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905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docx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2

一、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的特点………………………2

1.资金雄厚且能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2

(1)个人投资或亲友合资…………………………………2

(2)电影公司投资…………………………………………2

(3)吸引外资………………………………………………2

2.机构繁多且分工明确 ……………………………………3

二、当下中国电影体制的特点 ……………………………5

1.产业体制不成熟 …………………………………………5

2.融资体制不合理 …………………………………………7

3.市场急需积极引导 ………………………………………8

三、当下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的借鉴……9

1.积极引进境外资金,扩大合作渠道 ……………………9

2.走全球化路线,突出民族风情 …………………………10

3.加强影片放映工作,提高影院观影质量………………11

4.实行特殊的分级制度  …………………………………13

谢辞  …………………………………………………………13

注释与参考文献 ……………………………………………14

 

 

 

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和中国电影产业化

 

【摘要】:

好莱坞电影正以越来越强劲的态势攻占全球电影市场。

它具备完整的制作发行体制。

电影作为一种产业,在好莱坞得到了最好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电影想要在世界影坛争取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中国电影正逐步走上产业化的道路,但存在着市场结构不完善、融资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要将民族电影做大做强,好莱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典范。

鉴于中国个案有别于美国,所以在产业化上照搬照抄是不明智的做法,而应扬长避短。

本文试从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体制入手,关照其产业化特征,对比国内电影的制作发行体制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探讨中国电影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民族电影  制作发行体制产业化

【Abstract】:

TheHollywoodmoviesareoccupyingtheglobalmoviemarketmoreandmorestrongly.Ithastheintegratedsystemaboutmanufactureandrelease.Underthehighly-developedoperationpatternofAmericaneconomy,eachmovieproducedbyHollywoodwasbornmorecompetitivethantheonefromothercounties.Asakindofindustry,moviesdevelopbestinHollywoodthathasgreatstrengthandcompetitiveability.Intheenvironmentofeconomicalglobalization,Chinesemoviesmustenhancetheirowncompetitiveabilitymarketwise,positivelyexploitfolkresourcesandthewayofmanufactureandrelease,whichiscalledindustrializationinbrief,soastocarveoutawayintheworldmoviedom.Fromtheendofthepastcenturytonow,Chinesemovieshavealsoindustrializedstepbystep,althoughithasimperfectmarketconstruction,unreasonablefinancingsystem,andsoon,becausejuststarted.WecantakeHollywoodasagoodexampletoenhanceournationalmovies.AtpresentinviewofthefactthatChinesemoviesaremuchworsethanAmericanmoviesinmanyaspectssuchasfund,talentedperson,technology,ect,itisunwisetocopyverballyother'sindustrializingmode.Notonlymustwechooseandfollowwhatisgood,butalsoenhancestrongpointsandavoidweaknesses.ComparedwithHollywood'smanufactureandreleasesystemanditsindustrializingcharacteristic,thisarticletriestodiscusstheproblemsaboutmanufactureandreleasesystemofthedomesticmoviesinordertofindthefeasiblewayofdevelopingChinesemovies.

【Keywords】:

Hollywoodmovie  Chinesemovie  integratedsystem industrialization

 

好莱坞电影正以越来越强劲的态势攻占全球电影票房市场。

从2003年一直到现在,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票房的分成一直在60%以上,有专家预测,这个分成将至少会保持到2008年。

好莱坞所在地洛杉矶因此而富可敌国,2004年,洛杉矶市的GDP为1960亿美元,即使独立出来,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中它也能排第六。

一个国家的一种产业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经济效益,和它的体制分不开关系。

本文试从当下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发行体制入手,探究好莱坞如何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对中国电影产业化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可行性看法。

一、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体制的特点

好莱坞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体制完备、实力雄厚的经济体,它在制作发行上主要具有两个特色:

1.      资金雄厚且能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美国拍片,一般来说有三种资金来源。

(1)个人投资或亲友合资

这最小规模的集资方式,通过这样的非主流的融资渠道产生的电影组成了美国独立电影的主流(或者说是名副其实的独立电影,因为这些电影自始至终都贯彻了导演自己的创作意愿,而像《指环王》这样的电影虽然由于全部由新线电影公司投资也可以被叫做独立电影,但是从剧本到卡司都要通过新线的审核管理,所以独立性相对较弱),如《女巫布莱尔》只花了几万美元,《杀人三部曲》更极端,剧组总共才两个人,制作成本如下:

2300美元买胶片,1300美元冲洗,2800美元胶转磁。

摄影机是借来的,剪辑用录像机来做。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部《杀人三部曲》的制作费用不到一万美元,但是影片并未因此而粗制滥造,相反,在众多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它的质量绝对可算上乘,相应的票房也非常可观;

(2)电影公司投资

这种资金由经纪人拿项目资料找电影公司(也就是所谓的“七大”或者“八大”)谈判获得,也是好莱坞电影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资金相当可观,但是程序繁多,一个电影项目从雏形到成形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比如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因为剧本问题而被耽搁了好几年,最后他修改了剧本的前十页才获得米高梅的首肯;

(3)吸引外资

这在如今好莱坞也相当普遍,尤其现在的大片制作成本越来越高,由一家或者少数几家电影公司承担制作费用风险非常大,他们通过与更多的人合资来分担风险,比如德国人。

由于德国政府收税过重且鼓励境外投资,德国的资本家们很喜欢与国外的企业合作(比如中国的一汽大众),好莱坞就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不过德国人对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发行不熟悉,所以他们的投资往往显得有些盲目,例如2000年的《地球战场》,德国人投资了上亿美元,但是票房惨败,导致投资公司股价猛跌,资金都差点周转不过来。

类似于这样的投资者在好莱坞不在少数。

当然,好莱坞赚钱主要不靠外国人,而是靠他们的发行和放映体制。

我们所说的“七大”或者“八大”,他们主要的职责其实是影片的发行。

发行有多种渠道和方式,比如院线放映,录像带碟片出租和销售,电视播映权转让,以及一些周边产品(比如蜘蛛侠的玩具)的生产。

院线放映分为北美和海外两个市场,北美票房收入发行商抽取30%的提成,海外票房则提取4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账大片)。

北美院线放映发行商还会和放映商谈分成,有两种分成方式,一种是发行商交付放映商一定的租金(视影片卖座情况而定,一般是一万美元左右),上映后每周放映商抽取提成(第一周为10%,越往后越高,但是不会高于30%),第二种是发行商不交租金,放映商直接抽取提成,一般是30%,越往后越高,但是不高于50%。

一般来说,院线放映所得的票房占一部电影所能创造的利润总数的30%(北美票房占全球总票房收入的25%左右),录像带和碟带占50%,电视播映权的转让和周边产品销售一共占20%。

我们以放映商每周抽取40%提成计算,一部制作、宣传成本5000万美元的片子,只要保障北美院线有625万美元的票房就可以收回成本了,换句话,就北美市场来说,好莱坞电影发行商的风险率只有0.125,而如果是《哈里波特》这样的超级商业大片,风险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华纳在影片上映前便收回了成本。

所以,好莱坞的“七大”或者“八大”自从定型以来,便一直屹立至今,很长一段时间米高梅公司因为财务上处于窘困状况而被称为“好莱坞病夫”,但是它并未退出好莱坞舞台,这跟影片发行放映体制离不开关系。

所谓的“病夫”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灵而已,只要生产出一部北美票房能上千万的影片,米高梅的资金就能顺利回笼,这个对007专业户来说并不难。

2.      机构繁多且分工明确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机构总体来看可以分为行政和制作两大机构,行政机构可以分为决策、创意和制片三个部门,制作机构可以分为剧务、技术两大部门,这些职位分工相当明确,而且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

 

行政机构

职位

英文名称

职权

电影厂厂长

Studiochief

CEO,每一个电影项目的最终决断者,负责制订公司的大方向

全球制片总裁

Presidentofworldwildproduction

负责影片的挑选、开发、制作和发行

创意事务副总裁

Vicepresidentofcreativeaffairs

更具体地负责项目的挑选和开发

开发部副总裁

Vicepresidentofdevelopment

负责监管编剧工作

创意主管

Creativeexecutive

更具体地负责监管编剧工作

制片主管

Productionexecutive

监督影片拍摄进程

商务主管

Businessaffairsexecutive

负责签合同的法律事务

剧本部主管

Storyeditor

负责剧本创意的审核和推荐

剧本分析员

Storyanalyst

负责分析各方送来的剧本或者创意,并进行压缩

开发部助理

Developmentassistant

协助开发主管的初级工作,负责阅读剧本以及行政杂务

制作机构

职位

英文名称

工作内容

制片

Producer

筹集资金、开发剧本、雇用演职人员

执行制片

Executiveproducer

项目策划人,不参与具体工作

副制片

Associateproducer

协助制片解决拍摄过程中的一些细小问题

制片助手

Assistantproducer

第二制片人

制片代表

Producer’srepresentative

代表制片寻找发行商

外景地经理

Locationmanager

协调和搜寻外景地拍摄

外景搜索员

Locationscout

在外景地四处奔波的人

剧务

Productionmanager

负责剧组的日常事务

单位经理

Unitmanager

负责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制片协调员

Productioncoordinator

负责剧组和制作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制作会计

Productionauditor

负责剧组财务

制片助理

Productionassistant

代理导演的细小事物

技术顾问

Technicaladvisor

负责拍摄过程中的专业把关

杂工

Utilityman

跑腿和打杂

(资料来源:

MPAA)

此外,真正和一部电影的产生有直接联系的还有导演、剧作组、演职人员(剧组独立于公司体制之外,必须严格执行美国劳工局的规定,比如一天工作不得超过八小时),以及以上人员的经纪人和律师,还有其他像市场分析公司之类的好莱坞附属机构,这些机构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三四十万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那些抱着明星梦但是还没有正式进入好莱坞编制的年轻人。

在这么复杂而井然有序的机制的运行之下,好莱坞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一部影片创收。

当然,你可以说好莱坞催生了一大堆不稳定的职业(比如流动的群众演员),但这种说法是具有两面性的,同时你也可以说好莱坞创造了无数工作岗位,这些工作人员虽然只是临时聘用,但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洛杉矶劳工局规定,好莱坞无论何种形式的从业人员日工资不得低于105美元。

二、当下中国电影体制的特点

中国电影在经历世纪之交的创痛之后及时地痛定思痛,现在也果毅地迈出了产业化的脚步。

中国电影目前的基本情况就是:

产业体制不成熟、融资体制不合理以及市场急需积极引导。

较以往来看,中国电影界的导演们,尤其是号召力大的知名导演,现在都开始尝试走完全的产业化路线,其中以张艺谋为最。

张艺谋虽然一连拍出了三部叫座不叫好的古装大片,但是就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来说,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他以一种身先士卒的姿态,号召具备同等影响力的导演尝试拍摄商业题材同时又有民族风味的大片。

在他的带动下,冯小刚拍出了《夜宴》,陈凯歌拍出了《无极》。

这意味着一种令人欣喜的可能性——中国电影的主力军终于小范围达成了共识:

在WTO这种大环境下,要救中国电影,产业化是必然的选择。

当然,产业化道路艰难险阻不容易走。

从张艺谋拍出《英雄》的2002年到拍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2006年,张艺谋、冯小刚等名导的影片一直占据国内电影票房的90%以上,而这些名导人数上只占中国导演的10%不到,这意味着其他90%的电影导演只能靠分着剩下的10%不到的票房过清苦日子,这是一种资金分配极其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压制和打击了新秀导演的创作激情,阻碍产业化的进程。

[1]本文接下来从中国电影目前三个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中国电影产业化初期存在的不足。

 

1.      产业体制不成熟

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都只出产两种电影——主旋律影片和小众艺术片,后一种又被称为“地下电影”,这两种电影有一个共同特点:

缺乏票房号召力。

前一种电影靠国家电影电视专项资金扶持,什么是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指的是自1991年5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县级以上影院从电影票中提取5分钱(1995年11月改为票房收入的5%),建立的用来支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的专用款项。

专项资金专门对八个项目的电影给与资金上的扶持:

(1)对个别设置成本较高的重大题材故事片、儿童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的资助;

(2)对获广电部“华表奖”(政府奖)的故事片、儿童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的资助;(3)筹拍重点故事片(限于临时周转);(4)资助征集优秀电影剧本;(5)资助少数民族语电影拷贝译制;(6)资助少数民族地区的放映业、边远贫困地区的放映业;(7)对重点制片基地的设备和技术改造(不包括洗印部分)的借款和资助;(8)经广电部门、财政部批准的其他项目的借款和资助。

其中重大题材指的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题材的重点故事片,反映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以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为题材的重点历史故事片和经国家管委会批准的少量其他方面的重点故事片。

所以说,专项资金所扶持的项目局限性非常大,为了获得资金的扶持,我国电影人很长一段时间来都只拍摄主旋律电影。

专项资金扶持下生产出来的电影投入放映后,票房就成了无关紧要的问题,所以这种制作和发行放映体制是一种资金周转渠道非常狭窄,效益很低,同时又缺乏竞争力的体制,这种体制下的电影事业也是难以发展的事业,直接导致影片尤其是优秀影片数量上的稀缺。

除了专项资金所扶持的八大项目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体制外的电影。

中国电影从制作、拍摄和发行放映,都深深地打上了行政指令的色彩。

按照新版《电影管理条例》规定,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可以在中国从事单片摄制,但需要经过以下手续:

首先,须报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批准,并持批准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然后,应当事先到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领取一次性《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并参照电影制片单位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2] 当然,在具体地点拍摄时也要和地方相关部门打好交道。

如此严格的准入制度,再加上苛责求全的审核,使得体制外的拍摄难上加难。

在这种印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的体制下,大多数能够上映的影片都只能走自产自销的路,很难产生利润。

而地下电影因为上不了影院的大银幕,几乎全部走先获奖后放映的路线,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这两部电影参加了境外的一系列电影节并获奖,但是在国内并未公映,而是由保利华亿传媒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发行碟片,市场不容乐观。

主旋律片也好,小众艺术片也好,这两种电影都不足以拯救中国电影市场。

在世纪之交,中国电影曾经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艰难局面,经过电影公司的惨淡经营和各界电影人的通力合作,虽然产业化才短短几年,但是已经基本摆脱了上个世纪末那种步履阑珊的情况。

中国内地1999—2004年电影故事片生产数量

年度

故事片数量

1999

无统计数字

2000

91

2001

88

2002

100

2003

140

2004

212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1997年,中国电影票房曾经创下了14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最低纪录,但是到了2006年中国国内电影总票房达到了历史新高26.2亿人民币(不包括海外市场)。

从01年到06年,电影制作的增长增加了37%多,在五年的时间当中电影的生产容量增加将近四倍,平均年增长率在31%,高过了广播电视和其他文化产业的任何一个行业。

国内票房从03年的9.3亿增加到06年的26.2亿,平均年增长幅度44.1%。

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四年的时间电影的票房增加是291%,将近三倍。

虽然电影的基数很小,但是这几年产业改革的释放能量很高,产量增加将近四倍,票房增加将近三倍,而它的综合收入增加260%,也将近两倍半,所以从增长角度来讲也是改革相对成功的。

[3]

因此,产业化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一剂良药。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还实行双轨制的管理方式,而且行政指令还非常严重,这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地维持电影市场的秩序,但也阻碍了产业化的脚步。

只有高度产业化,才能彻底治中国电影的本。

2.      融资体制不合理

如上所述,以前,中国电影的制作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资助。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允许民营资本注入影视行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保利华亿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这家由华亿影视公司、北大文化发展公司、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组建而成的传媒集团曾经义无反顾地发行过《有话好好说》、《荆轲刺秦王》、《漂亮妈妈》、《鬼子来了》《绿茶》等一大批兼具艺术感染力和票房号召力的影片[4]。

200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允许境外资金注入中国影视业。

可以说,中国电影制作发行的融资体制正变得越来越合理,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少数导演占据大部分制作资金,这在一个融资环境健全的电影制作发行体制下是不可能发生的。

把票房交给为数稀少的几位导演,就仿佛赌场上的孤注一掷,风险很大,同时导致中国电影市场没有真正的黄金档放映期。

《英雄》是2002年12月份上映的,《十面埋伏》是2004年7月份上映的,《无极》是2005年12月份上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2006年12月份上映的。

这些一年只出一部的大片本来数量上就少,还都选择在非休假期间上映,给人以没有走纯粹的商业道路的感觉。

之所以产生这样商业大片青黄不接的景象,就是因为资金过于集中,致使许许多多有才华的年轻导演无法拍片。

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还没有真正产业化。

我们的制片人制度还没有建立,所以有影响力的制片人屈指可数;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建立起导演中心制,除非是张艺谋、李安这样的国际名导,否则还要承受来自演员方面的压力。

总之,我们的资金渠道过于单一,商业片市场过于清淡,全国人民每年只能指望一部片子,这部片子到头来还让大家大失所望,这对一个民族的观影心态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3.      市场急需积极引导

多年以来我国只出产大量主旋律影片和少量艺术片的事实让观众对中国电影形成难以改变的成见——我们的电影向来严肃正经,要看商业电影,只能看好莱坞的。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青年连艺术电影都只看欧洲的。

这些无形之中的观念严重挫伤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号召力,并导致我国电影票房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

二十世纪末出现的冯小刚贺岁片曾经被称为商业电影,但是在高度商业化的好莱坞,这只是商业电影里很普通的一种类型——喜剧片或者剧情片,类似伍迪埃伦的电影,其商业味道还不是十分纯正。

所以冯式贺岁片被称为商业电影,反过来也说明我们的商业电影过于稀少。

而到了新世纪,由于大片的引进和互联网的影响,广大青年拥有了更为宽广的观影平台,这更加导致他们对国内的影片不屑一顾。

就是在这样国产商业电影缺席,中国电影市场被好莱坞冲击得一片惨淡的时候,张艺谋的《英雄》横空出世。

骤然一部商业片的出现,让全民处于饥渴状态,而在张艺谋,他其实只是想拍一部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武侠片而已。

在接受《时代商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就声明:

“实际上《英雄》是独特感与商业因素的结合,完全说独特感,那是不行的,那是实验电影,老板就死定了,等于拿人家的钱过了一把瘾。

所谓商业因素,包括好看的故事、情节、节奏和大场面。

”所以在2002年《英雄》被无数人诟病的时候,他显得无比委屈。

其实这个现象反过来说明我们的观众心态的不正确。

在好莱坞,即使一部电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不会出现中国观众这样草木皆兵的盛况。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我们缺少商业电影。

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得以改善。

从2002年到现在,除了2003年,以张艺谋为代表的当下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导演每年都出产商业大片,2004年中国观众有《十面埋伏》和《功夫》,2005年有《天下无贼》和《无极》,2006年有《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

商业大片继续丰富着中国的电影市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导演们在积极迎对好莱坞的进攻。

而在于观众,什么时候我们能像抱着一纸袋子爆米花和一大瓶可乐看《ET》、《星球大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