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口算习惯的培养.docx
《浅谈小学生口算习惯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口算习惯的培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小学生口算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口算习惯的培养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而口算又在计算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口算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和技巧,形成一定的口算习惯,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要求。
那么,如何来培养的口算习惯呢?
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重视计算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算理的掌握
我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计算的概念,法则和算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灵活口算奠定基础。
例如:
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平台,通过学生的探究,总结归纳出算理,最重要的是在学生探究算理的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灵活地进行口算奠定了基础。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是:
乘以或除数的倒数,但是通过学生的探究,一些思维有深度的同学发现了在口算时,有时也可以灵活。
例如:
除以,学生可以按照法则计算,思维灵活的同学通过探究也可以直接用9除以3。
这样口算的灵活性就显现出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算比赛是小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而要养成一定的口算习惯和能力,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练习的平台,提供一个主动练习的“抓手”。
在本学年我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课前1.5分钟
1.5分钟时间不是太多,但是日积月累,一学年坚持下来,学生有了很大的收获,而且口算也非常有针对性,能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知识重难点,为本节课服务。
2.每周组织一次口算比赛
把比赛的成绩刊登在后面的黑板报上。
通过“争当口算小能手”的口算形式,对学生的口算兴趣调动很大,班里涌现出邓高洁等口算小能手。
3.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这学期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购买了2本口算卡,有了口算卡这个有形抓手,我在我所教的两个班内,见缝插针地组织了多次口算比赛,收到了很好的口算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计算技巧的指导,使计算合理、灵活
在对学生的口算训练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口算,同时也要训练学生学会找规律,会运用规律善于计算、合理计算,为口算提供知识铺垫。
例如,在教学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小数时,出示题组:
3.2×59+3.2×4132×(59+41)。
先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再比较两组计算的结果,然后分组讨论有什么规律。
交流、归纳出规律后练习:
27×4.3+5.7×275.6×98+5.6×2。
这样学生利用找出的规律去进行简便运算就能得心应手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强化口算计算的全程练习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口算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要有坡度、难易适度,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计算和稍有变化的习题,也要有一些综合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
五、一些收获
1.首先解决了我的“心头之患”
学困生历来是我们数学老师的“心头之患”,他们的及格历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而计算又是解决学生及格的有效手段。
通过学生的口算习惯的培养,各个层次的学生的计算能力都有所提高。
尤其是学困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学生及格情况。
例如:
去年,转入我班的学生张志凯,刚转入我班时,乘法口诀都不会,5年级的试卷他才得8分。
怎么办,我让他买了2年级的口算卡,从口诀开始。
通过一年的练习,5年级升学考试时,他的试卷计算只错一道题,整张试卷也勉强及格了。
现在,他能顺利进行分数乘除法口算了。
2.班级整体的上的口能力有所提高
通过口算习惯的培养,整个班级在学校举行的口算比赛中,在学校的班级中口算成绩名列前茅。
3.整个班级口算习惯的形成,整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年级升入六年级时,分析学生的试卷不难发现,整个班级的试卷中,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比同轨班要好好多。
总之,小学生口算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对学生进行计算基础知识教学,基本口算和基本习题的经常训练,计算技能和验算方法的指导,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并加以适当的强化训练才能形成。
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而计算能力的基础就是口算,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口算训练十分重要。
一、确定科学的训练内容
口算训练内容的科学性是由教材的科学性来保证的,同时也是教材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在内容安排上应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特点,按教材内容的安排,可将训练内容分为:
低段:
数的组成与分解。
20以内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连加、连减),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表内乘除法,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
中段:
一位数除两位数,两位数除两位数,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中运算性质、运算定律的口算,小数加减法(一般为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高段:
简单的小数乘除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简单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简单的分数与小数想加减,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的口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
确定了科学的训练内容,使小学数学教材的口算内容与运算内容有机结合,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构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知识系统,使口算训练能够持久有效地进行下去,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二、确定有效的训练方法
小学生进行口算训练的主要方法是听算和视算。
据有关研究表明,进行听算和视算,由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易于形成积极的口算动机,产生浓厚的口算兴趣。
而有效的口算训练关键在于使长期的系统训练同课堂练习的重点训练相结合,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
小学生口算训练的基本做法是做到“一坚持、二结合”,即坚持每节课前三分钟的常规口算训练,结合课中的巩固练习,利用教材中口算式题进行重点训练。
课前三分钟的训练,一般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练习,一般以20个式题为宜,可采用听算或视算。
采取的形式一般为“开火车”“击掌游戏”“对口令”“小小邮寄员”等游戏,使学生在愉快中达到口算训练的目的。
结合课中的巩固练习进行口算训练,一般利用教材的口算式题进行听算或视算以及1—2分钟的定时速算比赛等方法进行。
三、确定可行的技能指标
计算的准确度、速度、合理性、灵活性、意识法则的清晰程度等就是衡量学生口算技能形成的主要指标。
口算准确是衡量学生口算技能形成 的首要标准,在准确的基础上,计算迅速、方法合理、灵活等都是衡量学生口算技能形成的重要指标。
口逄技能形成初期学生清晰意识到有关法则,而口算技能一旦形成,学生口算就能达到我们通常说的“脱口而出”的水平,而且不用意识到运算法则。
教学实践证明,口算训练在计算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运算技能形成的前提。
从计算内容来看,实际上任何一个多位数的四则计算(笔算)都是由若干个口算组合而成的,如笔算多位数的加减法,都离不开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的技能,笔算多位数乘除法都离不开表内乘除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为基础。
学生口算不准确、不熟练将直接影响笔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反之,如果学生形成了熟练的口算技能,便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由此说明,加强小学生的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口算练习要加强算法指导
小学数学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一门科学,数学教学必将影响甚至改变学生思维方式,而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素质,集中表现在善于运用现代思维去考察和解决数学问题,这就给数学教学增添了一项新任务——使学生具备健全、发达灵巧的“数学头脑”。
而如此的数学头脑的形成与发展和口算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有些教师在口算练习中,用抢答式、开火车式、口算板书式进行口算练习,忽视学生思维过程,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
首先,单纯的注重结果,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对计算法则掌握的程度,运用的计算方法是否简便,从而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灵活的计算方法,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其次,抢答式口算常成为优秀学生表现的机会,差生反应慢,来不及思考逐渐对口算失去信心。
因此,在口算训练中,不能搞“题海战术”,应精选习题,边口算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为什么这样算”,“还有什么简便方法”,“从这题中你学会了什么”等问题。
做到一题一得,照顾全体学生,这样做对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提高计算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我们不妨试用以下方法来进行口算训练:
一、借助“说”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
如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14 ×2”教学时,先通过直观演示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口述先算2个10得20,再算2个4得8,最后把两次乘积相得28,从这个感知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算理,然后,在原式上再进行初步概括,即边画线边让学生一起口头表述算理:
14 × 2=28,想2个10是20,2个4是8,20加上8是28,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这样一种算法模式后,老师可以再出示一些类似的题进行口述训练,强化算理,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二、借助“比较”帮助学生运用简便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既然计算能力要有这样的要求,那么口算作为计算的基础,无疑也必须有这样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是借助“比较”来帮助学生运用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的口算方法合理灵活。
例如:
8.42 5这道口算题,应引导学生看出8.42 5即5个8.42是多少,也就是10个8.42的一半是多少。
通过比较,得出口算8.42 5用8.42 10 2这样口算简便。
又如:
24+24+23+24+24这道口算题如果单纯地要求学生报出结果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算的”这些方法中哪种最简便?
①连加;②24+24+23+24+24=24 4+23;③24+24+23+24+24=24 5—1,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第③种口算方法最简便。
这样借助“比较”,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口算方法就合理灵活,速度快结果也准确。
三、借助“理论”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如果不懂算理,只是机械训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
教学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都是运算法则的依据。
(一)运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使口算又快又准。
例如:
25 101=25 (100+1)=25 100+25 1=2525,这样借助运算定律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定律,而且会更灵活运用。
(二)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在学习口算小数除法时,使学生把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
1.2 0.3=(1.2 10)(0.3 10)=12 3=4。
这样引导学生口算,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进行类似的口算时,胸有成竹。
总之,口算训练要注重算法的指导。
但是口算训练毕竟不同于计算法则的新授,算法的指导应选择典型题目,以学生讲为主,抓住主要环节,点到为止。
40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
——农村阅读教学“课堂低效”现象透视
同一本大纲,同一种教材,相同的作息时间,一样的学习内容,产生的却是较为悬殊的学习效果,这是语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城乡差别”现象。
对此,一些农村老师有自己的“苦衷”和见解:
农村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学习条件差;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薄弱,不像城里学生,一对职工指导一个孩子…… 其实,当你走进农村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学习条件,家庭教育,学生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但并不是教学落后的主要因素,“课堂低效”才是农村语文教学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
造成“课堂低效”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课前不精心设计,上课难保证效率
1.平时教学仅用“一分力量备课”
当前,一部分农村语文老师平时备课工作过于简单,走向了公开教学的另一个极端:
大凡公开课,兴师动众,一句过渡语都要前后斟酌,左右推敲,更有大小黑板,长短纸条,电教仪器堆满讲台。
而在平时,备课多限于“读教参(教师教学用书)、写教案”两件事。
读教参是为了照本宣科,写教案多是为了应付检查。
更有“翻翻教参就上课,教案留在课后写”的现象。
备课投入不足,上课必然效率低下。
阅读课的上课准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它至少要完成六个“准备”:
第一是教学理念的准备;第二是课文内容及相关知识的准备;第三是教学设计的准备;第四是教学用具的准备;第五是教案的准备;第六是学生预习的准备。
学生预习,一般包括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等。
有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请教别人,或自制学具等。
如学习《长城》一课,除让学生初读课文外,还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从《中国地图》上找到“山海关”和“嘉峪关”两个地方,然后估量一下两地之间的长度,再运用数学中已经学过的比例尺知识,估算一下长城的实际长度。
2.公开教学偏重教具准备 下乡听课,很多语文老师为准备一节公开教学课颇费苦心,令人感动。
但往往事倍功半,学生的收获与老师的劳动不成正比。
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老师课前过分看重教具准备,反倒忽视了教学设计。
农村教学条件差,与课文配套的挂图、幻灯片和实物投影仪等教学仪器十分缺乏。
但在老师的观念中,公开课上没有几样教具,似乎不成其为公开课。
于是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绘制挂图,制作幻灯片,有时还要为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制作头饰和道具等等。
堆砌的教具背后,往往是教学设计的不尽人意。
一位老师执教《赤壁之战》一文,将课文第五自然段——“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东吴兵少……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写在胶纸上制成幻灯片,并让学生思考回答:
信中关键词是什么?
起了什么作用?
如果你是黄盖,你该用什么语气对曹操说话?
且不说这些问题是否恰当,单就为这一段话如此去“折腾”有些不值得,不如让学生或口头或书面把这段转述的内容直接改写成信,有称呼,有正文,有署名,再假想一个日期。
不仅复习了信的书写,同时进行了转述改写的训练,并以学生说写代替老师讲解,一举多得。
一个精巧高明的设计,远胜过一堆价值不高的教具。
特级教师杨明明执教《惊弓之鸟》一课,最后设计了一道讨论题——“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
”一石击起千层浪,有的说是更羸,有的说是原先的猎人,有的说是大雁自己。
大家各抒己见,辩论十分激烈。
最后老师相机出示造句:
“这只受伤的大雁,只要……就……”。
杨老师将语言训练、思想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个高明的讨论设计中,让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
同样是执教这一课,有一位教师课前颇费苦心地制作了一只纸雁,并别出心裁地在纸雁内事先装置了一些红墨水,课堂上边讲解边演示,最后洒下了“鲜血”。
此举看似形象逼真,未想反倒转移了学生注意力,一部分学生在剩余的时间里努力猜测,那“血”是不是真血,老师是如何放在纸雁体内的。
二、平时教学节奏缓慢,公开教学过于匆忙
平时上课,很多教师节奏松散,进度缓慢,占用或浪费时间的现象比较普遍:
兼任班主任工作,常在语文课上安排班务,批评学生;“一分力量”备课的结果是花费较多的时间纠正前一课作业;课前不做准备,课堂上又疏于安排,过长的板书或习题在学生坐视中当堂书写,发放作业本也让学生在等待中进行。
这样,宝贵的课堂时间,往往从老师的指间悄悄滑过,真正有用的时间常常不足40分钟,有的相差甚远。
难怪很多老师反映,教参中规定两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中就得三到四个课时,如不是利用班主任特权占用自习或其他“副科”时间补课,一学期很难完成一册书的教学任务。
公开课上,很多老师倒是频频看表,“惜时如金”: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往往不给学生练读或准备的时间,动笔“写”的训练也常常“因时间关系”从课堂上被挤兑出去。
表面看,课堂容量大,节奏快,但实际上,匆忙紧张,有走过场之嫌,课堂效益照样不尽乐观。
三、教学方法陈旧,课堂“广种薄收”
在反映农村教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远山远水》中,来自北京的支教青年杨新刚劝说贵州当地的小学校长将修建教室的拨款立即用于培训教师。
他说:
农村教师因条件所限,培训学习较少,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效率低下,是一种教育领域内的“广种薄收”现象。
杨新刚一语中的。
走进如今农村语文课堂,很多中老年教师“大纲教材一变再变,自己的教法一成不变”。
依然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段段分析,句句讲解,老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讲。
讲得生动一些,学生还能听得一二,如果讲得乏味零碎,学生老盼着下课。
如此教学,40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不容乐观。
四、“教改”注重形式,忽视教学实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一些现代教育理念也悄然走进农村课堂,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的新的教学方式也在通过现代传媒和教学观摩活动为农村语文老师所见识和仿效。
如小组合作学习、个人自学汇报、小组讨论、课文表演等。
这些新的教学方式给单一传统的农村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但是,目前在一些农村语文公开教学中,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往往被刻意安排,机械套用,只看形式,不计实效,表面新潮热闹,实则收获甚少。
最突出的表现有:
1.形式化讨论。
有的讨论题目简单,答案惟一,学生一读便知或稍加思考就能够解决,无须几人合组讨论,是一种无价值的讨论;有的讨论时间太短,前排学生刚转过去,还未来得及说上几句,老师就喊停,是一种闪电式讨论;有的讨论议题不明,学生凑到一起不知所云,但要给老师配合好,还得出声,于是或“四颗小脑袋凑在一起自言自语”,或嘴里胡乱念叨,眼神游历不定,是一种无奈的讨论。
2.零敲碎打式自学汇报。
一篇(段)课文,交给学生自读,“你喜欢读哪一段(句)就读哪一段(句),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汇报:
读你喜欢的一段(句)话,并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东一句,西一句,前拉后,后扯前。
一篇有顺序有情节有意境的课文被腰斩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语文课从一种琐碎走向另一种琐碎,即从老师碎讲走向学生碎说。
3.肤浅好笑的课堂表演。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体验。
但学生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课堂也不是“外景地”,也缺少音乐的渲染。
所以,小学教材中学生能够演出效果的课文并不多,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类似于《晏子使楚》这样的“室内剧”,学生可以“搭台唱戏”,一试身手。
但在农村公开教学中,表演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不时见诸课堂。
有的老师不看课文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层次,也不顾及课文的表演难度,一味让学生表演,其结果往往是浪费了时间,收获了哗笑。
有的课文虽适合学生表演,但学生连课文都未读熟,就被老师请上讲台,结果是表演生硬僵化,学生勉强支撑。
课前准备的草率,课堂节奏的松散,教学方法的陈旧和教学“改革”的浮华,共同“造就”着农村阅读教学的“课堂低效”。
“40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
”,应当成为每一节阅读课后,老师留给自己的“课后思考题”,只有关注每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效益,才能提高整个农村语文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