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12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春季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课题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统节日、古代发明、建筑、绘画等几方面来突显传统文化。

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走进生活,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

目标

1.认识50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石匠、设计、创举”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文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3.理解背诵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收集中国传统的发明、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

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3.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

措施

1.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进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3.学生自读自悟、借助多媒体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4.收集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

安排

《古诗三首》2课时

《纸的发明》2课时

《赵州桥》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3课时

教案序号

21

课题

9古诗三首

元日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18日

上课时间

2020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

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元日》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教学

难点

理解《元日》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

2.板书诗题:

元日。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播放古诗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先跟随录音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可以采取同桌互读、齐读等方式来读。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2.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思考:

(1)“除”是什么意思?

(2)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结合图片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进行全班交流。

四、诵读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

现在春节的习俗与古代春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元日》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22

课题

9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19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理解《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教学

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

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背诵《元日》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二、细读《清明》。

1.学生自读古诗,互相交流清明节的习俗。

2.课件出示第一、二句诗,思考:

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他们的心情如何?

3.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想象路人和牧童的对话,理解“遥”的妙用。

4.用自己的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5.发挥想象,写出路人和牧童的对话。

路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牧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诵读《清明》

三、细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自读古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2.课件出示重阳节的相关图片,说说重阳节的习俗。

3.逐句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写的场景。

理解第二句诗中的“异”和“倍”。

选择“异”的不同意思。

①不同的;②奇异,特别;③另外的;④奇怪。

惊异()

异口同声()

异乡()

异香()

4.说说整首诗的诗意。

5.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诗人的兄弟,登上山顶后你会说什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四、再读悟情。

1.教师带领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想象诗中描写的场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收集关于节日的古诗,了解传统节日。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23

课题

10纸的发明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20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

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

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

这是用什么做的?

2.小结,揭题。

这一张张纸是谁发明的?

是怎样发明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注意“携、累”的读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掌握多音字“累”和“鲜”。

3.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探究2、3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

2.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过程。

纸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

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3.再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些文字记录方式的缺点。

.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书、纸的缺点。

4.与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进行比较。

板书:

竹片、木头→笨重

帛→价钱太贵

麻→粗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四总结巩固。

1.课件出示书和纸的发展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复述。

通过课件直观感受祖先记录文字的艰难和纸的发展过程,并复述这一演变过程。

2.布置课堂作业。

书写生字、词语。

板书

设计

10纸的发明

龟甲和兽骨→()→()→()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24

课题

10纸的发明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20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点

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

难点

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

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二、品读第4自然段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

材料:

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过程:

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

优点:

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根据原文,思考交流: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

提示:

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

三、了解发明意义。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纸的发明意义重大:

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四、拓展延伸。

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作业:

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25

课题

11赵州桥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25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自学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赵州桥。

教学

重点

识字、读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

难点

识字、读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你见过哪些桥?

说说这些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桥。

2.播放图片,展示从古代到今天的桥。

3.板书课题。

4.介绍赵州桥的相关资料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3)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注意多音字“爪”的读音。

(3).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共同探究。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初步了解赵州桥。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真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1)学生汇报交流。

位置: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建造人:

李春

建造时间:

一千四百多年前

(2)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赵州桥在我国()县的()河上。

它是隋朝的()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这篇课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赵州桥。

四、指导书写。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书写生字、词语。

(师范写,生仿写)

学生认真仿写,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26

课题

11赵州桥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26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

难点

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复习本课的词语。

2.点名学生介绍赵州桥的位置及建造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1)赵州桥闻名于世,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3)哪些句子写出了赵州桥的坚固?

(4)理解“创举”一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观察课件中的图片,结合课文思考。

3.交流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没有桥墩、小桥洞。

4.品读描写赵州桥雄伟和坚固的句子,全班交流。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

”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交流“创举”的意思。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

2.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作用承上启下

3.画出体现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课件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子。

图文对照,欣赏图案的精美。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对照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总结拓展。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读最后一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

学生相互交流我国闻名世界的建筑。

3.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呢?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27

课题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27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2.体会作者有序而生动的介绍,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

难点

体会作者有序而生动的介绍,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

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

1.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世界闻名的赵州桥,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画。

(课件出示图片)

欣赏图片,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2.板书课题: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3.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

4.这幅画的名字是什么?

谈谈你对这幅画的了解

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多音字:

作、乘、笼。

(2).说说课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内容。

2.分段朗读,划分段落层次。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第2~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突出人多的画面,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人,补充第2自然段省略的内容。

自读第2自然段,体会人多的场景,同桌互相交流补充省略的内容。

(2)课件出示体现街市热闹的画面,图文对照,理解“形态各异”。

(3)自由诵读第4自然段,用“____”画出体现“最有意思”的句子。

(4).连线。

撑船的生意人

摆小摊的农民

做买卖的道士

乡下来的船工

走江湖的医生

留长胡子的摊贩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2.再读课文,感受画家的技艺高超之处。

四、总结全文,了解古画价值。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文,体会画的价值,感受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2.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回顾课文内容。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28

课题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27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

这是什么节日呢?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

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板书:

传统节日)

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

5.教师进行小结。

三、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2)了解传统节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当地的庆祝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

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5.教师评价指导。

四、课堂小结。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

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29

课题

展示成果

完成习作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28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交流评价活动。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

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

3.展示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形式可以多样,例如:

展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可以提问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3.指导选材。

(1)从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过节的经过;要有一定的顺序;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6.学生独立习作。

三、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出示习作范文。

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

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

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有没有错别字?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序号

30

课题

语文园地三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0年

3月28日

上课时间

201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3、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

教学

重点

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

难点

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体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2.本单元还有哪些课文的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找出来读一读。

3.练一练:

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写完整。

(1)果园里的果子真多呀!

(2)秋天来了,树叶也换上了新装。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下列标牌:

税务局档案馆咖啡馆

阅览室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2.认读生字“税、档、咖、啡、阅、废、贸”。

3.小组读、带读、齐读、开火车读。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用生字组词。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5.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标牌又认识了不少生字。

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周边事物,我们还会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对照流程图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1.出示流程图:

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2.结合本单元课文说一说这是什么制作过程。

(蔡伦造纸的过程)

3.对照这样的流程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

4.小结:

流程图其实就是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示动作的词。

5.小组讨论一次手工活动的流程图。

(1)分小组讨论,每小组讨论一种手工活动的流程图。

有同种爱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组成小组。

(2)各小组交流自己组的活动流程图。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流程图,全班评议是否完善。

(4)各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小组的流程图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6.评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二)读一读,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1.课件出示课本第46页的两段话。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

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点?

4.全班交流。

师小结:

这两段话都用一个排比句围绕第一句话进行了具体描写。

5.练一练。

操场上真热闹: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四、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导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2.课件出示: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1)读一读,说一说。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2)师补充介绍: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历史上把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合称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3.课件出示:

(1)读一读,试着介绍。

(2)师补充介绍:

①古人常把琴棋书画称为“雅人四好”或“文人四友”。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

②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因为它们具有自强不息的特点,被人们称为“花中四君子”。

③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合称四诊。

4.师指导背诵。

5.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给予奖励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