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58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docx

2技术要求现场活动连接器

中国电信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

技术要求

1

前言

本标准按照《中国电信技术标准编写指南》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中国电信ODN技术要求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1)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要求

(2)中国电信光总配线架技术要求

(3)中国电信光纤配线架技术要求

(4)中国电信局内调度光缆技术要求

(5)中国电信接入层光缆技术要求

(6)中国电信用户引入蝶形光缆技术要求

(7)中国电信光缆接头盒技术要求

(8)中国电信光缆分纤盒技术要求

(9)中国电信光缆分光分纤盒技术要求

(10)中国电信光缆交接箱技术要求

(11)中国电信适配器技术要求

(12)中国电信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要求

(13)中国电信单芯光纤机械式接续子技术要求

(14)中国电信信息插座技术要求

本标准参考TelcordiaGR-1081-CORE(1995)《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一般要求》、TelcordiaGR-326-CORE(1999)《单模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跳线的一般要求》、《YD/TXXXXX通信用单芯光纤机械式接续器》,并结合中国电信需求、国内外光纤现场连接器实际情况和国外运营商同类产品的技术规范编写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中国电信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要求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简称光纤现场连接器,又简称快速连接器)的分类、一般要求、性能要求、测试标准及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单模光纤现场连接器系列产品。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企业技术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企业技术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529.4-1997

光纤光缆接头第4部分:

分规范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

GB/T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1部分:

总规范

GB/T2421.1-2008

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5169.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

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YD/T1272.1-2003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

LC型

YD/T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

SC型

YD/T778-2006

光纤配线架

YD/T1997-2009

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

YD/T××××-20××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YD/T××××-20××

通信用单芯光纤机械式接续器

13 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名词术语

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

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简称光纤现场连接器)是一种在施工现场直接成端,采用机械接续或热熔接方法成端的光纤活动连接器。

光纤现场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光纤或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具备与标准SC/L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LC连接器和插座。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FTTH

FiberToTheHome

光纤到户

ODN

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

光分配网络

14 光纤现场连接器分类

按连接器结构分类

按连接器结构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a)插头式:

包括SC型、LC型、FC型;

b)插座式:

包括直形(SC型、LC型、FC型)、弯形(SC型、LC型、FC型)。

图1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式示意图

 

图2 光纤现场连接器直形插座式示意图

 

图3 光纤现场连接器弯形插座式示意图

按插头内接续方式分类

按插头内接续方式分类可分为机械型和热熔接型,其中机械型包括了预置光纤机械接续型和直通型(非预置光纤机械接续型)。

a)机械型:

——预置光纤机械接续型:

在这种连接器插头内,光纤被预置在连接器的插针体中,匹配的光缆中的光纤与预置光纤通过折射率匹配材料机械方式接续。

折射率匹配材料是一种用于填充在光纤端面之间用以减小光纤端面间的菲涅尔反射,且折射率大小近似于光纤折射率的材料。

 

图4 机械接续型光纤现场连接示意图

——直通型:

在这种连接器插头内,匹配的光缆中的光纤直通到插针体端面。

 

图5 直通型光纤现场连接示意图

b)热熔接型;

在这种连接器插头内,光纤被预置在连接器的插针体中,匹配的光缆中的光纤与预置光纤通过热熔接方式接续。

 

图6 热熔接型光纤现场连接示意图

按插针体端面分类

按插针体端面形状可分为如下2种类型:

a)UPC型:

具有一个带球面抛磨面并实现物理接触(UPC)的插针体;

b)APC型:

具有一个带8度斜球面抛磨面(APC8°)并实现物理接触的插针体。

按匹配的光纤或光缆类型分类

按匹配的光纤或光缆可分为如下2种类型:

a)光纤型:

在250μm预涂覆光纤或900μm紧套光纤上端接的光纤现场连接器;

b)光缆型:

在光缆护套上端接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光缆类型包括尺寸为2.0mm×3.0mm蝶形引入光缆、Φ2.0mm和Φ3.0mm圆形单芯光缆或其它尺寸的光缆。

15 光纤现场连接器一般要求

光纤现场连接器尺寸及插针体端面要求

尺寸要求

组装好的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含插针体的长度L1应不大于60mm,如图7所示。

组装好的光纤现场连接器直形插座的长度L2应不大于65mm,如图8所示。

组装好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弯形插座的长度L3应不大于45mm,如图9所示。

SC型现场连接器的接口图形和配合尺寸应满足YD/T1272.3-2005中4.2的要求。

LC型现场连接器的接口图形和配合尺寸应满足YD/T1272.1-2003中4.2的要求。

 

图7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长度示意图

 

图8 光纤现场连接器直形插座式长度示意图

 

图9 光纤现场连接器弯形插座式长度示意图

插针体端面几何参数要求

端面检查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的插针体端面应满足YD/T××××-20××《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中5.3.2的要求。

端面几何形状测量

光纤现场连接器插头的插针体端面几何参数,应满足YD/T778-2006《光纤配线架》5.5.1.3的要求,详细指标如下:

 

表1光纤连接器插针端面几何尺寸指标

插针外径(mm)

曲率半径(mm)

顶点偏移(μm)

光纤凹陷/凸出(nm)

APC角度(º)

ф2.5

PC、UPC型

10~25

≤50

-100~+50

APC型

5~15

≤50

-100~-100

8±0.2

ф1.25

PC、UPC型

7~25

≤50

-100~+50

APC型

5~12

≤50

-100~-100

8(标称)

注1:

凹陷/凸出栏数值中,正号表明光纤凸出,负号表明光纤凹陷。

注2:

APC角度只供参考,不作要求。

注3:

直通型光纤现场连接器在对接状态时须满足“光纤凹陷/凸出”要求,非对接状态时的“光纤凹陷/凸出”要求待定。

光纤现场连接器现场组装要求

平均组装时间

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平均组装时间,是指具有一般熟练程度的操作员将若干个样品从开剥光纤或光缆到测试确认组装成功所需的总时间,除以组装合格的样品数,而得到单个器件组装所需要的平均组装时间。

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平均组装时间应在3分钟以内。

组装成功率

光纤现场连接器的一次性组装成功率应不低于95%(例如:

组装100个样品,最多允许5个样品组装失败)。

可重复组装性

预置光纤机械接续型和直通型光纤现场连接器应具有可重复组装性,确保一次组装失败后可返工再次组装,并且重复组装时,应方便开启。

重复组装是指开启已组装的连接器,按照组装程序重新制作光纤端面,重新组装连接器。

可重复组装应在5次以上。

工作环境要求

光纤现场连接器的环境要求如下:

a)工作温度:

-40℃~+85℃;

b)贮存温度:

-40℃~+85℃;

c)相对湿度:

≤95%(+30℃时);

d)大气压力:

62kPa~106kPa。

材料要求

光纤现场连接器所用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a)折射率匹配材料的折射率需和纤芯相近,该材料应保证25年稳定可靠;

b)光纤现场连接器所用的塑料件,其燃烧性能应符合GB/T5169.5-2008的规定,施加试验火焰持续时间为10s;

c)符合RoHS标准,不能对环境产生污染,符合环境保护相关的标准;

d)在成品破损时,其部件不允许对人造成危害。

16 光纤现场连接器性能要求

16.1 光学性能要求

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在5.3中的工作环境要求下应满足表2的要求。

单位为dB

表2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机械型

热熔接型

平均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a

插入损耗

≤0.25

与标准插头和适配器测试:

≤0.5

与任意插头及适配器测试:

≤0.7

≤0.2

与标准插头和适配器测试:

≤0.4

与任意插头及适配器测试:

≤0.7

b

回波损耗

≥40(UPC);≥55(APC)

≥50(UPC);≥60(APC)

16.2 环境性能要求

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应满足表3中规定的环境性能试验要求,同时应满足表2的光学性能要求。

单位为dB

表3光纤现场连接器的环境性能要求

序号

试验名称

试验条件

判定标准

插入损耗变化量

外形变化

机械型

热熔接型

a

高温

+85℃,96h

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

龟裂、松弛等现象

b

低温

-40℃,96h

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

龟裂、松弛等现象

c

温度

循环

(-40℃~+85℃)

21次循环,共168h

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

龟裂、松弛等现象

d

湿热

+75℃,95%,96h

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

龟裂、松弛等现象

e

浸水

室温,自来水,168h

≤0.3

≤0.25

无变形、起泡、粗糙、

剥落等现象

注1:

具体试验条件和方法见7.3~7.9

16.3 机械性能要求

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应能通过表4中规定的机械性能试验要求,同时应满足表2的光学性能要求。

 

单位为dB

表4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机械性能要求

序号

试验

名称

试验条件

判定标准

插入损耗

变化量

试验后外形变化

机械型

热熔接型

a

可重复

组装性

组装次数:

5次

≤0.3

无机械损伤,插针表面无明显划痕

b

振动

频率:

10-50Hz

扫频:

每分钟45次

振幅:

0.75mm单振幅

时间:

三个方向,各2小时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c

跌落

高度:

距离试样头部1.5m

次数:

8次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d

重复性

插拔次数:

10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e

机械

耐久性

插拔次数:

500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f

抗拉

0.125mm裸纤4N,不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0.25mm光纤型4N,不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0.9mm光纤型10N,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光缆型20N,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光缆型30N,不在线监测光学性能;

时间:

2分钟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g

扭转

负荷:

光缆型15N

速率:

10次/分钟

次数:

200次

≤0.3

≤0.25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

注1:

热熔接型光纤现场连接器不要求可重复组装性试验;

注2:

可重复组装性测试项目对插损变化量主要考核劣化情况,要求插入损耗劣化量≤0.3,如果插损变优,满足要求;

注3:

具体试验条件和方法见7.10~7.16;

17 测试标准及方法

测量和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

如果没有指明试验环境要求,则表示测量在GB/T2421.1-2008中规定的标准大气压条件下进行;测量所用仪器仪表的精度均应符合要求,并进行定期校准。

试验光源和尾纤

测量时采用LD光源,其峰值波长为1310nm/1550nm。

连接光源的尾纤应为单模光纤,为消除包层模对测量的影响,在尾纤上打上一个Φ30mm的小圈。

标准连接器

测试S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时,所用的标准连接器应满足YD/T1272.3-2005中4.3的要求,测试LC型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时,所用的标准连接器应满足YD/T1272.1-2003中4.3的要求。

测量前的准备

测量前应用无绒纤维纸或脱脂棉对插针体及端面和适配器套筒内表面进行擦拭清洁,必要时使用无水酒精擦洗。

试样

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和环境性能试验的试样应是经过现场组装试验后,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合格的样品。

外观和尺寸检查

组装后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外观应平滑、洁净、无油污和毛刺,无伤痕和裂纹,颜色鲜明、一致性好;各零部件组合需平整,与适配器的插入和拔出需平顺、轻松、卡接有力、开关正常。

用卡尺测量已组装的光纤现场连接器的长度,长度应符合5.1.1的要求。

插入损耗测量

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按照如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量:

插入损耗测试方法一(采用裸纤适配器测试):

 

 

图10 插入损耗测试(采用裸纤适配器)原理图

插入损耗测试方法二(采用预制的含标准插头的蝶形光缆标准跳线测试):

 

图11 插入损耗测试(采用蝶形光缆标准跳线)原理图

a)按照7.1.4的方法清洁标准插头和标准适配器;

b)按照图10或者图11所示的测试原理图进行测量,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及P0值;

c)按照公式

(1)计算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指标应符合表2a的要求。

插入损耗=-10log(P1/P0)…………………………

(1)

式中:

P1及P0单位为mw,插入损耗的单位为dB。

回波损耗测量

按YD/T1272.3-2005中6.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指标应符合表2b的要求。

高温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高温测量:

a)条件

——温度:

+85℃;

——持续时间:

96h。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恒温的烘箱里,温度为85℃,保持恒温96小时。

试验过程中,测试并记录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验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a的要求。

低温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低温测量:

a)条件

——温度:

-40℃;

——持续时间:

96h。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恒温的冷冻箱里,温度为-40℃,保持恒温96小时。

试验过程中,测试并记录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验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b的要求。

温度循环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温度循环测量:

a)条件

——极限高温温度:

Ta=+85℃;

——极限低温温度:

Tb=-40℃;

——循环次数:

21次循环(1次循环8个小时),共168小时。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可恒温的高低温循环箱里。

按图12所示的温度变换曲线,从室温23℃恒温1小时后匀速升温1小时到Ta温度,在Ta恒温1小时后,匀速降温1小时到23℃,恒温1小时,再继续匀速降温1小时到Tb,在Tb恒温1小时后,再匀速升温到室温23℃,一个循环结束。

持续21个循环共168小时。

试验过程中,测试并记录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验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c的要求。

图12 温度变换曲线图

湿热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湿热测量:

a)条件

——温度:

+75℃;

——相对湿度:

95%;

——持续时间:

96h。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将试样置于温度精度为±2℃,湿度精度为±2%的恒温恒湿箱里。

将试样的两端分别接入光源和光功率计,按要求设定温度和湿度。

保持恒温恒湿96小时。

试验过程中,测试并记录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试验结束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样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3d的要求。

浸水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浸水测量:

a)条件

——水箱环境:

室温的自来水;

——持续时间:

168小时。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把试样置于室温的自来水箱中,持续保持168小时后,将试样拿出放置在室温环境24小时后,测试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e的要求。

可重复组装性

此试验仅适用于机械型光纤现场连接器,对于热熔接型光纤现场连接器不要求可重复组装性试验。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机械型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可重复组装性测量:

a)条件

——组装次数:

5。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开启已组装的光纤现场连接器试样,按照组装程序重新制作光纤端面,重新组装连接器,连续组装5次,每次组装完成后,需要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验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4a的要求。

振动(正弦)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振动测量:

a)条件

——频率范围:

10-50Hz;

——扫频要求:

每分钟45次;

——振幅:

0.75mm单振幅;

——持续时间:

X、Y、Z三个方向,各2小时。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将试样固定在专用的振动台上,以一个振幅为0.75mm,连续扫频范围10-50Hz,扫频次数每分钟45次,在X、Y、Z三个方向分别振动2小时,振动结束后,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4b的要求。

跌落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跌落测量:

a)条件

——跌落高度:

距离试样头部1.5m的位置;

——跌落次数:

8次;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如图13所示,将光纤现场连接器试样的头部带上保护防尘帽;在距离试样头部1.5m的位置固定尾部的光缆或光纤,将试样拉至水平位置;释放试样,让其自由落下撞击到混凝土硬物的垂直平面上,重复跌落过程8次;清洁试样后,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4c的要求。

图13 跌落试验图

重复性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重复性测量:

a)条件

——插拔次数:

10。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将试样以通常使用的方式予以插入和拔出,每一次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共插拔10次,记录10次数据。

c)试验结果

——试验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4d的要求。

机械耐久性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机械耐久性测量:

a)条件

——插拔次数:

500。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将试样以通常使用的方式予以插入和拔出,每50次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共插拔500次,记录10次数据。

c)试验结果

——试验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4e的要求。

抗拉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抗拉测量:

a)条件

——负荷重量:

0.25mm光纤型光纤现场连接器负荷为2N,0.9mm光纤型光纤现场连接器负荷为4N,光缆型光纤现场连接器负荷为20N和30N;

——负荷时间:

2分钟;

——施加负荷点离光纤现场连接器的距离:

L=22~28cm。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作为试验前的原始值;

——如图14所示连接好试样,对试样施加负荷,持续时间为2分钟。

对于负荷为4N和20N的试样,对其进行在线光学性能监测,试验过程中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试验结束后再次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负荷为2N和30N的试样,不在线监测其光学性能,试验结束后测量并记录插入损耗值和回波损耗值。

c)试验结果

——试验中和试验后试样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插入损耗变化量和外形变化的测试结果应符合表4f的要求。

图14 抗拉试验图

扭转

此试验仅适用于光缆型光纤现场连接器。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扭转测量:

a)条件

——负荷重量:

光缆型光纤现场连接器负荷为15N;

——施加负荷点离光纤现场连接器的距离:

L=22~28cm。

——扭转速率:

10次/分钟;

——扭转次数:

200次。

b)程序

——将试样在室温环境下进行预处理,并测量试样的插入损耗值和回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