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787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动手做做看》教案

总序号:

34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

教学主题:

识字

课时:

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美玲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对于动手做做看这一生活细节,孩子们有过想法但没有实践经历,强烈的好奇心会趋使他们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从而积淀成科学素养。

3.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伊林娜在朗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终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实践。

文章情节简单,但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

故事紧紧围绕伊林娜的情绪变化顺势展开,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读书探究的欲望,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评价任务

任务一: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任务二:

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任务三:

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

1、图片导入。

出示两张图片:

这个小女孩怎么了?

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

她为什么生气?

又为什么笑了呢?

观察图片,提出疑问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正是课文的疑点,以此为切入口,利于突破重点,激发探究读文的兴趣。

环节二

自读课文

活动一

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评价目标一)

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培养(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

组内交流识字收获: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采用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自主识字的效率。

活动三

全班交流汇报:

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全班交流汇报

识字教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

环节三

质疑,交流

活动一

默读课文,画出伊琳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伊琳娜为什么生气?

伊琳娜生气的责怪郎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画出伊琳娜情绪变化的句子,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

活动二

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1、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2、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完成目标三)

读课文,体会。

让学生自己体会理解句子的意思。

(评价目标三)

活动三

指导朗读:

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

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完成目标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写字指导

认读新词

认读新词

在学习的基础上认识新词

写字指导

学生观察书写

突出学生主导地位

附: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

伊琳娜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

反思:

 

第二课时

总序号:

35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

教学主题:

识字

课时:

共2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美玲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对于动手做做看这一生活细节,孩子们有过想法但没有实践经历,强烈的好奇心会趋使他们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从而积淀成科学素养。

3.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伊林娜在朗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终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实践。

文章情节简单,但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

故事紧紧围绕伊林娜的情绪变化顺势展开,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读书探究的欲望,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评价任务

任务一:

认字、写字。

任务二:

朗读课文感情丰富,能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学到道理。

任务三:

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

活动一

认读词语。

(完成目标一)

认读词语

复习旧知(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

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

水漫出来了

看图认真思考

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二

朗读感悟

活动一

“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

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小组交流

活动二

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完成目标二)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朗读体会句子的意思(评价目标二)

活动三

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完成目标二)

  

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重点突出重点词语并理解

环节三

启发想象

练习写话

活动一

启发想象:

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

想一想,她会说什么?

思考后自由发言。

在老师的启发下发挥想象

 

课堂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活动二

练习写话:

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完成目标二)

练习写话

展开想象的翅膀练习写话(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实践活动

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

读故事谈感受

 

会根据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沟通能力

活动三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完成目标三)

学生动手做实验并观察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联系实际(评价目标三)

活动四

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

伙伴合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附: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  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

       伊琳娜  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反思: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总序号:

36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第二篇课文

教学主题:

识字

课时:

共两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美玲/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对邮票并不陌生,但对于齿孔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多。

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邮票的资料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材分析

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

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二类字。

2.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善于探究,乐于发现。

评价任务

任务一:

会认会写本课要求的生字。

任务二:

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任务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

活动一

观察,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

这是什么?

(板书:

邮票。

)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

两张有什么区别?

(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

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邮票齿孔的故事。

学生观察两张邮票,说说有什么不同。

观察对比,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

感知

活动一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完成目标二)

3、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朗读是学习的基础。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

结合语句认识生字:

伦敦、研究。

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完成目标一)

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

合作交流

活动三

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从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识字写字。

活动一

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

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结合语句认识生字

在温习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活动二

结合语句认识生字:

伦敦、研究。

(完成目标三)

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

巩固识字

活动一

“我说你找”

同桌交流

同伴交流

活动二

写字指导。

看老师指导写字

教师的辅助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附: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刀——力使——便仍——奶

反思:

 

第二课时

总序号:

37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第二篇课文

教学主题:

识字

课时:

共两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美玲/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对邮票并不陌生,但对于齿孔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多。

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邮票的资料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材分析

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

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评价任务

任务一:

掌握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任务二:

理解重点词语,从课文中受到启示。

任务三:

探究发现,留心观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活动一

认读生字:

开火车竞赛读、摘果子游戏。

1、认读词语:

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复习环节的连贯性

活动二

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学生按要求读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环节二

朗读感悟课文

 活动一

学习第一段:

你读懂了什么?

(评价目标二)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想一想: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

 

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学习第二、三、四段。

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为突破口。

问:

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

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B、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

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C、“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D、“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

(评价目标二)

 

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更深入的体会课文(评价目标二)

活动三

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能根据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语气来读(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明理导行

活动一

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如:

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评价目标三)

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注意程度(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

为什么?

找出来读一读,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

能正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说出理由

环节四

积累运用

活动一

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如,一大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家小酒馆 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

在生活中找找看。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找一找、讲一讲

 

学生对量词的理解与应用

活动二

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评价目标三)

找出并说出理由

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目标三)

活动三

积累以下词语:

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评价目标一)

积累词语

通过课文的学习能积累一些词语(评价目标一)

附: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一个人别针刺小孔

阿切尔吸引想、研究、发明

细观察多动脑勤动手

反思:

 

《画风》教案

总序号:

38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

教学主题:

识字

课时:

共两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美玲/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重点抓住三个孩子的对话领会他们的创意。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学情分析

风摸不着,看不到。

孩子们平时又很少细心观察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对于如何画风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读文中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材分析

《画风》一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和做法,可在朗读感悟过程中采用贴头像的方法弄清每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评价任务

任务一:

掌握要求认写的字。

任务二:

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孩子的创意。

任务三:

动脑筋想办法,懂得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活动一

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猜谜语?

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

-----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有时会抖动树枝,有时会推倒房子。

(生答)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就是风。

[板:

风]

猜谜

 

情境的创设意图

 活动二

风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它藏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风,好吗?

[出示:

课件]

  你找到风了吗?

在哪里找到的?

(生答)小朋友观察的非常仔细。

(完成目标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对风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三

[出示:

学生画]老师这里有一幅咱们班小朋友画的画,你来看看画上有风吗?

(生答)许多小朋友和他一样也不会画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风,好吗?

[板:

画]请大家齐读课题。

齐读课题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评价目标二)

环节二

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活动一

想知道怎样画风吗?

风画出来漂亮吗?

咱们来听课文录音,好吗?

[录音]

听录音

学生的认真程度

活动二

下面的这段时间,老师想请你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课文,不过,老师有一点小小的要求,你读书的时候要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把生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

等会儿咱们比比谁学的最好。

(生自学)(完成目标二)

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课文

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方法

 活动三

你的表情告诉老师你非常自信,愿意接受大家的考查吗?

(生答)

接受考查男同学和女同学比赛读

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三

识字

活动一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完成目标二)

小组合作,来记住这些字。

小组的合作能力(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完成目标二)

指名分段读课文

学生的朗读能力(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书写

活动一

练习写前六个字,重点指导(完成目标一)

听并练习

听写练习(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

识记“湿”。

“湿”——“显”

区分并识记

相近字的区分

活动三

提醒注意多音字:

杆、转

练习组词

学生对多音字的组词

附:

板书设计

15、画风

乌——鸟艺眨转

反思:

第二课时

总序号:

39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

教学主题:

识字

课时:

共两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美玲/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重点抓住三个孩子的对话领会他们的创意。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学情分析

风摸不着,看不到。

孩子们平时又很少细心观察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对于如何画风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读文中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材分析

《画风》一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和做法,可在朗读感悟过程中采用贴头像的方法弄清每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激发对自然的观察兴趣。

2.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评价任务

任务一: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任务二:

培养学生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

任务三:

学生多读书,多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复习生字词

活动一

开火车读生字词。

开火车读生字词

生字的掌握程度

活动二

齐读。

齐读

学生的朗读

环节二朗读

活动一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为什么说一阵风吹来,画显得更美了?

(完成目标三)

生读课文并思考

学生的发言

活动二

仿说句子。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仿说句子

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评价目标三)

活动三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孩子的,你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目标二)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能总结课文讲述的事情。

(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自读自悟

活动一

课文2-8自然段具体写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请你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想想你喜欢谁?

说说你喜欢谁

学生的喜好

 活动二

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完成目标二)

全班交流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评价目标一)

环节四朗读课文

活动一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完成目标一)

小组合作朗读

小组合作的默契程度。

活动二

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小组展示朗读

小组展示

活动三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角色的感情融入

附:

板书设计

旗子飘

15、画风小树弯

雨斜

风车转

反思:

 

《充气雨衣》教案

总序号:

40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第四篇课文

教学主题:

识字

课时:

共两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美玲/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

(3)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2.学情分析

本文的主人公是与学生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与学生生活无形中拉近了距离,因此本文对学生的触动力更为现实,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

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3.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小林细心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动手发明充气雨衣的事。

文章较长,识字量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评价任务

任务一:

认识一类字,会写二类字。

任务二: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任务三:

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

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看天气回答问题

情境的创设

 2、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