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896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docx

福建省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分)

(2)吾尝跻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劝学》)(2分)

(3)人们经常用《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当代各类聚会活动的盛况。

(2分)

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

(1)小明读书总是不求甚解,浏览一遍便抛诸脑后。

老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解他,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C.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小明爸爸招待上门拜访的同事,以下是句话中用于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欢迎光临寒舍。

快请坐,先喝杯茶吧。

B.既然盛意难却,这份礼物我就笑纳了。

C.之前临时爽约,给你添了麻烦,深感遗憾。

D.今后你有困难尽管开口,我一定鼎力相助。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

①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38个。

梳理以往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开发以及利用,如乌丙安等(2010)从宏观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王巨山(2011)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当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

②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能发现和理解他的历史性、稀有性和民族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测量则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

传统研究的样本量都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更为有限的资料;大数据的应运而生,为跨时空的国际知名度研究提供了条件。

③我们使用基于英语书面语言语料库中提及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频统计研究方法,研究中所用到的300年来的书籍数据来源于最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共811万种英语书籍)。

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量不一,本书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即其在海量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与海量书籍中全体单词总量的比值,来代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

④从统计结果来,1700-1800年间仅有皮影戏和妈祖被少量提及。

1900年以后,其他项目才被普遍提及,京剧、书法、端午节等词汇被提及的频次都有明显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起伏,最为明显的是,妈祖和京剧在建国后都出现了骤升的较高梯次。

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妈祖在1960年左右出现了300年来的最高峰值;京剧在建国后的知名度也有巨大提升,在196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明显波动下降,并在改革开放后显著上升,直至1981年左右达到300年来的最高峰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尽管整体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仍有例外。

皮影戏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了相对降低的态势。

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774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日后做了皮影戏演出。

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政治原因,皮影戏遭到了禁演和查抄;“文革”时,皮影艺术又再次遭到了“破四旧”的噩运。

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大众流行影视等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令人惋惜。

⑥然而,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提升。

在机械化电子化的时代,针灸、书法和雕版印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殆尽,反而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这和跨国交流的密切化相关,也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有关。

中国的文化自觉是在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渐悟过程。

在科学技术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全球化趋势以及以西方当代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处于濒危状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也将是文化软实力的角逐;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核心的话题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能体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

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变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

⑦另外,我们还发现,青海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等12个非遗项目在本文研究所使用的300年书籍大数据中并无体积。

虽然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数量目前排位世界第一,但有近1/3国际知名度还很低。

对他们的宣传极为不足,其中有陆巷尾属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项目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节选自《大数据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300年国际知名度分析》

3.第④断空行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2分)

A.这些起伏变化或多或少都与20世纪动荡中的中国命运有所关联。

B.这些起伏变化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国家定位息息相关。

C.这些数据有力地展现了中国在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

D.这些数据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高依赖于国家实力提升。

4.对第⑤段划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证明外国艺术家对皮影戏有着持久的兴趣。

B.介绍皮影戏在国外宣传推广的形式和过程。

C.表现平影戏作为非遗项目跨越中外的魅力。

D.解释皮影戏知名度在18世纪处于高位的原因。

5.第⑦断多次列举数字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6.综观全文,概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知名度排名”采用的量化统计方法是否严密?

请对此加以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5分)

隐身树

甫跃辉

①我记得它们,那些隐身的树。

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我记得它们站立的土地,沟渠边、小山坡、竹林旁,或旧屋后。

我也记得风吹过它们的样子,它们开花的样子落叶的样子。

当整个村子在变迁,房屋拆了建新的,人老了死了出生了长大了离开了到来了住下了,它们沉默着,渐渐藏身隐匿之地。

但我仍然记得它们。

②最先隐身的,是大院子里的桃树。

那是很老的一棵桃树了,在我家的东北边,通往邻居家的路边。

春天开很密集的粉色花朵,夏天里密集地结出桃子,初秋桃子密集地成熟。

无论满树的花还是满树的果,都让人担心,桃树要被压塌了。

我记得,奶奶会在桃树下纳凉。

那桃子是什么味,却早忘却了。

不知道在一个什么日子里,斜对面的邻居家修路,砍掉了它。

③接着隐身了的,是我家后院的两棵银桦树。

它们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高的树。

走在村子里,稍一抬头就能望见它们。

竹林已高出两层楼的瓦屋,它们收紧枝桠像是抱紧了手臂,高高地肃立在竹林之上,真似乎要插到云霄里去。

④它们给我的最大快乐,是上面不知何时有了个硕大的鸟窝。

春末夏初,两只老鸹绕着高高的银桦树飞上飞下。

你见过老鸹在天上飞么?

天蓝透了,闪亮的白云缓缓走动,老鸹展开它们黑而亮的翅膀,不紧不慢地飞,不时发出响亮的一声:

“哇——”它们视域下的村庄,愈发静寂了。

⑤一声一声,嘹亮,孤独,庄严。

⑥银桦树热闹起来了。

当老鸹飞近,一个个小脑袋探出头,数一数,一只两只三只……最多时候,同时出现的有四只还是五只?

鸟窝离我们至少三四十米远,要看清初雏鸟并非易事。

但我们每天回家,必然要站在后院里仰头看上半晌。

⑦不知过去多久,雏鸟们长大了,老鸟们带着它们围着银桦树飞啊飞;又不知过去多久,小鸟们飞得不知踪影了,两只老鸟仍绕着银桦树飞啊飞。

漆黑的身影,补丁一样打在天上。

⑧两棵银桦树是忽然被砍倒的。

它们实在太高,不可能直接从脚下砍倒,只能从树梢砍起——先砍掉枝桠,再从上往下一截一截砍掉主干。

后来听大人说,邻居家是以一千块钱的价格卖掉它们的。

那两只老鸹莫非预料到两棵树的命运?

早两年它们便飞走了。

⑨再也看不到它们了,那高耸的身影。

站后院朝南望,空落落的天让人不习惯。

⑩时间似乎在加速,更多的树列队走向隐匿之地。

⑪紧接着加入隐身队伍的,是水井边的几棵柳树、石榴树,邻居后院的一棵李子树,我家后院附近的两棵银桦树,田边的一棵桃树。

然后,是菜地边的一排长期充当篱笆的树——是些什么树呢?

是几棵桃树、一棵酸木瓜树、一棵柏树和一棵枇杷树。

那棵枇杷树还年轻,别的树是有些年岁了。

桃树已经很少再结果;酸木瓜树更是,枝干老硬虬结,每年不过聊以自慰般开几朵红红的寂寞的小花。

柏树呢?

从老屋我那间房的窗口,刚好能望见它。

夏日忧愁的雨雾里,它静穆地立着。

奶奶信佛,我曾经爬上柏树,给奶奶折下树枝,晒干了舂碎,让她当做香面带去寺庙。

奶奶老得不能出门了,不再到寺庙去了,它也就再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吧?

反正这么些树,三两天给砍光了。

⑫接下来呢?

时间继续着吞噬一切的习性。

⑬后院边上的邻居家从外地回来,要盖新房了。

他们决定,要砍掉我家南边的一片竹林,还有竹林边的几棵树:

狗骨头树、洋草果树和苦楝树。

⑭多少个日子,正午的时候,太阳总要把那棵三四层楼高的洋草果树的影子投到后院,正晒着的衣服,完全给遮挡住了;又有多少个日子,大风吹起来,小小的小小的紫色花朵,忽忽悠悠地,飘到院子里来了。

让小时候的我觉得有点儿可惜的是,那么秀丽的花,最后结出来的果是有些傻气的,圆乎乎的,黄暗暗的,一嘟噜一嘟噜挂在枝头。

但对大人来说,它们倒有别样的用场,可以收集来做成胶水,将一层一层布粘牢,待压实晒干后,便可剪成鞋垫。

⑮那棵狗骨头树呢?

据说木质坚硬,是做陀螺的上佳之选。

我是有过一只陀螺的,是用它的枝桠做的么?

如今回想起来,已经很模糊。

⑯时间不停歇。

后院那棵比我年纪还大的大枇杷树也隐入黑暗中了。

它站立的地方,已建起钢筋混凝土的新房。

那年,我回到家,看到新房,没和爸妈提起它,爸妈也没和我提起它。

好几年过去了,几乎从未有人提起过它。

就仿佛,它从未存在过。

只剩下东边那棵小枇杷树,一年一年立在那儿,开花,结果,果实没人摘,也没人吃。

一年一年,熟透风干的果实落满拆剩一半的老屋的屋顶。

记得那晚躺在新房的床上,睡不着了。

闭上双眼,看见那熟悉的村子了。

面对时间的深渊,呼唤那些早已隐身的树的名字。

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它们在我心里翠绿地显现。

(有删改)

8.第⑦段划线句中的比喻贴切形象、意味深长,请联系⑧⑨两段赏析其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⑭段多用叠词,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写到都多“隐身树”,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的?

请加以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析标题“隐身树”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14题(8分)

京口闲居寄两都友人

【晚唐】许浑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宫阙楚江楼①。

注:

①凤城,指都城。

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

12.标题中的“京口”在今天的()(1分)

A.无锡B.镇江C.南京D.苏州

13.对划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去”“东流”暗切友人和自己的所在地点。

B.“聚散”偏重“散”,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归。

C.“浮沉”偏重“沉”,大江东流暗示岁月流逝。

D.此联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体,公正精炼。

14.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18分)

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然后举爨。

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

父亡哭踊恸绝。

②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

瑶之乃自往,曰:

“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①耳。

”原平乃拜而受之。

③及母终,毁瘠弥甚。

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乃贩质家资,贵买此田。

每出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

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

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④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⑤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

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

人或问曰:

“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

”原平曰: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终不肯纳。

——《南史》(有删改)

注:

①尊上,对人父母的敬称。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父笃疾弥年()

(2)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要使微贱

A.细小B.低下C.稍微D.没有

(2)己自引船

A.领B.拉C.征引D.退却

17.第①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B.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C.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D.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18.把第⑤段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第③段郭原平卖物时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卖物时常常会有人拦腰砍价。

B.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

C.物价为邑人认可,货品特别抢手。

D.买家总是主动出高于报价的价格。

20.综观全文,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3分)

纵囚论①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此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

“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

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

“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

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

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

”曰:

“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然此必无之事也。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

①纵囚:

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

②贼:

指窥察。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且B.则C.乃D.而

22.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D.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24.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

B.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C.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

D.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三写作(70分)

26.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

有人认为这是任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避免。

对此你是否认同?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1)脚著谢公屐

(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

(1)B

(2)A

3.A

4.D

5.有力说明受冷遇的项目多、比例高,情况严重,亟需重视;增加调研报告的科学性。

6.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特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

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指出其与国家命运、时代特点、民族文化自觉等要素的联系;提示人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

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发现各非遗项目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弱势项目获得更多保护、宣传。

7.明确统计方法:

“在谷歌英语图书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检索,统计出现频次,进而得出知名度排名”1分。

观点+理由分析3分。

“严密”:

调研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籍,以之作为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念和经验的样本,很有代表性;811万种书籍数据,数量多,样本大;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数存在变量,统计词频比例而非原始数量,更加科学……

“不够严密”:

所使用的语料库内容完全来自图书,不包括其他形式的文字,也不包括正在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和电子信息;而相对电子信息来说,图书的滞后性较长,只能在比较大的尺度上看趋势变化,对近期表现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

选择的图书全部使用英语,没有其他语种书籍,对“国际知名度”的统计不够全面。

另外,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同,如果忽视这一点,采用统一关键词,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

8.视觉效果上两者都是大块背景下醒目突兀的存在,意蕴上老鸟的身影像补丁那样充实、弥补着现代社会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空洞;渲染出时移物换中老鸟独自守护的萧索凄凉,为下文鸟走树倒的失落伤怀作了铺垫。

9.“小小”“圆乎乎”“黄暗暗”“一嘟噜一嘟噜”等叠词描摹洋草果树花、果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形象生动,传达出亲切、爱怜之感;“忽忽悠悠”传神地描绘了花朵悠然飘落、轻盈舒缓的情态,“一层一层”突出村人制作鞋垫的耐心细致,折射童年村庄生活的悠闲自在和朴素自足,表现作者对此的怀念;增添了散文的音韵美。

10.按照树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