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秋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秋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1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10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绸缎(chǒu)亵渎(dú)濡养(rú)扭捏作态(niǔ)
B.轻觑(qù)恍若(huǎng)羡慕(xiàn)心无旁骛(wù)
C.汲取(jí)坍塌(tān)瞥见(pī)抽丝剥茧(bō)
D.困厄(è)麾下(huī)广袤(mào)眼花嘹乱(niáo)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
C.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
5.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駴駴①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②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③,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④人世。
然瓶粟屡罄⑤,不能举火⑥。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鸡鸣枕上⑦,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⑧,又是一番梦呓。
(张岱《陶庵梦忆序》,有删改)
【注释】①駴駴(hài):
令人惊异的样子。
②愕窒:
愕,陡然一惊的样子;窒,指窒息。
③引决:
自裁,自杀。
④视息:
观看和呼吸,即指活着。
⑤罄:
空,净尽。
⑥举火:
指生火做饭。
⑦鸡鸣枕上:
在枕上听见鸡叫。
⑧犹事雕虫:
这里指写作。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拏一小舟[撑(船)]B.余强饮三大白(尽力)C.故旧见之(所以)D.忆即书之(写)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旧见之 忆即书之B.问其姓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思而不学则殆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下面对【甲】文和【乙】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了西湖雪景的神采,并从侧面反衬出西湖雪景的神韵。
B.【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用得好,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埋下伏笔。
C.【乙】文体现了作者因改朝换代巨变的心灵痛楚。
D.【乙】文是为《陶庵梦忆》写的序言。
虽属应用文体,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19分)
(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人为什么不冬眠
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
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
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
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和心率都会下降。
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
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
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
所有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
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④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
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
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
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
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
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
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
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
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
⑤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
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
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
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受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
B.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C.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够冬眠。
D.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以反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
B.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动物冬眠、人类不能冬眠以及不需要冬眠的原因。
C.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用在文中是多余的,删去后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D.文章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7.下列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冬眠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
B.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的身体机能会减慢。
C.动物冬眠可能是动物体内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调控的结果。
D.动物冬眠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二是记忆会受影响。
(二)议论文阅读
阅读《读书与快乐》,完成习题。
(营口中考改编)(10分)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
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
”孔子说: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董卿也说过: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
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
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
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拷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
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
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伴,而芳香四溢。
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
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
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
“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
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
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
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
欧阳修读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300字,细水长流,终于把40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
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
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
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记,一次记牢。
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完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
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
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
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11期,有改动)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下面A和B中选出最合适第③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
(3分)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
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
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
他小小年纪变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学,蹲在学馆外的窗下哭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
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方名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④~⑥段的论证思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阅读链接材料,然后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还有哪种成功的读书方法。
(2分)
【材料一】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
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
读书的5个秘诀是:
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材料二】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
读书要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13.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题一】
我们仰慕古圣先贤,追寻他们的济世情怀;我们崇拜英雄伟人,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感恩父母师友,追寻他们的感人一幕……生活中,这些人的优秀品质影响并帮助着我们。
请以《追寻》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题二】
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
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请以《共享,是一种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要有真情实感;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诗歌、剧本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第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古诗文积累(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