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184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docx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讲主要内容】

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

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

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

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

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

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

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

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

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

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

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

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S、P等。

(3)化合价:

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

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

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5)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温度:

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压强: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解题方法指导】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Na2O+H2O=2NaOH

B.KOH+NaNO3=NaOH+KNO3

C.2Ag+H2SO4(稀)=Ag2SO4+H2↑

D.2Fe+6HCl=2FeCl3+3H2↑

解析:

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

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

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

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

如水、气体和沉淀。

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

A

说明:

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

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

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

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

”连接。

[例2]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

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

2H2+O2

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

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

B

[例3]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1

2

3

4

5

硝酸

硫酸

盐酸

酸式硫酸钠

氢硫酸

烧碱

纯碱

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

消石灰

大理石

胆矾

纯碱

蓝矾

石灰石

A.①③④B.②③⑤C.④⑤D.①③⑤

解析:

本题是对物质俗称和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基础上,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和它们的组成特点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选出合适的一组答案。

在本题中,硝酸(HNO3)、硫酸(H2SO4)、盐酸(HCl)、氢硫酸(H2S)都是由若干个氢原子和酸根组成,它们属于酸类化合物。

烧碱(NaOH)、苛性钠(NaOH)、消石灰[

]是由金属原子和若干个氢氧根组成,它们属于碱类化合物。

纯碱(Na2CO3)、大理石、石灰石(CaCO3),胆矾、蓝矾(CuSO4•H2O),它们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属于正盐;酸式硫酸钠(NaHSO4)属于酸式盐;碱式碳酸铜[

]属于碱式盐。

它们都属于盐类化合物。

答案:

D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约占试题数目的1/4,约占试卷分值的1/5。

考查的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等。

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点应放在深刻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上。

例如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结构和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溶液的有关概念、质量守恒定理和化学用语等,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

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可采取分类法,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则可采取类比法,列表分析它们区别和联系。

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则可采取辩证的方法。

有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运用综合练习的习题复习法。

【典型例题分析】

[例1](05年福州市中考模拟题)下列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C.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

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解析:

真正理解溶液的各种概念和转化过程。

答案:

D

[例2](06年天津中考题)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解析:

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

答案:

A

[例3](北京海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

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

解析:

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

答案:

C

【达标测试】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盐酸除去铁锈,煤燃烧

B.冰融化成水,酸碱指示剂变色

C.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植物的呼吸作用

D.酸雨的生成,干冰升华

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糖水

B.医用酒精

C.表面被氧化的镁带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水

3.构成二氧化硫的粒子是()

A.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B.硫单质和氧单质

C.二氧化硫分子D.硫元素和氧元素

4.下列反应中,肯定不能得到单质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5.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烷B.一氧化碳

C.碳酸钙D.氯酸钾

6.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熔化牛奶变酸

B.铁锅生锈煤气燃烧

C.电灯发光形成酸雨

D.汽油挥发滴水成冰

7.马铃薯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9.下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

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10.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芬太奴的每一个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

B.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C.芬太奴是国际禁用的杀伤性武器

D.芬太奴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

12:

7:

8

11.

(1)请按

(2)小题的要求在下表中各填入一种相应类别物质的化学式:

类别

单质

化学式

(2)用上表的四种具体物质,各写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物质中,不可使单质碳氧化的是()

A.氧化铜B.氧化铁

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气爆炸B.食物腐败

C.汽油挥发D.钢铁生锈

2.下列各物质用途中,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甲烷做燃料B.干冰做致冷剂

C.熟石灰可以降低土壤酸性D.盐酸可以除铁锈

3.某样品经测定仅含一种元素,该物质是()

A.肯定是一种单质B.肯定是纯净物

C.肯定是混合物D.肯定不是化合物

4.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少量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臭氧(

),反应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①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②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③

是同一种单质④

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⑤

是混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④C.①D.②④

5.

离子和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若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则

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是()

A.

B.

C.

D.

6.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为混合物,第二种为氧化物,第三种为盐的是()

A.空气、氯酸钾、硫酸铜

B.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

C.胆矾、氯化铜、纯碱

D.石灰水、水、硫酸铜

7.关于

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化合价相同的氢元素

C.都含有氢元素

D.都含有一个氢分子

8.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质子数是111

B.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11

C.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是161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9.人体内一些液体的近似

如下:

血浆

,胆汁

,胰液

胃液

,其中显酸性的液体是()

A.血浆B.胃液C.胰液D.胆汁

10.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C.该反应中碳元素由+4价变为零价

D.该反应中镁发生了还原反应

11.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共有()

A.1类B.2类C.3类D.4类

12.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氮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

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4⑥HN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A.N2OB.NO2C.N2O5D.NaNO2

13.如图所示,二分子的甲反应生成二分子的乙与一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A.A2B.A2BC.AB2D.A4B2

14.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增加水的质量

B.在水中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C.降低水的温度

D.升高水的温度

1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小

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二.填空题:

16.从下列所给概念中,选择适合的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1)冰水混合物是,天然气是。

(2)氧化汞受热分解的产物都是。

碳酸钙分解的产物都是。

(3)把石灰石粉碎是,露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变碎是。

(4)用氢气充探空气球是利用

的,用焦炭冶炼金属是利用碳的。

17.将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空格中: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2)氧气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

(3)带电的原子叫。

(4)具有相同的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5)钠原子核内含有11个和12个。

18.根据下图回答:

(1)其相同点是①;②。

(2)不同点是①;②。

(3)上图代表种元素,种粒子。

19.将CaO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得到透明溶液,其溶质是,该溶液的pH值,向其中溶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色。

20.2001年5月,某环保小组的同学监测到某工厂向河里排放的无色废水中含有酸,请你根据酸的不同性质设计两个实验,检验上述废水经过处理后是否还含有酸(每个实验要回答所用试剂及现象):

(1)。

(2)。

21.养鱼专业户在炎热的夏天和下暴雨之前(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大,气压减小)的闷热天气里都要给鱼塘增氧,否则鱼塘会缺氧而出现翻塘死鱼现象,鱼塘缺氧的原因是

(1)

(2)。

三.计算题:

22.4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6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达标测试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AD

A

B

A

B

C

AB

解析:

1.C中硫酸铜变色是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

2.C中表面氧化,所以有生成的氧化镁和没反应的镁。

3.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7.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说明三种状态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所以性质相同。

8.硫酸亚铁和过量的硫酸。

10.D中氮元素的质量比值不对。

11.

(1)单质(Fe)、酸(HCl)、碱(NaOH)盐(CuSO4)

(2)①Fe+CuSO4=FeSO4+Cu

②NaOH+HCl=NaCl+H2O

(其它合理解法,只要正确给满分)

12.C

【综合测试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D

A

D

C

C

B

D

D

D

B

D

B

解析:

2.A.甲烷做燃料是有其可燃性决定的;C.熟石灰可以降低土壤酸性是由其碱性决定的;D.盐酸可以除铁锈是由其酸性决定的;

3.若该物质为纯净物,则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红磷、白磷。

5.

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n+2,

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y-3,n+2=y-3所以y=n+5

11.化合反应:

2H2+O2

2H2O;

分解反应:

2CuO+H2O+CO2↑;

置换反应:

CuO+H2

Cu+H2O;复分解反应:

NaOH+HCl=NaCl+H2O

12.N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①3,②0,③+2,⑤+4,⑥+5。

所以X中N为+3价。

13.根据图示为2A2B2→乙+B2,所以二分子的乙为A4B2,乙为A2B。

二.

16.

(1)纯净物;混合物

(2)单质;化合物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4)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7.

(1)原子

(2)分子(3)离子(4)质子(5)质子;中子

18.

(1)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②具有相同的层内电子数

(2)①核内质子数不同②所带电荷不同(3)3;3

19.

;蓝

20.

(1)取少量废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有酸,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无酸。

(2)取少量废水,滴入少量

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有酸,没有气泡冒出证明无酸

21.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夏天,温度高,溶于水中的

含量减小

(2)气压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三.

22.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