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477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docx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

北师大版本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案

第四单元《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编写人:

姚春艳编写单位:

青华一中

审核人姓名郭蕊单位青华一中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

教材分析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是一篇杂文,题目是一句诙谐性的口语,作者借此为题,用夸张手法表明了对书籍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借书不还者的憎恶。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2.体会作者对借书不还者的丑化和讽刺,品味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你心爱的书被借去后一去不返,或者你想从朋友那里借书但朋友却不肯借。

(学生回答有)那谁起来谈一下你当时的感受或者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学生自由交流)。

其实很多爱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你瞧,连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先生都发出了“借书不还,天打雷劈”的诅咒,柏杨先对这一问题到底有何感想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请2位同学讲你们搜集的关于作者的内容展示到投影仪上——

柏杨(1920——2008),当代作家。

原名郭立邦,后改名为郭衣洞,笔名柏杨。

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49年前往台湾。

他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

他的杂文畅快淋漓、文字刻薄尖锐,直指中国人的种种劣根性和中国文化的特点。

作品主要有《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玉雕集》《倚梦闲话》等。

一、揭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首先我们齐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学习目标,由读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索(10分钟)

自主学习指导:

1、请同学们标注出课文的段落,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易错字,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2、通读课文,获知文章大意,小组内部挑选出语言表现力较强的同学再跳读组员们认为最精彩、比较精彩的段落,其他同学边听边听边领悟、揣摩。

3、大屏幕上展示本课中的生难字、易错字,以供学生参照:

炫()耀过瘾()迄()今诅()咒()

潸()然泪下信笺()歃()血

(注:

括号前边的字为注音重点字,加横线的为字形重点字。

(学生们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巡视,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组员、小组;善意提醒暂时不够积极、效率还没有提上来的个体、团队。

全面了解、掌握巡视的自主学习情况。

自主探索教学方案:

先让学生自主完成自学指导中对应的几个点,然后依据具体情况或展示或一带而过对应问题的答案,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问题1一带而过,后面还有对应的习题。

问题2处理方案:

建议毛遂自荐者或小组推选的佼佼者挑读出大家认为写得比较精彩的段落。

在推选出一位同学用一两个关键词、一两句话点拨出你们组挑出该段的理由。

生1:

②段

理由:

故意错误翻译,风趣!

生2:

⑤段

理由:

把歪理说得振振有词,说到极端,够讽刺,够味!

生3:

⑥段

理由:

借得如此理直气壮、气焰嚣张;要得如此忍辱负重、吞气忍声。

够味!

生4:

⑨段

理由:

“夺”“塞”“扬长而去”借书者嘴脸何其霸道!

何其无耻!

…………

问题3处理方案:

B2组和B4组的3号同学到黑板上演板,B1和B3组的对应同学负责检查并打出分数。

其他同学在随堂练习册上写出你的答案,由组长把关。

三、合作提升(检测自主探索效果,进行兵教兵)。

(10分钟)

学生在完成自主探索后,迅速完成“合作提升”中设置的问题。

通过提问、展示、质疑等进行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作者的幽默诙谐的语言,总结知识方法,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读书、借书习惯。

1、课文标题为什么要采用“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这样极端化的语言?

2、作者列举的英文酒名“喂死剂”“白烂弟”“拿破轮”与我们通常见到的译名“威士忌”“白兰地”“拿破仑”不同,这是为什么?

3、再读⑤——⑨段,作者用谴责的态度分析了借书不还的原因,说说有那那几点?

4、“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

”这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注:

教师巡视,时刻关注小组内部的讨论,掌握学生合作完成情况。

合作提升教学方案:

本环节设置的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完成后在自己位上展示答案。

如同学们合作激情较高,可找暂时学困生回答,有遗漏的话可由1号、2号同学帮忙补充。

师生景象合作,及时对答案进行补充、纠错,展示完成后全班经纠错。

明确:

1、这是故意夸张,,语言幽默风趣,痛快淋漓,能使读者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痛批借书不还这种恶习。

2、本来翻译英文名时,汉字只表音不表意。

这里作者故意利用汉字表意的特点,引起读者的联想,表达对丢弃传统、盲目崇拜洋者的辛辣嘲讽。

3、①朋友家发现一本好书,不愿归还。

②有的是绝版珍本,宁愿举家潜逃,坚决不还。

3书不还也不会吃官司、

4认为书主只是摆放着不读不会发挥书的作用。

4、通过模仿借书人的语气,既表现借书人强取恶借的无赖,又讽刺一些书主只是附庸风雅装点门面,并不是用心读书的做法。

四、当堂检测(10分钟)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迄今()衙门()谚语()

潸然泪下()杜暹()纠缠()

歃血()戋戋稿费()间或()

差劲()恐吓()阻吓()

2、请圈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①大概物急必反,最近酒柜有开始撤退的迹象。

()

2当其借书时也,如果拒绝,八十年交情从此一笔勾消。

()

③书主被糟塌到这种程度,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

3你别看我丑态逼露,哼,等他讨书时,看他磕头吧。

()

3、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或副词。

①书柜上的书,从没有人翻阅,

,用以炫耀主人学问庞大,已经足够。

②借的是绝版珍本,该恶客举家潜逃,你

弄个探测器,探测不到

4、读课文第⑤段,回答:

①“喂死剂”一般翻译成“威士忌”,作者在这里这样翻译起到什么作用?

②“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

”这句话中的划线句是如何体现柏杨的幽默感,他的任情率性、无所顾忌的?

五、抽查清(3分钟)

学完了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被柏杨先生那夸张又不失幽默风趣的文字风格所折服了,那么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

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以致用呢?

下面我们通过“抽查清”这一环节来检测本节课大家的掌握情况。

1、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物必反劳动众一笔勾

转陈词丑态露声泪下

略小计爱不手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歃血潸然泪下迄今

糟蹋存心干没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

1、简单回顾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重点是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感情和主张。

2、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诙谐幽默,这也是柏杨先生作品的主要特色。

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来欣赏这一点。

一、揭示目标(1分钟)

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

二、自主探索(10分钟)

自主学习指导:

1、上节课小组内挑选的精彩段落请再次重读,品读其中的诙谐幽默。

(A区小组的1号和2号同学上台展示,B区对应号的同学评价,学习班长打分数。

2、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什么主张?

3、尝试着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自主探索教学方案

问题1处理方案:

甲生:

“一个人省吃俭用,好容易买了几本视同性命的巨著,却被列强瓜分,实在是痛彻心肺。

点评:

“列强瓜分”一词让读者联想到旧中国被列强瓜分的惨痛经历,激发读者的愤慨之情,既表达对借者的强烈谴责,又表达对书主的极大同情。

乙生:

“他阁下从我老人家手中把书夺了过去,看了几页,爱不忍释,声言要借,我还没有开腔,他已塞到怀里,扬长而去。

点评:

通过“夺”“塞”“扬长而去”这几个词表现了此人的猖狂,无视主人的存在,写出借书人的霸道。

这哪里是借,分明是枪了,难怪主人惧怕别人借书。

问题2处理方案:

借书必还。

问题3处理方案:

第一部分(1——4):

指出文化气息淡漠的现状。

第二部分(5——9):

批判借书不还的不良社会现象。

第三部分(10——11):

呼吁“借书必还”。

三、合作提升(检测自主探索效果,进行兵教兵)。

(10分钟)

1、作者把借书不还这一事写得如此严重,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2、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是什么意思?

与本文作者提出的“借书必还”是否矛盾?

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1、在一般人看来,这的确有点夸大其词,但对于酷爱书籍的人来说却一点也不过分。

读书人对书的感情是射手对良弓的感情,是旗手对坐骑的感情。

爱书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心爱之物一去不返,自然会痛心疾首。

同时,借书不还这一举动又属于人的道德品质问题,看到自己认为好的书籍就想据为己有,那看到别人的更珍贵的东西呢?

所以,从某种上说,借书不还这种现象是人的道德沦丧的社会缩影。

作者以一斑窥全豹,以小见大,表达了对“诚信”的呼唤与期盼。

2、“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意思大致是一个人好学却没有钱买书,而向别人借书来看,固然是憾事。

但正是因为书的借来的,要还给人家,而能留着自己手中的时间不长,这就会逼迫自己抓紧时间,尽快读完,并把书的内容牢记消化,这比只买书而不读书的要好得多了。

袁枚的本意是劝勉人好学读书,将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边外界的压力为前进的动力;本文作者并没有反对借书阅读,反对的只是借书不还的恶性,这与本文作者的诸子并不矛盾。

借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途径,但要做到借书必还。

四、当堂检测(10分钟)

1、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比喻讲道理不看对象。

()

②比喻始终没有消息。

()

2、比较下面加横线的词与括号里的词句,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

①然而,一个人省吃俭用,好容易买了几本视同性命的巨著,却被列强瓜分(借走),实在是痛彻心肺。

(痛心)

②最后忍无可忍,,终于在他卧室里人赃俱获(发现了被借去的书),先把该书夺回去,宣称内急(小便急了),而他家的厕所是在大门口,于是我就驾风而逃(不告而别)。

3、仿写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与前面句式相同且句意连贯的句子(书名号只能填写课外读物)。

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

读《

》,,

答案:

1、对牛弹琴石沉大海

2、

①用夸张的语言,形象强调被借者的内心感受。

②以雅语说俗事,体现庄重之下的诙谐,更体现被借者的无奈。

3、读《三国演义》,我如同追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陶醉于他驰骋疆场的威武雄姿。

五、学后感想:

借来之书如何代之?

是弃之不顾?

是据为己有?

还是完璧归赵?

恐怕不是人人都能明了的。

但柏杨先生却以幽默、讽刺之语向我们展示了借书者的无赖、可气,以及被借者的倒霉、狼狈。

这种借书不还的不正之风不仅深深地伤害了一些爱书、惜书之人,更是对知识的一种糟蹋。

我们提倡爱书、读书,但要以尊重书,尊重书主为前提,借别人的书及时归还,有益之书大家共享,从此才能真正品味书之甘甜、醇厚、醉人。

同学们,也写下你的收获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