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684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点:

《第13课东汉的兴亡》是本单元的第五课,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从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并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到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再到东汉后期黄巾起义,清晰地再现了大汉王朝在东汉时期由治到乱的全过程。

其中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不可绕过的一个历史人物。

●线:

为了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部编版教材增加了“东汉”这一块的内容,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以秦汉王朝的兴亡为主线,展示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历程。

东汉统治是这条线的重要构成部分。

●面: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汉王朝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课程标准

1.了解东汉的建立

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三、学情分析

(一)教学对象:

东江广雅学校初一年级学生

(二)学情分析:

1.小班制教学,目前一个班25人左右,学生参与率高,自主学习能力好。

2.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较重,但历史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

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从

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3.学生适应“以学定教”,符合高效学习的理念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

1.东汉的建立史实

2.“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影响(重点)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形成过程、危害(难点)

4.“黄巾起义”原因、过程、结果、影响

5.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历史启示(难点)

(二)方法(重点)

1.时空顺序2.史料佐证3.问题解决

4.角度分析5.图片排序

五、教法学法

以学定教、讲授法、时空顺序、史料佐证、问题解决法、角度分析法、图片排序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

课本、课件、视频,检查多媒体设备;学生:

课本、地图册、笔记本、笔

七、教学流程

●教学思路

导入:

“十字”(时空观念)

内容1:

东汉建立(改朝不换代)

内容2:

光武中兴(昌盛又再现)

内容3: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衰败皆有因)

内容4:

黄巾起义(历史在重演)

内容5:

感悟历史(发展中回首)

(一)导入(1分钟)

教师画一个“+”,问学生“这是什么?

”(学生作答)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看待问题可以有不同视角,并引出时空观念。

(二)展示学习目标(PPT)(1分钟)

(一)知识

1.东汉的建立史实

2.“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影响(重点)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形成过程、危害(难点)

4.“黄巾起义”原因、过程、结果、影响

5.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历史启示(难点)

(二)方法(重点)

1.时空顺序2.史料佐证3.问题解决

4.角度分析5.图片排序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用目标引领行动。

(三)内容1:

东汉建立(改朝不换代)(6分钟)

1.展现时间轴+地图:

东西汉的命名依据

◆时间:

前汉、后汉

◆空间:

西汉、东汉(都城位置)

【设计意图】:

巩固时空观念,引导学生重视历史核心素养的逐渐养成。

2.西汉灭亡,新朝建立史实

◆西汉末年社会局面

◆新朝建立到灭亡的过程简介

【设计意图】:

历史发展线索的不可锻炼性,学生心中应该有完整的中国史的发展线索。

3.东汉建立的史实

◆建立东汉小档案(学生)

◆刘秀简介,推荐书目《刘秀传》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阅读。

(四)内容2:

光武中兴(昌盛又再现)(15分钟)

1.分析东汉初期的社会现状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

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

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学生总结问题:

战乱(民族)+刑法重+赋税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预设:

教师需要补充政治腐败这个角度

【设计意图】:

史料佐证,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2.刘秀采取的措施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填写措施,并分析每一条措施所带来的作用

【设计意图】:

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问题解决法的运动方式。

【设计意图】: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联系现实,实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刘秀采取措施后带来的影响/作用

①【经济】

东汉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

国家日益兴盛

②【文化】

③【政治】

→影响/作用:

【设计意图】:

1.通过感受图片、表格等材料,形象感知“光武中兴”

2.时间轴,形象理解“光武中兴”由来

(五)内容3: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衰败皆有因)(6分钟)

1.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

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

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2.学生排序→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设计意图】:

表格分析法+图片排序法突破难点

(六)内容4:

黄巾起义(历史在重演)(5分钟)

1.观看黄巾起义视频,结合课本,总结并回答

2.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标志着东汉朝廷转危为安?

(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回答)

【设计意图】:

联系历史发展脉络,引出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七)内容5:

感悟历史(发展中回首)(3分钟)

1.总结:

我说你说“①我学到了什么?

”“②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2.课后:

学习与探究

◆西汉:

“文景之治”◆东汉:

“光武中兴”

思考:

①相似做法?

②出现繁荣局面共同原因?

(八)当堂检测(3分钟)

1.“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白居易这首诗中的“王莽”篡位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

A.文景时期B.西汉后期

C.东汉中期D.东汉后期

2.电视剧《光武大帝》展现了他从骑牛从军到最终称帝的一段历史,揭示了王莽篡权、失道寡助、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该电视剧的男主角“他”是指()

A.刘邦B.刘秀C.刘彻D.刘景

3.他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轻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

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

A.“文景之治”B.“汉武一统”C.“光武中兴”D.“百家争鸣”

4.对下表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分封制的推行

C.世袭制的大力推行D.禅让制的大力推行

5.“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信徒领导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也奠定了道教主要在社会底层传播、发展的历史格局。

”这段材料叙述的是()

A.大泽乡起义B.项羽起义

C.刘邦起义D.黄巾起义

八、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兴字和亡字样式,形象生动,让学生理解国家统治治兴乱衰的道理,

得到情感的升华,做到“以史为鉴”。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训练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训练题

一、选择题

1.西汉灭亡的时间是( D )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2年

C.公元前9年D.公元9年

2.新朝仅存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

其建立者是( C )

A.刘邦B.吴广

C.王莽D.陈胜

3.(2018云南芒市校级)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的史事( C )

A.刘邦B.刘彻

C.刘秀D.刘备

4.东汉的建立者是谁(C)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

5.东汉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建立时间是( D )

A.公元前9年B.公元9年

C.公元前25年D.公元25年

6.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不属于其统治措施的是( D )

A.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刑罚

C.合并郡县D.统一度量衡

7.“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D )

A.皇帝早逝B.幼主即位

C.宦官得宠D.外戚专权

8.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D)

A.汉武帝B.王莽C.汉景帝D.光武帝

9.有人说:

“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C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时期,争夺帝位的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10.东汉后期朝廷腐败,国势日趋疲弱。

汉灵帝光和七年,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黄巾起义爆发。

光和元年是公元178年,黄巾起义开始于( C )

A.171年B.172年C.184年D.185年

11.下列关于黄巾起义叙述错误的是( C )

A.朝政腐败是其根本原因

B.因起义军头裹黄巾而得名

C.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D.使东汉统治一蹶不振

12.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13.较之秦末农民战争,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 A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推翻了封建王朝

D.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

14.(2018唐山丰南区)《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

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主要原因是( B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引起人民广泛不满

C.张角利用宗教鼓动人民

D.利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积极宣传

15.要拍一部关于东汉的电视剧,由你担任导演,你会选择下列素材中的( C )

①刘秀起义反抗王莽统治 ②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个治世——光武中兴 ③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互相争斗、政局混乱 ④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6.(2018宝鸡渭滨区)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D )

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

17.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A)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材料二 光武中兴太短暂,宦官外戚争专权;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现。

(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哪些变化?

原因有哪些?

答案:

(1)释放奴婢,减轻租税,合并郡县,减轻刑罚,惩处贪官污吏。

(2)东汉政权走向衰亡。

割据势力的出现,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农民起义爆发等。

19.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探究】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1)这首民谣反映出民间什么样的情绪?

出现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组织准备】

张角在社会底层传教十多年,有三四十万人加入,张角见信徒渐多,便创建了“黄天泰平”,又称“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称“大贤良师”,他把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称为“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个领袖,全由张角控制。

(2)分析材料,张角为发动起义做了怎样的准备?

【历史影响】

黄巾起义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持续进行了二十多年。

但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他们先后都被残酷镇压。

但是,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3)黄巾起义对东汉的统治有何影响?

【历史感悟】

(4)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

答案:

(1)反映了人民群众再也不能忍受当时的黑暗统治,体现反抗的情绪。

原因: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

(2)张角创立太平道,通过在社会底层传教,为起义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了准备。

(3)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4)为政清廉,实行仁政,关心人民生活,爱惜民力等。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后练习题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1.东汉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前202年刘邦B.前199年刘彻

C.25年刘秀D.221年刘备

2.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

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②④

3.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  )

A.休养生息B.统一六国

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4.通过“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负,减少行政开支”而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A.光武帝B.汉宣帝C.汉明帝D.汉高祖

5.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

6.下列对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特点表述比较确切的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7.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8.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B.自然灾害频发

C.统治者“改制”失败D.民族矛盾尖锐

9.下列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是(  )

A.大泽乡起义B.武昌起义

C.绿林赤眉起义D.黄巾起义

10.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11.“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

”这首民谣反映了(  )

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

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

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

12.下列说法不是东汉灭亡原因的是(  )

A.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B.地方势力的膨胀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王莽施政的危害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武帝刘秀在刘邦开创的西汉王朝灭亡以后,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重建了汉政权,历史上称为“东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邦在西汉建国初期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2)刘秀在东汉建国初期采取的政策与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相同的内容?

 

(3)刘邦和刘秀的措施分别为哪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