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665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

《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生态保护投资实施方案.doc

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水生态保护投资

实施方案

一、项目由来

长江航道局拟对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展航道整治工程,其中的荆江河段涉及长江监利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青鱼、草鱼、鲢、鳙“四大家鱼”及其他水生动物。

特别保护期为4月1日至6月30日。

根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令〔2011〕第1号)第十七条:

“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从事修建水利工程、疏浚航道、建闸筑坝、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港口建设等工程建设的,或者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外从事可能损害保护区功能的工程建设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建设项目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专题论证报告,并将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为此,根据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专项研究的结果,我县水产局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签订了水生态保护投资协议。

二、项目承担单位

监利县水产局。

三、投资额度

水生态保护投资包括保护补偿经费,增殖放流以及监测和科学研究经费,共计635万元。

具体分类是:

保护补偿经费241万元,增殖放流补偿费用259万元,检测监测经费110万元,科学研究追加经费25万元。

四、投资建设内容、工程技术要求、规格与实施进度

(一)保护补偿经费:

313万元。

其中:

1、保护区宣传教育:

(1)工程区宣传牌:

10套,长5.5米水泥电杆,水泥灌注下脚,埋深1米,上端角钢铁板焊接,铁板规格高2米宽1米,油漆做标语。

单价10000元,计10万元;3×5米大型宣传牌4块,单价25000元,计10万元,合计20万元。

建设期限:

2013年9月-2015年12月。

(2)宣传牌维护:

2014年9月维修1次,主要是防锈处理和标语刷新。

2013-2015年每年长江禁渔业期各巡回检查1次。

维修费20000元,检查交通费10000元。

小计3万元。

(3)工程区域宣传及培训:

印刷有关渔业法、保护区管理办法、渔民需知、施工需知、水上安全生产法规等普及教育读物手册3000册,在2013年3月,长江禁渔期到来之前发放给工程区域内渔民和全体施工工程人员,人手一册。

余下的不定期发放。

投资9.5万元。

召开培训会议2次,投资2万元,小计11.5万元。

合计投资34.5万元。

2、产卵场修复及水生保护动物救护:

(1)产卵场保护与修复

工程涉及的河岸、滩坡是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且工程江段涉及2处“四大家鱼”产卵场。

鱼类产卵场是鱼类长期生活过程中适应的结果,如果产卵场和产卵条件受到破坏和干扰,就会影响鱼类的繁殖,甚至鱼类不能产卵。

护岸和护滩工程破坏了岸滩边坡及浅水区域的水生植物等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场及其产卵基质,导致其适宜产卵水域减少。

工程涉及范围有限,大面积的岸滩边坡不受工程影响或影响很小,工程对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影响较小。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有:

①施工期2013-2015年鱼类产卵期到来前,对2个产卵场的“进口”处租用机动巡逻船各1艘,配备油污拦污栅、清理设施、消防设施等,投资6万元;②设置人工鱼巢、人工植草等,为产粘沉性卵鱼类提供产卵基质,减缓工程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破坏造成的对鱼类产卵基质的影响。

建简易人工鱼巢200个,单价200元,投资4万元;人工植草4000公斤,投资4万元。

小计8万元;③划定产卵场为禁渔区,鱼类繁殖期间禁止产卵场内任何形式的渔业活动和其它对影响鱼类繁殖活动的行为。

施工期每年4-6月加强渔政执法巡护,燃油费6万元。

小计20万元。

(2)救护车船及配套设备

①争取农业部执法船、艇各1艘,配套资金60万元;②购置执法车1辆20万元;③租用救护活水船1只,船长11米,投资3万元;④租用捕捞渔船4只,单价8000元,投资3.2万元;⑤担架20支,投资0.3万元;⑥其他设施3万元。

建设期限:

2013年9月-2015年12月。

小计89.5万元。

(3)救护燃动费:

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的施工期,定期巡航,开展救护业务,燃油费按4万元/年计算,需投资10万元。

合计投资119.5万元。

3、管护巡视及渔政补贴

(1)燃动费:

2013年9月-2015年12月,按24个月出勤,25000元/月,小计60万元。

(2)渔政管理补助:

2013-2015年,3年,每年固定15人,共计540人工月,按每人工月补贴1000元,需投资54万元。

合计投资114万元。

4、渔民补贴:

工程区域直接受损的渔民45户,施工期2年,按每月每户(一般户均人口4人)补贴417元,需投入45万元。

(二)增殖放流补偿经费:

187万元。

其中:

1、增殖放流苗种:

本项目实施的鱼类增殖放流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补偿性放流,因此,增殖放流数量的确定与工程建设和运行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且放流效果与放流鱼类规格、质量、水体鱼类群落结构等均有一定关系。

由于增殖放流数量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较为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较多,针对开放性的天然水体合理放流数量的确定很困难,初步确定年放流苗种30万尾。

根据放流种类价格和数量估算,增殖放流鱼种费用每年约为10万元。

详见表1。

表1、增殖放流苗种年度计划

种类

规格及数量(万尾)

数量(万尾)

经费预算(万元)

4~6cm

1龄鱼

合计

青鱼

3

1

6

3

草鱼

5

2

10

3.8

8

1

15

4.2

8

2

2

0.8

总计

33

11.8

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时间短,放流周期先按5年考虑。

根据鱼类资源监测结果和分析评价决定继续或终止放流。

实施时间:

2014-2018年每年6月中旬。

5年共计59万元(未考虑价格上涨因素)。

2、增殖放流四大家鱼亲本:

通过增殖放流原种场养殖的“四大家鱼”亲鱼,对比放流子苗或鱼种,质量更有保障,收益更为明显,可更加直接实现“四大家鱼”自然种群数量的恢复和增加。

选择四大家鱼亲本放流,可较大限度地养护长江野生“四大家鱼”资源,维护长江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亲本增殖放流仍然采取补偿性放流模式,计划每年放流四大家鱼亲本267组、4428公斤,折价17.29万元。

以5年为放流周期。

亲本放流年度计划详见表2:

表2:

长江原种四大家鱼亲本增殖放流年度计划

序号

放流品种

组数

平均规格

(公斤/尾)

重量

(公斤)

单价

(元/公斤)

金额

(万元)

合计

267

4428

17.29

1

草鱼

100

9

1800

40

7.20

2

120

6

1440

30

4.32

3

32

12

768

40

3.07

4

青鱼

15

15

450

60

2.70

实施时间:

2014-2018年每年4月中旬至下旬。

5年共计86.45万元(未考虑价格上涨因素)。

3、增殖放流监管和效果监测费用:

16.55万元。

其中:

(1)技术服务及器材维修:

聘请长江水产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负责增殖放流监管和效果监测,建立监测网络,评估增殖放流效果,技术服务费采取象征性支付,5年小计10万元。

(2)科研人员差旅费、交通费、食宿费等每年1.31 万元,小计6.55万元。

4、增殖放流工作经费

按年度计算,每年需50000元,具体明细如下:

(1)人工、力资8000元;

(2)活鱼车租金6000元;

(3)仪式及宣传20000元;

(4)码头及轮渡租金12000元;

(5)招待4000元。

合计5年共需25万元。

(三)鱼类和水生物检测

建设期和运行期在河道整治河段范围内进行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固着类生物、周丛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种群动态、鱼类产卵场等进行监测,通过连续监测,统计分析该江段水生生物和鱼类种类组成、资源量变化趋势,分析其变化原因,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进行后评价。

监测期限计划分5年进行,即2014-2018年。

1、监测内容与监测要素

(1)水生生态要素监测

水文、水动力学特征,水体理化性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分布密度、生物量。

(2)鱼类种群动态及群落组成变化

鱼类的种类组成、种群结构、资源量。

(3)鱼类产卵场及早期资源监测

产卵场的分布与规模、繁殖时间和繁殖种群规模;鱼类早期资源量、种类组成与比例等。

2、监测断面

根据本河段的生境特点,设监利、三洲、白螺3个水生态监测断面;鱼类产卵场监测设白螺一个监测断面;鱼类资源监测以区域调查为主。

3、监测时段

水体理化要素,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在4月份、7月份各监测一次。

鱼类种群动态监测在3、7~10月份进行,每月15天左右。

鱼类产卵场和早期资源监测在3~7月份进行,年监测天数不少于60天。

5年后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长期监测计划。

4、监测经费:

年度经费22万元,其中:

(1)水生生态监测:

每年2次,4月和7月各1次,每次10天,每次3万元,小计6万元。

(2)鱼类资源监测:

每年5个月,分别为3月和7~10月份,每月不少于12天。

每月耗资2.2万元,年费用11万元。

(3)鱼类产卵场监测:

每年在3~7月份进行,年监测天数不少于60天。

每月1万元,年度经费5万元。

鱼类和水生物检测分5年进行,即2014-2018年。

5年合计投资110万元。

(四)科学研究经费追加:

25万元。

其中:

科学研究项目结合鱼类资源监测进行。

项目

(1)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另追加经费10万元;

项目

(2)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对监利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功能的影响研究另追加经费15万元。

五、项目组织、技术与管理措施

(一)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实施前,成立长江监利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荆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水生态保护投资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监利县水产局局长王道先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水产局副局长朱斌庭、李诗膜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朱斌庭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由县水产局法规科负责人吴克维、渔政局副局长李春盛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此外,由县水产局和县渔政局抽调专人组成技术、工程、财务、审计等5个小组,加强对水生态保护投资项目的监管。

(二)技术与管理措施

1、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方应遵守的保护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筑堤、护岸等水下施工作业安排在枯水期内完成。

施工结束后施工场地应及时清场,建筑垃圾不得弃至航道中。

预制场、搅拌站等临时施工场地附近设置排水沟、沉淀池(5m×3m×2m),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道路洒水,禁止任意排放生产废水。

(2)噪声防治措施:

在涉水建设区水面外围布置一个面积恰当的拦网作为物理屏障,选用网目大小在1-3cm的小眼网具,水面用浮标挂网,阻隔保护鱼类进入施工区。

不得在同一河段两岸同时施工,为鱼类保留一侧的活动空间,防止噪声对鱼类洄游通道的阻隔。

(3)应急事故报告制度:

针对船舶事故,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通讯联络器材设备和相应的应急处理设施,应急预案包括江面油污拦截与清理预案、河岸带油污预防与清理预案等,对其他事故如搁浅、起火等,应具备及时处理能力和防止油污溢漏措施。

误伤保护动物的应急措施主要是通过监测,及时发现误伤个体,并进行紧急救护,同时第一时间报告县渔政局负责人,以便实施专业救护。

(4)鱼类繁殖期避让措施:

工程施工区域所在江段有2处四大家鱼产卵场分布,上游有多个四大家鱼产卵场及中华鲟、胭脂鱼等产卵场。

工程施工影响保护区监利和反咀2处四大家鱼产卵场,施工期应避开四大家鱼繁殖期(4-6月份)。

工程涉及的河岸、边滩,可能为产粘性卵鱼类的产卵场,施工期应避开产粘性卵的鱼类繁殖期(4-5月份)。

应加快施工进度避开4、5、6月份繁殖期(特别保护期)施工。

(5)施工安排:

冬季鱼类多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