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概论.docx
《明代文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文学概论.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代文学概论
目录
明代文学/1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1
第一节城市文化的形成/1
第二节明代文学的哲学基础/2
第三节俗文学的发展/4
第四节流派发展/6
第二章明代诗文/8
第一节明初诗文/8
第二节中期诗文/9
第三节晚期诗文/10
第三章三国演义/11
第一节成书过程和作者/11
第二节情节和主旨/13
第三节人物形象/16
第四节艺术成就/18
第四章水浒传/21
第一节成书过程和作者
第二节思想意蕴/21
第三节人物形象/25
第四节艺术特征/26
第五节影响/30
第五章明代杂剧流变/30
第一节明初杂剧/31
第二节中后期杂剧/34
第三节徐渭/34
第六章明代传奇/33
第一节明初传奇/34
第二节三大传奇/34
第三节沈汤之争/35
第七章汤显祖/37
第一节生平思想/37
第二节临川四梦/38
第三节牡丹亭/40
第八章西游记/45
第一节故事源流/45
第二节故事构架/46
第三节形象分析/48
第四节艺术元素/48
第九章金瓶梅/58
第一节思想内容/48
第二节人物分析/51
第三节文学地位/53
明代文学
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二个高潮。
如果说,元代戏曲是这个高潮的开始,那么,明代文学则是一个突变。
文学观念、文学内容、文学形式和审美趣味都发生突变的时代。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
重点:
明代文学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俗文学主流
明代文学发展的走势,是一个先抑后扬态势。
以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界,可分前后两期。
前期为准备期;后期为文学突变期。
前期,回归期。
即对儒学文艺观的回归。
社会由乱而治。
(虽然明初的动荡,形成了一股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出现了一批有忧患意识和时代使命感的作家,也产生了一批崇尚雄健、具有阳刚之美的作品。
最有代表性的是长篇小说。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给文坛带来了短暂的繁荣。
)随着明初经济复苏,社会相对稳定,再加之政治上的特务统治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学控制,增添了创作上的不安全感。
无奈文人向古人乞讨人们转向对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的欣赏。
此时台阁体、道德剧大行其道,创作步入了贵族化和御用化的轨道,而走向死沉。
后期,是文学突变时期。
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思想统治的松动,王阳明心学的流行,创作主体精神高扬,文学很快复苏而大步迈进,很快地迎来了文学突变和全面繁荣。
小说有《西游记》、《金瓶梅》问世;戏曲有《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三大传奇问世,汤、沈剧坛争霸;诗文流派此起彼伏;三言两拍,叹为奇观。
共同的审美趣味急剧转向世俗化、个性化和趣味化。
完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次突破。
构成这种突变的主要背景有:
第一节城市文化的形成(明代文学背景之一)
商业与中国的文学总是有联系的,特别是宋词离不开宋代发达的商业经济。
歌伎的浅斟低唱,更是商业经济的产物。
到了明代,这种现象变得愈加明显。
一、文人商人化(文学突变的基础)。
至明代中、后期,随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加强了文人与商人的联系。
商人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奢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羡慕,清高的文人也走出了封闭的小天地,留恋繁华,出入市井,乐于于市民往来,具有了一种世俗平民化的特征。
越到以后,越来越多的作家就是出身商人。
这为明代文学的突变提供了可能。
千百年文人一直持守的矜持、尊严和斯文,很快就彻底扫地了。
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悲哀。
二、读者市民化(文学突变的内因)
文人的市民化,促使了市民化的读者群的形成。
读者的变化,要求作者对文学的内容、风格趣味作相应的调整。
无疑市民的生活,市民的情趣,市民的形象成为了作家最关注的对象。
在诗文、小说、戏曲中,显得越发举足轻重。
再清高的作家,也按耐不住对城市的热闹和繁华的向往,毫不掩饰对美色和金钱的欣羡,甚至高歌恣情纵乐,在俗世的追逐欢笑中,寻求人生的乐趣。
如《金瓶梅》中商人西门庆第一次成为了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冠冕堂皇地走进了艺术殿堂。
《三言》、《两拍》更是把市民中的总总林林、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家能迅速的抓住这个看点,也证明了作者嗅觉的敏感。
由此可见,物质利益对文学价值取向的影响。
三、艺术趣味世俗化(文学突变的方向)
作品内容的世俗化,也带来了艺术趣味和文学观念的世俗化。
在明代时兴着一种“世俗之趣”。
这种艺术趣味的基本特征:
其一,题材:
重日常琐事,日用起居。
其二,语言:
率真自然,俚俗明白。
其三,功用:
供人爱玩、足资谈笑。
文学的作用不再是“载道”和“明道”了,完成了对文学传统的一次反叛。
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俚俗明白。
这些在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文坛舆论也大力鼓吹“寄意于时俗”,从“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中极摹“世情”,欣赏“最浅最俚亦最真”的语言,提倡文章之用就是“供人爱玩”、“足资谈笑”。
人们突然发现,原来文学与生活是如此贴近。
第二节张扬个性和肯定人欲(突变的思想基础)
一、王学兴起和禅学渗透:
(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明初的独裁政治,必然带来思想的禁锢。
理学的提倡,八股文的实行,造成了思想文化界的压抑。
越是压抑,也越积累着冲破的力量,明中后期,思想界出现了两股重要的力量。
一是王学;一是禅学。
两者本质又具有同一性。
1、王学。
王学是指思想家王守仁创立的一种思想学说。
由于他以心作为衡量事物是非的标准,故有称为“心学”。
他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一切以我“良知”为是非标准,孔子之言,良知以为不对,我也不敢以为对。
这样的观点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动摇了思想偶像的神圣地位,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只要心里想做的,就是合理的。
还提出顺心率性而为。
说“百姓日用即道”,“穿衣吃饭即理”。
孔子也说:
食、色性也。
充分肯定了人欲要求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这一思想为文人士子广泛接受,对文学影响非常之大。
2、禅学。
明代狂禅之风盛行。
禅学与心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本来王学吸收禅学许多东西。
禅学所强调的也是张扬个性、自我肯定、否定权威、否定我以外的一切。
主要观点有:
本心是道,本心即佛。
其它一切都是虚妄的,乃至佛祖、经义也是“死窖子”、“破草鞋”。
是非善恶皆定于我。
这种思想在文人阶层中广泛渗透。
这些对作家影响很大。
两种理论都鼓吹否定偶像、冲破束缚、张扬个性、肯定自我。
二、肯定人欲
两种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就是肯定人欲的合理性。
人欲就是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就是世俗的爱好和个人的情欲。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那一个朝代像明代作家那样清楚的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和善待自己。
他们把自身存在的和拥有的一切,都看成合理的。
即使是毛病和陋习,也自我欣赏爱不释手。
而且,认为人的情欲是人身上最真实、最自然、最本我的部分,理应得到尊重和理解。
李挚主张顺从人的个性,满足人的欲望。
汤显祖、袁宏道把情欲在内的追求现实享受的“情”与“理”相对立,提出了“世总为情”、“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寄达观》)反对“拂情以为理”,极力宣扬“情”解放。
袁宏道公开宣扬追求人间的真乐乃是“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乃至宾客满席,妓妾数人,寻欢作乐到朝不谋夕,恬不知耻的地步。
因此,明中叶后,在文士中出现了一批放诞不羁的“狂士”(扬州八怪、吴中四子、唐伯虎点秋香,其妻妾可玩两桌牌),社会上兴起了一股高扬个性和肯定人欲的思潮。
这一切深刻地影响到文学的创作。
第三节俗文学的发展
明代既有了市民文化的背景,又有了对个性和人欲的肯定,那么,以世俗为主的通俗文学的快速发展,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当然,也表现出他们的策略。
一、俗文学地位的提高
(一)理论上的肯定。
这实质上是认定其价值、给予其身份的工作。
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中,诗文是正宗,俗文学被视为鄙野之言、淫邪之词。
随着俗文学的普及、发展和读者群的扩大,从理论对它的评定成为了必须的工作。
对俗文学的肯定,分两步走。
其一,与正宗文学平等。
权威人士纷纷表明态度,文坛领袖李梦阳第一次将《西厢记》与《离骚》并列。
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顺之一批名士,将《水浒》与《史记》并称。
激进的思想家李贽将《西厢记》、《水浒》与《离骚》、《史记》和杜诗并列为五大奇书。
其二,高出正宗文学和经书。
李贽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章,《西厢记》、《水浒传》就是“古今至文”。
袁宏道说《六经》、《史记》都不如《水浒传》。
冯梦龙认为《论语》、《孝经》的感染力不如小说“捷且深”。
还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以上的言论大大地提高了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的地位,同时也鼓励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的创作。
(二)本身的艺术魅力。
其一,四大奇书展示出无穷魅力。
第一,形式完美。
创造出完美的也是唯一的章回小说形式,这一点与格律诗具有同样的意义。
其特点: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前后勾连,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形成系列。
开创了四个小说系列:
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历史小说系列;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系列;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系列;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系列。
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人纷纷效仿,无超越者。
第三,显示轨迹。
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
长篇小说发展变化迅速。
主要特征:
成书过程:
由历代集体创作而个人独创;
创作意识:
从借史演义、英雄奇事、神话故事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
表现题材:
从历史兴亡的国家大事、奇事到日常生活、家庭小事;
所写人物:
由英雄怪杰,到寻常百姓;
塑造典型:
由单一性格(特征性格),到多重性格(复合性格);
情节结构:
由线形到网状;
语言叙述:
由半白半文,到口语化、方言化。
其二,戏曲再起高潮。
第一,传奇:
把中国戏曲推向了第二个高潮。
三大传奇、文采派和格律派两
大阵容的形成(汤、沈两大戏曲泰斗的登场)。
第二,杂剧:
虽已衰落,但还在不断地寻找突破和创新。
创新有三:
一是演
唱:
形式多样。
朱有燉的杂剧采用了对唱、合唱、接唱的形式和南北合套的体制。
二是剧本:
王九思的《中山狼院本》以一折为一本,开启了短剧创作的先风。
三是词曲,以徐渭的《四声猿》为代表,兴起了用南曲写杂剧的风气。
二、通俗文学特征认识的深化(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
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学的特征认识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情感特征。
明代作家对情感的论述特别丰富,常常把感情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而传统的文论对情的表现是抑制的。
对这点明确的有几个重要的作家。
冯梦龙提出了“情教”说,把自己的小说集定名为《情史》。
汤显祖提出了“至情”和“世总为情”的观点,并以“至情”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塑造的至情人杜丽娘,就是这一艺术观点的实践。
李贽称《水浒传》是“发愤之所作”。
李梦阳赞扬民歌“无非其情也”,说“真诗乃在民间”。
从情感上否定了高雅文学的价值。
这种对于文学特征的认识和思考,是一种肯定自我、张扬个性的表现,有力的促进了俗文学的发展。
(二)清晰认识虚实关系。
中国人是认真的,对文学中虚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真”的认识。
文史分家是一种迟来得醒悟。
就是对文学的艺术虚构的肯定,是对小说和戏曲特征的理论上的认识升华。
明以前的文学理论,主要建立在诗文的评论上,重在诚、真、信、实,对艺术虚构持否定态度。
直到明代的胡应麟才对唐传奇的虚构有了清楚的认识,说“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作“幻设语”。
称戏曲无非戏也。
叶昼说:
“《水浒传》事节都是假的,说来却是逼真,所以妙。
”
(三)探讨人物性格刻划。
(开始了对人物塑造的探讨)
1、写形传神
作为叙事性文学的首要标准被重视。
徐渭在评《西厢记》时说:
作西厢者,妙在竭力描写莺之娇痴,张之笨趣,方为传神。
2、个性鲜明
叶昼评《水浒传》时提到的标准是人物的鲜明的个性。
称道《水浒》写人物是“一毫不差,半些不混。
”
(四)注重语言通俗易懂。
(对典雅语言发起了挑战)
蒋大器序中说《三国演义》:
“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
”还说三国“一开卷,千万载之事豁然于心胸。
”这些标准对典雅语言艺术形成严重挑战。
三、雅、俗文学的交融
1、雅文学俗化
正宗的雅文学诗文,向民间文学靠拢。
风格自由活泼,语言俗而有趣,浅而
不薄。
文言小说话本化,诗歌民歌化。
如袁宏道的《湖上》一诗:
“一日湖上走,一日湖上坐;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
”
2、俗文学雅化
民间文学中的俗字、俗体和通俗的风格作品,如戏曲、话本、民歌、笑话、
故事,不断的被文人修改、加工,逐步演变为雅部;俗文学的创作意趣、题材趋向、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亦趋向雅化。
3、雅俗文学兼顾的作家群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康海是状元作家,却大写戏曲。
王世贞雅文学的领袖却写小说。
(有人说写了《金瓶梅》)
第四节流派的繁荣
一、集团林立、流派纷呈。
明代文坛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流派太多。
明代人喜欢标新立异,也许这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在文学中的折射。
诗文方面有:
以三杨(杨士奇、溥、荣)为代表的台阁体;李东阳的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云间派。
戏曲方面有:
临川派、吴江派。
还有按地域分的:
吴中四杰、闵中十才子;社名分的:
碧山十老、几社六子。
时代分的:
景泰十才子、嘉靖八才子。
二、观点偏颇、霸气十足。
其一,明代文学流派的形成特征,主要是“主张型”的。
他们靠文学主张和观点的一致或相近聚合在一起。
其二,有强烈的革新意识。
无论他们高喊什么样的口号,打着什么样的旗帜,其本质就是改革,革除前弊,使文学创作符合自己规范和要求:
或重格律声调,或重意象风韵;或重形式文采,或重真情实感;或重直抒胸臆,或重法古就范。
其三,惟我独尊、霸气十足。
这些流派中缺少领袖式人物,形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大家各执一端,不可一世,批评他人,抹杀一切。
标新立异,矫枉过正,好走极端。
如诗文流派之争,戏曲流派之争都是如此。
袁宏道、张岱。
第二章明代诗文
重点:
流派多;观点多
总的成就不值唐宋,但有几点是远超过前代的。
三多现象
其一,作家作品数量。
作品的数量却浩如烟海,仅录于《明诗综》中的诗人三千四百家,著录于《千倾堂书目》的明人别集四千九百多种。
数目之巨,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但众乏大家,成就不是很高。
其二,流派林立
明代诗文流派是非常之多,划分的方式也很多。
有兴趣型、地域型、政治型。
其中以主张型影响最大。
其三,主张众多。
明代诗人处于文学突变时期,虽无大家,但想法很多。
事实证明,文学论争太少了过于寂寞,太多了容易混乱,还是中庸的好。
第一节初期诗文(低谷期)
明初诗文相对比较寂静,是低潮期
明初诗坛活跃的诗人,他们大都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在元末的社会动荡和明初的政治高压之下,作品主要表现了时代的创伤和自己愁苦郁闷的心态,风格凝重悲怆。
一、高启(吴中四杰之一)
吴中四杰:
指是明初四位诗人,他们是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因为四位都是吴人,又因主要创作是诗,故又称“吴诗派”。
其中以高启成就最高。
其一,其为人和诗风像李白,个性自由、才情奔放、飘逸。
像李白一样,其才为皇上朱元璋所赏识,召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迁户部侍郎。
后坚辞求归,终被朱元璋腰斩于市,年三十九岁。
他的死,与他孤傲放达、不肯与统治者合作的性格有关,他在《青丘子歌》中这样自我描述说:
“青丘子,臞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人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屫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赶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他的生活也非常个性化的,“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向水中独坐,林中独行”。
可见他是一位个性自由、无拘无束的苦吟诗人。
其二,其诗在内容上特点:
一是鲜明的时代色彩,写动荡社会给人们带来得种种灾难和痛苦。
如《过奉口战场》反映了战乱带给人们的苦难。
二是对精神世界、心灵空间的拓展,写内心的苦闷,为官的拘束。
如《池上雁》,以隐喻得手法,表现自己不得自由的苦闷和孤独。
其三,艺术上:
可以说风格多样,也可以说没有风格。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拟别人的风格。
《四库提要》说他“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但“未能熔铸变化,自成一家“。
但总的是取法汉魏,主张复古。
开明中期复古先声。
二、宋濂
明代开国文臣,名气较大,据《明史》载,外国贡使多知其名,常问候,以
重金购其文集。
其一,他的散文以传记文最为出色,写人记事,简洁生动,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和一二件典型事例,寥寥数笔,突出人物形象。
还善于寓褒贬于叙事之中,使是非善恶自见。
代表作有《秦士录》、《王冕传》等。
其二,其文学观比较保守,主张继承唐宋古文家的“文以载道”的观点,对道之外的内容加以排斥,缺少一种包容的气魄,有浓烈的卫道气息,因而,他也成了后来台阁体的先声。
三、刘基
被称为一代宗师。
政治地位高,名声显赫,元进士,任江浙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隐。
又被朱元璋邀请出山,以超人的智慧助朱元璋平定天下。
官至御史
大夫、弘文馆学士。
作为文学家,诗、词、文皆有成就,但诗词不及高启,散文不及宋濂。
成就最高的是他的寓言散文集《郁离子》。
其特点有二:
其一,现实性、批判性强。
通过寓言的形式,揭露社会的弊端,表达愤世嫉俗和拯救时弊的政治愿望。
其二,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这些文章继承了先秦历史和诸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艺术传统,把要说的道理通过一个个故事的形式反映出来,夹叙夹议,既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又说明问题、深化主题。
体裁短小,文字简洁。
四、台阁体(成为许多诗文流派批判的对象,许多流派的形成,都是针对它的存在)
其一,名解:
是指明初台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
的风格。
其二,特征:
内容贫乏,题材是“颂圣德、歌太平”,多为应制、题赠、酬应。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五、茶陵派
其一,是指明前期以李东阳为代表的一个诗派,因其是茶陵人,故名茶陵诗
派。
其二,李东阳朝廷重臣,立朝五十年,入阁十八年,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他注意培养新人,奖掖后学,推举人才,故门生满朝。
因而他的特殊的政治背景,成为了文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影响很大。
其三,理论主张:
诗学汉唐。
为了匡救台阁体的弊端,特别强调宗法杜甫,重视诗法和声调,成为了前后七子的先导。
(主要是方法)
其四,反映了官场的陋习,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感情。
但由于自己的台阁生活,仍保留了许多台阁体的痕迹。
这又引起了前七子的不满。
(主要是内容、风格)
第二节中期诗文(酝酿期)
明中期诗坛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变化的特征就是复古思潮日趋活跃。
最有代表性的是前后七子和唐宋派。
他们希望从文学遗产中寻找改变文坛寂静和僵化的药方,寻找推动文学发展的动力。
一、前七子
其一,是明代中期出现的一个诗派,他们是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
康海、徐祯卿、王廷相七人。
(七人皆为进士,其中康海还是状元,是中国文学史上整体学历最高的一个文学流派,皆在朝廷为官。
)
其二,两个论点:
一是,复古论。
提出了文必西汉、诗必盛唐的复古口号。
从古诗中去寻找改变台阁体空洞无物的方法。
二是,主情说。
不满理学风气盛行,提出“真诗在民间”的主情说。
论点的提出是因为对文学的现状不满和对文学本质的思考,也反映了七子的文学观念由雅向俗转变的发展轨迹。
由于过分重视古人的法度格调,也影响了作者情感自由充分的流露。
其三,内容。
第一,大量的拟古之作。
有时显得内容空洞和情感浅薄。
如李梦阳诗中总喜用常用的词和前人用过的词,特别喜用“风尘”二字,故称他为“李风尘”。
第二,反映时政、干预时政,有较强的使命感、危机感和批判意识。
写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吏治丑恶、宦官专权的作品。
反对台阁体的一味粉饰太平的做法。
第三,重视民间生活、表现市井人物。
李梦阳一生与许多商人有过密切的交往,他的诗文中出现了不少的商人形象。
二、后七子
其一,是继前前七子之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倡导复古的一个诗派。
其二,理论主张:
第一,重法。
除在很大程度上承接前七子的文学思想外,在学古过程中,对
法度、格律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并把这些落实到具体作品的辞采、句法、结构中去,成为有板有眼的艺术法则。
对一门进行了细化。
第二,重情。
表现出对文学本质的深刻认识。
后七子中复古理论集大成者王士贞提出:
诗歌创作要“本于情实”,“因意见法”。
把情视为艺术创作的重点,呼吁于诗要求真情,于人要求真人。
这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是相通的,受到普遍的赞扬和推崇。
王士贞的诗文中就有许多感情真挚的佳作。
第三,重实。
即重视现实、干预现实。
复古不忘现实,是他们的可贵处。
后七子,特别是领袖王士贞写了许多反映现实黑暗的作品。
敢于把矛头直指严嵩父子和贵族藩王,表现出惊人的胆量和勇气。
三、吴中四子
其一,指的是明中期以唐寅为代表的“吴中四才子”,他们是祝允明、文徵
明和后来投奔前七子的徐祯卿。
其二,四才子除徐祯卿外,都是能诗能文,善书善画才情浪漫,风流倜荡。
性格狷介、疏狂玩世,他们不再满足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而是强调物质方面的享受:
声色之乐、羡艳之情、饮食之奉。
有明显的市民色彩。
如唐寅的诗中写到: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
四、唐宋派:
是与前后七子对抗的一个流派。
1、名词解释:
唐宋派是明中期一个文学(包括诗文)流派,代表人物有唐
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2、理论主张:
其一,复古。
但与七子不同,他们推崇唐宋的韩、柳、欧、曾,复唐宋之古。
他们以为秦汉之文,即不通顺又无生气。
王慎中认为:
“学马迁莫如欧,学班固莫如曾。
”特别推崇曾巩。
茅坤辑录八大家之文,提出八大家之名。
其二,“直据胸臆,信手写出。
”他们只是借古人之法,来表现个人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第三节后期诗文(突变期)
明后期诗文,相对以前的诗文,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对前后七子的拟古蹈袭的否定,批评了他们创作失真的毛病。
一是对人欲、人性和文学的主体性的肯定。
这成为了明后期诗文的主要特色。
一、公安派
(一)名词解释:
是晚明出现的一个相当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主要代表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以元宏道影响最为突出。
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二)基本主张:
一是,重性灵。
袁宏道提出“性灵说”的著名主张。
性灵的核心,就是真情、真声、真言。
即“任性而发”,“信心而出,信口而谈”。
他说:
“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
”充分肯定了个人情感的与生活意欲的合理性,同时,把个体自由情性和欲望作为创作的重要内容。
任性得如刁蛮无理的公主,一切任性而为。
二是,个性化。
他自己的解释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意思是强调独创、个性化的重要性,反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
因此,写出了许多不象诗的诗。
这是对传统“文以载道”的文学观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三)创作情况:
其一,内容上:
他们知道什么多写,什么不写。
有意躲避崇高,无关国计民生。
不当正人君子,不摆训人面孔。
不关心主旋律的东西,只说生活中的事情。
一是,主要抒发个人的感受。
有官场的压抑和苦闷,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也有抒写放荡不羁的豪情和怀才不济的抑郁。
二是,根据生活体验与个人志趣爱好,抒情写景,赋事状物,最不喜铺陈道理,刻意雕琢。
如自己白了一根头发写了一首诗;妓女掉了一根头发,也立即写首诗作纪念。
总之,所写都属于自己的,个性色彩鲜明。
绝不写那种“心中本无可喜事而欲强笑,亦无可哀事而欲强哭”的“虚浮”的诗。
其二,风格清新洒脱、轻逸自如、意趣横生,语言通俗活波。
其三,率直浅俗,缺少锤炼。
如《渐渐诗戏题壁上》:
“明月渐渐高,青山渐渐卑;花枝渐渐红,春色渐渐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