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769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

《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十二章 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docx

第二十二章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第二十二章欧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各国不仅经历了经济领域的变革,政治领域也有了新的发展。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导致了第二帝国的崩溃,经过短暂的政局动荡,终于在1875年通过宪法,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与法国一水之隔的英国,经过1867、1884年的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降低了选民资格,调整了原有的选区,逐步完善了近代英国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

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革命所引发的这种民族主义的强烈意识逐步扩展到了欧洲的其他国家,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达到新高潮。

中欧的德国通过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以往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南欧的意大利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道路并行的方式,完成了统一。

在东欧,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以及上层建筑方面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一节法国对新制度的探索

一、“没有共和国的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中崩溃后,法国资产阶级先后组成了临时政府和国防政府,谋求尽快结束战争。

1871年2月12日,国民议会在波尔多开幕,法夫尔代表国防政府宣布卸任。

2月17日当时的议长格列维提名让梯也尔出任“法兰西共和国新政首脑”并获得通过。

第二天梯也尔组成了有奥尔良派、正统派和波拿巴派和共和派代表参加的混合新内阁。

成立政府之后,特也尔随后与德国展开和平谈判,双方于2月26日签订了《法德预备和约》,其中规定:

阿尔萨斯的全部和洛林省的1/3划归德国。

这以割地为核心的条约给法国人的自尊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以收复失地为表现形式的对德复仇情绪从此深深扎根。

虽然该合约对法国而言是屈辱性的,但国民议会在3月1日还是以500多票比100多票的绝对多数批准了这个合约。

除了同德国签订卖国条约之外,梯也尔政府还着手部署解除由坚持抗战的巴黎无产阶级组成的国民自卫队的武装。

3月18日,由于政府派军队采取强制措施,激起了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并建立了一个历时72天(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的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法国政局动荡不宁。

当时德军还占领着近20个省,一些大城市还有人民武装在活动,围绕着国家的整体问题,各派政治力量在国民议会中展开了较量。

占国民议会多数的君主派准备恢复帝制,但他们在君主候选人问题上分歧严重,共和派虽然仅占1/3议席,但是在1871年7月议会的缺额选举中获得胜利。

梯也尔镇压巴黎公社后更加受到一部分资产阶级和保皇党的赏识加之广大人民群众坚决地反对帝制,1781年8月31日,议会推选自称“老保皇党”,主张建立“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的梯也尔担任共和国总统职务。

二、复辟与反复辟斗争

梯也尔政府对君主派和共和派左右逢源反而失去了二者对他的支持。

1873年3月,法德两国签订了撤军协定,重建法国的事业也基本完成。

这时共和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开始成为左右法国政局的决定因素。

在这种条件下,梯也尔的地位开始不稳。

他建立“保守的共和国”的立场遭到来自左右两个方面的反对。

君主派、尤其是正统派不能容忍他的共和主义倾向,共和派则抨击他的保守倾向。

随着共和主义思想在全国范围的加强,梯也尔对君主制更加持否定态度。

因此梯也尔也失去了右翼保皇派的支持。

结果国民议会于1873年5月24日以360票对347票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梯也尔不得不辞职。

梯也尔辞职的当天,国民议会以微弱多数而将总统职位送给了麦克马洪。

麦克马洪出生于正统派,他次日授权布洛伊组成了保守内阁,罢免了20多名有共和派倾向的省长,提出在“建立道德秩序”的幌子下严厉打击共和派着手恢复帝制。

布洛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反动措施:

实施戒严法;禁止纪念7月14日,捣毁象征共和国的塑像;禁止非宗教丧礼;禁止街头宣传;封闭共和派报刊等。

除此以外,他们纵容君主派的复辟活动,甚至订制了国王登基的轿式马车和礼服。

恢复帝制是不得人心的,不仅广大的劳动人民反对,资产阶级的大多数也不能苟同,再加之君主派内部的正统派和奥尔良派在拥立人选上的分歧,恢复帝制未能得逞。

三、1875年宪法

自第二帝国灭亡以来,法国一直没有一部宪法,政体问题尚未解决。

1873年11月,国民议会召开,议会中的奥尔良派和温和共和派各派势力围绕着宪法的政体问题,即是否接受共和制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1875年1月,在关于总统选举方式上,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的一项提及“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选择产生”的议案一353对352的一票多数得以通过。

这是宪法中唯一明确提及“共和国”地方,从而使共和制以迂回的方式得到确定,难怪有人说这是“从窗缝潜入德共和国”。

同年7月,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这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它既没有序言也没有总纲,也没有对国家政体也没有明确定的条文。

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总统任期7年,有两院联席会议选举,连选的连任,总统拥有统帅军队,签订军事条约,任免高级文武官员,实行大赦的权力。

此外,总统经过众议院同意还可以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还可以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有参、众两院组成,众议院的议员600人,四年改选一次,形式上由所谓普选形式产生。

众议院有创建法律的权力,内阁对众议院负责。

参议院有300人组成,实行间接选举,现有地方自治机关选出选举人团,在有选举人团选出参议员。

参议院权力很大,又权复议和批准众议院创制的法律,可会同总统解散众议院。

1875年宪法,是一部保护有产者利益的宪法,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但它终于从法律上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确立下来。

由于各政治派别对它理解的不同,它必然会随着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逐渐形成新的内涵。

无怪乎尽管第三共和国经历了巨大的变迁,这部宪法只经过3次席位修改,使用之第三共和国灭亡的1940年,成为法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部宪法。

根据宪法,1876年选举产生了新议会,共和派在众议院占多数,君主派则在参议院占优势。

在新的政治条件下,代表保守势力的总统和参议院与共和派占多数的众议院之间的矛盾很快突出起来,而政府的组成则成为了这一矛盾斗争得焦点。

1877年5月16日,麦克马洪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解散共和派内阁。

6月25日,他再次提前解散了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希望君主派在新的选举中获胜从而控制众议院。

但是,在10月的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得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

不久之后,麦克马洪含泪签署了让共和派重新组阁的决定,而且他还坦言:

“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一个议会制共和国,少数部长和我个人再也无法改变了”。

1879年1月共和派在参议院改选中获胜,麦克马洪宣布辞职,温和共和派原来茹尔·格雷维出任总统,法国进入温和共和派统治时期。

此外,参众两院还作出几项重要决议:

将首都迁回巴黎;《马赛曲》定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

1870-1879年,仅过10年的战争、革命和政治动荡之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终于稳固了下来。

四、温和共和派时期

1879年至1898年是温和共和派掌握国家权力的时期。

1881年的众议院选举,温和共和派取得了375席,在议会中占绝对多数。

温和共和派是大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代表。

他们在政治上主场巩固共和制度,加强国家权力,以维持资产阶级社会秩序的安定。

1884年8月修改后的宪法中明确对规定:

“政体的共和制形式不容成为宪法修正案的对象”,“曾经统治国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法国的共和国总统”。

经过这一修改,1875年宪法才演变成为一部具有共和议会制精神的宪法。

在对外关系上他们重视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和对抗德国政策。

1860年,法国的殖民地为20万平方公里,到了温和派掌权后的1889年,海外殖民地面积扩大了18倍,达到370万平方公里。

为了对抗德国,温和共和派积极设法拉拢俄国和其他国家,经过数笔对俄借款之后,1893年与俄国签订了军事同盟协约。

在思想文化上,温和共和派崇尚实证主义哲学,敌视教会影响,力图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为资产阶级培养接班人。

温和共和派上台后便放弃了以前关于社会经济改革的诺言,声称进一步的改革只能量力而行,见机行事,故有“机会派”之称。

温和共和派执政时期,统治阶级上层贪污腐化,政局动荡,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具体表现为布朗热事件,“巴拿马丑闻”,德雷福斯事件。

80年代末,前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人民群众对温和共和派的不满,煽动对德复仇主义,准备发动政变,实行军事独裁,但其阴谋被共和派揭露,政府遂以阴谋破坏国家罪逮捕布朗热。

布朗热逃亡比利时,被缺席判处无期徒刑。

1879年,以斐迪南·黎塞普为首的资本家为开凿巴拿马运河而创立了巴拿马运河股份公司。

1888年公司破产,50万持股者受害。

在对公司清查中发现政府许多部长、议院受贿,引起舆论哗然。

1894年,政府怀疑的秘密军事文件被出卖给他国,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逮捕了犹太籍军官德雷斯福。

德雷斯福被排除终身监禁。

1897年,案件真相大白之后,政府拒绝为德雷斯福平反,引起全民的义愤。

法国民主力量为援救德雷斯福展开了强大的社会运动,包括当时的著名作家左拉、法郎士。

在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到1899年政府不得不重新审理此案,宣布德雷斯福无罪。

由于一系列丑闻而声名狼藉的温和共和派,在1902年的选举中不得不让位于激进共和派。

第二节英国1867、1884年改革

一、1867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先后于1832年、1867年和1884年发生三次议会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完整体系的责任内阁制,扩大了公民的选举权,促进了选举制度的民主化。

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改革并没有根除贵族政治的残余,只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而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乡村劳动人民被拒绝给予这个权利。

英国在选举方面的不民主制度依然存在,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必然要为新的选举制度改革而斗争。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这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阶级必然要继续为争取政治权利而斗争。

19世纪60年代初,英国工人阶级重新掀起了争取国会改革的运动。

1861年,一些工会就正式提出了选举制度改革问题。

马克思也积极地支持英国工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

1865年,在第一国际倡议下成立了以争取选举改革为目的的“全国改革联盟”。

在该联盟的指导下,英国掀起了要求进一步改革议会选举制度的运动,促使自由党罗素内阁于1866年提出改革方案。

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激进派也越来越不满足于1832年改革所取得成果。

宪章运动的第三次高潮过去后,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人休谟于1849年在议会提出了一个扩大选举权的动议,但在下院遭到否决。

1858年,保守党上台组阁,德比伯爵出任首相。

5月28日,财政大臣迪斯累里也在下院提出一个议会改革方案,遭到自由党的反对。

1860年3月,罗素又提出改革法案,要求将城市选民的财产资格降为6镑租金,并重新分配议席,由于法案的问题被迫撤回。

自由党上台执政后,帕麦斯顿出任内阁首相。

帕麦斯顿是辉格党贵族集团中反对议会改革的代表人物。

他在1859—1865年任期内,竭力反对进行议会改革,成为了改革的巨大障碍,但改革作为一股潜流仍不容忽视。

激进派继续号召改革,并从组织上加以努力,而工人阶级则逐渐重视改革问题,出现了与激进派联合的趋势。

二、1867年议会改革

1865年10月,帕麦斯顿去世,罗素继任首相之后,议会改革的进程才重新启动。

实际上在新内阁中格拉斯顿是内阁的核心。

1866年3月,在罗素的主持下,内阁成员格拉斯顿提出了一个议会改革方案。

主要内容为:

将城市的选民财产资格从10镑降为7镑,乡村从50镑降为14镑。

此外,在储蓄银行连续两年有50磅存款者也可以由选举权。

后来又提出一个议席重新分配法案,要求削减衰败城镇和小城镇的席位,将这些席位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工业大城市。

该法案提出后,受到保守党和自由党内一些人的抵制,自由党政府被迫下台,德比伯爵和迪斯雷利以少数派组阁。

这时工人阶级对议会改革的要求也变得强烈了,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1866年6月格拉斯顿的改革法案失败后,伦敦的工人改革联盟决定在海德公园举行集会以表达对改革的要求,7月23—25日联盟在公园内举行了连续三天的集会,集会者一度与警察发生冲突。

此后,曼彻斯特、利物浦和伯明翰等城市也相继发生大规模群众集会和游行示威。

1866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为巩固其地位,主动解决改革问题。

1867年1月,保守党内阁举行了两次会议,但在改革问题上发生争执,到月底仍未取得一致意见。

保守党内阁财政大臣德斯雷利意识到了自由主义的潮流不可阻止,积极倡导改革。

1867年3月18日,德斯雷利在下院提出了吸收了自由党修正意见后的保守党的改革方案。

迪斯雷利的提案提出以后,格拉斯敦对其中的若干条款提出了修正意见。

迪斯雷利的提案经修改补充后于7月15日在下院获得通过,8月15日得到上院的批准,同月法案经女王批准,成为正式的立法。

1867年改革法案对议席分配再次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

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在城镇,房主、租户和每年支付租金不少于10英镑、居住不少于一年的房客均拥有选举权;在农村,每年交地租不少于12英镑的佃户、收入不少于5英镑的土地所有者有选举权。

这次改革使选民总数从改革前的135.8万增加到247.7万人,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英国在议会君主制民主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867年议会改革就其成果和影响而言,是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次。

这次改革进一步消除了英国议会制度中的积弊和腐败之风,彻底打破昔日贵族在议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把工业资产阶级推向政治前台,为议会政治朝着民主化方向推进铺平了道路,因而本次改革在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次改革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两党制。

但是1867改革对选民的财产限制依然存在,普通工人群众如无住房的租户、农业和手工业工人、矿工和居住在没有代表权的城市的贫民、小农仍被剥夺了选举权。

全国成年男子的半数和全部妇女仍未获得选举权,更谈不上普选权的实现。

三、1884年议会改革

随着两次议会改革斗争的胜利,英国的政治民主范围逐步扩大了,不少工人阶级的成员获得了选举权,这就必然使他们要求随着自己政治地位的提高而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

而工人阶级的代表直接进入议会捍卫自己的利益,干预国家大事,预示着英国的社会政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经过两次议会改革后,英国选举权已经扩大到城市工业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但是为数众多的农业工人仍被排除在选举的大门之外,因此,农业工人深表不满,长期以来为之奋斗的普选权仍未实现。

1867年改革后,英国资产阶级两党制发展成熟了,两党在竞选中都必须争取劳动群众的选票,争取选民的支持,资产阶级统治者必须正视广大群众的合理要求。

1867年的议会改革在扩大选举权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

但是在重新分配议席方面成果不大。

仍有70个选区居民人数少于一万人。

全国拥有1368.9万人的郡选区只拥有170个议席,而又1228.6万人的城市选区却拥有281个议席。

农业郡比工业郡派出的议员要多;东南部比其他地区要多。

这说明,议会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继续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9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殖民扩张等因素,英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国内公民的贫困却与这样的地位极不相称,长期下去,势必会出现新的危机。

由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垄断组织的产生,工业界非常希望政府如同美、德等国的政府一样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

这一切终于迫使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而转向一种新的理论——新自由主义。

这样,对社会政策相应的调整就势在必行,第三次议会改革顺应潮流应运而生了。

这时期英国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格拉斯顿自由党政府的对外政策在这个时期遭到失败。

造成自由党统治危机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当时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一个是英国在东北非殖民战争中受到的挫折。

这些都引起了国内资产阶级的不满。

1883年国内发生经济危机,失业达到空前的规模,阶级矛盾激化。

这些因素使自由党与保守党的政治角逐中处于不利位置。

自由党内部也因为改革问题的分歧而削弱。

在此形势下,自由党内阁多数成员觉得不能在拖延改革了。

自由党内阁于1884年1月4日对议会改革法案达成一致,2月28日在下院提出改革法案,但6月遭到上院否决。

这样自由党被迫允诺再提出一项重新分配议席的法案。

10月23日,议会举行特别会议讨论改革法案。

最后在1884年底和1885年初通过两项法律。

一项是1884年12月6日通过的《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

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新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

在格莱斯顿的推动下,1886年1月25日通过了另一项法律《重新分配议席的法令》。

它规定:

居民不到15000人的城镇选区被取消推派议员的资格,被取消的选区中有13个市双议席选区,68个是单议席选区,被取消议席的选区并入郡选区;居民在1.5——5万的城市只留一个席位,空额议席重新分配。

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新兴城市;除了22个城市外,其他各城市和各州一律实行单一代表选区制,大体上每5.4万人选出一个代表,从而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

此外,全国所有各郡都划分为单议席选区。

下院增加12个议席,下院议员总数得到670人。

以上两个法案的通过,习惯上称为19世纪英国的第三次议会改革,即1884年改革。

通过这次改革第二次议会改革后没有选举权的农业工人终于获得了选举权。

选民人数又有了较大的增加,1885你那,英国选民总数达到了570.8万人。

不过,依靠父母生活没有单独成家立业的男子,以及家庭佣人和全部妇女仍被排斥在选举大门之外。

从1832年议会改革开始,到1884年议会改革,英国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基本形成了。

第三节德国和意大利的政治统一

一、德意志的统一

(一)、1848年革命后的德意志

1848年革命失败,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的任务没能完成。

但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迫使各邦的封建统治者对资产阶级作出了让步。

大多数的邦国在政治上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允许资产阶级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

普鲁士表面上仍是君主专制国家,但是1848年12月5日颁布的“钦定宪法”、1850年颁布的新宪法中,都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成立议会,议会由表决的法案、批准预算的权力。

由于实行了宪法,它毕竟不是1848年以前的专制主义国家了。

19世纪50、60年代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德意志重工业部门的年产量平均每10年增长一倍多。

煤、铁产量翻倍的增长。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制造业也发展起来了。

并且也出现了一些大的企业,如黑森的克虏伯工厂。

轻工业的发展也是显著的,纺织机从1843到1861年间,由5018台增加到15258台。

铁路的建设发展也很快,仅仅普鲁士的铁路,在1850到1870年间就由3800多公里增至11000国公里。

到60年代,德意志工业已经赶上了法国。

这个时期德国的农业资本主义也有所发展。

1850年3月2日,普鲁士政府颁布了“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无偿地取消了存在于普鲁士农村的次要封建义务,允许农民以高额的赎金或者出让土地来赎免其他主要的封建义务。

在此过程中,大地主从农民手中掠夺了大量的土地和现金,这就使他们有可能过渡到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通过自上而下的农业改革,使封建经济缓慢地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列宁称之为“普鲁士道路”。

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德意志工业化的基础。

(二)、统一的两种道路:

大德意志方案和小德意志方案

19世纪50-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越来越感到,要挤身于世界市场,必须凭借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

人民群众也要求早日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

由此,德意志统一问题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德意志各阶级、各阶层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了各自的统一方案。

早在1848年革命期间,法兰克福议会即酝酿过两种统一方案。

一种是普鲁士和北德意志各邦的资产阶级,主张由普鲁士领导,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这叫小德意志方案。

二是奥地利、南部各邦君主和一部分小资产阶级,主张把德意志联邦改组成以奥地利为首的瑞士方式的联邦共和国,这叫大德意志方案。

在德意志统一问题上,这两种主张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期间也曾提出用革命的手段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但无论在当时还是60年代,德意志都未具有这一方案的条件。

1848年革命平息后,奥地利政治上的僵化保守,经济上的抱残守缺,与普鲁士的锐意进取、蒸蒸日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此削弱了它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主宰地位的实力。

“大德意志方案”事实上已缺乏实施的基础。

从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即着手为武力统一德意志进行各方面的准备。

(三)、普鲁士的“宪法纠纷”

普鲁士统治集团在实施“小德意志方案”的过程中认识到,只有使用武力通过战争才能达到统一目的。

为此,普鲁士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由此引发了普鲁士的资产阶级与容克贵族围绕军事改革和军事预算展开的政治斗争,史称“宪法纠纷”。

1860年,陆军部长房龙向议会提交军事改革方案。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后备军,扩充常备军,把服役期限由两年延长到三年,同时还要求议会加拨军费。

议会中以进步党为首的占多数的资产阶级议员利用1850年宪法赋予议会的权力,拒绝军事拨款,也就是否决了军事改革法案。

1861年,威廉一世继承王位,进步党在新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并否决了军事预算。

1862年3月,威廉一世解散议会,但是进步党却得到了更多的席位,并再一次否定了军事改革,同时还要求实行责任内阁制。

新议会否定军事改革法案,使威廉一世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为了遏制议会的势力,威廉一世召回了驻法大使俾斯麦,任命他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麦(1815-1898)出生普鲁士容克贵族之家,接受资产阶级教育。

1851年起,多次出任公使,使他成为一个有丰富经验、实际阅历的人。

出任之后,他在议会中发表了“铁血演说”: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故此他被称为“铁血宰相”。

俾斯麦了解到资产阶级迫切的要求是国家的统一,只要普鲁士满足他们的要求,归根到底是会得到他们的拥护。

因此,他不经议会同意强行推行军事改革。

同时以普选制为饵,勾结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领袖拉萨尔,安定了国内政局。

最后,在实用主义外交争得指引下,俾斯麦拉拢克里木战败的俄国,使得英、法、俄不能联合行动,孤立奥地利。

经过一番准备,俾斯麦开始他的“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计划。

(四)、俾斯麦与德国统一

1、德丹战争

为了实现武力统一,在军事上打败奥地利是俾斯麦的首要目标。

在发动对奥战争之前,正值德意志与丹麦之间发生领土纠纷,俾斯麦便决定打败丹麦,然后收拾奥地利。

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位于德丹边界,前一个地区杂居这丹麦人和德意志人,后一地区的居民基本是德意志人。

1863年,丹麦颁布新宪法意图将两个公国并入丹麦,遂引起两国纠纷。

德意志资产阶级认为这两个地区事关德意志的民族荣誉。

1864年,俾斯麦利用德意志的民族情绪,趁机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

1864年2月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开战,丹麦无力抵抗普奥联军,很快就割地求和。

10月在维也纳签订了和约,丹麦放弃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前者划归普鲁士管辖,后者划归奥地利管辖。

对丹麦战争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俾斯麦在国内的地位,提高了普鲁士在德意志联邦的地位,还为对奥战争埋下伏笔。

2、普奥战争

对丹战争结束不久,俾斯麦积极准备对奥地利作战。

为使欧洲列强保持善意中立,他积极拉拢法国,支持战后法国占有卢森堡获得了拿破仑三世的中立。

俾斯麦还以支持意大利收回被奥地利占领的威尼斯获得了意大利的结盟。

一切就绪以后,俾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