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7385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

《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管理学论文.docx

行政管理学论文

 

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姓名:

蔡林

所学专业:

行政管理学

准考证号:

010212150521

指导教师:

甘季国

 

二零一二年五月

 

内容摘要:

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的诞生而产生的,是人类文化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的发展遵循着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

要科学认识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和管理网络文化的发展。

网络文化管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对其有效管理。

本文以政府对网络文化管理为立足点,阐述现阶段政府在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索互联网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目录

 

一、基本概念4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4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5

1.文化体系的开放性5

2.文化内容的互动性5

3.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5

4.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6

5.网络文化的极端性6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6

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7

(一)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7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7

(三)网络监管技术发展滞后8

(四)网络文化管理队伍薄弱8

(五)网络文化道德的缺失8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对策9

(一)体制创新:

多方位配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制9

(二)技术手段:

结合创新理念,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督技术体系10

(三)法律手段:

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管理的法律体系10

(四)道德手段:

倡导行业自律,加大网络管理人员培训力度10

结束语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正文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对于网络文化的管理带来挑战。

网络文化如何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现阶段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

本文试图从当前对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出发,探索出现阶段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这些新途径包括:

一、多方位配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制;二、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督技术体系;三、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管理的法律体系;四、运用道德手段,倡导行业自律。

一、基本概念

网络文化的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这些众多的概念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作出的概括:

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

前者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

而后者则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

不容否认,网络文化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单纯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

本文基于以下概念,对网络文化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网络文化,英文译名为“WebCulture”或“Networkculture”,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载体,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冯永泰[1]则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

从以上观点概括出网络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网络文化从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延伸,网络文化与文化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具有一般文化的特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二是网络文化的载体是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更大的活力;三是网络文化的主体是具有不同背景的网民,网民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网络文化的接受者。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1.文化体系的开放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MSN、QQ、博客等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渠道。

由于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从而使网络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网络世界中,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的文化价值观都可以在网上输出。

这有利于个人观点和思想的充分表达,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分化。

因此,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一方面使得信息传播高速化和高效化,另一方面也给网络文化的管理提出挑战。

2.文化内容的互动性

网民不仅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也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网络超出了任何一种传统的单向传播媒体,实现了人与网络的互动交流。

网民既是信息的受众,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通过XX文库、XX百科、博客及留言等多种途径均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与海量获取,网民把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汇集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库,供网民分享利用;网民把个人的所见所闻发表则汇成了一个新闻平台。

由于网络技术的连接,人们的联系增多了互动的无穷的可能性。

3.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网络文化是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构建的。

但虚拟并不等于虚假,也不等同于虚无,它是人的想象力和电脑技术的伟大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

日新月异的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博大的文化空间,并逐渐改变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4.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

网民在网上可以享受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和创造个性网络;网络的虚拟功能也将培养出一种热衷于精神文化创造的活动。

互联网时代给文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范式,在网络世界里,不存在文化信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办一家网络报纸,电台或电视台,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全部失去了它以往的作用,话语权出现扁平化和自由化倾向。

今年来生活分类网的迅速发展:

如58同城、赶集网等,使网民更深刻体会到了网络的个性化服务。

5.网络文化的极端性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是哪一种倾向,其观点都会被强化,称之为群体极化效应。

人们普遍有着从众倾向,并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加突出,于不知不觉中把原有的观点推向极端化。

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极短时间内,数量巨大的人群卷入到讨论之中。

人们相互攀比、逐步强化,产生了极其强大的群体极化效应。

网络文化的极端性特征,可以迅速把“善”放到最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德、推动制度完善。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恶和不公平现象,都会在网上被曝光,迅速被正义的洪流所淹没。

同时也会出现夸大事实,蛊惑听众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极端思想的传播和蔓延。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

网络文化管理是对网络中出现的文化和在网络中的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的管理。

而网络文化是由主体、客体、中介及其价值四个要素组成的,并通过这些要素把人、自然、社会和历史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网络系统。

网络文化的主体是指掌握一定网络技术的网民,客体是指网民在开展网上文化活动时的指向,包括自然界、人和社会等,中介是指构成网络的硬件、软件以及通过网络技术平台传输的数字化符号等;价值是指人们通过网络而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及其对网络主体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求的满足。

网络文化对主体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积极的影响表现在:

网络文化的超地域性带来了交往的自由和虚拟性带来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等。

消极的影响表现有:

在主观性膨胀、多元化价值之下,主体批判性缺失;其次,抽象化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疏远和淡薄。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

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文化的空前开放、自由和互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化的平等与民主的欢乐,更有放任自由给传统法律、法规带来的无奈和烦恼,然而网络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带给政府监管的困难,另外,人们的使用网络中形成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也逐渐由主动变为被动。

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高度警觉,它对传统的法律及道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人们不断地对其反思、修改与完善。

(一)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

互联网的管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一种是政府指导行业自律型模式。

前者强调政府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政府立法以及网络过滤技术进行网络管理。

后者在政府指导之下,倚重网络行业的自律进行管理,在基本法律框架之下,尊重网络行业的分级制度、自律规范等。

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管理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我国网络文化的管理体制相对于网络技术的更新而言仍然落后。

从我国管理体制上看,互联网的内容管理所属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文化管理所属文化部,网络安全管理所属公安部,通信和硬件设备管理所属信息产业部。

这样多角度的管理体制,容易产生管理上的冲突。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共计30多部,形成了专门立法和其他立法相结合、涵盖不同法律层级、覆盖互联网管理主要领域和主要环节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执法工作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为新形势下依法管理互联网提供了法律依据。

虽然我国政府在网络文化管理方面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但网络立法还处在初级阶段,造成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有些无法可依,有些立法模糊,界定不清,缺乏可操作性。

如:

对于博客管理,我国目前还没有立法,我国博客网站的管理主要参照网站管理方式。

对于知识产权如何进行保护的问题并没有进行专门立法。

(三)网络监管技术发展滞后

网络管理文化的重要支撑结构是管理技术。

创新速度最快的技术领域就是网络技术,它能否掌握网络技术并控制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景。

而我国目前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有待提高。

当前,网络技术飞速的发展,但是网络监控和惩罚技术仍然落后;现有的网络技术不停地更新换代,同时,反监控等技术也在发展,所以不道德行为及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完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措施,一些缺乏道德的人们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发布虚假和垃圾广告,再加上部分网络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得非法信息充斥着整个互联网。

(四)网络文化管理队伍薄弱

首先,网络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还需加强。

目前一些商业网站为提高点击率,纷纷在娱乐节目和社会新闻上大做文章,使得八卦新闻、虚假报道充斥在网络信息中。

网络虚假信息的泛滥,需要“把关人”重新担当起监督的责任,通过对信息的把关来达到净化网络信息环境的目地。

其次,网民道德水平应提高。

网络文化是大众共同创造出来的,也需要依靠全市网民共同去维护。

(五)网络文化道德的缺失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促使网络社会的产生与形成。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伦理道德环境,在现实社会之外又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

网络中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和思想,并通过网络无限制的传播。

在网络世界里,传统观念受到了网络世界的很大冲击,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网络打破了,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

在这样的伦理道德环境下,网民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将不可避免。

网络中复杂的虚拟的社会关系使社会文化的约束力减弱,社会道德责任降低。

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网络中存在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使得近几年来网络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对策

网络文化的管理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

如何通过创新与规范,促进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要求。

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就是要充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积极实施网络文化管理的监督职能、引导职能、规范职能、惩戒职能,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网格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在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依然扮演着政策的倡导者和制定者的角色,要倡导主旋律,宣扬主流价值与伦理,通过教育手段普及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网络自组织功能的合理运行。

此外,要通过法律规范、技术更新、群众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的重建来管理网络文化。

(一)体制创新:

多方位配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制

政府应积极介入互联网从市场调控到内容控制的不同层面的管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强化互联网管理体制,指出:

“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积极探索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网络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法律规范、行政监督、公众自律、社会教育、技术保障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体系,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和基础。

概括地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就网络立法管理、行政手段的监督、技术手段的控制、行业自律的约束等多方位的进行统一的管理。

(二)技术手段:

结合创新理念,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督技术体系

以技术突破带动网络文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网络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

技术的发展既有可能给网络文化带来某种威胁,也一定可以运用它来消除这种威胁。

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在防范网络文化的偏向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管理技术是保障管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

但是我国内容控制技术的研发水平、应用规范和公众认知程度都较落后。

因此,政府应该:

第一,以技术手段对网络文化进行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监控与管理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和支持业界关于内容控制技术的研发;第二,要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通过研制和开发先进的防范病毒传播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建造防火墙,启用分级过滤软件,对网上内容进行甄别,将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以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网站予以屏蔽、过滤。

第三,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业界和终端用户采用内容控制技术,对网络传播内容进行自我管理,倡导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公共事业部门安装和使用适当的内容控制技术。

(三)法律手段:

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管理的法律体系

我国在管理上正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

要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推进网络文化法制化进程,首先要提高立法质量,把网络管理的立法工作纳入到国家整个法制建设的框架中思考设计;其次要跟踪网络文化的最新动态,加快立法进程,使网络文化建设尽可能做到有法可依。

再次要严格执法,对网络上的违规违法、经济犯罪、民事犯罪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国家的网络文化安全。

(四)道德手段:

倡导行业自律,加大网络管理人员培训力度

政府不仅要在发展网络技术方面给予提倡和支持,而且还要在网络道德问题上承担重要责任,利用其行政权力,完善、制定有关网络道德原则及确立相应的社会监督、管理原则和机制,并通过有效手段对网络使用者进行道德伦理教育,引导他们自觉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主动遵守各种道德要求,以避免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

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以行业自律为重点,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推进网络行业自律,倡导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营造一种健康、文明、诚信的文化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网络文化。

号召整个行业自觉维护主流思想、自觉传播先进文化、自觉抵制低俗之风、自觉维护公平竞争,共同构筑网络诚信。

这当中,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互联网企业要切实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强自律,文明办网。

网民也要自律。

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人们自觉树立起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不断巩固网上社会主义思想阵地。

结束语

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保证互联网在网络发展空间上游刃有余。

我们还必须正确把握网络运行规律并采取非强制手段,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精神氛围和文化精神进行管理,把政府以及组织的意志转变为网民的自觉行动。

致谢

本文是在甘季国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甘老师给予了很重要的引导和耐心的指导,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荆楚网,网络专题最新报道 2011-10-3111:

45 。

2、曲青山,浅议外国网络文化管理的经验及启示,中共青海省委,青海西宁810000。

3、罗瑞明,有感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人民网2007年04月24日11:

13。

4、匡文波,论网络文化,图书馆,1999

(2):

16-17。

5、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山西师大学报,2009,36

(1):

136-138。

6、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2007-3-26中国台州网。

7、彭雪琴,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企业导报2011年05期。

8、陆春萍,网络文化的道德维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对博客传播与福建网络监管调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2期。

10、姜蛟睿,基于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研究,《群文天地》2011年第18期。

11、苏少林,影响我国互联网行业管理的十大问题,人民邮电报2010年02月22日15:

48。

12、韩晓辉,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0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