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349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docx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知识点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2010·吉林长春)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戈壁荒漠,绿洲点点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冰川广布,雪山连绵D.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答案】D

2.(2010·吉林长春)下列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答案】C

3.(2010·湖北宜昌)右图为2009年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范围示意图”,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罕见的日全食现象,下列地区中,无法看到日全食的是()

A.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D.青藏地区

【答案】A

4.(2010·湖北武汉.当前,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地震      B.台风     C.水土流失     D.火山爆发

【答案】C

5.(2009·山东威海)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选B。

此题考查了甘肃敦煌地区的气候类型,这里地处内陆,明显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9.9毫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6.(2009·江苏淮安).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阅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

(1)、

(2)题。

(1)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A.①B.②

C.③D.④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答案】

(1)选C,

(2)选B。

7.(2009·山东烟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区域的河流所起的作用不同。

黄河干流比长江干流起到的作用更突出的是()

A.运输B.灌溉C.发电D.养殖

【答案】B

8.(2008·江苏淮安)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

(2)题。

(1)目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污染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污染D.水土流失

(2)解决该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

A.植树种草B.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C.大力发展畜牧业D.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

【答案】

(1)选D,

(2)选A。

9.(2008·江苏镇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云贵高原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答案】选C。

10.(2008·山东烟台)下图是某人在我国黄土高原内部拍摄的一幅景观照片,据此回答

(1)~(4)题。

(1)照片中的地表景观是()

A.黄土塬景观

B.黄土梁景观

C.黄土峁景观

D.吕梁山山地景观

(2)此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而成B.风力沉积而成

C.流水侵蚀而成D.流水沉积而成

(3)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该景观区内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挡土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植树种草,发展林、牧、果业

D.退耕还林,发展林木生产

(4)在该景观区内极易发生的灾害是:

()①旱灾②涝灾③滑坡④塌坍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

(1)选B,

(2)选C,(3)选C,(4)选D。

这是一道有一幅地理景观图片引出多题的综合选择题,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高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照片中的地表景观是典型的黄土梁,梁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

依据黄土梁的形态,可分为平梁和斜梁两种类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显然是不合适的;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旱涝、泥石流、崩塌、滑坡等)。

11.(2008·湖南株洲)在黄土高原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

A.河道纵横B.沼泽遍布C.冰川广布D.千沟万壑

【解析】选D。

此题考查了黄土高原的特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沟谷密度大,这就是在黄土高原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的原因。

12.(2008·山东莱芜)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开展课题研究。

根据其研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一:

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实验二:

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

友情提示: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某高原地形和气候资料。

(1)探究结论一:

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结论二:

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某高原”是指___________。

结合探究结论阐述治理该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解析】实验探究具有形象、生动、直观、信息承载量大,接近客观实际等特点。

突出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比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可以在自主实验探究中去发现这一现象的本质。

此实验是课本的活动题,难度应该不大。

【答案】

(1)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或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轻

(2)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越轻或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越严重(3)黄土高原缓坡修建梯田,坡脚建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陡坡植树种草等。

知识点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2010·吉林长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

A.上游B.中游C.中下游D.上中游

【答案】选C。

2.(2010·山东淄博)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

关于两座城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B.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C.北京是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D.上海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解析】选C。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国际交往都市;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3.(2009·湖北仙桃)“武汉城市圈”成为圈内九个城市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依托武汉、融入武汉、错位发展”也成为八个中小城市发展的战略首选。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中部,和圈内除武汉之外的其他城市相比,其优势是()

①该地产粮油棉,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等农业基地②地形基本为平原,有利于工农业和城市的发展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④水陆交通便利:

水运以汉江、东荆河为主,公路有318国道、沪蓉高速和随岳高速公路从境内经过,沪蓉铁路也即将建成通车⑤靠近中心城市──武汉,是武汉的后花园

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答案】选C。

4.(2009·江苏淮安)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目前,从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几大工业基地。

其中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A.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B.以武汉、长沙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C.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D.以沪宁杭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解析】选D。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自西向东形成了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以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2009·福建晋江)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

A.长江源头B.重庆至宜昌C.中上游D.下游地区

【答案】选D。

6.(2009·辽宁沈阳)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

①云贵高原②四川盆地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③②

【解析】选A。

此题考查了地形区的分布,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7.(2009·山东威海)建国后,长江分别于1954年和1998年发生两次特大洪涝灾害,两次灾害比较严重,1998年汛期流量小于1954年,中游水位却高于1954年,主要原因是()

①流域内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汇水②上游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淤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④沿江工业发达,江水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选B。

1998年长江中游水位高于1954年,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一是人们对上游的森林进行砍伐,中游泥沙淤积加剧;二是人们大面积围湖造田,使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而造成的。

8.(2009·辽宁葫芦岛)位于长江干流的大型水利枢纽有()

A.小浪底 B.葛洲坝 C.三峡 D.丹江口

【答案】选B、C。

9.(2009·湖南邵阳)有关反映长江沿江地带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B.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C.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D.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转移、扩散

【解析】选D。

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东启西。

10.(2008·山东临沂)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成功送入太空。

结合下图,回答

(1)、

(2)题。

(1).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昌市的别称为()

A.日光城B.汽车城

C.航天城D.化工城

(2).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P城市发达的工业部门为()

A.电子工业B.石化工业

C.造船工业D.钢铁工业

【解析】

(1)选C,

(2)选D。

(1)题,日光城指拉萨,汽车城是湖北十堰,西昌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有航天城之称。

(2)题,P城市为攀枝花,煤、铁资源丰富,附近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陆交通便利,钢铁工业发达。

11.(2008·湖南益阳)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A.长江上游发展内河航运业B.长江中上游发展淡水养殖业

C.长江中下游发展水电业D.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

【答案】选D。

12.(2008·湖南株洲)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分布在长江沿江地带重要的商业中心有()

A.西安、郑州、武汉、南京

B.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C.上海、郑州、武汉、南京

D.成都、重庆、长沙、宜昌

【解析】选B。

西安、郑州均位于黄河流域,长沙、宜昌位于长江沿江地带,但不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均是长江沿江地带的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13.(2007·湖南株洲)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下列工业中心与其主要的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上海——电力B.攀枝花——造船

C.六盘水——煤炭D.宜昌——钢铁

【答案】选C。

14.(2007·湖南常德)长江沿岸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地带,下列钢铁基地位于长江中游的是()

A.攀枝花B.马鞍山C.重庆D.武汉

【解析】选D。

此题考查了长江沿岸钢铁基地的分布,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范围,从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四选项中四川攀枝花在上游,安徽马鞍山位于下游,重庆在长江上游,湖北武汉位于长江中游。

15.(2010·湖北武汉)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

(1)判读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业带名称。

③是以宜昌、为中心的、冶金等工业基地。

④是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

(2)沿江地带主要有哪些类型的自然资源?

【答案】

(1)重庆电力六盘水煤炭

(2)耕地资源、淡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等(只要答对2-3例即)

16.(2010·江西南昌)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我国沿海经济带与西部地区,构成“________”型经济格局,依据图上信息写出①是________城市,④是________城市。

(2)城市②是因两条河流交汇处所形成,交汇河流中除长江外,另一条河流名称是________。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山脉,注人________海。

(3)通过城市③南北向的铁路名称是________。

(4)城市④于2010年5月召开的世博会主题是________。

(5)长江上游因植被破坏,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长江沿江工业带因工业废气排放过多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

【答案】(l)H重庆上海

(2)汉江唐古拉山东(3)京沪铁路

(4)城市,让生活更美好(5)水土流失酸雨

17.(2010·山东菏泽)读我国南方地区局部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内填注图示地区所临海洋的名称。

(2分)

(2)济南的小明准备在今年暑假期间乘火车先去参观上海世博会、后游览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请你依次写出小明所经过的铁路线名称:

、。

(3)上海是我国大型的钢铁基地,那么上海钢铁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靠近消费市场B.靠近煤矿C.靠近铁矿D.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

(4)上海地处南方湿润地区却成为缺水城市,请问上海成为缺水城市最主要的原因及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答案】

(1)略

(2)京沪线沪杭线(3)D

18.(2010·山东临沂).读“长江沿江地带略图”,回答问题。

(1)西安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期间乘火车经郑州、武汉、长沙到上海看世博会,他需要经过的铁路线依次为陇海线、线、浙赣线、沪杭线。

(2)长江沿江地带动起上海市,西到四川省B市,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区及广大的西部地区大致构成一个英文字母“”型经济格局。

(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

结合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填表完成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差异。

长江沿江地带

上游地区

中下游地区

水能资源

生态环境问题

严重

灾害频发

水污染,污染

(5)图中城市A所在的区域是工业基地。

试分析该工业基地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至少两条)

【解析】第(1题)要乘火车经郑州、武汉、长沙到上海看世博会,需经过陇海线、京广线、浙赣线、沪杭线。

(2)题B是攀枝花市,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区及广大的西部地区大致构成一个英文字母“H”型经济格局。

(3)长江水系横贯东西,铁路线纵贯南北,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

第(4)题长江上游水能丰富,但由于人类的乱砍乱伐,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支流众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第(5)题,A市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答案】

(1)京广

(2)攀枝花(3)长江支流大多南北项延伸,铁路干线也多南北方向,有利于南北辐射带动(4)丰富水土流失洪涝酸雨或大气

(5)沪宁杭工业基础雄厚;科技水平高;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高;市场广阔等。

(答对两条即可)

19(2010·江苏南京)阅读材料与图9回答:

材料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

上海是我国最

大的港口城市,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

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l)上海位于我国东南部,与江苏省、浙江省相邻。

上海简称。

(2)上海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科技力量雄厚,还有许多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①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平原,平原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耕地类型为(水田、早地),农作物一年可以二至三熟,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②交通便利。

请写出一条经过上海的铁路线名称:

濒临东海,位于长江人海口附近。

长江人海口宽阔,便于江海联运。

长江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有“”的美誉。

(3)上海工业发达,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性工业基地。

(4)为了上海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l)沪

(2)①长江中下游水田②京沪(沪宁)线、沪杭线黄金水道

(3)综合(4)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20(2010·天津)小明全家筹划去5图所示地区旅游,根据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1)旅行社提供了涉及三个城市(杭州、上海、苏州)的“都市观光购物游→湖光古迹

文化游→古典园林特色游”。

根据图5可知按照该计划,这次旅游应先到____(城市),

然后到(城市),最后到(城市)。

(2)上述三个城市协作发展旅游业,比单独发展的优势是_____。

(3)旅行社提供了杭州西湖景区的两条游览线路,甲线路: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小瀛

洲→花港观鱼;乙线路:

断桥残雪→小赢洲→平湖秋月→花港观鱼。

相关旅游景点位

置如图6所示,你认为甲乙两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线路。

(4)小明想利用图6估算“断桥残雪”景点到“平湖秋月”景点的距离,他能算出来吗?

____为什么?

(5)若在西湖景区内建民俗博物馆,与西湖景区环境相协调的是甲乙两图中的____图。

【解析】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经济“快速发展,可以满足人们都市购物观光的需求,浙江杭州西湖,江苏苏州园林,远近闻名,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都市观光购物游-湖光古迹文化游-古典园林特色游,应先到上海然后到杭州,最后到苏州。

三次是协作发展利于资源互补,更便于做大做强,在合作中取得双赢。

甲路线比较合理,少走弯路。

因图中没有比例尺,无法计算两景点的距离。

与西湖景区民风、民俗协调的是乙图,甲图是西方建筑特色,乙图是我国南方传统民居。

【答案】(l)上海杭州苏州

(2)旅游资源类型互补(景点多、客源多)

(3)甲

(4)不能图中缺少比例尺’(5)乙

21(2010·天津)2010年上海世搏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的省区轮廓图表示上海和天津的一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2)将有关天津和上海的内容连线。

东海滨海新区

渤海天津浦东新区

黄浦江上海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

海河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3)比较两城市的人口密度:

天津市面积1.19万平方千米,人口1075万;上海市面积

0.63万平方千米,人口1674万。

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是____。

(4)结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读下图回答。

【解析】①②③④分别是上海、重庆、天津、贵州,天津东临渤海,海河在天津入渤海,是滨海新区,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很明显上海比天津面积小得多,但人口却比上海还多很多,所以上海的人口密度大。

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等吸引了众多人到城市去打工、生活。

但城市人口过于集中,会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噪音污染等。

【答案】

(1)C

(3)上海

(4)住房条件好、医疗条件好、教育条件好、经济收入高(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噪声污染严重(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22.(2009·江苏镇江).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如图5所示。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沿江带沟通了与,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2)长江沿江地带已经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它们是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________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4)沿江地带的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构成了“

(钢铁、煤炭)工业走廊”的雏形。

【答案】

(1)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

(2)武汉、南京(3)综合性(4)钢铁

23.(2008·山东东营)读“长江沿江地带钢铁工业中心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工业区的名称是。

(2)B工业区中,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甲是,它最重要的轻工业部门是_____工业。

(3)C工业区有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4)D工业区是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和煤炭工业基地,试简单分析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

(1)沪宁杭

(2)武汉轻纺(3)三峡(4)有铁路和水运,交通便利;靠近六盘水煤矿和攀枝花铁矿;附近有二滩水电站提供充足电力;靠近金沙江,水源充足。

24.(2008·山东济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是由于____________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地震发生后,从北部进入四川省的铁路干线——__________线破坏严重,造成长时间运行中断。

(2)在长江沿江地带,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力量雄厚等优势,西部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势。

(3)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水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大,且降水时间集中

B.联系长江南北的众多跨江桥梁影响泄洪

C.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能力下降

D.滥伐上游森林,水土流失加剧,淤塞中游河道

(4)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具有发电、旅游、防洪、养殖等综合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_____。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该地震发生地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

目前,四川省铁路已形成包括宝鸡-成都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

其中宝成线是从北部进入四川省的大动脉;长江沿江地带的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和差异,西部环境宜人,水能、电力充足,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缺乏资金、技术,而东部经济发达,产业密集,科技先进,但环境污染严重,缺乏能源,所以西部和东部地区可以加强协作和联系,优势互补,互助协作,促进协调发展;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的原因。

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中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淤塞河道和湖泊;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支流众多,降水量大,且降水时间集中,三峡位于中游,所以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洪。

【答案】

(1)印度洋板块宝成

(2)资源丰富(3)A(4)防洪

25.(2008·山东烟台)下图是长江流域主要工业基地、城市和铁路分布图,据图回答。

(1)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工业十分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这种工业特色形成的原因是()

A.发展工业的水能条件优越

B.发展工业的矿产条件优越

C.发展工业的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