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完全解析版.docx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完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完全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完全解析版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完全解析版)3
(浙江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
“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
文瓘以疑请,勣曰:
“子无为嫌。
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因极推引。
再迁水部员外郎。
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
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
俄知左史事。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
“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
文瓘以疑请,勣曰:
“子无为嫌。
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因极推引。
再迁水部员外郎。
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
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
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瓘浸虚。
文瓘谏曰:
“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
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
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人罔常怀,怀于有仁。
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
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
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①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
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
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曰:
“已议。
”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注】①戴胄:
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明经第:
考取。
B.吾所不及嫌:
疑忌。
C.俾其守约束俾:
使
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
仿效
答案:
D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所不及B.因极推引
公之逮所由使也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逸则富以康D.保邦于未危
醉则更相枕以卧室西连于中闺
答案:
B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答案:
D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若子才,无流不可,焉用赠?
(3分)
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4分)
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
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四川卷)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到10题。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
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
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
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
先生不得已,乃曰:
“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
”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
先生曰:
“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
”请之益坚,遂入阁。
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
即援笔书曰:
“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
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
”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
留之,不可得。
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
“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
”曰:
“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
”惠之谷。
怒曰:
“我岂取不义之财?
必易之。
”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
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
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
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
因天寒,故坐其中。
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
“在溪上捕鱼。
”始知真为先生矣。
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
隔溪谓曰:
“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
”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
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
喜曰:
“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
”止客宿,翼旦,客别。
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
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
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
问曰:
“得非吕徽之乎?
”曰:
“然。
足下非陈刚中乎?
”曰:
“然。
”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
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
先生曰:
“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
”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至庭前 徐:
缓慢 B.安可厕诸君子间 厕:
置身
C.惠之谷 惠:
赠送 D.刺船而去 刺:
乘坐
答案:
D
解析:
刺,划,撑。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一见而不能 吾尝终日而思矣
B.先生岂其人邪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试问徽之先生何在 君何以知燕王
D.告以特来候谢之意 掭以尖草,不出
答案:
D
解析:
A.表转折,却/表修饰;B.那,那个/一定,表祈使语气;C.哪里/什么;D.拿。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C.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办法。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
答案:
B
解析:
“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错。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5分)
答案:
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解析:
采分点是,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⑵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
“得非吕徽之乎?
”
答案:
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
“莫不是吕先生吧?
”
解析:
采分点是,策,鞭打,骑着;蹇,跛,行走困难;布衣,代指平民百姓;“得非……乎?
”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
”
(湖南卷)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严祺先文集序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
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
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
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
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
韩子尝言:
“人笑之,则心以为喜。
”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
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
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
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
玷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
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
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
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加:
超过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在文中意思的理解。
注意大语境代入法。
“拔”解释为“拔除”明显不通。
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此处“拔”应是“超出”之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有创新。
A.那个,指示代词;B.他,人称代词,作小主语;C.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一定,副词。
只要掌握“其”的几种常见用法,可迅速做对此题。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K]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答案:
A.
解析:
本题断句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有点难度。
注意“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暗含两种倒装句式的考查:
主谓倒置和定语后置。
把握到这一点,再运用对称法,才能选准A项: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8.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
(4分)
答:
答案:
因为严祺先的文章:
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②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
(只答“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或“文辞之工如此”也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
注意文章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点,不能遗漏。
此题最好用原文回答。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3分)
译文: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5分)
译文:
(3)则余亦迂甚矣哉!
(2分)
译文:
答案:
(1)译文:
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译文:
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译文:
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三个句子,难度不大。
考生一定坚持“直译为主”,找准采分点:
“之”“起”“衰”,注意“衰”形容词作名词;“谓”“其他”“去”“其”“可”,注意“其他”古今同义;“甚矣”“哉”,一定要译到位。
(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
“嗟乎!
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
”张释之进曰:
“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
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
十有余年,越人发之。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
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
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
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
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
【注】①锢:
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
遭受
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迫卒:
急促
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物故:
死亡
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
回头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顾:
只是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A.B.
C.D.
【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项中前一句是写棺椁之葬的起始;C项两句都写厚葬D项后一句不是写厚葬。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
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
人盗挖开。
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
但没过多
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
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
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得效法暴秦乱君。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中“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
人盗挖开”。
这句话不是文帝最终薄葬的理由。
四、(24分)
1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4分)
(2)其后牧儿亡羊,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3分)
(3)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3分)
【参考答案】13.
(1)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山野之中,既无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2)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了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把照着寻找羊,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的棺椁(3)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解题思路】
(1)句的重点词语“厚衣”“封”“树”词类活用。
(2)句的重点词语“亡”“求”“其”。
(3)句的重点词语“去”“坟”“神”“则”省略句
【参考译文】我听说圣贤的君王,广博地观察事物的始终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身和情理,这然就能是非分明。
孝文帝住在霸陵,回头对群臣说:
“用北山的山石作为棺犉,哪里能动得了啊!
”张释之进言说:
“假使棺犉中有让人想要的,即使用金属溶液填塞南山还是会有空隙,假使棺犉中没有让人想要的,即使没有巨石做成的棺犉,又有什么担忧的呢?
”死去的人没有终点,而国家却有兴亡,所以张释之的话,是保证国家千秋万代的计划啊。
孝文帝明白了,于是选择薄葬,不修建如山般高峻的陵寝。
《周易》说:
“古代埋葬逝者,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种树木(或做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犉。
”棺犉的制作,是从黄帝开始的。
黄帝埋葬在桥山,尧埋葬在济水的北边,父母都很小,随葬的东西都很少。
文王、武王、周公埋葬在毕,秦穆公埋葬在雍橐泉宫祈年馆下,都不在山势高耸的地方。
这些圣明的帝王、贤明的国君和聪明之士,是为国家的千秋万代深远的总体谋划,独到的考虑啊。
等到到了吴王阖闾,违背周礼进行厚葬。
十多年后,越国人挖开了他的坟墓。
秦始皇帝埋葬在骊山的山顶,下面用三泉禁锢,上面堆上高高的坟土,那高度达五十多丈,周边环绕有五里多,他用水银做江海,用黄金做水面的大雁。
天下被他的劳役所困苦而反抗他,骊山的墓地修建还没有完成,而周围(一说周章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即周文)的百万军队已经到了骊山脚下了。
项羽焚烧了他的宫殿和新修的庙宇,前往的人都进行发掘。
之后,放羊的小孩丢了羊,羊进入到了秦始皇的墓穴,放牧的人手持火把照明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
从古到今,厚葬没有像秦始皇那么丰厚的了,然而几年之间,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这不是太悲哀了吗!
因此,道德月崇高的埋葬越是简单,智慧越是高深的埋葬越是微薄。
只有那没有道德缺少知识的,他的埋葬越丰厚,建立的坟墓越巍峨,修建的宫殿庙宇越高峻,被挖掘就一定最迅速。
从这里看来,明白和蒙昧的不同效果,埋葬的好与坏,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陛下即位之后,亲自践行节俭之风,最初修建陵寝,那规模限定很小,天下人没有不称赞君王贤明的。
得到迁移到昌陵,增加墓地的高度,积土形成山陵,挖开百姓的坟墓,累计起来要用万来计算,修建起居住的城池,限定时间加速完工,耗费了上亿百万多的钱财,修墓死去的在地下怨恨,活着的在地上愁怨,他们的怨恨之气感动了天地,于是天地降下饥荒,死去和背井离乡的人要用十万来计算,我很是为他们伤心啊。
陛下您的慈祥仁爱十分美好而深厚,聪明智慧疏放旷达超过世人,应该弘扬汉朝天子爱民的美德,提高刘姓天子的美政,光大显耀五帝三王的遗风,却只是和残暴秦国暴虐君主竞逐做奢侈的事,比拼谁的墓地更高大,这违背了贤明智者的心意,也失去了国家千秋万代的安宁,我私下里替陛下您感到羞耻。
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您的榜样;秦始皇增加陵寝的高度,埋下优厚的宝物,因为奢侈产生祸患,足够用来作为警戒的。
修建墓地的规模,应该听从大臣们的公议,而让万民得到休息。
(辽宁卷)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
举明经,授卫县尉。
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
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
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
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
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
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
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
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
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
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
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七年卒,赠工部尚书。
太常博士张星议日:
“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
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
”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
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
有一于此,人之所难。
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
”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
安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仍充岭南采访使充:
代理
B.庆礼躬至其境躬:
亲自
C.遂罢镇兵五千人罢:
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乖:
背离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A项的“充”在中学文言文中是个常见的多义词,在这里是“担当”“充任”的意思。
因为“仍”是“依然”的意思所以不会原来就“代理岭南采访使”因此“充”是“担当”“充任”的意思。
乖方是“违背法度”,乖:
背离。
5.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3分)
①询问风俗,示以祸福②独庆礼甚陈其利
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④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③是在皇上下诏命庆礼在柳城筑营州城,。
⑤是为政清严,⑥是为政清严的结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
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
B.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
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C.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
朝廷商议给他加谥号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
D.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
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原则;于是加谥为“敬”。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得出。
B不是另址再建营州城,是原址再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
(10分)
(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试题答案】(5分)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
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字“功役"、“嗤”、“切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l分。
(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试题答案】(5分)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