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116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docx

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

2019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word版有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例1】(2019湘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铁水铸锅C.粮食酿酒D.分离液态空气

【答案】C

【解析】A、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铁水铸锅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例2】(2019衡阳)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B、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梨花开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答案:

C。

【例3】(2019成都)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金刚石切割大理石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点拨: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因为其硬度很大,属于物理性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硫酸用于铅蓄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充电放电,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

A

【例4】(2019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

解析:

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接触到试管内壁;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称量固体时要“左物右码”。

答案:

B

【例5】(2019娄底)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滴加试剂

C.

配制溶液D.

蒸发溶液

【答案】D

【解析】A、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故A不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B不正确;

C、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不能做反应容器,故C不正确;

D、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溶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D。

【对点演练】

1.(2019成都)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金属拉成丝B.盐酸除铁锈

C.空气液化D.石油分馏

解析:

金属拉成丝,只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盐酸除铁锈,是盐酸与铁锈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空气液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油分馏是根据石油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2019青岛)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B)

A.极难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解析:

甲烷的溶解性、密度、颜色、气味、状态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3.(2019淄博)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C )

A.长劲漏斗B.电子称C.坩锅钳D.椎形瓶

解析:

A应为长颈漏斗;B应为电子秤;C书写正确;D应为锥形瓶。

4.(2019聊城)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B)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解析:

“点燃蜡烛时,提出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的环节。

5.(2019淄博)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A.合作滴加液体B.检查气密性C.加速溶解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解析: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A操作错误;B操作正确;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质,C操作错误;给试管加热时,手按短柄会导致试管夹松动,使试管落下,D操作错误。

6.(2019重庆A卷)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A.矿石炼铁B.水车灌溉C.活字印刷D.雕刻石像

解析:

矿石炼铁过程中由氧化铁变成铁,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水车灌溉、活字印刷和雕刻石像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2019淄博)化学学科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下列转化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A)

A.由单质变为化合物B.由气态物质变为液态物质

C.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D.由无色物质变为有色物质

解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变为化合物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由气态物质变为液态物质不一定生成新的物质;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没有新物质生成;由无色物质变为有色物质也不一定是有新物质生成,如墨水溶于水中。

8.(2019乐山)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B)

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房间中的异味,利用的是物理性质;煤、石油、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利用的是化学性质;干冰升华可以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可以用于冷藏食品,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铜或铝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于制作导线,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9.(2019丽水)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C )

解析: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A图示操作错误。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B图示操作错误。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C图示操作正确。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D图示操作错误。

10.(2019聊城)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分离液态空气B.酒精挥发C.煤气燃烧D.水果榨汁

解析:

分离液态空气是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利用蒸发的原理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挥发的过程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煤气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水果榨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

11.(2019德州)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 )

解析:

试管能够直接加热;量筒、试剂瓶不能用于加热;烧杯只能垫石棉网加热。

12.(2019达州)下列物质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B )

A.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B.食醋清洗热水壶内的水垢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制作导线

解析:

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是利用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食醋清洗热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食醋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铜丝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13.(2019广安)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A、倾倒液体药品B、稀释浓硫酸C、称量固体药品D、过滤液体

解析: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管要稍稍倾斜,A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项错误;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要左物右码,C项错误;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D项正确。

14.(2019自贡)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A.读出液体体积B.测溶液的pH

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

解析: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广西贵港2019年中考化学(解析版)

广西贵港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生产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生石灰B.海水晒盐C.冶炼生铁D.海水制镁

【答案】B

【解析】烧制生石灰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冶炼生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制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水和氧气。

下列关于水和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属于氧化物B.氧气常用作氧化剂C.氧气可供给呼吸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氧气具有氧化性,常用作氧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玻璃水杯B.陶瓷碗C.塑料脸盆D.真皮手套

【答案】C

【解析】玻璃水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陶瓷碗塑料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塑料脸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真皮手套是用真皮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A.氢气B.木炭C.红磷D.蜡烛

【答案】A

【解析】氢气在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正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给液体加热B.稀释浓硫酸C.滴加液体D.蒸发食盐水

【答案】D

【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B.冬天在室内关紧门窗烧木炭取暖

C.用品尝的方法检验实验室里的氯化钠D.电器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答案】A

【解析】汽油属于易燃物,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使用手机会产生电火花,为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在禁止使用手机,故选项说法正确;冬天在室内关紧门窗烧木炭取暖,可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样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错误;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7.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烟有害健康B.霉变大米热煮后可食用

C.常食蔬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

【答案】B

【解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故A说法正确;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所以不能食用,故B说法错误;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常食蔬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故C说法正确;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深埋废旧电池B.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处理C.开发利用新能源D.提倡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答案】A

【解析】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水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处理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错误;开发利用新能源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错误;提倡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如图为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锆误的是( )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B.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3

C.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D.碘属于第7周期元素

【答案】D

【解析】由碘元素的汉字名称偏旁“石”字可知,其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质子数为53,故正确;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没有单位g,故正确;由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的核外有5层电子,位于第5周期,故错误。

故选D。

10.下列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O2B.反应中,乙发生了氧化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反应的方程式: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的化学式为H2O,故A错误;由氧的得失可知,反应中,乙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正确;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答案】D

【解析】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pH<7的溶液呈酸性,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也可能是正常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2.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A.7:

1B.7:

8C.7:

16D.7:

32

【答案】C

【解析】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由质量守恒定律,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36g+56g-28g=64g。

设D的化学式量为x

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14:

32=7:

16。

故选C。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O2、N2、CO2三种气体

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B

检验CO32-

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

分离CO2和CO混合气体

先通入NaOH溶液,再加入稀硫酸

D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C

【解析】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先分离出一氧化碳;在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分离出二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Na2CO3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B.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D.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答案】D

【解析】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故A正确;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白色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B正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溶液的pH会逐渐变小,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的pH会无限的接近稀硫酸的pH,但不会等于稀硫酸的pH,故C正确;镁先和氯化铜反应,溶液质量减少的快,然后镁和氯化亚铁反应溶液质量减少的慢,在这两个过程中线段的斜率是不一样的,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5.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氩气;

(2)2个二氧化氮分子;(3)3个铝离子;(4)含硝酸根的复合肥。

【答案】

(1)Ar;

(2)2NO2;(3)3Al3+;(4)KNO3。

【解析】

(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Ar;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

2NO2;(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铝离子分别可表示为:

3Al3+;(4)硝酸钾是含硝酸根的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

16.贵港市被誉为“荷城”、“玉桂之乡”。

今年我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市花为荷花、市树为玉桂树。

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荷香溢满城。

玉桂树皮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是肉桂醛。

肉桂醛化学式为C9H8O,常温下呈淡黄色液体,有桂皮油香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

(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荷香溢满城的原因。

(2)常喝莲藕骨头汤可以补充元素,防止骨质疏松。

(3)玉桂树发生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放出,缓解温室效应。

(4)肉桂醛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其属于(填“无机”或“有机”)物。

上述对肉桂醛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

(1)分子在不断运动;

(2)钙;(3)二氧化碳;氧气;(4)9:

8:

1;有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

【解析】

(1)荷香溢满城是因为具有香味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荷香;

(2)骨头汤中含有的钙元素可以防止骨质疏松;(3)玉桂树发生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缓解温室效应;(4)由化学式可知,肉桂醛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9:

8:

1,该物质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肉桂醛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属于肉桂酸的化学性质。

17.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1)甲属于(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g。

【答案】

(1)易,增大;

(2)A、C、D,A;(3)50。

【解析】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8g,所以甲属于易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8g,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6g,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6g,所以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C、D,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A,

;(3)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6g,100g的水中加入54g的甲物质,所以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50g。

三、我会回答(除18

(1)19

(1)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2分)

18.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

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催化,+3;

(2)3H2+2Mg2Cu一定条件3MgH2+MgCu2。

【解析】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根据化合物中元素代数和为0判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2)根据图示判断反应方程式:

3H2+2Mg2Cu一定条件3MgH2+MgCu2。

19.如图所示,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S、Cl、Na、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A由一种元素组成,B、D、G、H、I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3,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4,固态G俗称“干冰”。

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

B,I。

(2)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

(4)E→F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Fe2O3,CH4;

(2)置换反应;(3)H2SO4+BaCl2=BaSO4↓+2HCl;(4)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1)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S、Cl、Na、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一种元素组成,B、D、G、H、I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3,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4,固态G俗称“干冰”,所以G是干冰,I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和H,所以I是甲烷,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H是水,E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成的F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E是氢氧化钙,F是氢氧化钠,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3,所以B是氧化铁,A是铁,C会与氧化铁反应,转化成的D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C是硫酸,D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Fe2O3,I是CH4;

(2)A与C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C→D的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2HCl;(4)E→F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四、实验题(除第20

(1)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20.请结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