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4953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1 专题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第1部分板块1专题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Word版含答案

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

考点

考题

考情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016·丙卷T2:

光合作用过程的探究历程

2016·甲卷T4:

光合色素的作用及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2015·卷ⅠT29: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互关系

2014·卷ⅠT2:

光合作用的过程

2014·卷ⅡT6: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2013·卷ⅡT2:

光合色素种类和作用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考查的频度很高。

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光合作用的过程,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细胞呼吸的类型及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

2.从命题的题型来看,非选择题和选择题都有,但非选择题较为突出。

多数情况下,高考的四道非选择题有一道出在本专题。

多数题目通过文字、坐标图或表格给出一定的信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

3.备考时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各类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要作为重点复习,还要重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重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2016·乙卷T30: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016·甲卷T31: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016·丙卷T29:

温度和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014·卷ⅡT29:

光强和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012·大纲卷T31:

光照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细胞呼吸(Ⅱ)

2016·甲卷T29: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综合

2014·卷ⅡT29: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综合

2014·卷ⅡT6:

细胞呼吸类型

2013·卷ⅡT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012·新课标T29:

细胞呼吸速率

4.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2016·甲卷T4:

色素的提取

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5年均未考查

考点串讲1|细胞呼吸

1.(2014·全国卷Ⅱ)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 [A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有A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和磷酸。

B项,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并转化光能的过程与酶的催化作用无关。

C项,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在人体内不能继续分解供能,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是由葡萄糖分解提供的。

D项,病毒无独立的代谢系统,病毒核酸的复制所需要的能量由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

2.(2013·全国卷Ⅱ)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

15482019】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C [据题干可知,本题重点考查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可首先联系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然后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信息,逐项解答。

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中,故A项正确。

细菌的拟核有环状DNA,为细菌的遗传物质,其上的基因控制着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故B项正确。

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其适宜的生活环境应为无氧环境,故C项错误。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时,呼吸产物是CO2和水,进行无氧呼吸时,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故D项正确。

]

3.(2012·全国卷)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突破点:

①正确分析坐标曲线的生物学含义:

随着时间的延续,胚乳干重逐渐减少,种子的干重也逐渐减少。

②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一致的原因:

第(3)小问提到的“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

(1)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因为胚乳减少的干重中有一部分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所以衡量种子的呼吸速率应以种子的干重减少量为指标。

由图示曲线可以看出,在72~96h之间,单位时间内种子的干重减少量最大,该时间段(24h)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177.7=26.5mg。

(3)转化速率=(胚乳的减少量-种子的干重减少量)/单位时间。

在72~96h内,转化速率为(161.7-118.1)-(204.2-177.7)=17.1mg·粒-1·d-1,96~120h内,转化速率为(118.1-91.1)-(177.7-172.7)=22mg·粒-1·d-1,因此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1·d-1。

(4)黑暗条件下,萌发种子只能进行细胞呼吸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种子干重持续下降。

【答案】 

(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理清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中的场所及物质和能量变化

(1)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消耗葡萄糖,产生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

(2)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分解丙酮酸,释放CO2,释放少量能量。

(3)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H]与O2结合产生H2O,释放大量能量。

2.注意无氧呼吸的3点提醒

(1)产物不同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是参与催化的酶不同。

②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2)只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

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3.把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四类”曲线

(1)甲图:

温度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2)乙图:

①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

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③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O2浓度=5%时,有机物消耗最少。

(3)丙图:

自由水含量较高时呼吸作用旺盛。

(4)丁图:

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对细胞呼吸具有抑制作用。

4.记牢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原理

(1)CO2+澄清石灰水→混浊。

(2)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橙色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

[辨析9个易错点]

1.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提示】 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酒精或乳酸。

2.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提示】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3.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丙酮酸。

(×)

【提示】 丙酮酸不是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

4.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只发生在细胞有氧呼吸时。

(×)

【提示】 无氧呼吸时也发生。

5.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

【提示】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

6.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

7.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

【提示】 应在低氧和零上低温环境下。

8.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

【提示】 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9.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

【提示】 线粒体内消耗O2产生CO2,因此,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低。

考向1考查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H]产生,第二阶段有[H]的消耗

D.相同质量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少

C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A错误;[H]与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B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C正确;脂肪与糖类相比,C、H比例大,O比例小,相同质量脂肪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比糖原多,D错误。

]

2.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d段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将被大量消耗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B [c~d段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快速增加,说明此时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加强,则肌肉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肌糖原会被大量消耗;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故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等于消耗的氧气量;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运动强度大于c时,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还是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

]

1.误认为有氧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1)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和细胞膜。

(2)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呼吸作用中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对动物和人体而言,有CO2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因为动物及人体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

3.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或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成熟红细胞,蛔虫等,一些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进行有氧呼吸。

考向2考查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原理应用

3.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C [B点所对应的温度下细胞呼吸最强,A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随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加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C错误;在E点下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在该氧气浓度下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D正确。

]

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

B.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