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516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

《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

8《茶馆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

《茶馆(节选)》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戊戌(xū)沏茶(qī)嗜好(shì)

B.搭讪(shàn)坤角(kūn)淘汰(tài)

C.茶盅(zhōng)造孽(niè)缧绁(shì)

D.咂摸(zā)神龛(kān)痞子(pǐ)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C.“缧绁”的“shì”错误,应读“xiè”。

故选C。

2.对下列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

B.戏剧冲突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除独幕剧外,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C.戏剧人物语言的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

D.三幕话剧《茶馆》是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除此之外,他的话剧还有《龙须沟》等。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除独幕剧外”错误,独幕剧也不例外,戏剧冲突都要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故选B。

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②《茶馆》中,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凭良心做事,却生活贫困,晚景凄凉,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③《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为保全弟弟的名誉,按照弟弟来信的请求,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让他远赴印度,接受锻炼。

④《边城》中,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他压抑自己的内心,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

⑤《哈姆莱特》中,奧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其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菜特的爱情盟誓。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④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

①“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错误,八阵图是诸葛亮入川时早就摆下的。

③“老葛朗台……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错误,偷换概念,应该是欧也妮资助夏尔一笔钱。

“接受锻炼”也不对,只是把他打发到印度去了。

故选A。

4.下面有关《茶馆》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茶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离婚》《正红旗下》,中、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伤逝》,话剧有《茶馆》《龙须沟》。

B.三幕话剧《茶馆》,通过在茶馆中活动的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C.《茶馆》的结构比较独特,被人称为“图卷戏”,或者叫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情节,也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是像图画一样,把一个一个人物展览进去,把一个一个情节镶嵌进去。

D.《茶馆》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是一首带笑的葬歌。

它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表现了必须埋葬旧时代这一主题。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A.“中、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伤逝》,话剧有《茶馆》《龙须沟》”中的“《伤逝》”错误。

《伤逝》不是老舍的作品。

《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话剧《茶馆》选段,完成各题。

〔常四爷提着小筐进来,筐里有些纸钱和花生米。

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板还不太弯。

常四爷什么事这么好哇,老朋友!

王利发哎哟!

常四爷!

我正想找你这么一个人说说话儿呢!

我沏一壶好的茶来,咱们喝喝!

(去沏茶)

〔秦仲义进来。

他老得不像样子了,衣服也破旧不堪。

秦仲义王掌柜在吗?

常四爷在!

您是……

秦仲义我姓秦。

常四爷秦二爷!

王利发(端茶来)谁?

秦二爷?

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

坐!

坐!

常四爷我这儿有点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

秦仲义可是谁嚼得动呢?

王利发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

多么可笑!

怎样啊?

秦二爷!

(都坐下)

秦仲义别人都不理我啦,我来跟你说说:

我到天津去了一趟,看看我的工厂!

王利发不是没收了吗?

又物归原主啦?

这可是喜事!

秦仲义拆了!

常四爷拆了?

王利发拆了?

秦仲义拆了!

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

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

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

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

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

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

我问你!

王利发当初,我开得好好的公寓,您非盖仓库不可。

看,仓库查封,货物全叫他们偷光!

当初,我劝您别把财产都出手,您非都卖了开工厂不可!

常四爷还记得吧?

当初,我给那个卖小妞的小媳妇一碗面吃,您还说风凉话呢。

秦仲义现在我明白了!

王掌柜,求您一件事吧,(掏出一二机器小零件和一支钢笔管来)工厂拆平了,这是我由那儿捡来的小东西。

这支笔上刻着我的名字呢,它知道,我用它签过多少张支票,写过多少计划书。

我把它们交给你,没事的时候,你可以跟喝茶的人们当个笑话谈谈,你说呀:

当初有那么一个不知好歹的秦某人,爱办实业。

办了几十年,临完他只由工厂的土堆里捡回来这么点小东西!

你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

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

他是天生来的笨蛋!

王利发您自己拿着这支笔吧,我马上就搬家啦!

常四爷搬到哪儿去?

王利发哪儿不一样呢!

秦二爷,常四爷,我跟你们不一样:

二爷财大业大心胸大,树大可就招风啊!

四爷你,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

我呢,做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

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

可是,日本人在这儿,二栓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

好容易,日本人走啦,该缓一口气了吧?

谁知道,(惨笑)哈哈,哈哈,哈哈!

常四爷我也不比你强啊!

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啊,我一事无成!

七十多了,只落得卖花生米!

个人算什么呢,我盼哪、盼哪,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不受外国人欺侮。

可是……哈哈!

秦仲义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

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知怎么又变成了逆产。

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

哈哈!

王利发改良,我老没忘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

卖茶不行啊,开公寓。

公寓没啦,添评书!

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

人总得活着吧?

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

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我可没有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

我得罪了谁?

谁?

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常四爷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

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

松二爷,我的朋友,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

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了一口四块板的棺材;我自己呢?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

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秦仲义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王利发对!

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

常四爷(立起,喊)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

(撒起几张纸钱)

秦仲义一百二十吊!

王利发一百二十吊!

秦仲义(一手拉住一个)我没得说了,再见吧!

(下)

王利发再见!

常四爷再喝你一碗!

(一饮而尽)再见!

(下)

王利发再见!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四爷、王利发、秦仲义代表了市民阶层,他们都因为不同的情况而生活不顺,这种剧情安排是为了显示社会出了问题。

B.嚼不动花生米的细节一方面说明三个人老迈的状态,一方面说明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三个人已经没有心思去吃花生米。

C.秦仲义坚持实业救国,工厂先是被日本人剥夺,后来又被政府定为逆产,这都说明在当时条件下实业救国没有出路。

D.从常四爷只盼“都讲理”、王利发只盼孩子出息及生活温饱等可以看出,底层民众对社会的要求很低,但是这些在当时也只是奢望。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写常四爷的筐里有些纸钱为后面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写秦仲义的衣服破旧不堪与其之前的辉煌形成反差。

B.全剧使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所选取的人物都是能够代表不同阶层市民的个体,这些人的命运变化也能够投射出国家和时局的变化。

C.剧中秦仲义用义愤填膺的反语诅咒了当时的社会,评价自己时使用第三人称更将这种对社会不公的愤恨表现到了极致。

D.三位老人祭奠自己的情节体现出剧中人物对未来彻底失去了信心,在人世间已经没有任何眷恋,想要以死做最后抗争。

7.文本中写到“三个老头子”祭奠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8.有评论说《茶馆》中的人物是“在黑暗中抗争”,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5.B

6.D

7.①收束全剧,使全剧在悲剧的气氛中收场;②他们三个虽然身份、地位等不同,在一生中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结局都是一样的悲惨;③体现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他们的命运,都和当时的社会有着莫大的联系。

8.王利发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对茶馆进行改良,最终也没能摆脱黑暗的压迫,结局悲凉;常四爷自食其力、刚正不阿、热爱国家,却在黑暗的时局下艰难生活;秦仲义是一个民族资本家,提倡实业救国,却被巧取豪夺,最终破产。

【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嚼不动花生米的细节一方面说明三个人老迈的状态”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我这儿有点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可推知,常四爷并没有“嚼不动花生米”。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D.“想要以死做最后抗争”理解错误,文中三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走近人生终点的时刻,为祭奠自己,呼喊着把纸钱抛向半空中。

这不同寻常的举动,主要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凄惨及人物对现实的失望,营造了悲凉的气氛,并无“以死做最后抗争”之意。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情节上看,“三个老头子”祭奠自己是选文的结尾,前文三人对自身经历都进行了叙述,秦仲义说“拆了!

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

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

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

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

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

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

我问你”;王利发说“我呢,做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

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

可是,日本人在这儿,二栓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

好容易,日本人走啦,该缓一口气了吧?

谁知道,(惨笑)哈哈,哈哈,哈哈”,他也要搬走了;常四爷说“我自己呢?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

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从上边的人物语言中可以看出,三人凄凉悲惨的遭遇是由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因而三个老人撒纸钱“祭奠自己”是一个很有象征意味的结局,既是对旧时代的控诉,也是对其唱了一曲“葬歌”。

这样的结局营造了一种阴冷凄惨的氛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意味。

8.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结合剧中三个老人所述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们是如何在黑暗中进行抗争的。

根据选文的内容可知,当时的社会混乱不堪、是非不分、恶人得势、民不聊生。

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但其工厂先是被日本人霸占,后被国民党当局当作“逆产”没收,最终他陷入彻底破产的境地;做了一辈子顺民的茶馆老板王利发不断“改良”妄图赶上时代,生意却越来越坏,到最后连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也难以保住;常四爷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最终沦落为一个卖花生米的小贩,过着凄惨的生活。

可见,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在艰难的生活,艰难的抗争,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得更好,因此有评论说《茶馆》中的人物是“在黑暗中抗争”,这是符合人物特征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筒炮台烟

老舍

阚进一在大学毕业后就做助教。

三年的工夫已升为讲师。

求学、做事、为人,他还像个学生;他不吸烟,不喝酒,不会应酬;他还和学生们一块去打球。

课后,他的屋里老是挤满了男女同学,有的问功课,有的约踢球,有的借钱,有的谈心。

虽然如此,他永远不敷衍他们,授课认真,改卷认真,因此,得罪了一小部分不用功的学生。

在他心里,凡是按规矩办理,就是公正无私,而公正无私就不应当引起任何人反感。

所以,他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

但是当他升为讲师的时候,好几位与他地位相等的朋友,都争那个讲师的位子,聘书最后落在了他的手中。

这惹恼了与他竞争的同事们,而被他得罪过的学生也随着兴风作浪。

谣言都已像熟透了的樱桃,落在地上,才被他拾起来。

他有许多罪过:

巴结学校当局,行为有乖师道,引诱女生……谣言的袭击,使他歪了几小时的嘴。

最后,他对自己说:

“扯淡!

辞职,不干了!

”他马上递上辞职书,结果辞职书被退了回来。

大约有十分钟,他的主意已打定:

学校当局信任我,我再多说什么便是啰唆!

算了吧。

他打开了屋门与窗子,叫阳光直接射到他的黑脸上,一切都光亮起来。

后来他和表妹秀华结了婚。

阚进一想,结婚以后的生活应当比做单身汉的时候更简单明快一些,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帮忙的人。

及至结了婚,他首先感觉到,生活不但不更简单一些,反而更复杂了。

缝缝补补无须他自己动手了。

可是,买针买线,还得他跑腿。

麻烦!

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

“咱们该请教授们吃顿饭吧?

你都不用管!

我会预备!

”“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

客来了不够用的呀!

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贵!

进一对抗战是绝对乐观的。

婚前只要一听到人们抱怨生活困难,他便发表意见:

“勒紧了肚子,没有过不去的事。

我们既没到前线去作战,还不受点苦?

民族的复兴须要经过血火的洗礼!

”他想,秀华理应明白抗战时所应有的生活方式。

及至听到秀华这些计划,他的嘴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

“别以为我爱花钱请贵客,”秀华不抬头,“我们做事就得应酬,不能一把死拿,叫人家看不起咱们!

后来他们有了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花销,进一还是穿着那些旧衣服,还是不动烟酒,不虚花一个钱,可是一个月的薪水不够一个月花的了。

要糊过一个月来,他须借贷,秀华的娘家相当有钱,她叫进一去求母亲帮忙。

他不肯去。

他从大学毕业那一天,就再没用过家中一个钱。

秀华问他:

“那怎么办呢?

进一想了一会儿说:

“我去兼课,写稿子,一方面是增加收入,一方面也还有益于别人。

我希望你把我凭良心挣下来的每一个钱,都看成我的爱,我的劳力,我的苦心的一个象征。

我们俩是一对儿好马,还怕拖不动这一点困苦吗?

笑!

秀华!

笑!

发愁,苦闷,有什么用处呢!

秀华很勉强地笑了一笑。

她有一肚子的委屈,可是只简单地缩敛成很短的没有头尾的几句话:

“什么也没有,没有交际,没有玩耍,没有……”

一位朋友来求他做点事。

三言两语,朋友把事情说清楚;三言两语,进一说明了他可以帮忙。

然后,他三步当作两步地去给友人办理那件事。

过了几天,他几乎已经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友人来给他道谢,顺手放下一筒炮台烟。

“我不吸烟!

”进一表示不愿接受礼物。

“留着招待朋友,遇到会吸烟的,你送他一支。

”说罢,友人就告辞了。

送客回来,他把筒的盖儿掀开。

“钱!

”“钱?

”秀华探着脖子看。

“多少?

“管他多少呢,我马上给他送回去!

”进一颇用力地把盖儿盖好,就要往外走。

“等等!

求你的事必不像他说的那么容易。

这点钱,他应当给,应当多给!

“秀华!

”进一的脸上很不好看了。

“这是贿赂!

一文钱也是贿赂!

说完,进一又要往外走。

从外面进来个二十岁上下的学生,走得慌速,几乎和进一碰个满怀。

“阚先生!

”学生的眼中含着泪。

“怎么啦,丁文?

”进一关切地问。

“弟弟急性盲肠炎!

入院得先交一千,动手术又得一两千!

他疼得翻滚,我没钱!

我们家在沦陷区!

先生,你救命!

”丁文把话一气说完,一下子坐在了小凳上,头上冒出大汗珠子。

“嗯!

”进一手中掂着那个香烟筒,打主意。

他好像忘了筒里装的是钱,而忽然想起来。

“等我看看!

不要着急!

”他打开烟筒,把一卷塞得很结实的钞票用力扯出来。

他极快地数了一数。

“嘿,整三千!

丁文,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

丁文几乎像抢夺似的把一卷票子抓在手中。

“先生,人命要紧!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起来,没再说什么,像箭头儿似的飞跑出去。

进一把嘴歪到一边,向门外发愣。

“进一!

”秀华含着怒喊叫,“我不久也得入医院,也得先交一千,也得花一两千医药费!

你怎么不给我想一想呢?

你从哪里再弄到三千元呢?

进一慢慢地走过来,轻轻地拍了两下秀华的肩。

“华,天无绝人之路。

无论什么吧,咱们的儿女必要生

得干净!

生得干净!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阚进一“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他的这种快乐因为是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想法上的,所以注定不会长久。

B.秀华在提出许多计划时说“你都不用管!

我会预备!

”“真不贵!

”,这说明她已猜到丈夫可能会反对她的建议。

C.“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

”阚进一这样问是想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改变做人的原则。

D.“无论什么吧,咱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

”突出了阚进一坚持做人做事的原则和不愿向艰苦生活屈服的决心。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筒炮台烟”这个题目,既关联着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又突出了阚进一与妻子的矛盾,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通过叙述和对话描写了阚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为后文写阚进一的学生丁文前来借钱埋下了伏笔。

C.小说将主人公阚进一设置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记叙和描写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他与世俗的不和谐。

D.老舍小说的语言有“俗白精致”的特点,如“要糊过一个月来”中的“糊”,通俗直白,形象地表现钱少事多穷于应付的窘境。

11.文中三次写到阚进一歪嘴,请结合文本分别简要分析其作用。

12.有人说,这篇小说是一篇文化寓意小说,其中有些人物是某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物。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9.C

10.B

11.第一处描写的是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对人心惟危的现实的愤怒和失望。

第二处描写的是阚进一听了秀华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了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己不能达成一致的无奈。

第三处描写的是丁文拿走钱后他的神态,表现出他对丁文视“不是好来的钱”为救命稻草的意外和惊讶。

12.①阚进一是新青年的象征。

他公正无私,简单直率,乐观热情,有干劲,肯努力,有理想,寄托了作者对未来新青年的期望。

②秀华是旧文化的象征。

她重视人际关系和应酬,看重个人利益,在她身上可以看出旧文化的影子。

③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的冲突,象征着新青年与旧的世俗文化的矛盾冲突。

【分析】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阚进一这样问是想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改变做人的原则”错,阚进一这样问是想让学生自己掂量一下再抉择。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为后文写……埋下了伏笔”错误,描写“阚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是为后文写他们就如何处理三千元钱而产生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分析文中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文中三次写到阚进一歪嘴的作用。

“歪嘴”是神态描写,分析其作用,就是分析这三处描写分别描绘出人物怎样的神态,以及这些神态背后的人物的心理活动。

分析时应结合具体语境,设身处地地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

第一处,由文中“这惹恼了与他竞争的同事们,而被他得罪过的学生也随着兴风作浪。

谣言都已像熟透了的樱桃,落在地上,才被他拾起来。

他有许多罪过:

巴结学校当局,行为有乖师道,引诱女生……谣言的袭击,使他歪了几小时的嘴”可知,这是描写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的愤怒和失望。

第二处,由文中“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

‘咱们该请教授们吃顿饭吧?

你都不用管!

我会预备!

’‘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

客来了不够用的呀!

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贵!

’……及至听到秀华这些计划,他的嘴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可知,这是描写阚进一听了秀华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己不能达成一致的无奈。

第三处,由文中“‘嘿,整三千!

丁文,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

’丁文几乎像抢夺似的把一卷票子抓在手中。

‘先生,人命要紧!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起来,没再说什么,像箭头儿似的飞跑出去。

进一把嘴歪到一边,向门外发愣”可知,这是描写丁文拿走钱后他的神态,表现出他对丁文视“不是好来的钱”为救命稻草的意外和惊讶。

12.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人文精神的发掘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阚进一和秀华这两个人物身上各自的寄寓和象征意义。

所谓“文化寓意小说”,是指以小说的形式明确传达某种文化思想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带有某种明确或较明确的文化指代性。

这类小说寄寓着老舍对新国民人格的理想,这一人格的核心是:

办事认真,有国家意识和独立精神等。

由文中“在他心里,凡是按规矩办理,就是公正无私,而公正无私就不应当引起任何人反感。

所以,他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他永远不敷衍他们,授课认真,改卷认真”“一位朋友来求他做点事。

三言两语,朋友把事情说清楚;三言两语,进一说明了他可以帮忙。

然后,他三步当作两步地去给友人办理那件事”可知,阚进一是一个公正无私,办事认真,简单直率的人;由文中“大约有十分钟,他的主意已打定:

学校当局信任我,我再多说什么便是啰嗦!

算了吧。

他打开了屋门与窗子,叫阳光直接射到他的黑脸上,一切都光亮起来”“我去兼课,写稿子,一方面是增加收入,一方面也还为教书与作文章有益于别人的事。

……我们俩是一对儿好马,还怕拖不动这一点困苦吗?

笑!

秀华!

笑!

发愁,苦闷,有什么用处呢!

”“勒紧了肚子,没有过不去的事。

我们既没到前线去作战,还不受点苦?

民族的复兴须要经过血火的洗礼!

”“华,天无绝人之路。

无论什么吧,咱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

生得干净!

”可知,阚进一乐观热情,努力肯干,有理想,有追求。

他是理想人物的象征,寄托了作者对未来新青年的期望。

由文中“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

‘咱们该请教授们吃顿饭吧?

你都不用管!

我会预备!

’‘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

客来了不够用的呀!

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贵!

’”秀华的话“别以为我爱花钱请贵客”“我们做事就得应酬,不能一把死拿,叫人家看不起咱们!

”“等等!

求你的事必不像他说得那么容易。

这点钱,他应当给,应当多给!

”可知,秀华注重人际交往、社会评价,认为为别人做事就应该得到报酬,还有些自私,可见秀华重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世俗化,是现实(世俗)人物的象征。

由文中“他想,秀华理应明白抗战时所应有的生活方式。

及至听到秀华这些计划,他的嘴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和秀华的话“我不久也得入医院,也得先交一千,也得花一两千医药费!

你怎么不给我想一想呢?

你从哪里再弄到三千元呢?

”、阚进一的话“华,天无绝人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