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8163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docx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

  篇一:

中国农历24节气知识大全

  中国农历24节气知识大全

  在我国历法中,有独特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其他民族的历法中所没有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代表春季的六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代表夏季的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里则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的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

  1、立春——春天开始。

(2月3-5日),一年之中头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

此时太阳达黄经315度,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始降春雨。

(2月18-20日):

意味着气温回暖,从这以后,我国广大的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

太阳移至黄经330度。

此时春去秋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动物复苏。

3月5日(6日),太阳移至黄经345度。

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开始雷鸣,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

  4、春分——春天过半。

3月21日(或22日),太阳移至黄经6度,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是昼夜相等的季节,这是春秋两季的中间。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草木萌发。

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5度。

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气候温暖,春光明媚,草木萌发,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6、谷雨——雨量始增。

4月20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30度。

雨量渐增,适应各物生长,有“雨后百谷”的意思。

  7、立夏——夏天开始。

5月5日或6日“立夏”。

此时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麦粒饱满。

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进入三夏。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芒是代表一些有茫的作物,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种是种子的意思),或表明晚各、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10、夏至——感夏始至。

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古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炎热即至。

7月7日前后,太阳达黄经1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暑是表示炎

  热的意思。

小暑时暑气上升,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

1

  2、大暑——炎热至极。

7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已达120度,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13、立秋——秋天开始。

8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135度,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秋天开始了。

  14、处暑——炎热结束。

8月23日或24日,“处”为处理、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15、白露——夜始有露。

9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昼暖夜寒,易达到形成露水的条件,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容易结成白色露珠,白露节前后,露较多、较重,呈现白色,所以叫白露。

  16、秋分——秋季过半。

9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80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180度时为秋分节气。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越过赤道,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22℃以下,先后进入凉爽的秋季,北方冷气团势力不断增强,活动开始频繁,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迅速南退,被北方的冷空气填补,因此,人们就有一夜冷一夜的感觉。

秋分时节,秋雨期已基本结束,我

  国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开始出现”秋燥”的气候,所以,此时需要预防秋季干燥。

秋分以后,秋高气爽,蟹肥菊黄,是美好宜人的时节;秋分棉花吐絮,晚稻开始成熟,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

  17、寒露——露水很凉。

10月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95度,“寒露”节令开始。

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华渐浓,草木枯萎,这时露水已寒,将要结冰了,是气候逐渐转冷的季节。

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18、霜降——开始降霜。

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此时太阳达黄经210度。

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现象。

  19、立冬——冬天开始。

每年11月7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25度时为“立冬”季节。

  20、小雪——开始降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

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40度,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1、大雪——雪量增多。

12月7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25度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气温继续下降,降雪量开始大起来,地面出现积雪,“大雪”节令开

  始。

大雪”意为天气降雪比”小雪”节气时更大更多,气温也更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时节,黄河流域开始有积雪出现,降雪次数也显著增加。

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低于零下10℃,北方大地已披上了冬日盛装。

长江流域一般要过大雪节以后才频见初雪。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冬雪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使粮食生产丰产丰收。

因为,雪的导热性只有土壤的1%,雪盖在地面上,外面的冷空气不易渗进土壤,土中的热量也不易散出,象盖了一条被子,所以,积雪覆盖农田,一,可保持地面及农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潮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二,雪花的温度在冰点以下,可冻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三,积雪象一座天然水库,融化时可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四,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可以起到肥田的作用。

大雪时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雾的频率比较高,上海12月份是一年中出现雾最多的月份,雾对交通、供电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雾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雾灾发生。

  22、冬至——数九开始。

12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70度时为“冬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表示寒冷冬天到来和意思。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

  篇二:

农历二十四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即: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中国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20XX年5月20日,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农历二十四节气(基于干支历)

  英文名

  The24solarTerms

  别称

  二十四节气

  节日时间

  春季节气|夏季节气|秋季节气|冬季节气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中国

  节日起源

  机构设定

  节日饮食

  春卷,春饼,馄饨,羊肉等

  节日意义

  农业文明的体现

  类别

  民俗

  目录

  1.

  2.

  3.

  1.

  2.

  3.

  1.

  2.

  节气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

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

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

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

因此,当时从八节二十四节气上就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代中国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

为了记忆方便,把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一个字,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受到广大农民喜爱。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1节气历史2节气命名3节气分类4节气规律5节气习俗6节气与气候农事诗7节气意义8节气相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中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由于2000年来,中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节气命名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命名的讲究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

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

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

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

夏季的开始。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

秋季的开始。

  处暑: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

昼夜平分。

  寒露:

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

冬季的开始。

  小雪:

开始下雪。

  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

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

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节气分类

  24节气按照所反应的现象不同可划分为以下3类: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

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

二分、二至是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因为是从天文角度上来划分的,所以适用于中国全部地区。

四立便不尽然。

尽管也从天文上反映季节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的季风性和大陆性都极为显著,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整个季节都不出现。

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

青藏高原上流传着:

“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华南福州以南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云贵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

所以四立虽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区性,它不能适应于全国。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

直接反映热量状况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它们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暑的程度以及暑热即将过去等都很确切。

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此外,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虽说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也反映出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和每个节气温度下降的程度。

先是温度开始降低,水汽凝露较多;以后温度下降更甚,不仅露更多,而且凉起来,但还未结冰;最后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具体而生动。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

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节气规律

  人们一般都通过黄道日历得知准确的节气时间,还有一种节气日期速算法: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您知道前一年的某一节气准确时间,可以通过一首歌谣轻易算出,之后的年份就是该节气的时间,节气的规律歌诀如下:

  立春五日三时头惊蛰倒退三时首

  一时一刻清时节立夏九时三刻收

  芒种两日退一时小暑三日五时求

  五日退三立秋节白露六日退一周

  寒露六日加六时立冬六日七时游

  大雪六日四时到小寒五日九时收

  解释

  1."立春五日三(: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时头"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要知道这一年的立春是在哪一天,应该先知道前一年的立春时间。

例如想知道1998年的立春时间。

只要知道1997年的立春时间就可以推了。

查97年的立春时间

  篇三:

农历二十四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即: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汉族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汉族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20XX年5月,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命名的讲究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

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

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

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中国古人把360度划分成24等分,每分15度,为一个节气。

两个节气间相隔日数为15天左右,全年即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太阳黄经度分别为:

  春季:

立春315度,雨水330度,惊蛰345度,春分360度,清明15度,谷雨30度。

  夏季:

立夏45度,小满60度,芒种75度,夏至90度,小暑105度,大暑120度秋季:

立秋135度,处暑150度,白露165度,秋分180度,寒露195度,霜降210度冬季:

立冬225度,小雪240度,大雪255度,冬至270度,小寒285度,大寒300度。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

夏季的开始。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

秋季的开始。

  处暑: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

昼夜平分。

  寒露:

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

冬季的开始。

  小雪:

开始下雪。

  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

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

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