药原则,以提高药力等等。
中医护理操作灵活多样:
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热熨、熏洗和气功等等,其中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和创举,通过对人体体表的刺激,进行整体调节,疗效明显,适用范围广泛。
这些技术操作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
目前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使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针灸已被逐步纳入医疗体系中,成为现代治疗学的重要内容。
中医养生保健优势
养生,古代又称“摄生”、“养性”、“卫生”等,是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达到维护身体健康和延长寿命的行为过程。
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养生保健护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的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
自5黄帝内经6开始,历朝历代的医学著作中,有关养生的论述数不胜数。
其中的很多精华时至今日仍然值得借鉴和发扬,如顺四时,治未病;宜饮食,和五味;节房劳,保阴精;适劳逸,勿过用;调情志,贵恬愉;避邪气,防传染;发机先,治未病;慎服药,重自调;康复则,养和得;养生观,时、地、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渴望健康长寿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中医养生保健护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目标的实现。
思考与展望
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学科体系伴随着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学科体系。
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吸取营养,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同时注重验证更多、更有价值的传统的护理方法,实现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飞跃,使中医护理技术更科学、安全和有效,从而增强了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2.优势互补,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都有各自的认识方法和理论体系,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也都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但它们在护理目标上都是以研究人体为对象,都是探索维护人类对健康问题的客观规律,都是共同参与并担负着保障人民健康的任务。
因此,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之间,不是相互排斥、歧视或相互取代,而是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中医护理必须坚持主体发展与开放兼顾的原则,广泛开展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协作研究,不断自我完善。
3.加强与国际间及地区性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医护理学术的繁荣与发展中医护理走出国门,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进展使一些先进经验和信息为我所用;同时,也应向国际护理界广泛宣传中医护理,让世界了解中医护理,让中医护理为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
还应加强与港、澳、台护理界的联系与交流,以繁荣和发展中医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护理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快学科建设,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是展现中医护理优势的首要任务,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勇于开拓创新的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专科护士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专科护理领域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使专业护理知识不断积累,护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
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方向是一致的。
因此,在临床建立中医专科护士培养体系,造就一支具有中医特色的高水平护理专业队伍,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理论发展、临床实践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