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4555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地理试题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

高一下学期入学联考

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

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海南文昌航天基地发射,经过23天飞行,顺利完成了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分,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

返回器中,装有中国从月球采集的不少于2公斤的月壤。

我国成为了

世界上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五号探测器

A.运行期间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

B.离地后不处于地月系

C.发射和运行时可能受极光的干扰

D.离地运行时属于天体

2.与地球相比,月球上一片荒凉,目前没有生命迹象,主要是因为月球

A.自转公转周期长B.缺少太阳光照

C.质量和体积过小D.流水侵蚀显著

3.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时,身在纽约(西五区)的小明在电视上观看直播是当地时间

A.17日14时59分B.16日13时01分

C.17日12时59分D.16日12时59分

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地区气温。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

分解后,会释放大量的氨。

氨与海水浪喷洒出的某些物质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

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颗粒在整个北极地区均有分布。

据此完成4~6题。

4.图1中能反映北极地区近地面热量传递过程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②

C.①-③-④D.③-④-②

5.该现象对北极地区气温影响及其原理是

A.气温降低,①减弱B.气温降低,②增强

C.气温升高,③增强D.气温升高,④增强

6.仅考虑鸟粪对北极气温的影响,该现象可能导致北极地区

A.海冰融化加剧B.海水蒸发加剧

C.昼夜温差变大D.极地东风增强

图2为四川莱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示意图,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

院坝,屋后种植林木。

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能在炎热的夏季取得较好

的纳凉效果。

据此完成7~9题。

7.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增强夏季午后穿堂风,该现象符合

A.大气受热过程B.热力环流原理C.温室效应原理D.热岛效应原理

8.图示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室内温度B.提高室内温度C.增加建筑物采光D.为建筑物挡风

9.图示时段“穿堂风”的风向是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

图3为我国台风和寒潮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3题。

10.形成台风和寒潮的天气系统分别为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1.与台风和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移动路径描述相吻合的是

A.寒潮入侵只在我国北方地区

B.全国均显著受寒潮入侵影响

C.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D.我国东北地区不会受台风影响

12.台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但也给我国带来一些益处。

下列属于台风益处的是

A.削弱太阳辐射,利于作物生长

B.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

C.加速河口泥沙淤积,利于湿地发育

D.促进沿海养殖业发展

13.寒潮入侵时,可能造成的灾害有

①农作物遭受冻害

②害虫繁殖旺盛

③大雪阻塞交通

④大风破环牧场

⑤冬季旱灾加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⑤

读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4a图)和理想大陆某季节的风向分布模式图

(图4b),据此完成14~16题。

14.该风向分布模式为北半球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5.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风向分布模式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

C.③①②⑥D.⑤①②④

16.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中,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丁

城市下凹式绿地是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渗漏设施,其高度低于周围路面,也称低势绿地。

它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图5为城市下凹式绿地示意图。

据此完成17~19题。

17.下凹式绿地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原因是

①调节水汽输送②调节地表径流③减少大气降水④增加雨水下渗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18.图中挡水堰(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①减轻地表径流的侵蚀②增加下渗量③利于储水④利于植物生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9.种植在下凹式绿地中的绿化植被,最好选择

A.观赏性强的植被B.遮阳性好的植被

C.本地耐旱植被D.本地耐渍植被

图6为哥伦布1492年和1493年两次美洲之行路线示意图。

1月份都柏林的平均气温

为8℃时,圣约翰斯的平均气温常常在0℃以下。

1978年3月,一艘名为“阿摩科·卡迪

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

据此完成21~22题。

20.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1492年用了37天,1493年却只用了22天,原因是1493

年航行

①航行路程短②顺洋流航行③顺风航行④航海技术进步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1.造成都柏林和圣约翰斯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D.盛行风向

22.在1978年的原油泄露事件中,洋流可能使

①污染扩散加快②污染净化速度减慢③近海污染加剧④污染范围扩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开展了“黄土·黄河自然之美”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他们首先来到了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图①),放眼望去,宽广辽阔的黄土塬,连绵延伸的黄土墚,浑圆的黄土峁,深切的沟壑让人感到震撼。

两天后,他们到达晋陕大峡谷(图③),这里拥有连续壮观的深切河曲景观。

顺流而下,不远便是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图②),巨大的黄色瀑布水珠飞溅,声势浩大。

最后,研学小组直奔东营,黄河来沙造就了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图④).据此完成23~25题。

23.形成图①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

24.壶口瀑布(图②)的形成主要受河流的

A.溯源侵蚀B.下蚀

C.侧蚀D.堆积

25.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①B.②

C.③D.④

图7为某地区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图中乙处的地貌类型是

A.“v”字形河谷B.洪积一冲积平原

C.河漫滩平原D.三角洲平原

27.修建甲村到丁村的公路选线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A.线路①③B.线路②③

C.线路①④D.线路②④

28.甲、乙、丙、丁四个村镇,容易发展为比较大城市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读自然环境各图层相互联系示意图8,据此完成

29~30题。

29.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分别是

A.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B.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C.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D.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30.丁圈层的矿物质进入丙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

A.风化、侵蚀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

C.搬运、沉积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31.图9a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9b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阴影表示夜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1分)

(1)图9b所示的日期是_前后,对应图9a中①②③④的位置,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远)日点附近。

(3分)

(2)2021年寒假期间(1月31日到2月28日),地球公转位于图9a中的(甲、乙、丙、丁)段,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慢),成都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4分)

(3)图9b中A地位于(晨/昏)线上,昼长为_小时。

(2分)

(4)图9b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B、C、D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是_(2分)

32.图10为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

hPa),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9分)

(1)图示气压状况所示的季节是北半球我国东部地区此时吹_风。

(2分)

(2)此时控制乙、丙两地的天气系统分别为在图示天气系统的影响下,乙地为天气。

(3分)

(3)甲地东侧粗实线附近的锋面类型为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为。

(2分)

(4)A、B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理由是。

(2分)

33.图11为“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甲地的地质构造为判断理由是。

(2分)

(2)乙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2分)

(3)岩层①、②、③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该岩层属于三大岩中的,其形成所需的内力作用是。

(3分)

(4)丙处发育河流,请结合该地的地质构造做出合理解释。

(3分)

34.图12a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2b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图12a中①自然带的名称是,该自然带所对应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3分)

(2)图12a中①②③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变化。

(2分)

(3)图12b中的山脉可能位于图a中①②③区域的,理由是。

(3分)

(4)分析图12b山脉中高山冰雪带下限南坡较北坡海拔高的原因。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