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864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docx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

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

薛选世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全长132、5km,宽3~18km,平面形态呈哑铃状,河道纵比降上陡下缓,为3~6

河床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摆动不定,沿程有渭河、涺水河、汾河、涑水河等支流汇入,为典型的堆积游荡性河道。

1、近期水沙变化分析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水沙主要来自龙门水文站以上,来水来沙异源,水沙量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含沙量高。

近年来,由于黄河流域的降雨偏少、工农业用水增加、水库调节及水土保持的减水减沙作用等,使黄河小北干流来水来沙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来水来沙不断减少

据有关资料统计,1919~2005年,黄河小北干流龙门水文站多年平均来水来沙分别为289、6亿m3、8、582亿t,其中汛期(7~10月)来水来沙分别为163、4亿m3、7、511亿t。

多年平均含沙量29、6kg/m3,最大含沙量1040kg/m3。

1986年以后,进入黄河小北干流的水沙量大幅度减少,1987~1995年来水来沙分别比1919~1986年减少30、3%、41、1%;其中汛期减少幅度更大,分别减少48、5%、43、9%;非汛期来水来沙分别为126、1亿m3、0、921亿t,与1919~1986年平均值(132、8亿m3、1、152亿t)接近。

1995年以后,来水来沙减少更多,黄河干流进入了枯水枯沙期,1996~2005年来水来沙分别比1919~1986年减少48、9%、68、8%;其中汛期来水来沙减少幅度更大,分别减少65、5%、72、3%;非汛期来水来沙分别为98、50亿m3、0、662亿t,比1919~1986年减少25、8%、42、5%。

1.2水沙量年内分配发生了新的变化,水沙条件更为不利

1986年10月15日,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以来,进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水沙量的年内分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汛期水沙量占年总量的百分数分别较1987年前减少了13、5%与7、2%,减水幅度大于减沙幅度。

1990年以来,减水幅度进一步加大,年平均汛期水沙量占年总量的比例分别较1987年以前减少了14、2%与8、7%。

近年来,该河段汛期小水流量对应的水量占汛期总水量的比例显著增加,大中水流量对应水量的比例明显减少,汛期日均流量小于1000m3/s水量占汛期总量的比例较1987年前增加了29、2%;大于3000m3/s的比例减小了16、9%;大于1000m3/s而小于3000m3/s的比例减小了12、3%。

与此同时,近年来,汛期进入该河段小流量挟带的沙量明显增加。

如小于1000m3/s流量挟带的沙量占汛期总沙量的比例较1987年前增加了44、7%;大于3000m3/s挟带沙量占汛期总沙量的比例减小了38、1%;1000~3000m3/s挟带的沙量变化不大。

1950年7月~1987年6月,该河段来沙系数为0、010,1987年7月~1997年6月为0、012,1990年7月~1997年6月为0、014,来沙系数逐时期增大,水沙条件更为不利。

1.3大流量出现机遇明显减少,小流量出现机遇明显增加

黄河龙门站1950年~1985年汛期大于2000m3/s流量出现天数平均40天、大于1000m3/s流量出现天数平均为90天,1986年~2002年汛期大于2000m3/s流量出现天数平均每年汛期为6天,大于1000m3/s流量出现天数平均为30天,大流量出现机遇明显减少,小流量出现机遇明显增加。

1.4泥沙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1.4.1汛期来沙量及各分组泥沙量都大量减少

黄河龙门、潼关站1986年后年均沙量比1968年前分别减少50%、46%。

1986年后龙门细泥沙(d<0、025mm)、中泥沙(0、025mm

粗泥沙减少最多,中泥沙次之,细泥沙最少。

1.4.2粗泥沙比例相对减少,细泥沙比例相对增加

 各分组沙量的不均匀减少造成泥沙组成发生变化。

龙门站中泥沙占全沙比例变化较小,细泥沙增加较多,由1968年前的占44%增加到近60%,粗泥沙减少较多,由28%减少到仅仅16%;潼关细泥沙占全沙的比例同样增加,由54%增加到61%,中泥沙、粗泥沙的比例减少值相差不大。

黄河中游干流汛期不同时期各分组沙量多年平均值表

站名

时期

沙量(亿t)

占全沙比例(%)

全沙

细沙

中沙

粗沙

细沙

中沙

粗沙

龙门

1960~1968

10、193

4、541

2、821

2、831

44

28

28

1969~1986

6、148

2、896

1、648

1、604

47

27

26

1987~1996

4、832

2、819

1、224

0、789

59

25

16

潼关

1961~1968

12、745

6、922

3、518

2、305

54

28

18

1969~1986

9、072

5、180

2、352

1、540

57

26

17

1987~1996

6、773

4、140

1、718

0、915

61

25

14

1.4.3泥沙中值粒径均有所减小,来沙细化

  1960~1995年,黄河龙门、潼关站汛期中值粒径d50都明显变小,其中龙门变化最大,减少近0、01mm。

而中游各主要粗泥沙产沙支流的多年平均中值粒径d50也都减小了,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来沙细化十分显著。

黄河中游干支流主要控制站汛期中值粒径d50变化表(单位:

mm)

时期

中值粒径d50

时期

中值粒径d50

龙门

潼关

孤山川

窟野河

无定河

1960~1968

0、029

0、023

1966~1969

0、026

0、054

0、036

1969~1986

0、027

0、021

1970~1979

0、041

0、050

0、036

1987~1995

0、0195

0、019

1980~1989

0、031

0、048

0、033

1990~1995

0、026

0、029

1960~1995

0、028

0、022

1966~1995

0、033

0、052

0、034

1.4.4泥沙组成规律也发生了变化

该河段来沙量越大,粗泥沙比例越高,来沙量越小,细沙比例越高,7~8月份的泥沙较9~10月稍细。

这就是由于7~8月为流域面上来沙,而9~10月来沙部分为河道冲刷补给。

2、黄河小北干流近期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黄河小北干流在自然条件下汛期多为淤积,非汛期一般发生冲刷。

近年来,由于黄河小北干流水沙条件更为不利,使河道淤积加剧,淤积主要集中于平水丰沙、含沙量相对较高的年份,主河槽淤积增加,滩地淤积减少,纵向淤积分布由溯源淤积变为沿程淤积。

2.1水沙条件更为不利,河道淤积加剧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河道。

三门峡建库前,该河段淤积量在0、5~1、5亿t之间变化;三门峡水库建库后,1960年9月至2003年10月,该河段共淤积泥沙25、134亿m3,年均淤积约0、59亿m3,且淤积还在不断发展。

三门峡建库后的1960年9月~1962年3月,受水库淤积上延的影响,导致潼关高程淤积抬高,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淤积泥沙达3、274亿m3,黄淤41~45断面淤积最为严重。

1962年4月~1973年10月,为了减轻三门峡库区的淤积,对水库枢纽泄流建筑物进行了两次大改建,但由于前期淤积较多,而此间又发生了1964年、1966年、1967年、1970年等几个丰水丰沙年份,加上刘家峡水库1968年10月投入运用,改变了水沙条件,使该河段淤积泥沙达15、268亿m3,黄淤45~50断面淤积最为严重。

1973年10月~1986年10月,由于三门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以及有利的来水来沙条件,1977年又连续发生两次“揭河底”冲刷。

因而,该河段仅淤积泥沙0、093亿m3,冲淤基本平衡。

1986年10月~1990年10月,由于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投入运用,龙、刘两库联合运用等因素的影响,黄河水量特别就是汛期水量与大流量出现的机率大幅度减少,中小流量出现的历时加长,含沙量增加,水沙更为不协调,河道淤积增加,该河段淤积泥沙2、423亿m3。

淤积主要集中在黄淤45~54断面及黄淤62~68断面,占全河段同期淤积总量的68、8%。

1990年10月~2004年10月,由于黄河流域降水减少,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汛期来水量显著减少,非汛期来水量变化不大,来沙系数增大,加剧了河道淤积,该河段淤积泥沙4、004亿m3,年平均淤积量为0、31亿m3,为1973年~2004年0、21亿m3的1、48倍,淤积仍主要集中在黄淤45~54断面及黄淤62~68断面,占全河段同期淤积总量的61、8%。

2.2汛期多为淤积,非汛期一般发生冲刷

黄河小北干流在自然条件下汛期多为淤积,非汛期一般发生冲刷,汛期淤积量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加,非汛期冲刷量随龙门站来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1974~2003年,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汛期年均淤积0、6456亿m3,其中1974~1986年由于水沙条件有利,该河段基本冲淤平衡,汛期年均淤积0、4779亿m3:

1987~1998年汛期淤积最为严重,共淤积了11、04亿m3,汛期年均淤积0、92亿m3。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1987~1995年汛期(7~10月)年平均径流量95、2亿m3,仅为1919~2005年汛期年平均径流量163、4亿m3的58、3%,但1987~1995年汛期年平均含沙量却高达50、8m3/kg,比1919~2005年汛期年平均含沙量46、0m3/kg还高:

1999~2003年进入枯水枯沙期,该河段汛期淤积了2、11亿m3,汛期年均淤积0、4229亿m3。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冲淤量统计表(单位:

亿m3)

时段

项目

非汛期

汛期

1974~1986

总量

-6、17

6、21

0、04

年均冲淤量

-0、4750

0、4779

0、0029

1987~1998

总量

-4、27

11、04

6、78

年均冲淤量

-0、3554

0、9200

0、5646

1999~2003

总量

-2、39

2、11

-0、28

年均冲淤量

-0、4782

0、4229

-0、0554

1974~2003

总量

-12、83

19、37

6、54

年均冲淤量

-0、4277

0、6456

0、2179

非汛期,黄河小北干流多年平均冲刷0、4277亿m3,冲刷量最多的就是1975~1976年非汛期,冲刷量达1、1亿m3;一般年份冲刷量为0、2~0、5亿m3,个别年份也会发生淤积,但淤积量不大。

1987年以来,黄淤50断面以下冲刷量减少,而上段冲刷量增加,特别就是1999年以后从上向下冲刷量沿程减少的特点更加明显。

黄河小北干流不同时段非汛期冲淤量分布表(单位:

亿m3)

时段

黄淤41~45

黄淤45~50

黄淤50~59

黄淤59~68

1974~1986

-0、0562

-0、1307

-0、1529

-0、1351

1987~1998

-0、0185

-0、0328

-0、1486

-0、1556

1999~2003

-0、0354

-0、0667

-0、1692

-0、2069

2.3淤积主要集中于平水丰沙、含沙量相对较高的年份

近年来,该河段的淤积主要集中于平水丰沙、含沙量相对较高的年份。

如1988年与1994年,年平均水沙量及含沙量分别为253、4亿m3、9、678亿t、38、2kg/m3与241、6亿m3、8、570亿t、35、5kg/m3,年平均淤积量分别为1、724亿m3与1、075亿m3,这两年淤积量占1987年~2002年总淤积量的44、9%。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近期水沙量及冲淤量表

年份

水量

(亿m3)

沙量

(亿t)

含沙量

(kg/m3)

淤积量

(亿m3)

1987

151、1

2、714

18、0

0、255

1988

253、4

9、678

38、2

1、724

1989

345

6、143

17、8

-0、301

1990

243、9

5、387

22、1

0、359

1991

151、9

2、88

19、0

0、791

1992

209、3

6、45

30、8

0、632

1993

225、2

3、38

15、0

-0、093

1994

241、6

8、57

35、5

1、075

1995

230、2

7、64

33、2

0、456

1996

185、7

7、98

43、0

0、682

1997

146、3

3、09

21、2

0、886

1998

162、9

4、13

25、4

-0、527

1999

184、6

2、29

12、4

-0、107

2000

145、3

1、96

13、5

0、341

2001

158、0

3、09

19、5

0、290

2002

133、3

2、67

20、0

-0、271

平均

198、0

4、88

24、6

0、390

2.4主河槽淤积增加,滩地淤积减少

汛期,该河段的淤积主要发生在几次沙量较大的洪水。

如果洪水的含沙量不就是很大,则洪水漫滩时,滩地淤积,主槽发生冲刷;如果洪水的含沙量很高(“揭河底”情况例外),则主槽与滩地均发生淤积,大水过后,水流归槽,主槽淤积。

滩地与主槽的这种相互调整与转化,形成了该河段滩、槽同步抬高的趋势。

如果高含沙洪水发生“揭河底”冲刷,则主槽强烈冲刷,滩地大量淤积,淤滩刷槽,形成高滩深槽。

近年来,由于进入该河段漫滩洪水发生的机遇明显减少,加之多年未产生“揭河底”冲刷,滩地淤积明显减少,淤积量占全断面淤积量的比例由1968年~1982年的72、8%减少为59、5%,主河槽淤积显著增加,淤积量占全断面的比例由1968年~1982年的27、2%增加到40、5%,从而导致该河段的滩槽高差减小,主河槽萎缩,过洪能力降低。

2.5纵向淤积分布发生变化,由溯源淤积变为沿程淤积

1960年4月~1973年10月,该河段的淤积主要集中于黄淤41-50断面的三门峡水库变动回水区,占全河段淤积量的57、2%,其次为黄淤59~68断面、黄淤50~59断面;1973年10月~1986年10月,淤积主要集中于黄淤50~59断面,黄淤59~68断面淤积较少,黄淤41~50断面发生冲刷。

近年来,淤积主要集中在黄淤59~68断面,占全河段淤积量的48、7%,其次为黄淤50~59断面、黄淤41~50断面,淤积形式也由溯源淤积变为沿程淤积,其主要原因就是三门峡水库两次改建与采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以后,潼关高程下降,其淤积分配形式已由受来水来沙条件与潼关高程的共同作用,变为主要受来水来沙条件的影响。

三门峡水库建库后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淤积量分布表(单位:

亿m3)

时段

黄淤41~50

黄淤50~59

黄淤59~68

全河段

1960、04~1973、10

10、602

3、756

4、185

18、543

1973、10~1986、10

-0、642

0、657

0、078

0、093

1986、10~2003、10

1、64

1、697

3、162

6、499

1960、9~2003、10

11、599

6、110

7、425

25、134

近年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上段平均淤积厚度约1、4m,中段平均淤积厚度约1、0m,下段平均淤积厚度约为0、6m,上段平均淤积厚度就是下段的2倍多,其结果使得该河段河床纵比降增加,河床纵剖面变陡。

2.6不同的来水来沙条件,塑造不同的河床形态

由于水沙条件的不同变化,导致河床不断发生冲淤变化,从而使河床比降与断面形态都随之进行调整。

当冲刷时,由于横向环流的作用,促使泥沙横向运动,原有河漫滩遭到旁蚀、坍塌,使河曲发展,平面呈现弯曲性河道。

当淤积时,往往旧河槽被淤平,又拓出新河槽,形成河道迁徙。

特别就是大水大沙时,具有很强的造床能力,裁弯、抹尖作用强,将使河势发生大幅度的摆动,如1933、1940、1953、1959、1964、1966、1967及1977年等。

若遇高含沙洪水产生“揭河底”冲刷,河势将产生较大变化,往往塑造新的河槽。

如1977年,该河段相继发生了两次“揭河底”冲刷,河槽下切了4~6m,滩地淤高了1~2m,河槽变窄深,河相系数显著减小。

一般情况下,在“揭河底”冲刷前,由于河道淤积严重,河床宽浅,水流散乱,河势摆动较频繁。

在产生“揭河底”冲刷后,形成一定的滩槽高差,之后,如遇一般水沙年份,河势一般不会产生大的摆动。

近年来,由于水沙条件更为不利,淤积加剧,河床趋于宽浅,河相系数增大,各河段的河相系数已接近“揭河底”前1976年6月的数值。

黄河小北干流不同河段典型年河相系数表

河段

1977、6

1977、10

1981、10

1984、10

1987、6

1997、6

黄淤41~45

21、0

15、7

18、6

25、0

24、1

22、6

黄淤45~53

54、4

26、5

40、4

50、1

47、6

50、8

黄淤53~59

56、5

16、1

36、1

46、8

45、5

55、5

黄淤59~64

64、4

10、8

42、8

54、5

56、1

65、2

黄淤64~68

76、9

8、7

23、3

38、0

47、0

58、3

总之,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冲淤演变的基本规律就是:

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河床调整存在一个往复性演变过程。

在一定的河床边界条件下,经过高含沙洪水产生“揭河底”冲刷,主槽强烈冲刷,滩地大量淤积,淤滩刷槽,滩槽高差增大,形成高滩深槽,河道在平面上大幅度摆动,河势趋于归顺,一般洪水漫滩机会减少,削峰滞洪能力减小。

自1950年以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共发生了9次“揭河底”,冲刷深度一般为2~4m,最深达9m(1970年8月)。

“揭河底”冲刷后,河床又回淤抬高,短则当年就回淤,长则需2~3年,河槽变宽浅,水流散乱,河势游荡摆动,河槽平滩流量与输沙能力降低,洪峰漫滩机会增大,削峰滞洪率增大,当河床调整达到临界状态时,在适宜的来水来沙情况下,再次发生“揭河底”冲刷现象。

这一周期性循环与河道往复性演变,孕育了该河段由淤积—强烈冲刷—淤积的周期性变化,但河床总的趋势就是淤积抬高的。

这就是该河段河床冲淤演变的基本规律。

3、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水少沙多,水沙不协调,黄河小北干流河道淤积加剧,使河床不断淤积抬高,主河槽萎缩,滩槽高差减小,平滩流量与过洪能力降低,洪水位不断升高,洪水削峰率增大,洪水漫滩机率增加,工程临背差加大,滩地盐碱化严重,河势游荡加剧,冲滩塌岸严重,小水大险时有发生,潼关高程居高不下,严重影响防洪、防凌安全与河流健康。

3.1主河槽萎缩,过洪能力降低

由于河道淤积加剧,使滩槽高差减小,主河槽萎缩,过洪能力不断降低,洪水漫滩机率增加。

据有关资料分析,1964~1986年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多年平均平滩流量为6000~9000m3/s。

1986年以来,受上游水沙条件的变化,平滩流量明显降低,1986~2001年平滩流量多在3000~6000m3/s,个别河段的平滩流量减小至2000m3/s左右。

2005年汛后,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平滩流量大部分在2600~3500m3/s,个别河段为4000m3/s左右,有的河段仅2000m3/s左右,

2005年黄河小北干流不同河段平滩流量表

河段

平滩流量

(m3/s)

备注

黄淤68~64

3500~4000

黄淤64~59

2600~3500

黄淤63、黄淤62断面平滩流量分别2600m3/s与2000m3/s。

黄淤59~54

2700~3500

黄淤54~50

2800~3500

黄淤50~45

3000~3500

黄淤47断面平滩流量2000m3/s。

黄淤45~41

2400~3500

汇淤6断面的平滩流量在2400m3/s,汇淤4断面的平滩流量约2000m3/s。

3.2洪水位不断抬高,洪水削峰率增大

近年来,黄河小北干流河道淤积,河床抬高,使同量级洪水位不断抬高。

如1994年8月黄河龙门站10600m3/s的洪水与1988年龙门站10200m3/s的洪水相近,但右岸桥南、榆林、新兴、华原、牛毛湾等工程的相应洪水位却分别抬高0、77m、1、07m、0、47m、0、86m、0、59m,左岸大石嘴、庙前、城西工程的相应洪水位分别抬高2、10m、0、54m与0、21m。

根据1950年以来黄河龙门站10000m3/s以上的多场洪水分析,黄河小北干流洪水削峰率主要与三门峡水库运用、河道淤积情况、洪峰大小、峰型胖瘦、平滩流量大小、漫滩程度、含沙量大小以及就是否产生揭河底等因素相关。

一般情况下,河道淤积越严重、龙门洪峰越大、平滩流量越大,削峰率越大;反之则削峰率越小。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1950年~1959年三门峡建库前,黄河龙门站13100~16400m3/s洪水的削峰率在12、9%~29、2%之间,平均削峰率为23、4%;1960年~1973年三门峡建库后,河道淤积严重,黄河龙门站10900~21000m3/s洪水的削峰率为22%~60、4%,平均削峰率达44、6%;1974年~1986年三门峡水库实行“蓄清排浑”运用,水沙条件较为有利,黄河小北干流相继发生了两次“揭河底”冲刷,黄河龙门站10600~14500m3/s洪水的削峰率为8、7%~34、2%,平均削峰率仅17、5%;1987年~2006年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投入运用,来水量大幅度减少,水沙更为不协调,河道淤积加剧,削峰率增大,黄河龙门站10200~11100m3/s洪水的削峰率为26、9%~35、6%,平均削峰率达31、6%。

3.3工程临背差加大,滩地盐碱化严重

由于河床不断淤积抬高,使工程临背差随之加大,现临背差多在1、50m以上,最大达3、35m,出现悬河之势。

右岸的朝邑滩、新民滩临背差已在2m以上,华原段达3m左右,造成滩区地下水位上升,沼泽盐碱化日趋严重。

华原至朝邑20万亩可耕滩地,已沼泽、盐碱化10、9万亩,其中明水面积近万亩,左岸的尊村滩、西范滩、连伯滩临背差1~2m,沼泽面积近十万亩;有的变成白茫茫的不毛之地,有的仅能生长单一的碱蓬草,大片滩地荒芜。

3.4河势变化无常,主流摆动不定,各种灾害加重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泥沙淤积不断加剧,河床冲淤变化剧烈,使河势变化无常,主流摆动不定,冲滩塌岸严重,直接危及沿河铁路、公路、渡口、村庄等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两岸近十年塌滩塌岸总长度为52、76km,塌宽一般为100~1000m,塌毁耕地面积为9、11万亩。

右岸的韩城市下林皋、李村一带近几年塌滩较为严重,塌宽在1000~1500m。

近年来,合阳县的岔峪口、潼关县的潼河口一带滩岸仍不断坍塌。

近年来,因河道淤积严重,沙洲密布,汊流丛生,多股水流屡见不鲜,往往出现横河、斜河,冲击淘刷严重,使小水大险不断发生。

如2001年9月3日~24日,黄河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