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900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docx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2(教师版)

21.愚公移山

(一)文学常识

1.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郑国人,与郑穆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所著《列子》一书早已散佚。

2.《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早已散佚。

现存《列子》可能是晋人托名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和神话故事,文学价值颇高,如《愚公移山》《纪昌学射》《歧路亡羊》《齐人攫金》《两小儿辩日》等都很有教育意义。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这是一篇寓言(体裁)。

(二)写作背景

战国初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在传扬自己的主张时,常运用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这样,寓言就空前繁荣起来。

(三)课文内容和寓意(道理)

1.课文内容:

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

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

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更加凸显出愚公的精神。

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这一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北山愚公者”至“隐土之北”),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第二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至“始一反焉”),略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这是情节的高潮。

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情节,愚公坚信可以移山,而智叟目光短浅,阻止愚公移山。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愿望终于实现,这是故事的结局。

2.寓意(道理):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四)写作手法

1.文中对比:

愚公移山的目标十分明确,他要变“出入之迂”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不怕困难,亲自行动,他“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目光长远,能辩证地看问题,他认识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而智叟则与其相反,他讥笑、责备愚公的行为;他轻视愚公的力量,质问愚公,“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他目光短浅,只看到愚公的“残年余力”,而忽视了子孙的绵延不绝。

两相对比,愚公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更加突出,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

2.文中烘托:

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石路程的遥远,既显示愚公的气魄,也从侧面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

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3.神话结尾:

照应故事开头,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

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

这同一般的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4.愚公反驳:

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五)人物形象

1.愚公:

有远见、有毅力   

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

“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

惩,苦。

这里是意动用法。

塞,闭塞,堵塞,指阻碍交通。

迂,绕远道儿。

全句是说苦于北山挡道,出来进去要绕远,很不方便。

这句话说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

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

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

“指通豫南,直达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

这里的“指通”“直达”都有笔直地来往的意思,与上文“塞”“迂”相对应。

可见愚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

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

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

这段话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最后用“无穷匮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

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更增高”。

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智叟:

自作聪明、鼠目寸光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鼠目寸光的老人。

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

文中写智叟的文字不多,却把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头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

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显得既傲慢又武断。

“甚矣,汝之不惠”,用倒装句强调愚公不聪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意思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小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这话说得尖刻、夸张,带有明显的嘲讽口吻。

用“其”加强反问语气。

这些都表明了智叟反对移山的顽固态度。

但最后他反被愚公驳斥得“亡以应”。

智叟从开始时的振振有词,教训别人,到被驳得哑口无言,一副窘态,这正是自作聪明的人应得的下场。

智叟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这种人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罢了。

(六)问题研究

1.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

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

答:

不有损。

一是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与封建迷信有本质区别。

二是因为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这衬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丰富,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赞扬。

2.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答:

①“方七百里,高万仞”——山本身高大无比。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遥远。

③“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人老又少。

④“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

⑤河曲智叟劝阻,讥笑。

3.故事为什么用神话结尾?

答:

①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②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七)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1.太行(háng)、王屋二山,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七百里,高万仞(rèn)。

本在冀州之(结构助词,的)南,河阳(黄河的北岸。

河,黄河)之北。

2.北山愚公者(……的人),年且(将要,快要)九十,面(面对着)山而(表修饰)居。

惩(chéng)(苦于)山北之塞(sè)(阻塞),出入之迂(yū)(曲折,绕远)也。

聚室(家人)而谋曰:

“吾与汝(rǔ)(你,你们)毕(竭尽,用尽)力平险(形容词当名词,险峻的大山),指(直)通豫南,达于(介词,到)汉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可乎?

”杂然(纷纷)相许(赞同)。

其(代词,指愚公,他的)妻献疑(提出疑问)曰:

“以(介词,凭着)君之力,曾(zēng)(竟,却。

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不能损(削减)魁(kuí)父之(指示代词,这)丘,如太行、王屋何(如……何:

把……怎么样)?

且(况且,再说)焉(哪里)置(安放)土石?

”杂曰:

“投诸(兼词,“之于”,之,代词,指土石;于,介词,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于是,就)率子孙荷(挑)担(hèdàn)者三夫(三个人),叩(kòu)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箕畚(jīběn)(名词当动词,用箕畚装土石)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寡妇)有遗男(遗孤,孤儿),始(刚刚)龀(chèn)(换牙),跳(蹦蹦跳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季节变换。

易,变换;季,季节),始(才)一反(通“返”,返回)焉。

3.河曲智叟(sǒu)(老头)笑而(表修饰,译为“着”)止(使……止,阻止)之曰:

“甚(太,过分)矣,汝之不惠(huì)(通“慧”,聪明)。

以(介词,凭着)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其(加强反问语气)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长叹)曰:

“汝心(思想)之(主谓间助词,不译)固(固执,顽固),固不可彻(chè)(通,这里指思想的改变),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即使)我之死,有子存焉(句末语气词,表肯定,译为“呢”);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穷尽)也,而(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可是”)山不加增(增加(高度)),何苦(宾语前置句,即“苦何”,译为“担心什么,愁什么”。

苦,愁,担心)而不平?

”河曲智叟(sǒu)亡(wú)以(没有……可以用来,没有用来……的(办法);亡,通“无”,没有)应(回答)。

4.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停止)也,告之于(介词,向)帝。

帝感(被感动)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背)二山,一厝(通“措”,放置)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高大的山)焉。

(八)重要文言现象

1.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这里指往返)

(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朝东。

(“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一直)

(6)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2.古今异义

(1)指古义:

直,一直今义:

手指;用手指

(2)曾古义:

连……都今义:

曾经

(3)毛古义:

草木今义:

毛发

(4)阳古义:

山之南,水之北今义:

太阳

(5)阴古义:

山之北,水之南今义:

阴天

(6)诸古义:

兼词,之于今义:

各个、许多

(7)息古义:

叹气今义:

休息

(8)虽古义:

即使今义:

虽然

(9)已古义:

停止今义:

已经

(10)方古义:

方圆今义:

常指矩形

(11)惩古义:

苦于今义:

惩罚

(12)苦古义:

愁、担心今义:

五味之一,与甜和甘相对,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

(13)何苦古义:

担心什么,愁什么今义:

不值得,犯不着

(14)荷古义:

挑今义:

荷花

3.词类活用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

(2)面山而居:

面:

名词活用作状语,面向着。

(3)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用尽,竭尽

险: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4)何苦而不平:

苦: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愁、担心

(5)惩山北之塞:

惩: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苦于,以……为苦

(6)聚室而谋曰:

聚: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

(7)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止: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4.一词多义

(1)其

A.惧其不已也:

代词,他,指愚公B.帝感其诚:

代词,他的,指愚公

C.其妻献疑:

代词,他的,指愚公D.其如土石何:

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2)之

A.以君之力:

结构助词,的B.我之死:

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告之于帝:

代词,这件事D.跳往助之:

代词,他,代指愚公

(3)且 

A.年且九十:

将要,快要 B.且焉置土石:

况且,再说

(4)焉

A.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B.有子存焉:

句末语气词,表肯定,呢

(5)而

A.面山而居:

表示修饰B.何苦而不平:

表示承接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表示修饰D.而山不加增:

表示转折,可是

5.特殊句式

(1)倒装句

A.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译为:

你太不聪明了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定语后置句,“荷担”是中心词“子孙”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正常语序为“遂率荷担之子孙三夫”,译为“于是带着能挑担子的子孙三个人”

C.告之于帝: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帝”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帝告之”,译为“向天帝禀告这件事”

D.何苦而不平:

宾语前置句,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放在动词“苦”的前面,正常语序为“苦何而不平”,译为“担心什么铲不平”

E.且焉置土石: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焉”提前。

(2)被动句

帝感其诚:

意念上的被动句,译为: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

(3)省略句

A.(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省略主语“太行、王屋二山”。

B.(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省略主语“愚公”

C.帝感(于)其诚:

省略介词“于”

D.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省略介词“于”

(4)固定句式

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整句译为:

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6.成语

愚公移山:

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主谓式)

例句:

我们要用~的精神治脏治乱治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近义词:

铁杵磨针铁杵成针反义词:

虎头蛇尾

7.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商量说:

“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减(挖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众人纷纷说:

“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的几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簸箕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没有孤儿,刚刚换牙,蹦蹦跳跳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

“你太不聪明了!

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坏,又能把这两座大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的阻隔了。

(九)中考题链接

※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1~5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苦于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

顽固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文:

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进行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

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答:

(1)示例:

夸父逐日

(2)精卫填海等

5.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答:

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第2~3段(节选),完成1~5题。

(2010广西省桂林市)

(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

①年且九十(将要、快要)②寒暑易节(改变、变换)

③杂然相许(答应、赞同)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2.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句子(2分)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②面山而居。

答:

①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之”结构助词的句子)(1分)②聚室而谋(或:

笑而止之)(1分)

3.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分)

译文:

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样呢?

(“以、曾、毛、如……何”翻译正确得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分),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分)。

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3分)

答:

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分),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

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第2~3段(节选),完成1~4题。

(2010广西省桂林市)

(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⑴固不可彻(通,变通,指思想的改变)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⑶何苦而不平(愁,担心)⑷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评分标准:

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你太不聪明了!

评分标准:

整体意思答对,关键词“惠”、“甚”翻译正确,得3分;“惠”、“甚”翻译错误,每词扣0.5分。

共3分。

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

为什么?

(3分)

答:

不愚。

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评分标准:

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目光或“发展的目光”,得1分。

意近即可。

共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甲]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②,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

边境。

②南海:

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③瓶:

水瓶。

④钵:

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⑤顾:

难道,反而。

1.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同“无”,没有/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亡:

灭亡

B.何苦而不平。

苦:

愁,担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

使……痛苦

C.帝感其诚。

诚:

诚实/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

实在

D.其如土石何。

其:

语气词/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其,代词,他们的

解析:

选C(帝感其诚的诚是“诚心”的意思)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用箕畚②汝之不惠惠:

通“慧”,聪明

③帝感其诚感:

被……感动④越明年越:

到、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解析:

选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介词,把/介词,因为;D.都是“去、往”的意思。

4.下列句子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愚公移山决心的一组是(D)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吾与汝毕力平险。

(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帝感其诚。

A.

(1)(3)(4)(5)B.

(1)

(2)(4)(6)

C.

(2)(3)(5)(6)D.

(2)(4)(5)(6)

解析:

D(第1句交代移山的原因,第3句交代放置的地点)

5.翻译下面句子。

(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6.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解析:

选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7.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

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3分)

答:

①共同的道理:

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1分)

②结尾形式:

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

(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题。

【甲】愚公移山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年且九十(将近)

(2)方磨铁杵(正在)

(3)始一反焉(同“返”,往返)(4)媪自言姓武(说)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且焉置土石/无陇断焉    B.惧其不已/其如土石何

C.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应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分)

(注意译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分)

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

(2分)

答:

【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

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2分)

【人物】【事例】

【人物】【事例】

【示例】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照读/车胤囊萤读书等。

(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