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252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14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docx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小抄

简答与论述题:

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

答: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

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

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

答:

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

答: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

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

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

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

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

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

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答:

“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化的。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

如:

该民族的人民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的融合而使用同一种语言等。

所以,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实质?

答:

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在那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虽然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但相互理解不成问题。

因此,所谓“相互理解程度”是指:

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

同时也指:

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的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民族。

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

而且坚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是持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的:

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不惜割裂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承认他们使用的口头交际语言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

而他们在处理自己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时却放弃了“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转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了。

由此可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并非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它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成为了某些强权主义者和种族歧视者的工具。

6、语言和种族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

答:

没有。

因为,语言能力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

7、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

答:

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1)任意性。

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

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们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

2)线条性。

指在交际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决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

8、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答:

我们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是可以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形排列的。

语言符号的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人类语言的奇妙之处在于:

传递不同信息和不同感情的一串串跟不同意义相结合的不同的声音,可以分解成有限数量的一定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相对稳定地结合在一起的语言单位,而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是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再重新排列组合的;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这样一来,人们就能用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表达方式了。

9、什么是语言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和相对自主性?

答:

相对封闭性是指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对自主性就是语言系统内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语言系统本身来加以解释,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找解释的理由。

10、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并说明区分这两者的意义?

答:

这两个概念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

索绪尔认为:

我们首先应该在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语言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两个因素,也就是“语言”和“言语”;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

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个人的特色,而且每个人每一次说话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言语现象和言语要素,不属于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简单的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均质系统,而在抽象过程中,就必须把所有的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全排除出去。

但,言语是很难找到规律的。

它们的联系在于:

一方面,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另一方面,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也就是说,言语总是以语言为活动基础的,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重大历史意义。

正如索绪尔所说:

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

(1)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

(2)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了。

因此,语言、言语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这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大行其道的阶段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

语言学的对象应该限于有内在一致规律并且成系统的语言,而排除无规律可循的言语因素。

这样,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至于跟言语活动有关部分的其他各种因素,不是不重要,也不是不需要研究,只是不属于语言的本体部分,可以另行研究。

1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答:

因为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线性展开的,反映口语的局面语同样也是线性展开的,因此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的组合也只能采用线性的序列形式。

不同长度语言单位的组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句段关系”。

如“鸟儿能飞。

”、“别烦我!

”。

参与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词”“短语”“句子”,只要这些单位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模式组合而成的,就都属于语言。

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因为整体并不就是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部分跟整体之间的关系和部分跟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

例如,“胡说”一词,在这一组合中两个词是相互制约的。

“胡”受到后面“说”的制约,只能是个副词。

语言单位在线性语链中总处于一定位置。

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出现的语言单位处在共同的组合关系之中,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

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

这种关系叫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而组合关系有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

11、为什么说语言是客观存在的?

但语言学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答:

因为虽然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学者对语言的主观认识可以不同,甚至大不相同。

把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以及在口头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一句句具体的话概括为抽象的言语行为和言语,把某一社会群体使用的这种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概括为语言,这已经是主观的抽象概括。

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固然是客观存在,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却只能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当然是有客观依据,不过也掺杂了各种主观因素,并且还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等。

因此,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现象和语言学家的理论不是一回事;再加上语言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问题,语言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12、论述语言学发展的历程?

答:

语言学的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

先是进行初步观察和内省思辩,然后是分清对象并加深观察和描写,最后才找出规律并形成理论体系。

从16世纪到18世纪,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对外部世界的视野大大开阔了,懂得的语言和了解到的语言也大大增多了。

17世纪和18世纪不少人对各种不同语言的词语发生兴趣,纷纷搜集和编纂多语种的对照词表。

这时候有人发现欧洲和亚洲的有些语言之间有很多明显的相似之处,就开始加以比较研究,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欧洲和亚洲的一些语言进行比较研究。

最初的研究可以说直觉和猜想多于科学成分。

后来语言学吸取了控竽学和声学研究的成果,建立了科学的语音学,运用科学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发现这些语言相互之间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而每一种语言本身自古以来的语音演变也有严格的语音演变规律,从而证明这些语言来源于相同的原始母语。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经过众多学者的几十年的努力,新兴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起来,并且得到社会的承认。

这样一来语言学就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名义在大学里争得了一席之地。

正因为如此,不少撰写语言学史的人就说语言学是从19世纪起才正式建立起来的。

至于语法成为语言学科中的显学就要等到20世纪了,尽管语法在西方应该说最早具备成为一门语言学学科的各种条件的一门分支学科。

所以,说语言学只是19世纪才成为一门科学,而把这以前的语言研究一概称为含有一些贬义的“语文学”,是不恰当的。

应该承认前人对语言的研究都是语言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语言学一般就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到了20世纪,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一改昔日语言学研究注重语言外部的习惯,将着眼点放在语言符号本身,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摆脱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

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的影响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内部的结构系统的路子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而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因此,又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

但是,语言学的侧重仍然在结构主义语言学。

不管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语言本体的研究将始终是语言学的主题。

13、简论索绪尔及其以后的语言学?

答:

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

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研究语言本体内部的结构系统的路子尽管在分析语言结构的方法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而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因此,又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而更重视跟语言有关但属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外的问题的新学派。

但是,随着发达国家信息时代的逐步到来,对语言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也就是研究语言本体的社会需求仍然在不断加强,因此生成语言学等新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由于信息时代社会的需求和支持,仍然充满了生机,可以预见,语言本体的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14、语音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竽、物理和心理特性,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的社会功能,彼此之间的结合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等。

15、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不同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

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的不同是由以下三方面音素决定的。

(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

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和声带不振动发出的音音质不同,而且不同人不同质地的声带发出的音也各有自己的特色。

(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也不同。

同一把小提琴的同一根弦,用弓拉和用手指弹拨,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

把同样的弦安在二胡和京胡上,再用同样的弓支拉,发出的声音仍不相同。

16、论述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答: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这个工具的物质载体,因此,任何语音都表达一定的意义,同一定的意义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联系。

语音的这种表义功能是社会赋予的,是社会的交际需要使人发出的声音成为意义的载体,又是社会习惯使特定的音同特定的意义结合在一起。

因此离开了社会的交际需要,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

(2)任何民族语言在语音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系统,这种系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

不同的语言会使用不同的语音。

(3)语音的地域性同语音的民族性有相似之处,即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比如汉语中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和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就具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语音的这种地域性特征同样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

17、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

答:

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

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

实验证明:

人的听觉虽然是由客观的声音引起的,但作为心理现象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对一的关系,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到对等的感知。

我们知道,一个音在听觉上的高低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但主观听觉上对音高的感知与客观的声波频率并不一致。

对于一个400Hz的声音,只需提高1Hz,人们就可以感觉到音高的变化,而对于一个3000Hz的声音,只有当提高幅度达到9Hz以上时,人们才能分辨出声音的高低变化。

主观听觉上对音强、音长的感知与客观的音强、音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实验还证明:

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和概括性。

我们知道,人的声道的形状同人的相貌一样,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特有的声波特点。

但是,不管这种个人特点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声学的效果多么不同,都不会影响人们对语音的正确感知。

即使同一个人连续发同一个音,这些音的声波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人们一般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而把它们听成同一个音。

这些都说明大脑听觉中枢在进行语音识别时,显然对听觉器官传送过来的声波进行了一定的过滤与筛选,只选择并提取与识别语音有关的特征,而舍弃其他信息。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

18、国际音标的优点以及学习和运用国际音标需要注意几点?

答: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它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

其次,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或直接采用拉丁字母,或将两个拉丁字母合为一体,或将拉丁字母倒写,或对拉丁字母稍加变形。

只有当拉丁字母不够用的时候,才采用一些希腊和别的符号。

因此它的符号不仅形体简单清晰,而且接触过拉丁字母体系的人学习和应用起来也比较容易。

最后,它的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因此它能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学习和运用国际音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

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小写以及手写体和印刷体的不同,而国际音标则没有。

在国际中,一个字母不同的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不同的音素。

第二,要注意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

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行不同的变形而产生的,应注意区分。

第三,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

19、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元音和辅音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

(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

(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

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

20、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其中“音位是……的最小的……”应如何理解?

答:

所谓“最小的”是指从中不能再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

比如汉语普通话里的[pai]和[p'an]具有辩义功能,可以区别“败”和“盼”等一系列不同的词义,但它们不是音位,因为从它们当中还可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pai]可以切分出[p]和[ai],[p'an]可以切分出[p']和[an]其中[ai]和[an]也具有辩义功能,可以区别“爱”和“岸”等一系列不同的词义,但它们仍然不是音位,因为从它们当中也可以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ai]可以切分出[a]和,[an]可以切分出[a]和[n]。

[p]、[p']、[a]、、[n]不但具有辩义功能,而且都不能再加以切分,所以它们都是汉语普通话里的音位。

21、简要说明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

答:

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因为说话时产生的连续语流总占据一定的时间,音质单位在语音组合的线性序列中都各自占有一个时间段落。

所以音质音位又叫做“音段音位”。

而非音质音位是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因为它所依附的并不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且常常依附在音段音位的组合序列上,因此非音质音位又叫做“超音段音位”。

22、简要说明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答:

音位理论对具体语言或方言里的所有音素并非一视同仁,而是根据它们在语言中的作用区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凡是具有辨义功能的,就是重要的,不论它们之间的音质差别多么细微,都必须设立为不同的音位,以便严加区分,凡是没有辨义功能的,就是不重要的,对它们就不必严格区分,而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里。

这样,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就可以归纳为一套为数有限的音位,从而使语音系统的结构特征得以呈现出来。

这就是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23、简要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

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

同属一个音位的变体无主次之分,但需从中选出一个放在//中作为该音位的代表,被选中作为音位符号的通常是较常用的变体,或者是便于说明各变体出现条件的变体。

如汉语普通话里[A,a,A,B]位的变体,多数人选择常用的“a”为代表,但也有人先“B”,以便能说明各变体出现的规律。

音位符号选定后,属同一个音位的所有变体在音位标音中应用同一个符号标写。

如汉语普通话|a|音位的四个变体[A,a,A,B]在音位标音中可统一用“a”来标写。

24、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它有什么优越性?

答:

音位的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

如汉语普通话的|tc|,一方面以发音方法的特征“不送气”和“塞擦音”与|tc'|、|c|相对立,一方面又以发音部位的共同特征“舌面前”与|tc'|、|c|构成一个聚合群。

音位的聚合群不仅仅反映了音位之间的相关性,而且同属一个聚合群的各个音位往往涉及共同的语音规则。

比如汉语普通话里|tc,tc',c|都只能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组合,而不能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组合,而|ts,ts',s|、|ts,ts',s|、|k,k',x|中的各个音位则正好相反。

25、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

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或者觉得它们的差别并不重要,总把它们当作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

如汉语兰州话里的[n]和[l]可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

在这种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