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802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docx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资料

高一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含义: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注意区分:

主权是构成国家的最重要因素。

★★★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的优点:

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新型的专政:

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6)(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维护社会主义。

3、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权利有的可以放弃,义务不能放弃,必须履行)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三条件;b、地位: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含义:

是指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提示:

主要是守法和司法上平等,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②表现:

第一,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保护;第二,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第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具体要求: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又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4)有序参与,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坚持党的领导。

(综合探究: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①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②有序与无序参与政治的区别:

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

(从选民角度分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从候选人角度分为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的优点与局限性。

选举方式

优点

局限性

直接选举

直接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关系。

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

间接选举

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

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等额选举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

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若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2、适用范围:

(1)直接选举:

在国家事务方面,县级以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在社会事务方面,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2)间接选举:

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3)人大代表选举实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3、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

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4、我国的选举方式:

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5、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为什么: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政治参与感、责任感和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尺度。

(2)怎么办:

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民主决策

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两大类):

(1)间接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2)直接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三社一专”)(区分方法: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专家咨询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政府决策关注民意、倾听民声的原因:

①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③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决策关注民意、倾听民声能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还可以从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等角度思考作答)

三、民主管理

1、基层民主自治历程:

村委会在前,居委会出现在后。

2、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村委会:

①性质: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②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形式(村民自治的内容):

A、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B、参加村民会议。

(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是,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C、制定和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D、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2)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不同于居委会,而是属于行政机关)

①性质: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而不是由居委会决定)

②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

居委会成员自己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各项工作居民监督,极大地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小结:

村委会、居委会、党、政协都不属于国家机关,都不能履行政府/国家职能。

村委会、居委会不属于基层政权组织。

★★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或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①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②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③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④村(居)委会在维护村(居)的合法权益,管理村(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村(居)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村(居)意见、要求和建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 、民主监督

1、(是什么)渠道/方式: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我国现有新闻媒体包括: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发挥着独特的作用)④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注意区分:

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方式:

“三社一专”//“举人论他”。

★★2、(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怎么办)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人民政府为人民)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工作的宗旨与原则

1、我国政府的性质: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2、我国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卫国家主权与独立,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合法权益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中“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或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口、生态环境等)

3、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我国政府是有限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我国政府的作用(为什么说我国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我国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怎么样)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违法失职行为要受到追究)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政府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依托各种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从群众中来),//为群众诚心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到群众中去)。

5、公民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

(1)是什么/途径:

单位、社会团体、政府(开设热线电话、推行电子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为什么)意义:

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依法行政

(1)是什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为什么:

①原因: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意义: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的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怎么样:

①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

②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

③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法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2、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①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加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的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求真求实的工作作风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或: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支持公民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④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制度和纠错制度。

★★★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为什么: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②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③(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2)怎么样: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民主监督:

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法制对权力的监督: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监督。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和公众、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监察、法制、审计部门)

③实施政务公开,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4、为政务公开喝彩:

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的作用,一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另一是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政府的威信

(1)是什么:

①含义:

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威望和公信力。

②决定因素:

从根本上讲,政府的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威信。

④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分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⑤只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科学、执行顺畅、清廉高效、业绩卓著,政府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的。

★★★

(2)怎么样: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政府工作人员要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全国人大①地位: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职权:

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③常设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法律地位低于全国人大)

B、地方人大:

①地位: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全国人大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②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③县级以上设立人大常委会,县级以下不设立(即乡镇没有人大常委会)

(2)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的监督。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3)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人大代表:

(1)产生:

由民主选举产生,直接——县级及县级以下、间接——县级以上。

(2)任期:

五年。

(3)法律地位: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4)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5)义务: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去年考过)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政体:

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体现国体。

(2)我国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是什么:

①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利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③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a、含义: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b、表现: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B、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制度?

①人民代表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③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④人大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执政: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确立的:

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地位:

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5)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5)党的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选择题注意区分)

科学执政:

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

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7)党的领导方式:

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8)党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注意:

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能说人大代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能发挥模范作用。

(9)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①邓小平理论:

A、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历史成就:

第一次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C、核心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

D、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历史成就: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在长期执政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本质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科学发展观:

A、基本内容: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B、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注意区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P67)

(10)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为什么:

①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②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从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B、怎么样: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是什么:

A、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基本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