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4604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闪烁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22Ti)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

已知钛有48Ti、49Ti、50Ti等同位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

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

C.钛的不同同位素在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D.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

答案 C

解析 题中给出的三种同位素原子中,中子数最小的为26,A项正确;Ti位于第四周期第ⅣB族,属于d区元素,B、D选项正确;同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C选项不正确,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第Ⅱ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的知识,本题可用举例法。

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零族元素,A项错误;MgCl2中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差为5,CO2中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B项正确;由于HF中存在氢键,故HF的沸点比HCl的高,C项错误;CO2为分子晶体,而SiO2为原子晶体,D项错误。

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完全电解2molH2O断裂的σ键键数为4NA

B.标准状况下,11.2LCO2中含有的π键键数为2NA

C.60gSiO2晶体中含有的Si—O键键数为4NA

D.128g金属铜中含有如图所示的晶胞数为0.5NA

答案 B

解析 B项中一个CO2中含有2个碳氧双键,每个碳氧双键中含一个π键,故11.2LCO2中含有的π键键数为N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答案 A

解析 单原子分子晶体中不存在共价键,A对;能电离出两个H+的酸为二元酸,B错;含有金属离子组成的晶体有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两类,C错;单质的活泼性不仅与其组成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还与其本身的结构有关,如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但是氮气的活动性远不如白磷,D错。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表述1

表述2

A

在水中,NaCl的溶解度比I2的溶解度大

NaCl晶体中Cl-与Na+间的作用力大于碘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

B

通常条件下,CH4分子比PbH4分子稳定性高

Pb的原子半径比C的大,Pb与H之间的键能比C与H间的小

C

在形成化合物时,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

P4O10、C6H12O6溶于水后均不导电

P4O10、C6H12O6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 A项,I2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C项,氧族元素中的氧元素,卤素中的氟元素与同族的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不完全相同;D项,P4O10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生成H3PO4,其溶液导电。

6.a、b、c、d四种分子均含有14个电子,其有关信息列在下面的表中

a

b

c

d

双原子分子

非极性分子

只含非极性键

双原子分子

极性分子

只含极性键

多原子分子

极性分子

只含极性键

多原子分子

非极性分子

既有非极性键,

又有极性键

符合题目给出的信息的选项是(  )

①a的化学式N2 ②b的化学式为CO ③c的结构式为H—C≡N ④d的结构简式为HC≡CH ⑤a的符号为C22- ⑥d的化学式为H2O2

A.①②③④B.④⑤⑥

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A

解析 首先从电子总数为14及a的相关信息推得a为N2,因是分子,a不能为C22-。

若将N原子换成周期表中相邻的碳,则b的另一种原子必定是O,则知b为CO;若考虑只换一个N原子为碳,这时电子数相差1,可用H原子来补足,得c为HCN,其结构式为H—C≡N。

再将另一个N也换成碳,则要补1个H,即d为C2H2,d的结构简式为HC≡CH。

7.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①Al原子和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②Ag+、Cu2+与NH3形成配合物时的配位数 ③H—F的键能与H—I的键能 ④F元素和O元素的电负性 ⑤N和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A.①④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Al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前者小于后者;Ag+、Cu2+与NH3形成配合物时的配位数分别为2和4,前者小于后者;H—F的键能大于H—I的键能,F元素的电负性大于O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元素。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按Mg、Si、N、F的顺序,原子半径由小变大

C.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I1~I7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

kJ/mol),可推测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ⅤA族

I1

I2

I3

I4

I5

I6

I7

578

1817

2745

11575

14830

18376

23293

D.在①P、S,②Mg、Ca,③Al、Si三组元素中,每组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1

答案 D

解析 A中四种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B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C中电离能突变在I4,其常见化合价为+3价;D中电离能较大的分别为P、Mg、Si,原子序数之和为15+12+14=41。

9.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以下有关排序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

Ca2+>Cl->S2-

B.第一电离能:

Si>C>N

C.电负性:

F>S>Mg

D.热稳定性:

SiH4>H2S>H2O

答案 C

解析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Ca2+C>Si;电负性F>S>Mg,正确;热稳定性H2O>H2S>SiH4。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答案 A

解析 A选项中,SO3分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明显错误。

11.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D.sp3,氢键

答案 C

解析 B原子的最外层的3个电子都参与成键,故B原子中可以形成sp2杂化轨道;B(OH)3分子中的—OH可以与其他分子中的H原子形成氢键。

12.按下列四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可能属于金属晶体的是(  )

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很低

B.固体易导电,熔点在1000℃左右

C.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晶体,熔点很高

D.固体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后能导电

答案 B

解析 A为分子晶体;B中固体能导电,熔点在1000℃左右,不是很高,排除石墨等固体,应为金属晶体;C为原子晶体;D为离子晶体。

13.已知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以单键结合。

下列有关C3N4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短

C.C3N4晶体中C、N原子个数之比为4∶3

D.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答案 B

解析 根据“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可判断C3N4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原子晶体,故A、D错误;氮原子的半径比碳原子的半径小,所以C—N键的键长比C—C键的键长短,故B正确;C3N4晶体中,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所以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C、N原子个数之比应为3∶4,故C错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递增依次增大

B.卤族元素中氟的电负性最大

C.CO2、SO2都是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D.CH2===CH2分子中共有四个σ键和1个π键

答案 B

解析 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增大的趋势,而不是依次增大,故A错;SO2分子构型为V形,故C错;CH2===CH2分子中共有五个σ键和一个π键,故D错。

15.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3s23p4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可以与H2化合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电子排布图为

答案 B

解析 由它的价电子构型3s23p4,可知该元素为S,S与H2化合生成H2S,通常情况下为气体,D项硫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洪特规则。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7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A+N2↑+3CO2↑(已配平)

(1)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

(2)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3)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O>N>C>K 

(2)离子晶体 sp (3)1∶1

解析 

(1)除S外,上列元素为C、N、O、K,根据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电负性强的元素主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则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K。

(2)根据原子守恒可得A为K2S,其为离子晶体。

生成物中只有CO2含极性共价键,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

(3)HCN的分子结构为H—C≡N,其中C—H键为σ键,C≡N键中含1个σ键和2个π键,故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1。

17.(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p为26号元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d与a反应的产物的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该分子是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o、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o

p

电离能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

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