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589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docx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为了能给广大读者提供方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用法律来保护我们

----综合实验部80班

班会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班会过程:

近期,学校连续发生几起重大学生违纪事件,还有校外人员和学校一些违纪同学联合收取保护费等现象,说明咱们的同学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都非常淡薄,而且就有咱们班的同学被抢劫,为加强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有必要对同学们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以严明校级保护广大同学的合法权益,遵纪守法,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为此要求同学们,通过继续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纪律性,顺利完成学业。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什么是违法与犯罪?

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禁止做的及不允许做的或是应当做的而不去做的行为。

犯罪是指触犯《刑法》,严重危害社会,依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主持人介

绍,学生记笔记)

2.怎样区分打架还手和正当防卫?

主持人:

刑法二十六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双方打了架,后动手的一方总说是正当防卫,是这样吗?

(同学分为组讨论,由组长给出结论。

(主持人总结)一般说来,打架后动手的一方不属于正当防卫,双方打架不论何方被打致伤,还手的一方一般都不算正当防卫。

3.在校园内有人向你索要财物怎么办?

(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1)应大声拒绝,不行,我的凭什么给你!

要正气压住邪气,我给老师说去。

(2)大声呼救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要及时向老师汇报,不能让坏人逍遥法外。

4.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

5.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学生踊跃发言,主持人总结)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主持人: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

要自觉做到:

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

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一:

在某市,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学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公安局刑警一举抓获。

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

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竟天真地问刑警:

“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

主持人总结:

自己作出的事情已经发生,不可挽回。

把钱数退给受害人,只能减轻自己的刑事处罚,不能进行无罪处理。

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到知法,懂法,会用法律保护好自己。

案例二:

2020年10月31日24时许,赵某和赵某某醉酒后在宿舍走廊吵闹,并将制止其吵闹的历史学院学生王某打伤。

随后,又以在被打同学宿舍门口发现他们丢失的手机为由,进入该生宿舍,将另一同学张某打伤。

赵某、赵某某酒后无理取闹,寻衅滋事,打人致伤,性质恶劣,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的管理规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根据《普通本专科学生处分实施办法》,研究决定给赵某、赵某某同学留校察看处分,察看期限半年,从2020年11月15日至2020年5月15日止。

主持人总结:

我们要坚决的不打架,不酗酒闹事。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案例三:

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

1996年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

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了派出所拘留。

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

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

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回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

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

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主持人总结:

在各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小周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

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我们要先学好知识,来武装自己。

没有知识,何谈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我们从此刻开始,利用好每分每秒,抓紧时间来学习,用实际行动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3、总结

主持人:

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同学们既要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各位同学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好学校班级的各项

,顺利完成学业。

班主任:

今天我们的班会开得很成功,大家都学到了一定的法律知识,通过案例了解到法律对我们的帮助。

同学们,用法律来保护我们自己吧。

大家在礼拜天利用网络来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每个人准备好题目,我们可以开展一次法律的知识竞赛,希望大家积极准备,法律知识竞赛可以早日举行。

愿同学们从此刻开始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社会在不断进步,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

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生根据课前掌握资料自由发言)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师总结并出示

国家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e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f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3.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

(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

(一)1.案例评析一

张某、王某、宋某、史某、朱某系五名未成年人,通过在溜冰场溜冰认识,结为兄弟后结识了在外

2.合作探究

案例中的五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哪些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警示?

3.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师总结(须引起重视的环节)

(1)家庭教育

(2)结交不良青年

(3)租房脱离家庭监管

(4)贪图享乐

(5)拉帮结派

(6)走上犯罪道路

(二)1.出示课件(案例评析二)

张某(12岁)、展某(13岁)、李某(11岁)抢劫案,三人摹仿电影中的社会人物,购买砍刀、胶带等作案工具,身穿黑色风衣,头带礼帽、墨镜,各持砍刀,强行闯入被害人的废品收购点,持刀抢劫现金后,将被害人捆绑并用胶带封嘴后逃走。

2.问:

三人的犯罪成因?

3.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出示课件(评一评)

三人家庭条件并不贫困,三人之所以去抢劫,除了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影响外,放任自流的家庭环境也养成了三个人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在这些孩子的意识中,自己想要的就必须得到,自己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听任自己的欲望的支配对他们已习以为常,至于其行为后果如何,社会舆论如何评论,则统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

上述的三人抢劫团伙也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要么属于父母离异,在家受气,要么因为和父母不和,离家出走,相似的经历也让他们一拍即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如何避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

(学生讨论)

2.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相关的案例?

我们如何应对?

(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出示课件(看一看1)

师:

当发现未成年人打架斗殴

4.出示课件(看一看2)

发现他人对己或别人实施不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可以通过学校或家长向公安机关报告。

5.出示课件(看一看3)

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

内容:

匪警、火警电话,维权热线、当地派出所、卫生院、消防队、学校、班主任等救助方式与电话号码。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经验和同学们分享?

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1.敏锐地识别,清醒地判断

2.理智地自制,灵活地自卫

3.依法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